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

Search documents
中外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万宁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Hai Nan Ri Bao· 2025-07-08 01:31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林博新 实习生熊宝儀 温虹磊)"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翁师傅关于武 术的讲解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又加深了理解。"7月7日,在万宁后安镇曲冲村的和谐调解木屋里,练完 扎马步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狄飞鸿满头大汗,结束后还向非遗传承人翁海县拱手作揖行礼。 在托管站内,留学生们精心准备的课程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当志愿者搬出急救假人演示心 肺复苏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高举。"我来!我来!"现场一片欢乐融洽。 在村干部文海川的带领下,志愿团队一行还到文氏宗祠参观了解。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林晗表示,参 观文氏宗祠让他十分震惊,"这座宗祠已经有700多年历史,古建筑保存得如此完好,天瑞书屋景色宜 人,议事堂还能解决村民争端、教育小朋友,真是太巧妙了。" 当天,海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跨越国界,共建家园"中外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来到曲冲村开展暑 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8名留学生和4名中国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传 统文化体验之旅。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宋怀安也在一旁努力练习,他笑道:"今天我学习到了左手合掌为'文'、右 手握拳为'武',两手合一是抱行礼,但我的手掌难合拢在一起,看来我 ...
亚投行年会现场直击:非遗体验背后,中国文化正以这种方式走向世界!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26 13:35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现场,有一个区域吸引了与会嘉宾的目光,这里不仅摆放了非遗胸针、景泰蓝饰品、文房用品等手工艺 品,还有现场演绎茶道、手工搓丸。6月24日—2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在北京召开。在年会现场,不仅有 以"北京会客厅"为设计理念的北京展台,还有12家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与老字号企业及北京礼物,形成"非遗技艺+老字号品牌+文创IP"的多元参展矩阵,向外 宾讲述北京故事、中国故事,传递中华传统文化。更有外国与会嘉宾直言,这是体现中国手工艺品变革的好机会。 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期间,共有17场公共研讨会向公众开放,而在与会嘉宾不断穿行的会场二楼,有一个区域让不少中外嘉宾驻足。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北京会客厅"为设计理念的北京展台。据悉,该展台运用新中式设计风格,以迎客松、中轴线为主要造景元素,敞开的红色大门取"门 迎八方"之意,寓意北京以创新、包容、厚德的城市精神,欢迎四海宾客。"外方内圆"的接待台,融合东方哲学智慧。 北京展台工作人员马巧薇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与会嘉宾可以在这里取阅《北京新发现》《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你好北京》等北京 ...
文莱、丹南、林梦华人社团联合举办书法比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Xin Hua Wang· 2025-06-24 09:01
新华网斯里巴加湾市6月24日电(记者李萌)文莱、丹南、林梦书法大赛近日举行颁奖典礼,本届 比赛征集了近300件书法作品,成为传承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交流平台。 据介绍,本届比赛颁奖仪式于22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中国驻文莱大使肖建国在致辞中 表示,文莱、丹南、林梦三地华社联合举办书法比赛,以笔会友、以文促信,让更多文莱和马来西亚朋 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人文相亲、民心相通,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 建设的生动实践。 肖建国大使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成为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传承的艺术瑰宝,文化认同的情 感纽带,薪火相传的心灵寄托。" 文莱中华书画文化协会会长杨镇声表示,今年文莱中华书画文化协会将迎来成立五周年,未来协会 将更加积极弘扬书法文化,为更多学生提供免费学习书法的机会,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扎根发展。 据介绍,本届比赛按照年龄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公开组,共颁发了30余个奖项。来自文 莱中华中学九年级的参赛选手陈昌威在发言中说,比赛让我们在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中重新认识了中华 ...
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首次赴台受热捧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23 23:15
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演出前,观众在剧目海报、戏服展示区打卡拍照。本报记者 程 龙摄 人民日报海外版台北6月23日电(记者程龙)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19日至22日一连四天 在台北表演艺术中心上演,约6000名观众走进剧院,现场感受中华传统美学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该剧巧妙融合舞蹈、服饰、布景、音乐等多种元素,将《红楼梦》的经典场景鲜活再现于舞台之上。在 叙事上采取传统章回体小说特色,十二舞段各自独立又相互呼应、串联成篇。 此次演出受到台湾观众欢迎,所有场次一票难求。演出前后,观众在台北表演艺术中心排起长队集章留 念,并在剧目海报、戏服展示区打卡拍照。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在20日演出结束后表示:"非常 精彩!自古英雄出少年,非常了不起!" "太激动了,我现在心潮澎湃!"观众景女士观演结束后还红着眼眶,"我一直关注这部剧,这次抢到了 票,果断放弃了去旅游的机会,太值得了!" "这是一场经典与创新的巧妙融合,真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震撼与美好。"观众叶维观剧后激动不 已,"不论是灯光设计、舞台调度还是转场处理,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与现代美感,尤其是舞台双 重空间的设计概念,打破了传统的表演方式, ...
