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恒科技降本增效半年减亏72% 拟6亿设子公司拓展半导体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9-11 00:08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拟6亿设子公司布局半导体 大恒科技公告,公司拟对外投资6亿元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新恒芯锐。新恒芯锐将从事半导体相关辅 助设备业务。上市公司称,此举系根据其战略发展方向,为拓展在半导体行业、新兴产业领域的业务布 局。本次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良影 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新恒芯锐的设立,是大恒科技进军半导体领域的重要举措。半导体作为现代科技基石,广泛应用于多个 领域,随着新兴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大恒科技此次投资,彰显了其在战略层面的前瞻性与多 元化发展的决心。 业内认为,大恒科技此次布局半导体业务,可能与其2025年资产价值重估中提到的科技IP资本化战略相 关,公司此前在量子通信和AI视觉领域的技术积累或为半导体业务提供协同潜力。但半导体设备产业 链技术壁垒高,需突破光刻机、刻蚀机等核心设备子系统国产化难题,大恒科技的战略转型之路充满挑 战。 上半年减亏推进降本增效 大恒科技设子公司拓展半导体业务布局。 9月9日,大恒科技(600288.SH)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6亿元在上海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上 ...
买入即浮盈一倍!实控人高息融资参与定增,和远气体资金链紧绷
Xin Lang Cai Jing· 2025-09-11 00:08
智通财经记者 | 尹靖霏 一边是定向增发14.78元/股,一边是最新股价31.47元/股,和远气体(002971.SZ)这次"买入就浮盈超一 倍"的资本运作背后,暗藏大股东90%认购资金依赖融资的隐忧。 上市公司层面,71.41%的高负债率、近半资产受限、传统融资渠道逼近天花板,叠加电子特气转型面 临外资垄断的赛道难题,和远气体此次定增更像是一场 "拆东墙补西墙" 的财务博弈,这场"豪赌"式的 定增,最终能否换来电子特气业务的突围,仍是未知数。 大股东高息融资参与定增 此次定增定价基准日为2024年10月17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日)。根据规则,定增 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 80%,最终定增价格确定为14.78 元/股,现在回头看, 当时无疑处于股价起飞前夕。 9月4日,公司披露定增获深交所审核通过,次日股票收盘价已涨至30.5元。 进一步看,此次参与定增的大股东及关联方的认购资金90%来自于杠杆融资。 作为此次定增的认购方之一,湖北聚势共有四名股东,正是目前和远气体的四名实际控制人:杨涛 (20.65%)、杨峰(7.41%)、杨勇发(3.24%)、冯杰(1.31%)。 ...
上海电力终止历时9年海外并购案 转身加码新能源抛60.41亿新项目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9-11 00:08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持续推进清洁能源转型,上海电力(600021.SH)拟终止历时9年的海外收购计划,转而大手笔加码新 能源项目。 9月9日晚间,上海电力披露,公司于2025年9月9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终止收购KES能源公司持有的 KE公司66.40%股权的交易。 KE公司是一家位于巴基斯坦的热电公司。对于本次交易终止,上海电力表示,是因交易对方始终未能 达成交割先决条件及巴基斯坦营商环境变化导致本次交易不再符合公司国际化发展方向。 同日,上海电力审议并通过了国内的两个光伏、风电项目,投资额共计60.41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上海电力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并积极推进海外布局。公司已涉足多国市 场,截至2025年6月底,境外资产达300.72亿元。绿色转型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上海电力清洁能源 装机规模占比61.83%。 终止收购KE公司股权 上海电力本次跨国并购案跨度长达9年。 9月9日晚间,上海电力宣布,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并核销巴基斯坦KE公司股权收购事项 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购买事项。 上海电力表示,鉴于交易对方始终未能达成交割先决条件及巴基斯坦 ...
