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

Search documents
每日复盘:2025年7月11日沪指冲高回落,两市成交额超1.7万亿-20250711
Guoyuan Securities· 2025-07-11 14:15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每日复盘 2025 年 7 月 11 日 2025 年 7 月 11 日沪指冲高回落,两市成交额超 1.7 万亿 报告要点: 2025 年 7 月 11 日沪指冲高回落,两市成交额超 1.7 万亿。上证指数上 涨 0.01%,深证成指上涨 0.61%,创业板指上涨 0.80%。市场成交额 17118.44 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 2179.08 亿元。全市场 2999 只个股上涨,2297 只 个股下跌。 风格上看,各指数涨跌幅排序为:成长>消费>周期>稳定>0>金融;小盘 成长>大盘成长>中盘成长>小盘价值>中盘价值>大盘价值;基金重仓表现优 于中证全指。 分行业看,30 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表现相对靠前的是:非银行金 融(2.02%),计算机(1.91%),有色金属(1.88%);表现相对靠后的是:银 行(-1.76%),建材(-0.68%),煤炭(-0.54%)。概念板块方面,多数概念 板块上涨,CRO、CAR-T 细胞疗法、稀土永磁等大幅上涨;地摊经济、PCB、 赛马等板块走低。 资金筹码方面,主力资金 7 月 10 日净流出 189.08 亿元。其中超大 ...
Nature系列综述:CAR-T在自身免疫疾病中异军突起,将面临哪些挑战?
生物世界· 2025-07-08 03:35
CAR-T 细胞疗法 已在血液恶性肿瘤领域取得显著效果,正在扩展至实体瘤、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试验。 近年来,中外学者利用 CAR-T 细胞疗法成功治疗了包括 系统性红斑狼疮、 特发性炎性肌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 在内的多种 自身免疫疾病 。CAR-T 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也入选了 Science 2024 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在产业界, CAR-T 细胞疗法也已进入爆发前夜。2025 年 6 月 30 日, 艾伯维 以 21 亿美元 现金 收购了 CAR-T 细胞疗法开发 公司 Capstan ,该公司目前有 一款 in vivo CAR-T 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处于临床 1 期。而在今年 3 月中旬, 阿斯利康 以 10 亿美元价格收购 CAR-T 细胞疗法开发公司 EsoBiotec 时 , 就已经给市场带来惊喜。现在,艾伯维给出的翻倍收购价更是让产业界看到了 CAR-T (尤其是 in vivo CAR-T) 更大的发展空间。 CAR-T 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始于 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 Georg Schett 教授, 2021 年,他领导的团队首次使用 ...
Nature重磅:CAR-T治疗实体瘤新突破,利用内源启动子重编程CAR-T细胞,增强实体瘤治疗效果并减少全身毒性
生物世界· 2025-07-08 03:35
2025 年 7 月 2 日,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 Rewiring endogenous genes in CAR T cells for tumour-restricted payload deliver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创了一种利用 内源性基因启动子 严格控制细胞因子表达的新方法, 增强 CAR-T 细胞抗肿瘤疗 效,并减轻细胞因子表达通常伴随的全身毒性 。例如, NR4A2 启动子 和 RGS16 启动子分别特异性启动 IL-12 和 IL-2 肿瘤部位的表达,从而增强 CAR-T 细胞抗肿瘤效果,并延长肿瘤小鼠模型的长期生存期。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过继 T 细胞疗法 (ACT) ,包括 TCR 疗法和 CAR-T 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方面具有令人鼓舞的临床潜 力。特别是,CAR-T 细胞疗法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然而,由于肿瘤微环 境中的免疫抑制、肿瘤抗原异质性以及 CAR-T 细胞向肿瘤迁移受限等多种因素,其在实体瘤治疗中的仍 疗效不足。 此外,治愈后的小鼠表现出对继发性肿瘤的持久免疫力,这表明 ...
