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西夏陵申遗成功,它是贺兰山下失落王朝的一部“档案”
Di Yi Cai Jing· 2025-07-12 13:45
在中国的二十四史上,西夏并没有记载,这次申遗成功,无疑会让世人对西夏有新的认识。 从被德国飞行员误认为是"史前白蚁堆",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夏陵的申遗之路,如同一部被重新发 现的文明史诗。 北京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西夏陵申遗成功,至此,中 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西夏陵遗址分布在贺兰山东麓洪积扇戈壁,这片近40平方公里的戈壁被多条山间冲沟切分成4个自然板块。千年 来,九座高大的夯土陵台像是沉默的巨人,在苍茫的风沙中矗立,是西夏王朝留下的历史密码。 作为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址,西夏陵不仅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衰,更藏着鲜为 人知的文明传奇。 从"白蚁堆"到帝王陵 1937年,德国飞行员卡斯特驾机飞越宁夏贺兰山时,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一张神奇的照片——一堆圆锥形的土 堆出现在荒寂的平原上。这张照片收录进《中国飞行》一书,这些白色夯土堆,曾被误认为是"白蚁堆"或"史前遗 迹"。 1972年,宁夏文物部门正式开始对贺兰山脚下这片区域进行系统调查和科学发掘,发现带有西夏文的残碑碎片。 "那些文字方方正正像汉字,却一个也认不出, ...
保亭在全国率先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服务”体系
Hai Nan Ri Bao· 2025-07-03 01:42
保亭在全国率先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服务"体系 槟榔谷里,民族文化"活"起来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佳琪 通讯员 潘达强 跟着80岁的黎族阿婆学织黎锦,聆听用鼻箫演奏的流行音乐,再参加一场热热闹闹的黎族婚礼…… 7月2日,走进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的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以下简称槟榔谷),就像走 进了一家民族文化"活态"博物馆。 一项立法保障,为民族文化筑牢法制根基 在槟榔谷"甘什嘚"文化体验区,黎族艺人黄龙乙手持鼻箫吹奏,一曲融合传统黎调与现代韵律的音 乐悠扬荡开。自幼随父学艺的他,今年4月正式成为保亭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竹木器 乐"代表性传承人。 黄龙乙身份的"认证"与技艺的存续,离不开保亭出台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条例》。这部条例以法治力量明确权责、划定范畴——明确将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语言、口头传统、民 间文学、音乐、舞蹈、乐器、绘画、雕塑等八大类情形列为需保护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各种传 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得到传承和持续发展, 为民族文化从"自发存续"迈向"系统守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立 ...
连续三年引燃海南“村VA”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发展逻辑
Hai Nan Ri Bao· 2025-07-02 01:18
秦晓华 邱耀立 连日来,2025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简称"村VA")正火热进行中,引发全岛观赛热 潮。32支来自全省11个市县的乡镇球队,共赴这场"山海+体育+文旅"的夏日狂欢。"村VA"迅速出圈, 不仅擦亮了海南九人制排球赛的名片,也成为海南乡村振兴的亮眼"IP"。 连续三年,"村VA"持续爆火,引得全岛沸腾,这一草根品牌赛事蕴含着怎样的发展逻辑? 从草根土壤到全民参与: 群众体育的基层活力逻辑 海南排球文化底蕴深厚。文昌被誉为"排球之乡","村村有球场,人人会打球"是当地的真实写照。 作为"村VA"赛场的主角,每一位球员都具有浓厚的草根本色,他们是渔民、养殖户、装修师傅、老 师、学生……不同身份的他们因对排球的热爱而相聚赛场。这种广泛的群众参与度赋予了"村VA"强大 的生命力。 政府部门对群众体育运动大力推动。海南省政府连续两年将"村VA"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出对 其高度重视。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为赛事提供了坚实保障,是高质量办好 赛事的关键。自2023年出圈以来,"村VA"坚持走大众路线,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书写排球故事,实 现"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
青山吊脚楼  村寨炊烟袅(寻找最美乡村·上敖村)
Ren Min Ri Bao· 2025-06-20 21:41
游客观光。 鸟瞰上敖。 村里保留了煨酒、壮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壮年、立秋等传统节日,村民便会载歌载舞,祈求风调 雨顺、五谷丰登。 近年来,上敖村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不断完 善,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如今的上敖村,是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旅游胜地,也是壮族文化传承与发 展的生动样本。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1日 04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村寨一景。 以上图片均为吴德军摄(人民视觉) 仲夏时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秀塘壮族乡上敖村草木葱茏,蝉鸣阵阵。上敖村是第三 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走进村寨,最引人注目的是依山而建的木质吊脚楼,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与周围的梯田相映 成趣,展现出壮族独特的建筑风格。木质吊脚楼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农具,上层是村 民的生活空间,每到饭点,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屋顶为人字形,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居住智慧。 ...