中国太保(02601)拟发行155.56亿港元于2030年到期的零息可转换债券
Zhi Tong Cai Jing· 2025-09-11 00:06
待债券发行完成后,公司拟将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用于(i)支持保险主业; (ii)支持"大康养、人工智能 +、国际化"三大战略实施;(iii)补充营运资金等一般企业用途。 该信息由智通财经网提供 智通财经APP讯,中国太保(02601)发布公告,于2025年9月10日,公司与经办人签署认购协议。根据认 购协议,(其中包括)公司已同意向经办人发行或根据经办人指示发行,且经办人已单独(而非共同)同意 认购并支付或促使认购人认购并支付债券,但须受认购协议所载若干条件规限。 拟由公司发行的债券 本金总额为155.56亿港元,可于条款及条件所载情形下转换为H股。初始转换价为每股H股39.04港元(可 予调整)。 假设债券按每股H股39.04港元的初始转换价悉数转换且不再发行其他股份,则债券将可转换为约3.98亿 股转换股份,约占公司于本公告日期现有已发行H股数目的14.36%及现有已发行股本的4.14%;以及约占 本公司于债券获悉数转换后经发行转换股份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的12.55%及已发行股本的3.98% (亦假 设公司股本未因任何原因而发生变动)。 ...
广西能源9.15亿清仓国海证券聚焦主业 扣非八年半亏7.66亿获注火电资产脱困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9-11 00:05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广西能源(600310.SH)将实施资产置换,聚焦火电主业。 9月9日晚间,广西能源公告称,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将持有的参股公司国海证券3.23%股份 与广西能源集团持有的国能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能北海")30%股权进行置换,置入标 的与置出标的的价格分别为9.15亿元、9.94亿元。 交易完成之后,广西能源将不再持有国海证券股票,并将参股国能北海。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广西能源此次与关联方广西能源集团实施资产置换的目的在于聚焦主业,优化资 源配置。通过剥离非主业资产,同时参股火电公司国能北海,广西能源将提升权益装机容量,进而增强 公司的主业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自2017年以来,广西能源已连续八年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 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7.66亿元。 作为本次将要置入的资产,国能北海2024年完成发电量51.44亿千瓦时,实现净利润6037万元。尽管 2025年上半年国能北海受客观因素影响发电量暂时不及预期,但广西能源认为,国能北海后续的盈利能 力将持续修复,将有利于增厚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资产置换剥 ...
京山轻机再获锂电龙头10亿订单 持续深化头部合作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9-11 00:05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公开资料显示,京山轻机成立于1957年,最早以生产纸板的包装机械起家,1998年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 市,逐渐成长为一家以高端装备为核心业务的集团公司,业务遍及全球。近年来,京山轻机战略聚 焦"光伏设备+包装设备"两大核心主业,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和海外市场布局。在两大核心业务之外, 公司也从事锂电池设备以及汽车零部件铸造等其他业务。 公告显示,京山轻机全资子公司三协精密于近日与锂电某龙头企业客户的全资子公司签署了日常采购订 单协议,总金额约为10.05亿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1.52%,占三协精密2024 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01.45%。合同标的为锂电设备生产线等。 核心客户基础稳固,京山轻机(000821.SZ)年内连斩10亿元大单。 9月9日晚间,京山轻机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简称"三协精密")与某 锂电龙头企业客户的全资子公司签署日常采购订单协议,总金额约为10.05亿元,合同标的为锂电设备 生产线等。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2月份三协精密就曾与客户签订一笔10.2亿元订单,同样为锂电设备生产 线。 此外 ...
派林生物浆站数量38个居行业前三 中国生物拟47亿入主巩固龙头地位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9-11 00:05
长江商报消息 派林生物(000403.SZ)的控制权变更取得新进展。 9月9日晚间,派林生物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 称"胜帮英豪")拟向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生物")转让其合计持有的公司21.03% 股份。 上述交易完成之后,中国生物将成为派林生物的控股股东,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 团")将成为派林生物的实际控制人。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10日收盘,派林生物股价为17.84元/股。本次股份转让的 总价款约为47亿元,对应每股转让价格约为23.51元,较派林生物二级市场价格溢价31.78%。 作为我国血液制品行业龙头,中国生物此次拿下派林生物控制权,主要是为加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储 备和供应,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据了解,通过内生与外延并举,目前派林生物浆站数量合计达到38个,位居行业前三。2024年派林生物 采浆量超1400吨,稳居千吨级血液制品第一梯队。 本次收购完成后,按照2024年采浆量计算,中国生物在我国掌握血浆资源占比将达30%以上,合计拥有 9个血液制品生产牌照。 2025年6月,派林生物宣布,胜帮英 ...
