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创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17个大创项目入孵长沙经开区满天星三大基地
Chang Sha Wan Bao· 2025-09-25 15:39
评审团围绕技术壁垒构建、商业模式可行性验证、团队能力结构优化等核心维度,对每个项目进行"一对一"诊 断,既指出技术迭代方向与市场落地痛点,又针对性提出专利布局策略、产业链资源对接路径等实操建议。"我们 将依托自身在技术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及产业协同领域的专业网络,为入孵项目打通"技术-市场-政策"资源链 条,助力早期创业团队跨越发展障碍。"评审专家表示。 作为长沙经开区"满天星计划"的核心载体,三一众创、中部智谷及东方智造港这三大基地构建了"空间+政策+生 态"三维服务体系:提供最长三年免租场地,集成工商注册、政策申报、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政务服务;并链接投融 资、法律、市场等资源,形成资金、风控、市场全链条支持,助力青年创客轻装上阵。 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业者选择扎根长沙经开区。在这片热土上,"政策精准滴灌、服务全程陪伴、资源高效协 同的创新生态持续完善。"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通过降低创业成本、强化要素支撑,加速技术成果从 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推动青年人才成长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刘晓安)9月24日,长沙经开区"满天星"大学生创新创 业基地项目评 ...
第十三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落幕 60个优质项目斩获殊荣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09-25 15:25
9月23日至24日,第十三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在南 京江北新区圆满收官。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60个从全省脱颖而出的创业团队和企业分获团队组、初创 企业组、成长企业组一、二、三等奖,为江苏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60个项目登顶,创新实力凸显 本届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共吸引5905个创业团队和企业报名参赛,创历史新高。经过13个地方赛 区的初筛评审,526个项目晋级省行业赛,最终60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其中,一等奖3个 (团队组、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各1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40个。南京多家企业表现亮眼,成 为获奖"主力军"。 晋级总决赛的项目展现出硬核技术实力与产业化潜力。据统计,60个项目共拥有授权专利1222项,其中 发明专利722项;核心团队平均年龄40岁,汇聚博士100人、硕士73人,62人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形成了 一支高学历、年轻化的创新"生力军"。 十三载深耕,铸就创新创业"江苏样本" 作为江苏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创业类品牌赛事,"创业江苏"大赛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吸引海 内外6万个创业团队和企业参赛,608个项 ...
培养拔尖人才 推动创新创业 浙江大学聚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Ren Min Ri Bao· 2025-09-25 03:3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前不久研发出能治疗粉碎性骨折的"胶水",断骨黏合只需3分钟,展现 出科技创新领域的"硬核"实力;由浙江大学多学科团队参与编纂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已出版64卷244 册,成为浙江大学乃至全国文化传播与创新领域的"金名片";9月迎新季,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 学院各国新生陆续报到,筹建至今累计招收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逾300名国际本科生,彰显了国际化办 学成效…… 2005年9月,浙江省委常委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20年来,浙江大学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凝聚师生校友力量,办好世界一流大学。 科技创新"深蹲起跳",重大科研成果接连涌现 近年来,浙江大学深入实施"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以师资 为牵引,打造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科研团队走 向育人一线,为关键领域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20年来,浙江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深蹲起跳",硕果累 累——3次刷新超导芯片量子态制备世界纪录、构建中国首例临床 ...
