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做市信用债ETF

Search documents
基金发行回暖背景下创新产品成重要增量
Jin Rong Shi Bao· 2025-07-09 03:10
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明显回暖。数据显示,上半年新成立基金672只,募集总规模超5400亿元。 其中,包括首批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自由现金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在内的创新产品 成为上半年发行的重要增量。展望下半年,业内人士认为权益类基金仍将是公募基金的布局重点。 基金中的基金(FOF)方面,上半年新设立30只,设立数量同比增长近八成,占比4.46%;募集规模 327.52亿元,占比6.06%。 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品上半年新设立10只,募集规模153.01亿元,占比分别为1.49%、 2.83%。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新设产品8只,同比数量明显减少,数量占比1.19%,募集规模45.32亿 元,占比0.84%。 新发股票型基金占比过半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场共有118家基金管理人发行成立新基金672只,募集总规模超5400亿 元。设立基金数量同比增长7.69%,募集规模同比下降20.34%。 从基金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是上半年发行数量最多的产品。数据显示,上半年新成立股票型基金387 只,募集规模1881亿元,设立只数占比达57.59%,募集规模占比34.77 ...
首批科创债ETF闪电发售!年内创新产品纷至沓来,最大赢家是谁?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13:35
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发售,其中6只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只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1只锚定深证AAA科技创新公 司债指数。 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该批产品刚在6月18日进行上报,仅经过10个交易日就成功获批,随后又仅隔2个交易日便迎来发售,全程可谓极其高效。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债指数主要分布于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综合等行业。实际上,科创债作为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兴融资工具,高 度契合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今年以来相关政策频出。 据新经济e线了解,过去市场上的信用债ETF主要集中在信用债、利率债、地债等方向,覆盖面广,但缺乏与国家科技战略高度对接的品种。而科创债ETF首 次将"科技属性+高信用等级+指数化管理"结合起来,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科技企业的标准化工具。 对此,有观点认为,在低利率时代下,科创债作为高等级信用债显现出较好的投资价值,未来随着进一步扩容和升级,将提供更大的收益挖掘空间。 新经济IP 科创债ETF跑步入场。 债券ETF迎来发展大年 龙头抢滩科创债ETF 作为当前监管大力支持的创新产品, ...
ETF市场激战正酣 头部玩家各出其招构建护城河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6 18:50
ETF市场竞争持续白热化。新上市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激战未休,科创债ETF的加入再度掀起一轮热 潮。 当前阶段,ETF市场正从以工具为主的1.0时代走向聚焦解决方案的2.0时代——ETF大厂开始致力于通 过投教、服务平台搭建、IP运营等新策略,谋求以个性化、差异化的手段构建新竞争的护城河。 放眼市场全局,竞争可谓激烈。年初上市的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持续展示吸金实力,规模悉数 突破百亿元,总规模达1314亿元。 不过,ETF市场的"马太效应"也进一步显现,两极分化加剧。就角逐ETF市场的公司类型来看,多数为 头部公募,中小机构则集体缺席。数据显示,前10家公募机构的非货ETF规模合计3.32万亿元,占全市 场总量的80%。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头部公司依托品牌、产品线 与资源壁垒占据主导地位,增量资金持续向其汇聚。而在宽基ETF等核心战场,中小公司受制于规模效 应与流动性壁垒,生存空间持续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在头部机构扩充产品线的同时,差异化竞争的"第二战场"也悄然开启。 近期,华夏基金在2025指数大会上推出了业内首创的"投资获得感评价模型",并发布 ...
一触即发!4万亿赛道或迎攻守转换,如何再造新护城河?
券商中国· 2025-07-06 15:22
7月7日,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等10家头部公募将在科创债ETF发行中同台竞技。其中 7家公司将募集期压缩至1天、规模上限设为30亿元,剑指久违的"日光基"。 而年初上市的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持续展现吸金实力,规模悉数突破百亿元,总规模达1314亿元。 参与角逐的多为头部公募,中小机构集体缺席——当前ETF市场马太效应凸显,两极分化加剧。Wind数据显 示,前十家机构非货ETF规模合计3.32万亿元,占全市场总量的80%。 ETF市场竞争持续白热化。新上市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激战未休,科创债ETF的加入再度掀起发行热潮。 值得注意的是,ETF市场当前阶段正从以工具为主的1.0时代来到聚焦解决方案的2.0时代,ETF大厂们开始致 力于通过投教、服务平台搭建、IP运营等新策略,谋求个性化、差异化手段构建新竞争护城河。 头部玩家借差异化路径构建竞争护城河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头部公司依托品牌、产品线与资源 壁垒占据主导地位,增量资金持续向其汇聚。而中小公司在宽基ETF等核心战场受制于规模效应与流动性壁 垒,生存空间持续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 ...
