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Search documents
为科技企业提供接力式金融服务
Jing Ji Ri Bao· 2025-06-24 22:08
如何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金融服务模式?如何满足科技型企业从初创期到成长期、成熟期的 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在2025陆家嘴论坛期间,上述话题备受关注。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要加速 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探索接力投资模式,并充分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 产品体系也要适配。张辉认为,金融机构要从"我能提供什么"转向"科创需要什么",持续升级产品与服 务,精准适配科技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需求,提供涵盖投资端、信贷端、保险端的一揽子综合 服务方案。此外,还要有健全的配套机制。"针对科技创新的新特点,要重点完善利益分享机制、风险 分担机制和尽责免责机制。"张辉说。中国银行深入推进"中银科创生态伙伴计划",旨在打造以服务科 技型企业为核心,汇聚政府、投资机构、产业龙头、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组成的科创生态圈,通过整 合集团内外资源,引导各方科创要素有效聚集,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 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探索接力投资模式 在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过程中,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保险保障如何协同联动?"这两年,我走访调 研了不少科创企业,深刻感受到企业对科技金融综合服 ...
国机集团于上交所成功发行15亿元科创债 专项支持仪器仪表领域股权并购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6-24 11:48
值得关注的是,本期债券是国机集团深入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战略的典型实践,本次募集资金专项用于仪器 仪表领域科创型企业股权并购,积极加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精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助力突破高端 装备制造"卡脖子"技术瓶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同时,本次发行依托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优势,通过"绿色通 道"实现高效审核,并引入增量市场化投资人降低融资成本,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央企科创实力的高度认可。 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中包括多家国机集团下属企业,国机集团连续2年获评"标杆"称号。作为国内高端装备 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其近年来持续加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本次债券发行将进一步强化其在仪器仪表领域的技术整合能 力,加速推动工业自动化、精密检测等关键技术国产化进程,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报讯 (记者田鹏)6月24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于近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025年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二期)。本期债券由中信证券担任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 人,发行期限为10年期,发行规模15亿元, ...
恒丰银行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
Qi Lu Wan Bao· 2025-06-24 11:42
6月18日至20日,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以下简称"金融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举行。恒丰银行积极参展,全方位展示了其在践行"五篇大文章"方面的 卓越成效与创新实践。 本次参展以"恒必成 德致丰"为主题,恒丰银行重点呈现了多款数字化存贷款产品及创新成果。其倾力打造的"七个一"岁享客群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年客 户在便利结算、财富保值增值等金融需求及陪伴、康养等非金融领域的多元化需求,荣膺山东省"好品金融"称号。依托多模态数据平台,恒丰银行综合运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融资授信审批策略,精准服务核心大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业者及农业种植户等各类客群,破解融 资难题,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彰显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技创新的强大效能。通过生动的场景化展示,恒丰银行诠释了"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如何有效驱 动产业链升级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金融:共建美丽中国 秉承"以真诚服务美好生活,用专业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恒丰银行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致力于打造市场广泛认可 的绿色金融品牌银行与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通过制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成功落地全国首 ...
这家商业银行硬科技支行把自己“养”成创业公司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24 10:19
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成为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近年来发力数智化转型的主赛道。 一个最近的案例是,今年3月,该支行与一家去年12月成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企业对接信贷,5月份 贷款就批下来了。 "这家公司没有财务报表,没有流水,没有收入,没有利润,产品现在在验证阶段,但在很多项目上已 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给了他一笔信用贷款,额度300万元,不要抵押,不要担保,支持它做大。"在 张明看来,该支行重点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微硬科技企业,支行也和创业机构、创业团队一样, 以错位竞争探索金融创新支持科技领域良性发展的有效路径。 今年6月初起,中国银行业协会开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成果媒体调研活 动。6月24日,张明在浦发银行西安分行硬科技支行科技会客厅介绍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成果。该会客厅 占地90平方米,分区展示先进制造、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服务企业成果。中 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西安6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3年的时间,落地陕西西安高新区的一 家商业银行支行已服务500多家中小科技企业。前者是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 ...
