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象现代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就
Xin Hua She· 2025-10-12 05:19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举 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 量发展情况。 气象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 风云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探测装备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气象观测领域的"国之重器"。中国 气象局副局长毕宝贵表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陆海空天协同的综合观测体系。 风云卫星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气象科技进步的缩影。50多年来,我国气象卫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 分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毕宝贵说,"十四五"时期,我国共发射5颗风云卫星,技术突破可以用"首次""首 颗""唯一"等关键词来形容。 风云卫星被誉为服务全球的"中国星",为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 实时观测资料。"十四五"时期,访问风云卫星应用服务平台的国家和地区增长了107%。风云卫星国际 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的注册国家达到37个,服务请求增长266%。 我国建成了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 观测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 ...
“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 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多个行业大类
Yang Guang Wang· 2025-10-12 01:52
央广网北京10月12日消息(记者朱宏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国务院新闻办1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 绍,"十四五"时期,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成效更加显著,覆盖国民经济70多个行业大类,数字气象融入城 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 陈振林: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风云卫星、北斗探空、天气雷达等探测装备、技术实现高水 平自立自强,数值预报模式实现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与气象融合应用不 断深入,"风雷""风清""风顺""风宇"气象预报模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远洋气象导航、全球碳源汇监测 核校等一批创新技术成果涌现。 同时,在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方面成效更加显著,陈振林介绍,在"十四五"时期,因气象灾害造成的 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部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中国气象局建成了 39个重点开放实验室、44个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新建6个新型研发机构。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表示, 近年来,我国气象科技实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飞跃。 陈振林:"十四五"时 ...
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快推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Ren Min Ri Bao· 2025-10-12 01:02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 高质量发展情况。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部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 化,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十四五"气象发 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气象高质量发展 取得显著成效。 气象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 陈振林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风云卫星、北斗探空、天气雷达等探测 装备、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数值预报模式实现自主可控,"风雷""风清""风顺""风宇"气象预报模 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远洋气象导航、全球碳源汇监测核校等一批创新技术成果涌现。我国气象科技实 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飞跃。 气象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我国建成了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 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到83%,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3%。 中国 ...
“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快推进
Ren Min Ri Bao· 2025-10-11 23:14
"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快推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本报记者 李红梅《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2日 第 04 版)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 高质量发展情况。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部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 化,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十四五"气象发 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气象高质量发展 取得显著成效。 气象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 陈振林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风云卫星、北斗探空、天气雷达等探测 装备、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数值预报模式实现自主可控,"风雷""风清""风顺""风宇"气象预报模 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远洋气象导航、全球碳源汇监测核校等一批创新技术成果涌现。我国气象科技实 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飞跃。 气象现 ...
气象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国计民生 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
Jing Ji Ri Bao· 2025-10-11 22:11
在国新办10月11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表 示,"十四五"时期,气象部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 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圆满完 成,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 气象关乎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陈振林介绍,"十四五"以来,在守护生命安全方 面,各地政府均建立了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基层综合防灾减灾体 系。"十四五"时期,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在助力生产发展方面,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字气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 台。"十四五"时期,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1677亿吨,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 603亿元。 "我们围绕粮食保丰,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 划试点工作,助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十四五'以来,冬小麦干热风预警提示及时采取'一喷三 ...
“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快推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Ren Min Ri Bao· 2025-10-11 22:05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毕宝贵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不断织密气象观测网络,同时,积极发展高精度观 测手段,自主研发的北斗探空系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网络。 "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业务体系能够提前3至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提 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提前6个月预测全球气候异常事件,提前1年发布气候年景预测产品, 更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比如,从大家熟悉的常规气象预报,我们可以获知,从临近分钟 到小时的'出门要不要拿伞',一周内'有没有暴雨、高温、寒潮天气',到'这个秋季来得早还是来得晚, 这个冬季是暖还是冷',甚至'明年气候年景到底如何'等。"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介绍,"十四五"时 期预报准确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 高质量发展情况。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部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 化,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十四五"气象发 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圆满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就
Xin Hua She· 2025-10-11 12:34
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 就 新华社记者黄垚 助力生产发展方面,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字气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 台。"十四五"时期,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1677亿吨,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 603亿元。 与此同时,精细化气象服务覆盖全国5万多个景点,云海、彩虹、雾凇、极光等景观气象预报让公众出 游赏景从"碰运气"变为"早预见"。高温、花粉过敏等17类健康气象预警产品受到百姓欢迎。此外,气象 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保障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气象卫星、雷达等"国之重器"取得实质进展 风云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探测装备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气象观测领域的"国之重器"。中国 气象局副局长毕宝贵表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陆海空天协同的综合观测体系。 风云卫星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气象科技进步的缩影。50多年来,我国气象卫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 分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毕宝贵说,"十四五"时期,我国共发射5颗风云卫星,技术突破可以用"首次""首 颗""唯一 ...
我国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至83%
中国能源报· 2025-10-11 08:05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 n e n e rg y) 编辑丨赵方婷 "十四五"期间,我国气象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 1 0月11日, 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气 象局局长陈振林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气象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建成了由9颗风云 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 统, 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至83%, 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 3%。 陈振林介绍, 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成效更加显著,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字气 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十四五"时期,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 1 6 77亿吨,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603亿元。 来源:新华社 ...
我国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至83%
Xin Hua Wang· 2025-10-11 07:17
新华社快讯: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10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气象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建成了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 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至83%,强 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3%。 ...
新华社快讯:我国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至83%
Xin Hua She· 2025-10-11 07:14
新华社快讯: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10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气象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建成了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 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至 83%,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