华为
Search documents
一个月市值蒸发5万亿元 英伟达遭遇谷歌自研芯片冲击波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27 23:25
AI芯片市场暗流涌动。 巨头之一谷歌正加快自研AI芯片TPU的商业化步伐,有报道称谷歌正与Meta等科技大厂谈外采合作。在外界看来,如果合作落地,TPU将进入 谷歌体系之外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或对英伟达GPU主导的算力市场带来冲击。 相关消息一出,英伟达股价随即震荡。周二美股早盘,英伟达股价一度下滑7%,最终收跌约2.6%。而自10月29日以来,英伟达市值从5.03万 亿美元跌至11月25日收盘的4.32万亿美元,不到一个月时间市值缩水已超过7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万亿元)。 11月26日凌晨,英伟达在社交平台上正面回应谷歌的竞争:"我们对谷歌的成功感到高兴——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而我们仍 将继续向谷歌供货。英伟达领先行业整整一代,是唯一能够运行所有AI模型,并可在所有计算场景中部署的平台。" 作为全球GPU市场的主导者,英伟达用"领先一代"与"全场景优势"回应这场自研芯片带来的挑战。而即便谷歌TPU得以进入Meta等巨头的数据 中心,也并不意味着GPU会在短期内被替代。事实上,谷歌也表示,自家定制的TPU和英伟达GPU的需求都在加速增长。 更多业内观点认为,随着AI训练与推理的负载增长和高 ...
上证早知道|摩根大通 上调中国股票至“超配”;华为陪聊机器人 今日开售;7只双创人工智能ETF齐发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11-27 23:04
Group 1: Market Developments - Seven fund companies, including Huatai-PB, E Fund, and ICBC Credit Suisse, announced the launch of a Sci-Tech Innovation AI ETF on November 28 [1] -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plans to expand foreign investment market access, focusing on the service sector, including telecommunications and healthcare [2] - The 2025 Worl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nference highlighted China's progres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mphasizing its role in building a strong manufacturing nation [2] Group 2: Industry Insights -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is promoting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and aims to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emerging industries [4] - Morgan Stanley upgraded its rating on Chinese stocks to "overweight," citing factors like AI application and consumer policies as drivers for potential market gains [3] - The lithium battery production in December is expected to exceed expectations, with a total output of 220 GWh, reflecting a 5.3% month-on-month increase [6] Group 3: Company News - Mindray Medical's chairman plans to increase his stake in the company by 200 million yuan within six months [8] - Yuanli Co. intends to acquire 100% of Fujian Tongsheng New Materials for 470 million yuan, enhancing its strategic layout in the silica sector [8] - Hunan Gold's subsidiary obtained a mining license for a tungsten mine with an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990,000 tons [8]
做好“五篇大文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故事汇·第13期)
Ren Min Ri Bao· 2025-11-27 22:20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 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 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 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 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 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 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要完 善绿色金融政策 ...
华为乾崑: 从生态共荣到价值普惠 重塑智能出行本质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11-27 21:33
● 龚梦泽 熊永红 在不久前举行的广州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随着广汽"启境"与东风"奕境"的亮相,华为乾崑的"朋友 圈"再度扩容。这并非单纯的品牌叠加,而是华为乾崑在"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的战略指引下,通 过"技术普惠"与"生态共创",构建智能出行新范式的体现。 从2019年以"电子螺丝钉"身份入局汽车领域,为行业提供智能技术,到如今携手众多合作伙伴构建起覆 盖14家车企、33款量产车型的庞大"朋友圈",华为乾崑追求的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技术输出或市场规模, 而是通过重构产品与服务、车企与用户之间的价值关系,为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下半场开辟一条"开 放共生、持续进化"的新增长路径。 技术同源 让高端智能普惠每一款车型 中国汽车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智能出行无法用单一产品满足所有用户。从10万元以下入门级到50万元 以上豪华车型,从家庭用户的空间需求到年轻群体的科技追求,从商务出行的舒适诉求到日常通勤的高 效需求,多元场景呼唤差异化的产品供给,而这正是华为乾崑生态布局的核心逻辑。通过与不同定位的 车企合作,华为乾崑正在构建覆盖全价位、全场景的车型矩阵,让用户无需在"预算"与"智能"之间妥 协。 本次大会上官宣的"境 ...