港股的利空来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06 13:33
这个周末,不得不动笔码点字了,因为股和债,各有一个大事。 权益这边,周末, 外卖大战 如火如荼,各种补贴,各种零元购,家人们的冰箱都快塞不下了,而这,烧的都是股东们的钱,因此,下一步,港 股可能迎来真正的考验。 债券这边,因为债市科技板的"顶层设计"加持,比之前的基准做市信用债,可能规格更高的 科创债ETF ,下周就要开售了,很多都是只卖一天 ——而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三个多月,规模 已经 疯涨到突破1300亿,那么,科创债ETF,会怎么走,也值得关注。 就这两件事,依次聊聊。 ...... 1、外卖大战。 事情的背景,想必大家都清楚了,昨天,阿里发起了 "冲单日" ,发放大量满减优惠券,我自己也尝试刷了一下,确实部分情况下,可以实现"零 元购",而美团紧急跟进了同类优惠,甚至因为短期流量过大,导致服务器崩了一下,当日的 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占1亿单,创 历史峰值,大家一起见证历史了。 5月2日, 淘宝闪购 提前全国上线, 首日发放大量的满减大额券; 5月5日, 淘宝闪购宣布 日订单突破1000万单 ,占行业日均单量(8000万单)的1/8; 6月23日, 阿里组织架构调整,饿了么、飞猪并入 ...
多家大型公募“试水”ETF!“头部游戏”如何后来居上?两大根本问题……
券商中国· 2025-07-06 10:31
继长城基金后,ETF赛道再迎新入局者。 券商中国记者近日从业内获悉,兴证全球基金等数家大型公募正在准备布局ETF。相关公募不仅作出决策,还 就布局产品赛道展开了调研。 这些公募都是业内知名大机构,但为何在此前的ETF浪潮中没有行动,如今才后知后觉?从券商中国记者多方 采访来看,这与各家公司战略定位有关,此前坚守主动权益,如今才意识到了ETF"入场券"的重要性。 但也要看到,ETF虽是"头部游戏",大公募之间同样存在较大差异。ETF的长足发展,要直面两个根本问题: 一是如何形成稳定持续的利润来源,二是如何找到差异化突围抓手。 "ETF是指数基金中的一种,基金公司布局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无论是普通指数还是指数增强,基金公司会 把做得好的赛道,作为ETF业务的切入点。比如,有些基金公司此前在红利低波上做出了一些规模产品,未来 的ETF布局大概率会从红利低波ETF入手。"华南一家中型公募品牌营销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称。 为何现在才加入? ETF是基金业发展大势所趋,上述提及的公募也都是业内知名公司。市场热议点在于,这些公募在此前的ETF 浪潮中没有行动,如今才后知后觉顶着白热化竞争压力加入? 从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情况来看 ...
10只科创债ETF明日齐发
Ge Long Hui· 2025-07-06 07:15
在样本券的选样标准上,三类指数主要存在三点区别。一是成份券所在的市场不同,二是评级标准不 同,三是期限要求不同。 在指数成分券的范围上,中证AAA科创债指数与其他两类指数成分券高度重合。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基金于明日(7月7日)开始上线发行,每只基金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均为30亿元。 从标的资产看,华夏、易方达、南方、嘉实、富国、招商基金旗下产品跟踪中证AAA科创债指数;广 发、鹏华、博时基金产品跟踪上证AAA科创债指数的ETF;景顺长城产品跟踪深证AAA科创债指数。 在费率结构上,科创债ETF延续低费率优势,与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一样采用"0.15%+0.05%"的双低费 率模式。从具体费率品种上来看,10只科创债ETF均设定为0.15%管理费率及0.05%托管费率,不同在于 认购费率的差异。 国金证券指出,科创债ETF首次募集规模预计为270-300亿元,当前投资者对信用债ETF的规模上限较为 关注,因为这将影响债牛行情的走势及持续性,我们采取相同的方式测算首批科创债ETF的规模上限。 假定首批发行的10只科创债ETF对跟踪指数样本券持仓比例的上限为10%,考虑到在实际发行后,ETF 以抽样复制策略为主, ...