(文化中国行)鄂伦春篝火节:寻迹古老部落 解码千年图腾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9 01:50
"篝火节对于鄂伦春族来说像春节一样。"18日一早,年轻的鄂伦春族青年莫日根穿上奶奶做的新衣,跨 上马背,前往甘河边的篝火节活动现场。 内淑梅说,为了准备篝火节,一周前,大家就开始晒肉干、酿蓝莓酒。 "节日这天,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一年来的丰收和喜悦;共同制作柳蒿芽、肉粥、手把肉、红柳大串等 传统美食;开展拉棍、拔河、颈力赛等民俗体育项目。"内淑梅望向远远的高山轻轻地说,欢度篝火节 印在鄂伦春族人的基因里。 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构成中国三少民族。17世纪中叶前,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贝加尔湖以 东、黑龙江以北,直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17世纪中叶后,他们逐渐南迁到大、小兴安岭地区,过着游 猎生活。 7时许,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的甘河河畔已经"扎"满了人,鄂伦春各流域部落族 人穿着节日的盛装,按顺序支好"仙人柱"(鄂伦春族居所),有秩序地安顿下来,支起锅灶,生火煮肉、 烤肉串。 81岁的老猎民内淑梅第一个到场,作为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当天她带领大家完成祭火仪式。 内淑梅告诉记者,篝火节起源于鄂伦春族狩猎时期对火的生存依赖。"火是取暖、驱赶野兽、加工食物 的核心工具,因此,鄂伦春族信奉火神,认为它 ...
无论从事怎样的艺术创作,都不能忘了根丢了魂
Si Chuan Ri Bao· 2025-06-12 22:17
活、来自现实,这里所讲的不仅仅是艺术,它同时带动了人生境界、生活境界、人生选择等种种 方面的飞跃。"多年的"艺术大篷车"之旅让韩美林认识到,艺术家应该让自己更多地"上来下去", 甚至应该把它当作与自己终生事业不可分割的天职。追随"陕北老奶奶"坚守民族艺术现代化道 路"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包括三大板块,前两个分别为"上古绵延"和"乡野灿烂"。前者以 青铜器纹饰、岩画符号为起点,穿越五千年文明长河,展现远古文明与新时代的跨时空对话;后 者以炽烈的色彩与质朴的肌理,打破雅俗界限,展现韩美林对民间艺术的痴迷与重构。这正是韩 美林驾驶"艺术大篷车"行走几十年的艺术结晶。他深入挖掘、整理、研究上古文明成果和民族民 间艺术,加之现代设计理念,赋予这些民族艺术更多的现代艺术灵性,增添了现代韵味和活 力。"我酷爱民族和民间艺术,我一生也离不开这个'根',它是抚育每一个中华大地艺术家的母 亲。""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中,陕北剪纸的天真率性凝练成笔下各种生物的灵性,粗陶器 皿被赋予现代设计的简约,紫砂、瓷器的温润转变暗含民间匠人"道器合一"的哲思……他还写 道,"从我的所有作品看,除了民间艺术对我起了不少作用外,两汉以 ...
大阪世博会广西活动周开幕 展现八桂风韵
Ren Min Ri Bao· 2025-06-12 21:59
在中国馆一层绿水青山非遗展区,每天进行非遗技艺、产品展示,现场展示制作木偶、团扇,刺绣,陶 艺等传统手工艺,举办漓江画派精品展,组织拓印制作、民族服饰体验等互动活动,让观众近距离感受 广西的非遗魅力。在中国馆外的开放区域,每天进行2—3场暖场小型文艺演出,将广西少数民族风情与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曲相结合,展现广西璀璨的民族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 营造热烈欢快的氛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中国贸促会领导、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代表、世博园区有关国家馆政府代表和馆 长、日本当地政府官员及工商会领袖、广西党政代表团有关成员、广西企业代表、各界友好人士近100 人出席开幕式系列活动。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南宁6月12日电 (记者庞革平)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6月11日,2025年日本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西活动周在日本大阪梦洲人工岛世博园中国馆隆重开幕,广西组织了精彩的特色文 艺演出、非遗技艺互动,生动展示了"秀甲天下壮美广西"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获得了出席嘉宾的高度赞 誉和现场观众的广泛关注,成为此次世博会中国馆的一大亮点。 开幕式由广西文化旅游数字推广大使"刘三姐数字人"担任主 ...