依托“长三角征信链”平台 交行持续做好征信促融工作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6-24 08:25
编辑:葛佳明 在实际操作中,"长三角征信链"平台的多维度企业信用信息画像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一家信息技术 公司向交行上海市分行申报授信,该平台的"资质认证"信息精准识别该企业为"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双 资质。客户经理据此申请科技金融专项绿色通道,审批时效大幅提升。平台"资产负债表"信息提供的财 报数据显示其销贷比达到1.8,超过行业警戒值,该行最终设定"销贷比小于等于1.5并增加担保措施"的 授信前提,既满足了企业融资需求,又确保业务风险可控。如今,这家企业已成为交行上海市分行的战 略级科技金融客户。 此外,相较于传统征信信息,"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提供的"负面"信息(包括涉诉、欠费逾期等信息) 和"环保处罚"信息成为风险识别的"透视镜",有助于银行授信方案进一步完善。 "长三角征信链"平台不仅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长三角地区城市在征信领域的互联互通,而且提供的征信 信息种类繁多。交行上海市分行表示,将继续借力平台优势,实现"数据高效流转、风险及时预警、客 户体验优化"的普惠金融目标。(邓侃) 转自:新华财经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依托"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持续完善上链征信信息和服务质量,不断拓宽服务范 围。截至五 ...
3000亿耐心资本浇灌企业 武汉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23 23:29
近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解读《武汉市推动科 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吹响了全力打造全国科技 金融中心的"集结号"。 当前,武汉市正迎来政策红利加速释放、资本市场改革深化、科创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武 汉市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服务提质等举措,不断优化企业上市生态,推 动更多科技型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推动科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近年来,武汉企业上市步伐明显提速,资本市场"武汉板块"不断壮大。2024年,武汉新增境内外上市公 司8家,涵盖国产数据库、智能汽车AI芯片、电竞游戏、交互式AI等新兴产业,诞生了四个"全国第一 股"。今年,宏海科技成功登陆北交所,元光科技成为港交所智能时序数据服务"第一股";大众口腔也 已完成证监会备案,拟赴港交所上市。 面对资本市场制度性改革和金融开放趋势,武汉市提出抢抓"三大机遇",实施"三个助力",推动更多优 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首先是抢抓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机遇,助力优质未盈利科创企业上市。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中国 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要重启未盈利 ...
经济日报金观平:为硬科技企业打造专属“孵化器”
Jing Ji Ri Bao· 2025-06-23 22:00
Core Viewpoint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has introduced a new policy to establish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wth Layer" o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aimed at creating a dedicated capital "incubator" for unprofitable hard-tech companies, marking a significant step in the reform of the technology finance system in China [1][2]. Group 1: Policy Objectives -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wth Layer is designed to serve technology companies that have made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possess broad commercial prospects, and are continuously investing in R&D, but are currently unprofitable [2]. - This initiative aims to break the "profit-only" mindset by incorporating all existing and newly registered unprofitable tech companies into a tiered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a form of "precise positioning" rather than merely lowering thresholds [2]. Group 2: Risk Management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 Companies 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wth Layer are required to regularly disclose the reasons for their unprofitability and its impact on the business, ensuring that individual investors meet suitabilit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for trading [2]. - This reflects a unique approach to risk control in China, akin to providing investors with a "risk disclosure statement," allowing the market to embrace innovation while maintaining risk safeguards [2]. Group 3: Institutional Enhancements - The introduction of six new measures o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will enhance institutional inclusivity and adaptability, facilitating capital access for tech compani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2]. - New measures include the introduction of seasoned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o inject "market wisdom" into the review process, a pilot pre-IPO review mechanism to protect technological security while accelerating review efficiency, and expand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fifth listing standard to include sectors lik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mmercial aerospace [2]. Group 4: Long-term Implications - In the short term,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wth Layer will provide a capital progression space for unprofitable companies, while in the long term, it will drive capital towards hard technology, positioning the capital market as a hub for innovation capital formation [3].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wth Layer is seen as a testing ground for broader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s, with the potential to create a positive cycle between technology and capital as investors begin to value R&D investments over short-term profits [3]. Group 5: Regulatory Considerations - The success of this reform will depend on detailed execution, emphasizing that inclusivity should not come at the expense of regulation, with a focus on combating illegal activities such as profit transfer and commercial corruption [3].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wth Layer must avoid becoming a refuge for problematic companies, ensuring strict enforcement against fraudulent activities and financial misconduct [3].