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圆满落幕,锚定全球坐标新起点
Di Yi Cai Jing· 2025-06-07 09:18
6月6日,在"创见无界,以全球坐标提升直播经济"的主题引领下,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圆满落幕。 此次大会盛况空前,吸引200余家MCN机构、160余个品牌,5000 余名行业观众到场参会。大会2天共 举办1场开幕式、3场主题论坛、1 场沙特商贸合作论坛、1场重点MCN机构闭门交流会、13 场专题对接 会,呈现30场重磅发布,现场揭晓8个荣誉榜单,38家机构和品牌荣耀入选。此外,本届大会创新举办1 万平米"好品街区"选品会,对接SKU上万件。 本次大会不仅是一次行业发展的年度汇总,更是一次"锚定坐标"的新起点——当直播经济从"流量红利 期"迈向"价值深耕期",唯有聚焦"专业化内容、精细化运营、全球化视野",才能推动行业从"野蛮生 长"走向"生态共生"。 随着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作倡议的发布,普陀区发起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合作点亮仪式,将进一步推动 多城融合发展战略。 复旦大学蒋青云教授了发布《2025中国MCN发展报告》亮点,指出MCN正从内容优质化迈向内容产业 化。随后各位与会嘉宾表达了以信任为基、共生为法,坚持利他精神,共同探索数字内容生态新机遇。 主题论坛深度研讨内容创作、短剧和出海,与"好品街区"实景展 ...
从感官的愉悦到灵魂的升华|荐展
Di Yi Cai Jing· 2025-06-07 01:23
近期京沪两地展览亮点颇多,西扎、斯诺、穆夏、林曦、廖斐、陈可、中国恐龙、瑞士设计、犀角雕 刻、官式彩画、Hello Kitty…… 【上海】 阿尔瓦罗·西扎档案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6月6日~9月7日 阿尔瓦罗·西扎可能是这个世纪之交最受赞誉的建筑师之一,因为建筑浑然天成的诗意,他常常被媒体 誉为"建筑诗人"。 西扎1933年出生于葡萄牙马托西纽什,在其长达7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在欧洲、亚洲、非洲、北美和南 美洲完成了逾550个建筑项目。 正如普利兹克奖评委在他1992年获奖时的点评:西扎的作品给人感官的愉悦和灵魂的升华,每一根线条 都以巧妙与笃定的姿态被安放。 这是这位葡萄牙建筑师迄今为止在中国的最大规模的展览。百余件手稿、模型、雕塑、物件和照片仅仅 是西扎重要文献中的一叶,却足以向我们揭示他多产且惊人的想象力及工作能力。 展览通过"住宅""圣地""闲所""商业与金融""教育与知识""写字楼""美术馆"六个章节将这位建筑师如何 在不同地域与功能性建筑项目中拓展历史文脉、处理建筑与人、环境、自然的关系娓娓道来。 西扎十分尊重建筑所处环境的本身特性,即所谓"场所精神"。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建筑包括波诺瓦 ...
第三届法国龙舟嘉年华举行 中法共庆端午文化盛宴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03 08:00
本届嘉年华活动内容丰富,涵盖文化演出、非遗展示、龙舟竞渡等多个板块。莆田车鼓舞、妈祖文 化展示、汉服开场舞、太极集体演练等节目轮番登场,集中展现中华传统艺术的多样魅力,吸引众多当 地民众驻足观看、互动体验。 下午14时30分,龙舟赛正式鸣锣开桨。来自中法两国的10支代表队挥桨竞速、奋楫争先。经过多轮 激烈角逐,中法友谊互助会龙舟队、曼特拉若利队、尚皮尼队分获前三名,展现出团队协作、勇于拼搏 的体育精神。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参赞万磊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龙舟运动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更是凝聚力与团队精神的象征。希望通过此类活动加深中法两国民众之间的理解与友谊,激发更多 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践行健康生活理念。 人民网巴黎6月2日电 (记者尚凯元)6月1日,第三届法国龙舟嘉年华在巴黎近郊的舒瓦西勒鲁瓦 省际公园举行。活动由法中龙舟委员会主办,吸引了来自法国各地的龙舟爱好者、中法文化团体代表及 旅法侨界、学界、商界人士逾6000人参加,共同参与这一融合体育竞技与文化交流的端午盛会。 据了解,近年来,龙舟运动在法国日益普及,多个地区已成立龙舟俱乐部,纳入当地水上运动协会 体系,并逐渐融入 ...
