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市场首批科创债ETF来了!如何把握配置机遇?深度解码创新机遇与挑战...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00:17
日前,公募基金市场迎来重磅新品,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 。科创债自 2021年试点以来,发行 不断提速,正处于快速扩容阶段。截至目前,交易所市场共有科创债1273只,余额超1.3万亿元。 如此快速发展的科创债市场蕴含着怎样的投资机遇?首批科创债ETF的推出有何深远意义? 本期 《投资热点说》 邀请到鹏华基金 现金投资部基金经理 张羊城、王中兴,深度解析 全市场首批科 创债 ETF的创新机遇与挑战 。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直播回看) 张羊城: 我们建议投资者在配置时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要理解这类ETF的风险收益特征。第二,要关注 成交价格与净值的关系。第三,保持中长期视角。 王中兴: 科创债ETF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兼具稳健收益与政策红利的资产配置新选择,既能作为组合的 信用底仓,也可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发挥收益增强作用。 张羊城: 科创债ETF的管理既要"像指数基金一样精确",也要"像信用债基金一样谨慎",还要"像ETF产品 一样高效",需要我们在投研、风控、交易、运营四个层面都高度协同。 王中兴: 从投资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科创债ETF解决了几个长期存在的痛点: 一是 信用债券对应发债主 体众多,难以识别风险 ...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小巨人主阵地的新质生产力扩容,高端制造链再升级
KAIYUAN SECURITIES· 2025-07-06 10:43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 2025 年 07 月 06 日 北交所小巨人主阵地的新质生产力扩容,高端制造链再升级 北交所研究团队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 诸海滨(分析师) zhuhaibin@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7 专题:北交所进一步提"质",2025 年新受理公司聚焦硬科技与先进制造 2025 年 6 月 18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 性适应性的意见》。对比创业板、北交所上市标准,科创板本次调整体现了中国 资本市场各板块清晰的市场定位。北交所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差异化 的市值和财务标准,北交所构建了能容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多层次准入体系, 特别是为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对接资本市场的渠道。此 外北交所将创新属性作为审核的核心维度之一,通过多角度评估企业的创新能 力。截至 2025 年 7 月 4 日,北交所 2025 年新受理企业数量 133 家,其中国家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 44 家,占比达 33.08%。从行业板块来看,工业、 材料和信息技术企业数量分别占比 33.08%、23.31%和 11.28%。多数 ...
信用债热点事件系列:信用债ETF性价比几何?
Hua Yuan Zheng Quan· 2025-07-06 08:18
证券研究报告 固收点评报告 hyzqdatemark 2025 年 07 月 06 日 信用债 ETF 性价比几何? ——信用债热点事件系列 投资要点: 目前,首批 10 只科创债 ETF 集中获批待上市,科创债 ETF 自身的稀缺性以及市场 对科创债自今年 5 月份主体扩容以来的高度关注,年初以来的信用债 ETF 快速扩容 的行情或有可能在科创债 ETF 上再度演绎,相关成分券的利差压缩空间或可期待。 结构性的机会上,我们建议投资者结合负债端属性以及交易风格,通过适度下沉和 拉长久期等方式提前布局成分券中的科创债,并抢配同为 8 只信用债 ETF 成分券的 非可续期科创债。 风险提示:1)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偏误风险: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于同花顺 ifind 等, 证券分析师 廖志明 SAC:S1350524100002 liaozhiming@huayuanstock.com 1.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快速扩容 今年年初以来持续的低利率环境下,信用债相比之下具有较高的板块贝塔,中等期限信 用债具有明显的静态票息优势,市场对信用债 ETF 的关注度明显提升。2025 年初以前,市 场上仅有 3 只信用债 ETF ...