第十三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宁举行 60个项目竞逐产业新机遇
Nan Jing Ri Bao· 2025-09-25 02:21
Group 1 - The 13th "Entrepreneur Jiangsu"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and the 14th Chin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Jiangsu Division Finals were held in Nanjing, showcasing 60 high-quality projects selected from across the province [1] - The competition attracted 5,905 entrepreneurial teams and companies since its launch in May, with 526 projects advancing to the provincial industry competition [1] - The final 60 pro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five key industry sectors: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biomedicine, new energy/electric vehicles/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new materials [1] Group 2 - The projects in the finals demonstrated strong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with a total of 1,222 authorized patents, including 722 invention patents [1] - The average age of the core teams of the projects was 40 years, with 100 PhDs and 73 Master's degree holders, and 62 members having overseas study backgrounds [1] - The competition is guided by multiple provincial departments, including the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and the Provinci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d serves as the Jiangsu division of the national competition [2] Group 3 - Over the past 13 years, the competition has attracted more than 60,000 entrepreneurial teams and companies, with 608 projects winning award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and 85 projects receiving honors at the national level [3] -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Jiangsu Bank and Bank of Communications Jiangsu Branch, have provided over 50 billion yuan in loan credits to participating companies [3] - More than 15% of the awarded companies have gone public or listed after the competition, with over 4,000 team projects landing in Jiangsu [3]
浙江大学聚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Ren Min Ri Bao· 2025-09-24 23:4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前不久研发出能治疗粉碎性骨折的"胶水",断骨黏合只需3分钟,展现 出科技创新领域的"硬核"实力;由浙江大学多学科团队参与编纂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已出版64卷244 册,成为浙江大学乃至全国文化传播与创新领域的"金名片";9月迎新季,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 学院各国新生陆续报到,筹建至今累计招收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逾300名国际本科生,彰显了国际化办 学成效…… 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20年来,浙江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深蹲起跳",硕果累 累——3次刷新超导芯片量子态制备世界纪录、构建中国首例临床侵入式运动脑机接口、解决微分几何 中的曲率积分猜想和有限测度猜想……一系列重大突破接连涌现。 78类学科竞赛项目搭建舞台,28处竞赛基地提供沃土,人工智能等科研训练专项点燃创新火种……浙江 大学构建起以专业学习、学科竞赛、科研训练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20年来,学校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增加了97项,牵头和参与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别从7家、 3家增长到12家、8家。在CS主刊年度发文也实现了从0篇到27篇的跨越。"浙江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徐 贤春介绍。 从" ...
晾晒笋干(侨乡新貌)
图为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西南村的村民晾晒笋干。 李茂香摄(人民视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24日 第 06 版)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西南村的村民抢抓晴好天气晾晒制作本地特色农产品黄笋 干。恭城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80%。其中竹林约为6.7万多亩,全年鲜笋产量约为1530吨,有效带动群 众增收致富。 06 华侨华人 英国博物馆中文讲解员陈凡- 用热爱传递温度 q 界 女 注 手长球,作为大赛博 单国国家事主管成员用 胶间收试 陈凡出生了闻 她日小云网在家 是全力更弱。 这为她日月不断跨越财 图 (2) =2) =20-08-08 = 500 0.2 安卓变用,陈凡高是北京求罪 组任编剧,散想占文明与未解 德民国度和国环境的建议事主义 赌进入时间没 EMILAN HI @ 打磨功底 町駅名 傾心讲解 隔风景 处我吸堵宜试,她晚宴 从此便是上了博物馆中 多媒介创作者赵若亥 、想象与思考探索世界 以好奇 赴美欧求学 最新贵未爱国, 80 前,发表团队比较高的主机会 但男家在全面 CENEST LIF: 在海在中的新闻。 i、赵艺笔进入伦敦艺术大学摄影系画。 "她大量了解艺术家的作品 ...
“长沙让我能够踏实学习、勇敢追梦”|长沙友好 青年有为
Chang Sha Wan Bao· 2025-09-22 23:31
稿源:长沙晚报 2025-09-23 07:06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袁薇通过超级实习生活动来到湖南湘江新区行政审批局实习。每天协助查询档案、 为市民解答疑问,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让她深刻体会到了政务工作的细致与不易。她说:"长沙让我 能够踏实学习、勇敢追梦。我更加坚定,未来我要留在长沙,和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实习+"赋能,打造育才强才"孵化器" 本次超级实习生活动还为每名实习生专门配备企业导师,负责对高校学子进行岗位技能指导、行业认知 培养,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实习计划。 沈超是中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通过超级实习生活动加入山河智能实习实践。在企业导师队 伍的帮助指导下,他将实验室"搬"进了生产车间和调试现场,和团队一起突破高端绿色装备"卡脖子"难 题。沈超说:"在长沙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把论文写在车间里,让梦想扎根泥土中'成为现实。"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朝昭 通讯员 刘湘玉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一场青春之约在星城再次上演。今年暑期,由共青团长沙市委主办的"城市合 伙人"超级实习生计划第四季圆满落幕。来自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 1434名青年学子来到长沙实习实践 ...