中日小朋友共庆“六一” 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03 08:00
中日小朋友共庆"六一"。人民网 许可摄 吴江浩大使表示,大使馆向今天参加活动的中日两国小朋友致以节日祝福。希望包括山梨学院大学 附属小学在内的更多日本青少年积极参与中日友好交流,结交更多跨越国界的朋友,未来成为中日友好 的桥梁。 颜安会长、樫原副校长等来宾表示,孩子们在大使馆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六一",两国少年儿童心中 播下了中日友好的种子。 人民网东京6月3日电(许可)6月1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中国驻 日本大使吴江浩和夫人丁玥邀请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东京华侨总会学生,第十一届"大使杯"中文朗 诵比赛参赛选手、山梨学院大学附属小学以及使馆阳光学校学生共200余名小朋友在使馆共同欢庆"六 一"。使馆公使施泳、赵宝钢,山梨学院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樫原伸介、日本华文教育协会会长颜安、 东京华侨总会会长钱江丽子、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校长张岩松、在日华文教育工作者及使馆各部门负责人 出席。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致辞。人民网 许可摄 吴江浩大使向第十一届"大使杯"中文朗诵比赛获奖选手赠送节日礼物。人民网 许可摄 丁玥欢迎中日两国的孩子们多回祖国、多去中国,成长为促进中日交流的小使者。 吴大使夫妇 ...
让旅客在跨国列车上感受温馨节日氛围
Xi An Ri Bao· 2025-06-03 03:06
Core Points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celebratio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on the China-Central Asia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Train, providing travelers with a unique cultural experience [5][10] - The event included activities such as making zongzi (sticky rice dumplings) and cultural performances, enhancing the festive atmosphere for passengers [6][10] Group 1: Event Details - The train staff organized a zongzi-making activity to celebrat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lowing travelers to engage in traditional customs [5][6] - Cultural performances featured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forms, including Suzhou Pingtan and Qin Opera, creating a rich cultural experience for passengers [6][7] - The event aimed to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and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s among international travelers [6][9] Group 2: Cultural Significance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haring traditional customs, such as the practice of hanging mugwort on doorways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which is prevalent in the Guanzhong region [7] - The inclusion of Qin Opera and its unique elements, such as the facial makeup, serves to educate and engage local audiences in Almaty about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7][8] - The event reflects a broader initiative to strengthen cultural ties and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Kazakhstan through shared experiences [9][10]
少年儿童有志向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5-29 01:12
▲ 冯沐遥 ▲ 旦增珞智(右) s . t ▲ 兰殿格 张振翼摄 本版背景图由AI生成 弘扬汉字的魅力 ▲ 穆斯塔法·帕尔哈提 ▲ 钟浩文 ▲ 和弋惜 ■ 冯沐遥 汉族 我是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今年8岁。5岁那年,我开始在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 中心学习软笔书法。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一张宣纸,就是我最珍贵的记忆。 前不久,在天津三岔河口引滦入津纪念碑前,我和60名哥哥姐姐一起,现场书写《兰亭序》。老师告诉 我们,之所以让这么多学员集体在三岔河口书写,是因为这里是我们天津的发祥地。妈妈说,这个活动 能让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我有点明白,又好像不太懂。 2024年的秋天,我的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叫莉娅,来自摩尔多瓦,一个我之前没有听说过的国 家。她是来天津参加"汉语桥"中文比赛的。那一天,有着红头发的她,和家人走进我家。我们一起弹 琴、跳舞、吃中国菜,还一起在地球仪上寻找莉娅的家。吃过午饭,我拿出笔墨纸砚,开始教莉娅和她 的弟弟学写中国字。 刚开始时,他们在纸上写下的字歪歪扭扭,像正在爬行的小虫子。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最开始学书法时 的样子,为此没少哭鼻子。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