深挖细究信用债 ETF 之二:一文读懂科创债 ETF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07-05 11:08
科创债 ETF 及获批机构划重点 首批科创债 ETF 登场。7 月 2 日,华夏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 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上报的首批科创债 ETF 获得证监会批文。7 月 3 日,10 只科创债 ETF 的招募说明 书、基金合同、发售公告全部于其基金公司官网披露完毕,并宣布将于 7 月 7 日进行发售。首批申报科创债 ETF 的基 金公司包括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 金、招商基金等 10 家机构,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早期布局 ETF 基金的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其 ETF 基金规模 均在 6000 亿元以上;二是需要填补债券型 ETF 发展空白的机构,如嘉实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目前还未发行债券型 ETF 产品;三是进一步丰富 ETF 产品类型的机构,如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等,在旗下 ETF 基金规模较大的前提 下,积极参与新类型产品的开发。 科创债 ETF 跟踪指数特征简析 首批上报的 10 只科创债 ETF,主要跟踪中证 AAA 科创债、沪 AAA 科创债、深 AAA 科创 ...
第二家来了!采用第五套标准申报科创板
券商中国· 2025-07-05 08:45
继首家之后,又有1家企业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 近日,生物医药企业恒润达生递交了科创板申报材料,申报书明确表示,本次申报科创板采用的是第五套上市 标准。公司产品尚未上市销售,公司尚未盈利并预期持续亏损。 业内人士认为,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有利于增强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 应性,彰显尊重科技创新规律,更好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又一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申报科创板 恒润达生的招股书称,公司是一家拟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生物医药行业公司。 公司适用并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规定的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 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须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 件。" "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预期仍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并持续亏损。"招股书称。 恒润达生是一家专注于突破性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主要聚焦恶性血液病和实体 肿瘤等治疗领域。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形成了从早期研发阶段 ...
和讯投顾郭利:上证3500点,得而复失!下周继续看多
He Xun Cai Jing· 2025-07-05 07:29
到目前为止上证整个上涨,我们说这个位置要走一个无比上涨,啊要独币上涨,现在仍然是在第三笔, 所以下周回调啊听清楚下周回调仍然是正常点,就像我们昨天上午在直播间说的三句话,短线逢高见, 中线留底仓、进场等回调。那么昨天下午之后就回调之后,周一下周一周二这个位置就是一个进场的机 会。首先明确这一点,那么另外这个位置回调了,支撑位有两个,一个是在3462点左侧这个高点,啊目 前来看左侧这个观念可能会破一下。还有一个支撑位是在3446点,这个低点,这是30分钟上面这个时 间,下周进场的时间,我预计仍然是在周一周二,就跟本周有点相似。5分钟上面,昨天我们看一下昨 天发生了什么?昨天下午昨天下午这有个快速拉升,快速拉升之后,又有个快速的下杀,但是大看啊这 个位置有一个点是没有破的,3462点这个回调是没有破的。接下来周一这个是会走一个什么走势?我认 为这个位置首先这里还会震荡冲高一下,冲高一下之后这个位置很有可能会走一个供应中枢的走势,就 这个位置直接冲高一下,然后进入一个无比回调,那么这个无比回调一旦完成,一旦完成,这个位置就 会出现一个建仓点,所以下周的时间窗口是在下周一的2:00到周二的11:30之间,这个位置无比 ...
上交所召开重要座谈会!
新华网财经· 2025-07-05 06:51
Core Viewpoint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6" policy for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STAR Market) aims to enhance the capital market ecosystem to better suppor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significant engagement from leading equity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1][2]. Group 1: Policy Impact - The "1+6" policy has revitalized equity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boosting their confidence and encouraging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 thereby promoting a virtuous cycle of "technology-industry-capital" [1]. - Over 90% of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AR Market received support from equity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prior to their IPOs, highlighting the critical role these institutions play in the ecosystem [1]. Group 2: Institutional Response - Equity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expressed strong support for the "1+6" policy, which facilitates the entire lifecycle of investment, from fundraising to exit, and encourages investments in early-stage, small, and hard technology ventures [2]. - Institutions plan to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1+6" policy and assist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comprehensively grasping its measures, indicating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implementation [2]. Group 3: Future Directions -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SSE) will enhance communication with equity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to form a synergy, aiming to better promote and implement the "1+6" policy and suppor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new productive forces [2].
