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付能力

Search documents
三峡人寿增资15亿元获批 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Xi Niu Cai Jing· 2025-07-03 09:03
6月27日,重庆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三峡人寿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该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14.95亿元,注册资本从15.27亿元变更为30.33亿元。 另外,6月20日,重庆金融监管局批复核准王凯、杨昊担任三峡人寿副总经理。此次任命的副总经理王凯早在2022年4月就已出任三峡人寿副董事长,自2024 年3月起担任三峡人寿党委委员。另一位新任副总杨昊曾在2024年底以三峡人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的身份出席三峡人寿的座谈会。 值得关注的是,三峡人寿前两任副总经理于致华和徐永伟相继离任后,三峡人寿副总经理职位已经空缺多年,而总经理职位自2018年安逸民辞任后,便无正 式接班人。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发布行政许可批复公告,核准张君三峡人寿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至此,时隔3年,三峡人寿董事长职位人选 终于落定。 2024年三峡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3.33亿元,同比下降18.05%,亏损相较2023年的1.97亿元扩大至2.52亿元。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2.04亿 元,净亏损为0.37亿元。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三峡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30.93%和1 ...
前海财险治理挑战:超50%股权被冻结 总经理离任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6-27 19:11
中经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偿付能力未达标的前海财险,再次出现双重变局。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根据公开信息,前海财险20%股权即将被折价拍卖,而履职仅一年多的总 经理李功霓近期突然提出辞职,今年年初刚上任的董事长霍建梅担任临时负责人。 总经理辞任、超一半股权被冻结,多个季度偿付能力长期不达标,前海财险如何应对当前的经营治理挑 战? 股权折价30%拍卖 根据前海财险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钜盛华")持有的前 海财险20%股权被法院轮番冻结,冻结期限至2028年3月4日。 近期,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北京金融法院将于2025年7月21日公开拍卖钜盛华持有的前海财险20% 股权,起拍价定为3080万元,较4400万元的评估价折价30%。另外,按照前海财险10亿元的注册资本计 算,20%股权对应的注册资本价值应为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金融法院发布的委托书显示,此次拍卖是在执行中融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钜盛 华、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能集团")的债务纠纷所引发。 2024年9月,法院判决钜盛华、宝能集团执行20.25亿元。为清偿债务,法院相继冻结了 ...
摩根大通:阳光保险
摩根· 2025-06-25 13:03
中国 证券研究 2025 年 6 月 22 日 阳光保险 - H 有潜力成为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但尚需时日;首 次覆盖,给予"减持"评级 在经济扩张和保险意识增强的推动下,中国保险业长期处于强劲增长轨 道。阳光保险是少数拥有综合牌照(即寿险和产险)的保险集团公司之 一。但是,过去 10 年公司寿险和产险业务的市场份额增长均较为缓慢( 2024 年的市场份额为 1.9%/2.8%,对比 2014 年为 1.3%/2.8%)。尽管如 此,公司业绩的可见度较高,因为其合同服务边际(CSM)增长前景具 有吸引力,表明保险利润前景稳健。由于综合牌照的独特性,我们认为 公司尚需时日来进行业务规模扩张,对标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其他同 业,建立行业主导地位。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风险:1)在股市波动的背景 下,盈利的波动性风险较高;2)债券收益率下降带来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负担;3)分销渠道不平衡,不利于风险分散化。首次覆盖,给予"减持 "评级,截至 2025 年 12 月的目标价为 2.1 港元。 风格敞口 首次覆盖 减持 | | 当前排名 | | 历史摘名,百分位(1表示排名第1) | | | | --- | --- | -- ...
