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监管

Search documents
锦富技术: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锦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专项培训情况报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11 08:17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苏州锦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持续督导专项培训情况报告 苏州锦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富技术"或"公司")及相关人 员于 2025 年 6 月 27 日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下发的《中国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2025〕11 号)。根据《证券 —保荐业务》《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 司规范运作》要求,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作为 锦富技术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对公司进行了持续督导专项培训,报 告如下: 一、本次培训的基本情况 (一)保荐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二)培训时间:2025 年 7 月 9 日 (三)培训方式:现场与线上相结合 (四)培训地点:苏州锦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 (五)培训人员:保荐代表人邓伟、保荐代表人金翔 (六)培训对象: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代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本次培训前,国泰海通编制了培训材料,并提前要求锦富技术参与培训的相 关人员了解培训相关内容。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3 号— ...
打击财务造假 彰显呵护资本市场决心
Qi Huo Ri Bao Wang· 2025-07-03 23:43
Group 1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has initiated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against Nanjing Yuebo Power System Co., Ltd. for suspected violation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aws, targeting both the company and its actual controllers, as well as responsible executives [1] - Between 2018 and 2022, Yuebo Power inflated its revenue and profits through fictitious sales of new energy vehicle powertrains and false asset sales, leading to false records in annual reports [1] - Financial fraud is described as a "tumor" that harms the health of the capital market, undermining fairness and transparency, and misleading investors into making uninformed decisions,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losses [1] Group 2 - Fraudulent companies attract substantial funding through manipulated financial data, diverting resources away from law-abiding and promising enterprises, which disrupts marke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fficiency, ultimately hinde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2] - Regulatory authorities are intensifying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cracking down on financial fraud, sending a strong signal against such practices and demonstrating a commitment to maintaining a healthy market environment [2] Group 3 - A healthy capital market is essential for investors,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mbating financial fraud requires collective efforts from all stakeholders [3] - Regulatory bodies need to enhance the legal framework and enforcement, while companies must adhere to integrity and proper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intermediaries should fulfill their supervisory roles [3] - Increased awareness and ability to identify fraud among investors are crucial for protecting the capital market ecosystem [3]
监管靶向治理违法违规行为 资本市场主体合规意识显著提升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3 16:07
本报记者 田鹏 今年上半年,在"快、准、狠打击违法违规,既抓早、抓小、抓苗头,更打大、打恶、打重点"的理念指引下,监管对财务 造假、信披违规、短线交易、资金占用等资本市场重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靶向治理,市场主体合规意识显著提升,市场生态持 续净化。 紧盯信披违规与拖延整改 从上半年监管实践来看,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仍是资本市场的"顽疾"。数据显示,上述258起违法违规行为中,有101起 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占比达39.15%,稳居违法违规类型首位。 具体而言,违规情形呈现多元化特征:既有定期报告数据失真、延迟披露等传统"病灶",也存在公司日常治理中重大事项 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隐瞒等隐蔽性风险点,暴露出部分市场主体规则意识淡薄、内控机制失效的深层问题。 值得警惕的是,个别公司存在长期系统性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如上交所于1月27日针对某上市公司采取通报批评监管措 施,剑指其连续多年发生关联交易,但均未按规定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并及时披露的问题。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律师朱奕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投资者而言,信息披露是其了解并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 依据,信披违规将极大影响投资者信心;对市场而言,信披违规会导致 ...
无锡富豪被留置,百川股份何去何从?
Hua Xia Shi Bao· 2025-07-03 09:09
无锡富豪郑铁江被留置了。 7月1日晚间,江苏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川股份",002455SZ)发布公告称,收到公 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先生家属的通知,其于近日收到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郑铁江先生 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先生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针对以上事件,记者拨打百川股份董秘办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毕 晓旬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董事长被留置通常与经济犯罪、职务违规等行为有关。" 7月2日,百川股份股价大跌5.74%,截至收盘为7.06元/股,市值41.95亿元。 江阴土著 郑铁江被留置的事情毫无征兆,一周前的6月23日,他还在位于江阴市云亭街道建设路55号的公司总部 会议室主持了临时股东会,通过了两项决议。一项是《关于子公司股份回购及减资事宜的议案》,一项 是《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 但很快郑铁江的家属就收到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郑铁江先生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 书》,郑铁江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此前人们对郑铁江的印象是出身草根、实业家。郑铁江出生于1964年,是地道的无锡人,18岁大专毕业 ...
★证监会公布今年立法计划 强化重点领域监管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6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在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执法效能方面,"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2件,包括制定《中国 证监会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已公布);修订《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已公 布)。"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5件,包括制定《证券期货市场监督管理措施实施办法》《证 券期货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所得认定规则》;修订《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 试行办法》《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办法》。 5月9日,证监会印发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对全年的立法工作作了总体部署。纳入计划的规章项目共 有19件,包括"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8件以及"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11件。证监会表 示,立法的重心是加强资本市场重点领域监管,维护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 权益,将按照立法工作计划积极推动各项制度文件出台。 此外,2025年证监会还将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做好《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 例》《不动产投资基金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组织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的 评估工作,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订完善;配合有关司法机关做好证 ...