初创企业拔节生长 岭南创业沃土持续迸发活力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9-22 11:41
高校孵化"智愈"力量,AI点亮心灵之窗 今年8月,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复赛现场,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华工智愈团队"成了现场焦点。他 们带来的"抑郁症多模态AI动态管理大模型",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承载着高校科研人员将实验室成 果推向市场的理想。 南都讯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广东始终是一片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沃土。从广州的人工智能走廊到深 圳的硬科技集群,从珠江西岸的高端制造到粤东西北的新兴产业园,一个个创业团队在这里落地生根、 追逐梦想。近年来,随着"双创"政策的不断深化,金融、科技、人才、产业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广东 的创业生态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一批又一批创业典型不断涌现,共同奏响一曲跨越地域、共 创未来的时代交响。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复赛现场。 "华工智愈" "我们直面的是抑郁症诊疗中的三大痛点:依赖主观量表、缺乏动态监测、临床数据不足,"团队成员刘 馨璐解释道,"通过多模态融合与动态管理,AI可以更客观、更连续地辅助医生评估患者状态。"这一创 新不仅有望缓解全国2.9万精神科医生的超负荷压力,也展现出超亿元的市场潜力。 大赛过程中,团队收获了来自评委、专家与投资者的多方反馈。"每一次路演、 ...
宁墨携手谱新篇,墨尔本市长率团访宁——“南京的发展令我非常惊喜”
Nan Jing Ri Bao· 2025-09-21 02:25
Core Viewpoint - The visit of Melbourne's Mayor Nicholas Rees to Nanjing from September 18 to 20 aimed to strengthen the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ities, focusing on innovation, healthca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3]. Group 1: Cooperation and Initiatives - The delegation included around 50 members, comprising city councilors and representatives from healthcare, green economy, and education sectors, as well as award-winning projects from the 2025 Nexu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1][3]. - The "Nanjing-Melbourne City Excellence Center" and the "Nanjing (Melbourne) Technology Cooperation Innovation Park" were launched during the visit, enha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s between the two cities [3][4].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njing-Melbourne Sports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ooperation Center" was witnessed, aiming to share med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between the two cities [4]. Group 2: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Insights - Nanjing is recognized as a global leader in green transformation and an ESG investment pioneer, with discussions on topics like green energy storage and pollution control during the economic exchange activities [6]. - The delegation explored Jiangsu's advancements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w energy, and biomedicine, expressing optimism about the province's development prospects [6]. - Nanjing's strength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status 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trial center were highlighted, with a focus on enhancing collaboration in the medical technology sector [6]. Group 3: Cultural Exchange - The delegation experienced Nanjing'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noting the city's balance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7].
港科大孵化器在深十年累计孵化205个项目
Xin Hua She· 2025-09-20 13:54
郑光廷表示,蓝海湾孵化港作为香港科技大学科创理念在深圳的深度实践,是连接香港与大湾区创新资 源的"桥梁"。 蓝海湾孵化港自2016年成立以来,逐步形成覆盖"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周期载体网络。截至2025年9 月,蓝海湾孵化港累计孵化项目205个,申请知识产权累计2462项。其中50家企业获得融资,总估值超 100亿元。(记者赵瑞希) 新华社深圳9月20日电 记者日前从香港科技大学了解到,截至2025年9月,位于深圳的香港科技大学校 级孵化器蓝海湾孵化港十年累计孵化项目205个,其中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深圳市专精特新企 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郑光廷表示,自1991年建校以来,香港科技大学先后启动创业计划,扩大创新创业 基金规模,并在近年来的"产学研1+计划"中表现突出,逐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 条,专利利用率超30%。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平台是香港科技大学在深圳的重要战略布局,由2001年设立的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 院和2020年设立的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组成,下设蓝海湾孵化港作为校级孵化器,重点为 香港科技大学科创团队提供创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