前海财险股权七折拍卖背后,平安系老将如何直面“连环考”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3 12:16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的一则公告,揭开了旋涡之下前海财险的多重困局境。 日前,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 钜盛华持有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简称"前海财险")的20% 股权,将于7月21日开始在司法平台拍卖。这笔股权起拍价3080万元,评估价4400万元,相当于打七 折。此次拍卖缘于中融人寿对"宝能系"高达20.25亿元的债权追偿。 作为前海财险的股东,钜盛华正是"宝能系"的成员之一。这折射了前海财险自身经营困境,也传递市场 对"宝能系"资产的看淡信号。 官网显示,前海财险是经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于2016年5月开 业,注册资本10亿元,公司住所位于新疆乌鲁木齐,营业场所位于深圳。 现任董事长霍建梅不是来自"宝能系"高管,而是"空降兵"。今年1月,深圳金融监管局批复了她的董事 长任职资格。1961年3月生的霍建梅是保险圈"老将",曾长期就职于中国平安,担任平安集团部门负责 人、集团下属专业公司及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平安产险等多家专业公司的机构负责人,工作经历涉 及保险、投资、科技等多领域,被业内评价为"能力很强、资源很广"。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这位拥有三十余年保险从业经验的 ...
中邮人寿增资至行业第四,偿付能力承压下资本突围战再起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3 12:09
智通财经记者 | 吕文琦 中邮人寿近日宣布将其注册资本由286.63亿元增加至326.43亿元。此次增资使其注册资本规模跃居寿险 行业第四位,前三名分别为瑞众人寿(565亿元)、平安人寿(338亿元)和中汇人寿(332亿元)。 同时,股权结构相应调整,其中中邮集团的持股比例从之前的38.22%上升至42.68%,而友邦保险的持 股比例则保持24.99%不变。 中邮人寿近几年发展迅速,保费规模站上千亿水平,在资本市场亦出手频频。但同时,偿付能力一直算 不得宽裕。 2023年四季度,中邮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86.18%和160.38%;2025年 一季度,中邮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3.94%和158.92%,虽高于50%和 100%的红线,但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仍偏低。 中邮人寿业务规模和偿付能力反向而行在偿二代二期规则实行后十分普遍。更严格的认定标准使得业务 对资本的消耗增加,但内源性资本补充难以顶上,只能靠外生性资本补充满足监管和业务发展要求,因 此增资发债规模近年来居高不下。 为缓解"资本之渴",监管也多措并举,给予更多偿付能力计算优惠以及宽限政策。但要 ...
国富人寿治理变局:广投系再增补两位董事,董事长人选或呼之欲出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4:14
机构之家注意到,6月19日,国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富人寿")公布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决议,其中审议《关于选举国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的议案》,公司选举产生两名新晋董事: 现任党委委员、副书记兼首席信息官吴传明,以及原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钟伟。 来源:公司股东大会决议 值得关注的是几位候选人的得票情况:吴传明和钟伟均获得16.11亿票支持,占出席会议有效表决股份总数17.46亿 股的92.27%,并列第一,反映出股东方的多数共识。相比之下,上海恒大建材提名的候选人祁伟荣仅获2.7亿票, 占比15.47%,最终落选。 国富人寿此次选举,透露出股东方广西投资集团对这家地方系险企的深度掌控意图,同时也暗含了董事长人选的关 键线索。目前在任或即将上任的三位董事——江亚东、吴传明、钟伟,均为第一大股东广西投资集团背景,后续董 事长一职或大概率将从中产生。 第一大股东驻派三位董事,董事长或从中产生 今年四月,国富人寿原董事长王海河卸任,转赴国海证券担任党委书记,并被提名为董事候选人。按照相关规定, 他将履行变更选举等程序,有望成为国海证券的新任董事长。与此同时,国富人 ...
股权遭拍卖、总经理离任,前海财险阴霾后能否见曙光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9 06:26
与此同时,该公司履职仅一年零三个月的总经理李功霓突然辞职,由今年初刚上任的董事长霍建梅"双 肩挑"。加之偿付能力长期不达标、股权大批量冻结,多重挑战下,前海财险如何拨开云雾见曙光? 对于前海财险股权折价拍卖,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坦言,前海财险股权吸引力有限。一方 面,公司本身业绩不佳,盈利少亏损多。另一方面,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风险综合评级连续多个季度 为C级,这些都降低了其股权的吸引力。 这场拍卖的另一端,则是另一家尚在挣扎的险企。根据北京金融法院委托书,此次拍卖为北京金融法院 在执行中融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钜盛华、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民事纠纷时引发的。 前海财险被冻结的股权远不止20%。该公司目前共有5名股东,分别是钜盛华、深圳市深粤控股股份有 限公司、深圳粤商物流有限公司、凯信恒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建业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除深圳粤 商物流有限公司所持股权全部处于正常状态外,其余股东均有部分或全部所持股权处于冻结状态。 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股权冻结是司法机关在保全、执行过程中根据债权人申请采取的司法强制 措施,多是股东与他人存在纠纷所致。柏文喜表示,股权大面积冻结会影响险企的融 ...