登上《柳叶刀》:华中科技大学梅恒团队利用in vivo CAR-T成功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生物世界· 2025-07-05 08:28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CAR-T 细胞疗法 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 多发性骨髓瘤 方面已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疗效。 然而,当前的自体 CAR-T 技术受到制造流程复杂、存储运输要求高、等待时间漫长以及成本高昂等因素 的严重限制。 体内 CAR-T ( in vivo CAR-T) 细胞疗法直接将 CAR 转基因递送至体内的 内源性 T 细胞 ,在体内原位 将其重编程为 CAR-T 细胞,这更像是一种现货型产品,而非定制药物,这省去了 T 细胞分离提取、体外 CAR-T 细胞制造、扩增,以及淋巴细胞清除等步骤。 尽管一些临床前研究已将 慢病毒载体 用于 in vivo CAR-T 细胞工程,但临床证据仍十分匮乏。 2025 年 7 月 2 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梅恒 教授 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柳叶刀 》 ( The Lancet) 上发表了题为: In-vivo 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CAR T-cell therapy for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的临床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 In-v ...
新股前瞻|搭上TCE热门赛道“风口”,岸迈生物IPO能否可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02:47
公开信息显示,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赴港IPO前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投创新、德诚资本、元禾、招银国际、Mirae Asset(未来资产)、弘毅投 资、Cormorant等知名机构,2022年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为4.92亿美元,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为本次IPO的联席保荐人。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持续升温,截至6月25日,港股创新药指数上涨65.50%,万得创新药指数上涨24.83%。 7月首个交易日,创新药行业又迎来政策利好: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 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包括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等部分。 在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岸迈生物此次IPO上市有多少看点? 对外授权收入超4亿 去年扭亏为盈 据招股书显示,岸迈生物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处于双特异性抗体治疗领域的创新前沿,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治疗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 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 截至目前,岸迈生物尚无产品商业化上市,收入主要来自对外授权合作。2024年公司录得收入约为4.59亿元(人民币 ...
艾伯维超20亿美金买下“豪华天团”,押注体内细胞疗法
Di Yi Cai Jing· 2025-07-01 06:11
该方法类似于mRNA疫苗,仅需简单注射,就能在体内生成CAR-T细胞疗法,无需实验室细胞制造和体 外扩增,有望解决当前CAR-T细胞疗法工艺复杂、周期长、价格高昂等关键难题。 当地时间6月30日,制药公司艾伯维宣布,将以2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体内CAR-T细胞疗法开发商Capstan Therapeutics,以扩大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法的产品线。 自2023年艾伯维的明星药物阿达木单抗(修美乐)专利到期以来,艾伯维已斥资超过200亿美元进行大 手笔收购。该公司正在与Vertex、百时美施贵宝(BMS)等制药巨头在自身免疫药物领域展开竞争。 艾伯维最新押注的Capstan基于mRNA技术开发CAR-T疗法。通过此项交易,艾伯维将获得Capstan公司 包括脂质纳米颗粒(tLNP)在内的核心平台技术。该技术可通过重新编程细胞治疗疾病,在自身免疫 性疾病领域具有广阔的潜力。 有市场研究数据显示,CAR-T疗法市场规模今年将突破110亿美元,到2034年有望飙升至接近2000亿美 元的规模。 Capstan公司成立于2022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顶尖团队领衔。该公司科学团队创始人阵容 豪华,包括CAR-T先驱卡尔 ...