资本市场老将宁敏辞任,中银证券女掌门人将回归中行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23 15:14
6月23日,中银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宁敏递交的辞任报告:宁敏因工作调动原因,申 请辞去中银证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风险控制委员会委员职务,其辞任 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公开信息显示,宁敏出生于1973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并有在中国人民银 行研究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金融专业博士后的研究工作经历。 据了解,宁敏下一站将回归中行总行,任行政事业机构部总经理。中国银行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 经理周权将任中银证券董事长。 证券行业是高波动行业,中银证券展现了较强的经营韧性:2017至2021年,全行业连续三年净利润 增速跑赢市场的仅10家,中银证券就是其中之一;又如近三年,净利润增速连续两年跑赢行业10个百分 点的上市券商共8家,中银证券也是其中之一。 长期以来,中银证券在资产管理、投行等业务领域具有竞争优势,资管业务规模稳居行业前列,非 货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排名券商资管前2。投行参与多个市场标志性、首创性项目,债券主承销规模稳定 在第一梯队。 成功推动公司上市 登陆资本市场、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是证券公司做优做强的必由之路。正是在宁敏掌舵期间, 中银证券完成了 ...
朝阳区金融服务矩阵“Deepdive”首站启航 助力科技企业“融产”双赢
He Xun Wang· 2025-06-23 14:57
活动现场,中信系核心投资机构(金石、建投、信托、聚信、私募等)及产业单位(中信国际电讯、中 信数科等)代表详细介绍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特色金融服务与丰富的产业资源,为科技企业突破资 金瓶颈、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多元化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驱动力,中信银行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工作,系统谋划科技金融服 务布局,加快探索金融服务向"更早、更小、更硬"科技企业延伸,通过"6维产品+5圈生态+3核协同"服 务体系,逐步构建起覆盖科技企业从0到1、从1到N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方案",突破传统信贷逻辑、打 通融资障碍,为科技企业提供系统性成长支持。 作为首批金融服务团团长单位,后续,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将依托中信集团金融与产业板块综合生态优 势,实现资源与区内优质科技领军企业精准匹配,为初创期到成熟期个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 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推动高科技、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打造区域创新发展强劲引擎。 6月18日,由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管理委员会指导,中信银行北京分行联合北京朝阳国际科技创新服 务有限公司(朝科创)共同主办的朝阳区金融服务矩阵系列活动——首次"Deepdive产融对接会·走进中 信 ...
掌舵十年,宁敏卸任中银证券董事长!下一站已确定
券商中国· 2025-06-23 09:17
6月23日,中银证券公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宁敏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股东单位提名 周权为中银证券董事长候选人。在董事会选举出新任董事长前,由公司董事、执行总裁周冰先生代行董事 长、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宁敏将回中国银行任行政事业机构部总经理。该部门是中国银行重要的前线业务部 门,主要负责对国家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等行政事业机构客户的服务和业务,也是各大金融机构竞争激 烈、寸土必争的业务领域。 对于此次宁敏的辞任,中银证券在公告中表示,宁敏任职期间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在公司战略规划、业 务拓展和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和艰辛努力。董事会对宁敏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表示诚 挚敬意和衷心感谢。 掌舵十年 宁敏担任中银证券"掌门人"约十年,彼时临危受命,其在任期间推动中银证券经营管理重上轨道、实现A 股上市、推进特色化差异化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银证券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 宁敏非常低调,掌舵中银证券10年来,媒体对她的采访报道屈指可数。宁敏学术背景深厚,是社科院法学 博士,曾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金融专业博士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