基金大事件|多只QDII基金放宽大额申购限制,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13:12
Group 1: QDII Funds - Multiple QDII funds have relaxed large subscription limits, indicating a positive shift in the market [2] - The resumption of subscription for several QDII products is linked to the approval of a new round of QDII quotas [3] - QDII funds have shown impressive performance, with equity products achieving a net value growth rate close to 90%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14] Group 2: Public Funds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 Several fund companies have held mid-term strategy meetings to analyz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second half of 2025, with a focus on technology,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s, and new consumption [5] -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subsidiaries by public funds reflects their efforts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and achieve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 [4] - Public funds hav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private placements, with a total allocation exceeding 10 billion yuan and an overall floating profit margin exceeding 20%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7][8] Group 3: ETF and REITs - The first batch of 10 sci-tech bond ETFs has been approved and is expected to launch soon, with a strong market response anticipated [6] - The public REITs market has seen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total scale increasing from 31.4 billion yuan to over 200 billion yuan in four years, indicating a robust development in this sector [9] Group 4: Fund Performance and Market Trends - The total scale of new fund issuance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reached 540.85 billion yuan, a nearly 20% decline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with stock funds seeing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ssuance [11] - Convertible bond funds have performed well, with an average net value growth rate of 5.6% in 2025, driven by a recovering stock market [12] - The consumer sector has gained momentum, with a notabl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onsumer-themed fund applications, reflecting a shift towards domestic demand-driven growth [17]
深挖细究信用债 ETF 之二:一文读懂科创债 ETF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07-05 11:08
科创债 ETF 及获批机构划重点 首批科创债 ETF 登场。7 月 2 日,华夏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 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上报的首批科创债 ETF 获得证监会批文。7 月 3 日,10 只科创债 ETF 的招募说明 书、基金合同、发售公告全部于其基金公司官网披露完毕,并宣布将于 7 月 7 日进行发售。首批申报科创债 ETF 的基 金公司包括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 金、招商基金等 10 家机构,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早期布局 ETF 基金的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其 ETF 基金规模 均在 6000 亿元以上;二是需要填补债券型 ETF 发展空白的机构,如嘉实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目前还未发行债券型 ETF 产品;三是进一步丰富 ETF 产品类型的机构,如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等,在旗下 ETF 基金规模较大的前提 下,积极参与新类型产品的开发。 科创债 ETF 跟踪指数特征简析 首批上报的 10 只科创债 ETF,主要跟踪中证 AAA 科创债、沪 AAA 科创债、深 AAA 科创 ...
爆款单品时代来临 ETF品种多点开花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7-03 20:26
2025年上半年,境内ETF发展势头强劲。相比此前靠核心宽基ETF"吸金"撑起一片天,在上半年活跃的 市场环境和轮动行情推动下,黄金、港股互联网、机器人、基准做市信用债等多个热门赛道都涌现出了 代表性的ETF单品,"吸金"效果不输甚至超过核心宽基产品。 其中,多只存量产品在行情推动下重新焕发生机。例如,华安黄金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紧 抓行业风口,通过基金管理人的有效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行业马太效应下,两只ETF均在同类产品 中成长为绝对的龙头产品,上半年资金净流入规模分别高达311.47亿元、257.27亿元,年中规模分别达 到598.23亿元、479.17亿元。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华夏中证机器人ETF以及博时基金、易方达基 金、国泰基金旗下黄金ETF上半年的规模增量均在百亿元以上。 爆款新品频现 随着一系列政策新规以及监管指导意见发布,有业内机构表示,ETF基金管理人或将业务战略重心由品 牌宣传转向规模落地。其中,头部公司产品布局完备、客户基础良好、品牌影响力强、业务资源充足, 行业领先优势相对牢固,营销战略可侧重于创新潜力产品的布局和培育。 ● 本报记者王鹤静 多只存量产品焕发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