前海联合财险变局时刻:钜盛华所持20%股权将七折拍卖,总经理李功霓履职一年后辞任
Sou Hu Cai Jing· 2025-06-17 13:18
作为"宝能系"险企,在宝能集团深陷债务危机的背景下,前海联合财险股权被冻结拍卖不难预见。 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当前,前海联合财险管理层不稳,2024年上任的总经理李功霓近日离职,今年年初上任的董事长霍建梅出任临时负责人。公司业绩也 有所承压,连续12季度风险评级为C级,综合偿付能力逼近监管红线。最终,前海联合财险20%股权能否觅得接盘方,值得持续关注。 钜盛华所持20%股权不日拍卖,估值4400万7折起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17日讯(记者 石雨)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前海联合财险")20%股权将于7月21日正式拍卖。该笔股权 由宝能集团旗下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持有,评估价4400万元,起拍价3080万元,折价三成。 2016年,由宝能集团主要金融企业持股平台钜盛华等5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前海联合财险开业,5家股东各自持股20%,宝能系实控人姚振华出任董事长。 至此,宝能系再斩获一张财险牌照,前海联合财险也被打上"宝能系"的标签。 但这家昔日的实力股东,却迅速陷入债务危机,宝能集团、钜盛华陷入多起司法案件,作为旗下资产之一的前海联合财险2 ...
险企探索资本补充新路径,多元创新助力行业稳健发展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09:42
近年来,随着保险行业竞争加剧和监管政策的持续完善深化,保险公司对资本补充的需求愈发迫切。在 此背景下,近期,除了常见的二级资本债、永续债、股东增资等方式之外,保险行业还出现了一些资本 补充的新路径,如中国平安发行零息H股可转债的创新尝试,以及鼎和财险等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 资本的"自我造血"模式等。险企对多种资本补充方式的探索不仅反映了行业对偿付能力管理的高度重 视,也预示着保险业资本补充方式的多元化趋势正在加速形成。 中国平安百亿港元零息可转债新尝试 6月4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根据一般性授权发行117.65亿港元的零息H股 可转换债券,期限至2030年6月11日。根据公告,债券可于条款及条件所载情形下转换为H股,初始转 换价为每股H股55.02港元(可予调整),较6月3日中国平安H股收盘价(46.45港元/股)溢价约18.45%,较截 至6月3日(包括该日)连续五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46.08港元/股)溢价约19.40%。这一高溢价设计旨在降低 股权稀释风险,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潜在的转股收益预期。 中国平安此次发行的零息可转债不计息,意味着投资者在债券存续期内无法获得利息回报,但 ...
为偿付能力“加固” 保险资本补充新招频出
Huan Qiu Wang· 2025-06-10 03:15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保险行业资本补充呈现新方式,为险企提升资本实力、满足偿付能力要求提供新 路径。 从当前险企资本补充路径看,发行资本补充债和永续债、股东增资是常见选择。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6月9 日,年内有11家险企合计发债496亿元,还有多家险企拟通过股东增资"补血"。业内人士指出,险企对资本需求强 烈,发债额预计仍将处于较高水平,发债、增资背后有应对经营不确定性和降低融资成本等因素。 头部险企也重视偿付能力建设。中国人保在资本规划中表示,将综合考虑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变化,保持资本缓 冲空间,在内生性资本补充方面增强盈利回报能力,外源性资本补充方面子公司计划发行债务工具和增资。 为加强逆周期调节,助力险企平稳发展,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举措。在资本端,优化偿付能力监管要求,支持股 债"补血",如延长偿二代二期规则过渡期、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鼓励险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如支持财险机 构增资扩股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 业内人士预计,险企未来增资需求仍大,将采用多种方式补充资本。短期看,预计以发行资本补充债和永续债为 主;中长期看,大型险企将探索新融资方式,中小险企需提升业务质量匹配资本效率,行业整体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