海南黎锦  出海出彩(探访·民族特色很时尚)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05:40
谢敏和她的小店。 黎锦手工艺品。 谭朝艳(右)在巴黎时装周现场展示黎锦技艺。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外,海南大学时尚表演团队身着黎锦纹样的服装巡游走秀;法国巴黎的历史建筑中, 黎锦织娘用传统腰织机再现精湛工艺;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内,黎族服饰引得海外客商驻足欣赏;海口市 海甸岛上的小店里,美国设计师尝试将黎锦图腾融入工艺品创作…… 正值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之年,海南着力推动黎锦这一民族特色指尖技艺传承普及、走俏出海,织 就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图景。 为让具有民族特色的黎锦时尚化、国际化,2023年8月,五指山市与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合作开办了黎 锦国际化人才培养班,在海南省选拔30名黎锦技艺人才。截至2024年底,海南省9个市县共有470余名黎 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海外舞台秀时装,展现精巧技艺 5月23日,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海南活动周上,来自海南大学海潮秀时尚表演团队的任家铭和同学们进 行了一场"行进的展览"。他们身着各式带有黎锦纹样的时尚服装,在中国馆外巡游走秀,引得不少观众 上前合影。 而在不久前,黎锦织娘谭朝艳带着传统腰织机,受邀前往法国巴黎,在巴黎时装周现场演示黎族织锦技 艺 ...
贵州民族文化焕发新彩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00:29
传唱千年的侗族大歌,邂逅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迅速走红出圈。 "侗家无字传歌声——口传心授的侗族大歌,很古朴也很时尚。"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文 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唐大才介绍。 贵州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 考察时指出:"要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今年3月,习 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 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 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贵州持续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创新与利用,增强文化自信,助推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 方形石墩、木构长廊、高大门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文化广场,一条青石 板路将各式建筑串珠成链,形似布依族八音坐唱中使用的一种乐器——月琴。 "营建方案融合非遗元素、体现民族特色,在群众会上高票通过。"纳孔村党支部书记岑立江说,拥有约 600年历史的布依古寨,民居修缮或新建均须从村到县 ...
300余匹骏马香格里拉竞速 非遗歌舞助阵赛马盛会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1 12:00
中新网昆明5月31日电(时文枝)记者31日从中共香格里拉市委宣传部获悉,以"策马逐梦 感恩奋进"为主 题的2025迪庆·香格里拉赛马会31日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民族体育中心启幕。3天时间,来 自昆明、丽江等省内6州市,以及西藏、四川、甘肃、内蒙古等4省(自治区)的精英骑手携300余匹骏马 展开速度、力量与技巧的巅峰对决。 5月31日, 2025迪庆·香格里拉赛马会比赛现场。迪庆州融媒体中心 供图 现场,从《激情赛马》的欢快吟唱到阿卡巴拉、德钦弦子、阿尺木刮等国家级非遗歌舞的灵动演绎,从 滇川传统鞍马具的匠心陈列到"云秀香格里拉"主题时装华美展示,点点滴滴都蕴含着悠久、多元的民族 文化底蕴。 赛马会期间,首届"山野无尽,日月同辉"香格里拉越野赛同期开跑,1200余名选手参与75km组、50km 组、26km组、8km组4个组别的角逐。 夜幕降临,星空啤酒音乐会奏响传统民谣与现代电音的和弦,美食"长街宴"、露营咖啡带来一场味觉盛 宴。在非遗文创市集,传统尼西黑陶、唐卡绘制、藏香品鉴制作等将与潮流文创碰撞出别样火花。(完) 5月31日, 2025迪庆·香格里拉赛马会开幕式现场。迪庆州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迪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