从供应商到服务商 创力集团详解转型之道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11-27 20:21
● 本报记者 乔翔 黄一灵 煤炭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深刻影响着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经营状态,但总有一些企业能在逆水行舟中展现 出不俗的战略定力与进化能力。创力集团,这家深耕煤机装备领域的企业,正试图通过自身调整,在行 业变化中不断锤炼内生动力。 "今年,我们的订单和销售收入基本保持稳定。"创力集团总经理张世洪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的 这句开场白,意在传递创力集团面对行业逆风,正在开展一场从市场布局、技术攻坚到商业模式的全方 位、深层次的"价值重塑"。 这并非一次被动的防守,而是一场主动的进化。按照创力集团的战略规划,当前公司正从供应商角色向 服务商角色转型。"这是顺应行业趋势的战略升级和商业模式的根本变革。"张世洪告诉记者,这一转变 的核心是从单一产品供给转向全生命周期价值创造,这将成为公司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市场开拓"内外兼修" 在国内,这套打法是有效的。"我们在贵州开拓市场时,当地一些煤矿企业缺少资金。而我们有自己的 融资租赁公司,结合业务发展需要,给当地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精准解决客户的痛点。此外,我们 的团队采用轻资产方式在当地成立公司,并与当地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张世洪说。 张世洪 ...
“机械臂”跃迁“数据脑” 煤机装备智能化发展提速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11-27 20:21
在传统印象中,煤矿生产总是与黝黑的巷道、汗流浃背的矿工、潜在的安全风险联系在一起。如今,一 场深刻的智能化浪潮正重塑着煤机装备行业的面貌。 这一细节表明,中创智领的未来增长将主要来自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的提升,而非简单的产量扩张,反映 出业内企业正积极在价值链上向上移动。 布局智能化相关产品 创力集团总经理张世洪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智能化是我们坚定不移的追求,这是 行业刚需。"张世洪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煤机装备行业未来发展的判断。今年以来,煤机装备行业多家A 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智能化煤机新品,并与华为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一场以"智能化"为名的行业升级 行动,正从实验室走向井下工作面。 业界普遍认为,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一批具备技术前瞻性与战略定力的企业正悄然布局智能化 赛道,试图以"故障预测""无人矿山"等新概念重构产业逻辑。在此逻辑下,煤机装备行业亦在经历 从"机械臂"到"数据脑"的产业跃迁。 ● 本报记者 乔翔 黄一灵 行业积极寻求转型 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此前公布的2024年度50强企业名单文件显示,去年煤机产品产值与销售收入双双 下降,煤机行业面临挑战与调整。具体而言,2024年度中国 ...
从生态共荣到价值普惠 重塑智能出行本质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11-27 20:21
● 龚梦泽 熊永红 在不久前举行的广州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随着广汽"启境"与东风"奕境"的亮相,华为乾崑的"朋友 圈"再度扩容。这并非单纯的品牌叠加,而是华为乾崑在"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的战略指引下,通 过"技术普惠"与"生态共创",构建智能出行新范式的体现。 从2019年以"电子螺丝钉"身份入局汽车领域,为行业提供智能技术,到如今携手众多合作伙伴构建起覆 盖14家车企、33款量产车型的庞大"朋友圈",华为乾崑追求的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技术输出或市场规模, 而是通过重构产品与服务、车企与用户之间的价值关系,为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下半场开辟一条"开 放共生、持续进化"的新增长路径。 技术同源 让每类需求都能精准匹配 中国汽车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智能出行无法用单一产品满足所有用户。从10万元以下入门级到50万元 以上豪华车型,从家庭用户的空间需求到年轻群体的科技追求,从商务出行的舒适诉求到日常通勤的高 效需求,多元场景呼唤差异化的产品供给,而这正是华为乾崑生态布局的核心逻辑。通过与不同定位的 车企合作,华为乾崑正在构建覆盖全价位、全场景的车型矩阵,让用户无需在"预算"与"智能"之间妥 协。 本次大会上官宣的"境" ...