海澜之家拟赴港上市加速“出海” 多元发展半年海外收入增27.42%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9-11 00:05
近年来,海澜之家积极推进多元化战略布局,推出了多个自主品牌,并持续加码品牌"出海",海外业务实现较快 增长。 截至2025年6月末海外市场门店数为111家,半年增加了10家门店。2025年上半年海外地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 亿元,同比增长27.42%。 拟赴港上市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海澜之家1997年在江苏省江阴市创立,2014年借壳上市。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334.22亿元,门店总 数超过7200家(其中直营门店2099家,占公司门店总数的比例为29.12%),覆盖国内外市场。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阳 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筹划赴港上市。 海澜之家最新公告显示,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董事会授权公 司管理层启动本次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作为中国大型服饰零售集团,海澜之家此次谋求H股上市,不仅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本实力,也有利于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海外市场拓展能力。 在国际品牌合作方面,海澜之家成为奥地利运动品牌HEAD(海德)在中国区服饰业务的授权商。公司还开展职 业装定制业务"海澜团购定制"。 2024年,海澜之家与京东合作推 ...
华友钴业“减仓”BCM公司获利4.7亿 半年赚27亿投资净收益4.45亿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9-11 00:05
华友钴业的财务压力有缓解趋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9.12亿元,同比减少14.80%。 转让BCM公司25%股权赚4.7亿 长江商报消息 应对海外市场风险,华友钴业(603799.SH)"减仓"参股公司LG-HY BCM, Co.,Ltd.(以 下简称"BCM公司")。 9月8日晚间,华友钴业发布公告,拟将所持参股公司BCM公司25%股权转让,交易完成后,持股比降 至24%。 入股BCM公司3年,如今降低对参股公司持股比例,华友钴业一次性获利约4.7亿元。 4.7亿元的收益,对于华友钴业的经营业绩而言,将是锦上添花。 2025年上半年,华友钴业实现营业收入约372亿元,同比增长23.78%;归母净利润约27亿元,同比增长 逾62%。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20年以来,虽然华友钴业的营收净利偶见波动,但整体是在上升,2024年,公司 归母净利润超过40亿元。 投资净收益对华友钴业的利润有积极影响。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资净收益分别为13.62亿 元、4.45亿元。 投资三年多,华友钴业审时度势,降低对BCM公司的持股仓位。 截至2025年8月末,上述投资反映在华友钴业的财报上,长期股权投 ...
双主业齐遇冷,天宜新材近亿贷款诉讼雪上加霜
3 6 Ke· 2025-09-11 00:05
01 然而,贷款到期后,天力新陶仍有本金9995.43万元及利息罚息未能偿还,银行随即提起诉讼,要求立 即清偿本息并拍卖抵押房产,同时追究天宜新材的连带清偿责任,并要求天宜新材承担本案诉讼费、保 全费等实现债权的费用。截至8月26日,虽欠付利息仅6.84万元,但这一"刚刚逾期"的信号,仍清晰反 映出企业资金链的高度紧张。 对此,天宜新材表示,公司已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诉,但鉴于案件尚未开庭审理,目前无法预计其对公 司本期及期后损益的具体影响。 在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中,天宜新材曾以"打破国外垄断、实现高铁动车组制动闸片国产化"的身份备受 关注。然而,短短数年间,这家明星企业却面临着流动性吃紧、行业寒冬和巨额亏损的多重考验。2025 年上半年,公司再次交出了一份亏损的半年报,而与此同时,一纸近亿元的贷款纠纷诉状,也将其拖入 诉讼旋涡。 事实上,天宜新材资金紧张的情况早就有端倪了。 9月6日,天宜新材公告称,公司及其两家全资子公司收到江油市人民法院传票。案卷显示,2023年8 月,公司子公司天力新陶向江油农商行借款1亿元,期限两年,用于购买原材料和补充流动资金。天宜 新材作为保证人提供连带担保,绵阳天宜则以18处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