消息人士:美国主要交易所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与美国证交会就资本市场监管改革进行讨论,资本市场改革讨论内容包括降低上市成本、披露上市相关信息、使委托流程对企业更加友好。
news flash· 2025-06-25 10:06
消息人士:美国主要交易所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与美国证交会就资本市场监管改革进行讨论,资 本市场改革讨论内容包括降低上市成本、披露上市相关信息、使委托流程对企业更加友好。 ...
坚定守护资本市场清风正气
Jing Ji Ri Bao· 2025-06-23 21:59
严惩财务造假有效维护了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活力与韧性。一个诚信、健 康、透明的市场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优质公司参与其中,进而实现良性循环。作为资本市场 的重要参与主体,上市公司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与创新能力提 升,通过良性竞争实现价值增长,将诚信经营作为公司发展的基石,杜绝财务造假行为。 只有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资本市场才能天更蓝、水更清,投资者才能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 好。在这场打击财务造假的持久战中,监管部门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仍需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完善监 管体系,与时俱进地应对新型造假手段与隐蔽风险。通过持续的生态优化,资本市场将更好地承担起资 源配置、风险管理和财富创造的功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动力。 财务造假是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与透明度,使投资者无法获取真 实、准确的信息,从而无法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投资者基于虚假财务数据进 行投资,无异于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风险陡增。财务造假还会误导市场资源配置,导致资金流向虚假繁 荣的公司,真正有潜力、有实力的公司反而难以获得应有的资 ...
侃股:建议用技术手段杜绝大股东违规减持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5 12:11
又有大股东因违规减持被处罚。管理层可以考虑用技术手段直接"锁定"大股东持股,符合条件后解锁相 应数量,从技术上杜绝违规减持,用科技来防范资本违规。 5月23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田汉、京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水泰融 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因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证监会罚没近2.3亿元。 违规减持不仅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更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侵蚀着资本市场的公信力。在此背 景下,本栏建议管理层运用技术手段直接"锁定"大股东持股,以从技术层面杜绝违规减持,或许将为资 本市场监管带来新的思路。 违规减持乱象偶有发生,根源在于违规成本与收益的严重失衡。对于一些大股东而言,违规减持所带来 的巨额利益诱惑,远超可能面临的处罚成本。这种不对等使得部分大股东心存侥幸,不惜铤而走险。传 统的监管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威慑作用,但往往依赖于事后的调查与惩处,存在一定的滞后 性,难以在违规行为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有效遏制。而技术手段的引入,则能够弥补这一监管短板,实 现从事后追责到事前预防的转变。 通过技术手段"锁定"大股东持股,并依据减持条件解锁相应数量,这一方法具有显著优势。 ...
百张违规炒股罚单“众生相”:券商原总裁遭罚没1800万元,有人两年狂揽2000万,亦有六年仍亏钱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17 06: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永乐 上海报道 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监管持续加强。 5月15日,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2024年执法情况综述显 示,去年严肃查办59起从业人员违法违规案件,开展打击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专项治理行动,对38名 从业人员作出行政处罚。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监管部门将违规炒股列为重点打击领 域,既是因为证券从业人员的特殊地位,也是维护市场公信力、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必要举措。违规炒股 本质是权力寻租,破坏市场"三公原则"。证监会严查此类行为,本质是为了维护资本市场"公平、透 明、有序"的核心目标。 监管趋严,去年104名从业人员被"点名" 证券从业人员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专业素质、职业操守和合规意识直接关系到市场的公平性和 透明度,从业人员不得买卖股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基本要求。 证监会表示,坚持"追首恶""惩帮凶",通过加大追责力度,压实主体责任,引导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控股股东、董监高等"关键少数"依法依规行事、中介机构审慎勤勉履职、从业人员廉洁自律执业,助力 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募资用途监管升级!超募资金禁止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上交所规范运作指引同日落地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5-16 06:45
本报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 为进一步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严格募集资金监管,着力加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安全性和使用规范 性,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5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 称,近日公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以下简称"《监管规则》"),自2025年6月15日起施 行。 其中,《监管规则》强调募集资金使用应专款专用,专注主业,明确超募资金最终用途应为在建项目及 新项目、回购注销,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同时,对募集资金用途改变和使用进 度缓慢从严监管。 多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提到,《监管规则》的发布作为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的 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效率,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 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修订发布主板、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旨在前 期发布实施的《股票上市规则》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公司法》,以及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章 程指引》《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等上位规定,推动上市公司优化公司治理机制,规范募集资金 管理和使用,保护投资者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