华为/OPPO/小米等资本加持 锐石创芯IPO辅导已完成
Ju Chao Zi Xun· 2025-11-27 18:22
(文/罗叶馨梅)11月26日,锐石创芯(重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标 志着这家射频前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完成登陆资本市场的核心筹备环节,距离科创板上市目标再近一步。 凭借在芯片设计、模组集成及滤波器制造上的一体化布局,公司被视为国内射频前端领域颇具代表性的全产业链 玩家。 (校对/秋贤) 资本支持方面,锐石创芯自创立以来共完成7轮融资,累计募资规模已超过十亿元。股东结构中,OPPO以 7.1761%持股成为第一大外部股东,华为旗下哈勃投资、雷军系顺为资本分别持股6.905%和5.87%,同时吸引华 勤、天珑、龙旗等产业链核心企业入局。产业资本与财务资本的深度绑定,不仅为公司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提供 资金保障,也助力其顺利切入OPPO、小米、中兴等终端客户供应链,构筑起"技术+客户+生态"的多重护城河。 业内人士指出,若锐石创芯后续成功登陆科创板,有望成为重庆集成电路领域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进一步拓宽 融资渠道,加速技术迭代与产能释放。在5G、物联网及卫星通信等新兴应用场景持续扩容背景下,射频前端市场 需求有望保持增长,具备全产业链能力并获得头部客户验证的企业,有望借助资 ...
A股热点轮动 消费电子板块领涨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11-27 18:20
消费电子板块日K线图 张大伟 制图 ◎记者 徐蔚 11月27日,A股呈现冲高回落走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29%,深证成指跌0.25%,创业板指跌 0.44%。全市场成交17232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740亿元。 盘面上,市场热点快速轮动,超27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消费电子板块活跃,惠威科技等涨停。 有机硅板块走强,宏柏新材等涨停。此外,电池、零售、医药等均有所表现。 消费电子板块走强 昨日盘面的最大看点,是政策利好下的消费电子板块爆发。11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 会,介绍近日发布的《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谢远生在会上表示, 万亿级消费领域包括老年用品、智能网联汽车、消费电子等。 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消费电子板块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而市场层面的积极变化也进一步推动了板 块的活跃表现。近期,多家科技巨头纷纷发布AI终端产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阿里推出首款自研旗 舰双显AI眼镜夸克AI眼镜,华为的陪聊机器人"智能憨憨"将于11月28日开售,字节跳动旗下的P ...
理想迎来逆风局
3 6 Ke· 2025-11-27 17:40
Core Viewpoint - The performance of Li Auto in Q3 has significantly declined, with revenue dropping by 36.2% year-on-year to 27.4 billion yuan and a net loss of 624 million yuan compared to a profit of 2.8 billion yuan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3][5][6] Financial Performance - Li Auto's Q3 delivery volume was 93,211 units, a nearly 39% year-on-year decrease and over 16% decline from the previous quarter [3][6] - The gross margin for the i6 model, which is currently the best-selling product, is the lowest in the entire lineup, indicating future pressure on profitability [3][5] Strategic Shift to AI - Li Auto is increasingly focusing on AI as a strategic pivot, moving away from its initial emphasis on range-extended vehicles, which are now facing intense competition and market saturation [5][10] - The company has made significant organizational changes to support its AI strategy, including restructuring teams and management to enhance efficiency and focus on AI development [12][13][14] Competitive Landscape - Li Auto faces stiff competition from other players in the market, with rivals like Xiaopeng and NIO gaining market share, leading to a decline in Li Auto's sales performance [9][10] - The company has initiated price reductions for its L series to combat inventory pressures, with discounts reaching up to 45,000 yuan [9][10] R&D Investment - Li Auto plans to invest 12 billion yuan in R&D this year, with 50% allocated specifically to AI, indicating a strong commitment to this area compared to industry averages [19] - The focus on precise investment in AI, particularly in the VLA model, reflects a strategic shift towards long-term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broad-based spending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