上交所,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7-05 05:29
为加强 本次科创板改革 "1+6" 政策 的 市场宣贯, 加快 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构建更有利于支持科技创 新的资本市场生态,近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 在上海、北京等地 召开 多场 专题座谈会,与头部股权投资 机构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答市场疑问。 责编: 王璐璐 校对:彭其华 百万用户都在看 突然爆雷!巨亏4400亿元! 刚刚!特朗普,签了! 重大进展!特朗普,传来大消息! 突发!超10万人爆仓!一则利空,突然引爆! 午后,突发!直线飙升,发生了什么? 集体大涨!特朗普,新计划曝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股权投资机构是科创板 生态 的重要 组成部分 。 据统计, 科创板上市公司中超 九 成 在上市前 获得股 权投资机构 的投 资和支持。与会机构纷纷表示,科创板 "1+6" 政策的推出,让股权投资机构的 " 心气 " 得到很大的振奋和提升,也让科技型企业家 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 将更为有效地 促进 " 科技 - 产业 - 资本 " 良性循环、更 加高质量地 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恰逢其时, 意义重大。 科创成长层、 资深专业 机构投资者、预先审阅等多项新政策举措,让科创 ...
上交所召开专题座谈会!股权投资机构“心气”大振奋大提升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5 03:02
与会股权投资机构纷纷表示,科创板改革"1+6"政策进一步畅通了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循环,让其更坚 定了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信心和底气。 "将认真学习领会'1+6'政策的背景和内涵,协同做好被投企业的政策培训,帮助科技型企业全面了解各 项举措。"有与会的股权投资机构表示。 下一步,上交所将与股权投资机构加强沟通、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常态化交流机制,引导股权投资机 构把握住政策机遇,发挥好支持科技创新的先导作用和专业机构的把关能力,共同做好科创板改 革"1+6"政策各项举措的宣传、落实和案例推动,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校对:吕久彪 上交所表示,此举旨在加强科创板改革"1+6"政策的市场宣贯,加快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构建更有利于 支持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股权投资机构是科创板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超九成科创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获得股权投资机 构的投资和支持。 与会股权投资机构表示,科创板"1+6"政策的推出,让股权投资机构的"心气"得到很大的振奋和提升, 也让科技型企业家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将更加有效地促进"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更加高质量地 服务科技 ...
政策资本技术三重驱动 医药创新发展动能持续澎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4 16:13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is that the approval of Shuwotini by the FDA mark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for China'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howcasing its growing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n the global stage [1] - Th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a surge in innovative drug approval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driven by supportive policies,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1][4]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a comprehensive policy framework to support drug and medical device innovation, addressing barriers throughout the entire lifecycle fro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market acces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1][2] Group 2 - Recent polici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innovative drug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use of medical insurance dat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ercial health insurance directories for innovative drugs [2] - The capital market is increasingly supporting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with the reintroduction of listing standards for unprofitable companies on the STAR Market, signaling strong backing for hard-tech enterprises [3] - The STAR Market's fifth listing standard has become a crucial channel for supporting innovation in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 with 20 companies already listed under this standard, collectively generating over 14 billion yuan in revenue in 2024, a 40% increase year-on-year [3] Group 3 - Chines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engaging in overseas licensing transactions, with over 90 deals in 2024, totaling more than $50 billion, indicating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f their technological and commercial value [4] - The industry is encouraged to focus on true innovation, transitioning from "Me-too" to "First-in-class" and "Best-in-class" drugs, while enhanc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academia, industry, and healthcare [4] - A complete innovation ecosystem encompassing basic research, drug screen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capital support, and global outreach is emerging, propelling th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to a "golden era" with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employment benefit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