手握大额交易单,岸迈生物冲刺港交所丨医健IPO解码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30 23:4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港交所IPO再迎"网红"企业。 岸迈生物日前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招银国际。 公开资料显示,岸迈生物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全球范围内治疗 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的开发。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临 床开发、管线拓展及运营资金补充,旨在巩固其在双抗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华南某行业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岸迈生物最后一次融资投后估值为4.92亿美元,而招 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岸迈生物账上只剩不足4亿元,意味着此次IPO如果成功对企业现金流压力缓 解应有很大帮助。 手握大额BD交易 招股书披露,岸迈生物目前并无获准进行商业销售的产品,报告期内没有产品销售收入。 | | 2023年 | 2024年 | | --- | --- | --- | | | (人民幣千元) | (人民幣千元) | | 收入 | | 458,865 | | 銷售成本 | - | (2,880) | | 毛利 | - | 455,985 | | 其他收入及收益 | 19,630 ...
嘉和生物-B(06998.HK):被许可人于其许可引入的新型T细胞衔接器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评估方面取得进展
Ge Long Hui· 2025-06-30 14:19
GB261是一种针对B细胞上的CD20与T细胞上的CD3而开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可对表达CD20的B细胞发 挥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GB261具备低CD3亲和力,经优化后可降低T细胞过度活化的风险,同时维持 强效且具选择性的B细胞清除能力。公司已在中国及澳大利亚完成针对R/R B-NHL(R/R DLBCL和FL)进 行的I/II期开放性多中心研究。 被许可人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通过新型T细胞衔接器平台改变自身免疫性及炎 症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于2024年8月2日,集团已授予TRC 2004, Inc.全球独家许可(不包括中国大陆、香 港、澳门及台湾),以开发、使用、制造、商业化及以其他方式利用GB261 (CD20/CD3,双特异性抗 体)。TRC 2004, Inc.于所述许可项下的权利,其后于被许可人(即Candid Therapeutics,Inc.)与TRC 2004, Inc.于2024年8月合并后,于2024年12月转让予被许可人。被许可人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包括首 席执行官Ken Song博士。 格隆汇6月30日丨嘉和生物-B(06998.HK)宣布,公司获GB261的被许 ...
Cell子刊:肠道菌群影响脑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
生物世界· 2025-06-30 03:59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尽管肠道微生物群对多种肿瘤 (尤其是胃肠道肿瘤) 的影响已得到认可,但其对 脑肿瘤 影响的复杂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 2025 年 6 月 26 日, 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研究人员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上发表了题为: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induced by brain tumors modulates 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 脑肿瘤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可调节免疫治疗的效果 ,在饮食中补充色氨酸,能够恢复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 促进 T 细胞循环显著增强免疫治 疗效果。 共生微生物群主要存在于皮肤和肠道中,对维持宿主健康以及影响癌症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胃肠道肿瘤方面,它们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 并影响治疗效果。然而,它们对起源于远端组织的癌症 (例如脑肿瘤) 的影响则研究较少。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情绪障碍这些疾病中, 肠-脑轴 已经 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对于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影响健康结果的精确机制,尤其是在 胶质母细胞瘤 中,研究人 ...
上海交大最新Science子刊论文:CAR-T治疗实体瘤新思路
生物世界· 2025-06-24 03:56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CAR-T 细胞疗法 在 B 细胞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治疗效果,然而,其在占据癌症绝大多数的 实体 瘤 中效果差强人意,且反应通常难以持久 。 阻碍 CAR-T 细胞对实体瘤疗效的一个主要挑战是 CAR-T 细 胞对实体瘤的浸润渗透能力差。 2025 年 6 月 18 日,上海交通大学 杨选明 教授团队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 上 发表了题为: OX40-heparan sulfate binding facilitates CAR-T cell penetration into solid tumors in mic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 通过并联共刺激受体 OX40 的方式,能够显著增强 CAR-T 细胞对实体肿瘤 (包括 胰腺 癌、乳腺癌和肺癌 ) 的抗肿瘤活性, 这种增强作用既依赖于 OX40 配体 (OX40L) ,也独立于 OX40L。此外,该研究还发现, 硫酸乙酰肝素 ( Heparan Sulfate,HS ) 是 OX40 配体,可促进 CAR-T 细胞在实体瘤中的浸润和持久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