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产业发展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两大利好,重磅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6-09 23:25
超级赛道密集迎来利好催化。 9日,工信部、民政部发布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分阶段 实施一批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形成一批能够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机器人 产品。 与此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数据也超出市场预期。海关总署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 装备制造业产品6.22万亿元,增长9.2%。其中,工业机器人增长55.4%。 有机构分析预测,2040年到2045年,中国全能型人形机器人实现工业场景和服务场景规模应用,整机市场规模 达到约5000亿元至1万亿元。 两部门重磅发布 6月9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 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机器人产业 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机器人赋能智慧养老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 部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 ...
四问人形机器人(“融”观中国)
5月29日,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启动。图为机器人在进 行工业场景料箱搬运比赛。 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摄 6月2日,"世界机器人嘉年华"活动在武汉花博汇景区举行,机器人乐队、机器宠物、化妆机器人等陆续 亮相。图为机器人正演奏古琴。 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扫描二维码看"融"观中国主页 今年可谓是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上的"手绢舞",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 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的系列活动纷至沓来,相关话题也频上热搜,令人目不暇 接。 热闹背后,藏着产业发展的密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发布报告称,过去五年,中国在人形机 器人技术领域申请专利近6000件,成为全球申请量最多的国家;其产业融资规模从2020年的15.8亿元升 至2024年的7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6%。 发展人形机器人,中国有哪些优势?为什么近年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在全球发展赛道上, 中国处在什么位置?下一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是什么样?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1.中国优势何在? 强大供应链无可替代 "最大的底气,来自我们多年工业积累形成的高质量供应链。"清 ...
常州: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共舞”
Xin Hua Ri Bao· 2025-06-06 21:52
■ 对话人 杨 丽本报评论员 姜小莉常州日报评论员 杨丽:抓产业创新,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新能源是 未来产业重要方向之一,常州如何在新能源赛道跑出"加速度"? 姜小莉:全球每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搭载"常州造"电池;平均每40秒钟,常州的理想汽车自动化 生产线上,就有一台新能源车下线……这些数字,勾勒出常州在新能源赛道上的飞驰身影。今年以来, 已有超过80个新能源产业项目落户常州。 常州在新能源产业赛道的崛起,并非依靠先天优势,而是凭借产业布局的前瞻眼光与锲而不舍的"链"式 思维。成立新能源(001258)集团,统筹开放场景资源,让常州化身新能源"发储送用网"全环节的理 想"试验场"。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近零碳园区等创新应用场景不断落地,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 力。如今,超2000家新能源核心配套企业集聚,全产业链集群已然成型,智慧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实现闭 环,常州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与日俱增。 有产业与创新催生的速度,有连接与合作拓展的广度,有科技与匠心聚焦的精度……近年来,常州坚 持"创新全域化、产业高新化、生态协同化"理念,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平台赋能、 ...
市政府召开第148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等工作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7 00:50
编辑:赖俊 会议指出,人形机器人已成为科技竞争新高地、未来产业新赛道、经济发展新引擎。要 立足武汉综合优势,坚定信心决心,集聚资源力量,坚持"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新供给创造 新需求"的双重导向,统筹实施平台聚势、场景示范、整机领航、部组件筑基、生态培育五 大行动,围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模型赋能、开拓应用场景、优势产 品产业化、企业梯度培育、金融服务和人才保障等领域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跨部门协调工作 机制,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构建一流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 创新高地。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武汉科教人才优 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紧盯"有 人创业、有钱创业、有平台支撑创业"三个关键问题,加大改革创新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 市区联动、校地协同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科技金融供给,夯实公共服务平台,高水平建设环 大学创新发展带,持续擦亮"楚材聚汉 共建支点"品牌,构建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 就业的良好生态,打造创新创业标杆城市。 5月16日,市政府召开第148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 ...
从应用侧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变化
2025-05-06 02:27
从应用侧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变化 20250505 摘要 •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关键发展阶段,预计 2025 年产销将达上万台, 主要应用于自研自产、数据采集、科研及商业展示,但批量化终端市场应 用订单仍相对较少,如工厂搬运和电力巡检等。 • 人形机器人在灵巧手、柔性连接、动作流训练和泛化能力方面面临瓶颈, 模型迭代和数据缺乏限制了其在复杂应用场景中的表现,亟需从核心部件 视角向功能角度转变,以实现批量化生产和广泛应用。 •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立多个人形机器人基金,总额达数 百亿,用于支持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和下游应用,并成立创新中心,推动技 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 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工厂辅助生产环节(如短程搬运和柔性连接任务)以及 标准化场景(如轮式或特种机器人)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提高效率、 优化成本,实现规模化应用。 • 电力巡检领域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示范应用场景,通过灵巧手和手眼协同 能力,完成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修复,解决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易出错 的问题,多家厂商正积极探索落地应用。 Q&A 如何看待国产供应链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对于人形机器人的认 ...
未知机构:国泰海通电新徐强团队外骨骼最早落地的机器人形态外骨骼机器人-20250506
未知机构· 2025-05-06 01:40
【国泰海通电新徐强团队】外骨骼最早落地的机器人形态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人机交互的机电动力设备,通过穿戴等外接形式助力实现日常搬运、负重、身体复建等功 能。 根据作用人体部位的不同,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可分为上肢、腰部、下肢(含护膝)及全身外骨骼;根据动力提供 有有源与无源。 #产业趋势:1)军用到民用,工业到C端消费级。 2)刚性/机械外骨骼往柔性外骨骼轻量化 【国泰海通电新徐强团队】外骨骼最早落地的机器人形态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人机交互的机电动力设备,通过穿戴等外接形式助力实现日常搬运、负重、身体复建等功 能。 #政策支持:1)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在2016年发布的《》,其中提到在行动障碍人群中开展外骨骼机器人试点 示范。 2)2016年,国务院《》将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作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产业阶段:从0到1,从工业级到消费级迅速扩展前夕。 1)应用一:医院2)应用二:工业领域。 3)应用三:消费级-中老年助行、户外运动。 #市场空间:1)售价在往几十万到几千元,目前估计年出货量10万套。 2)中国有30万名残障人士,65岁以上老年人2亿,户外人群4亿(80后90后占比6成)。 根据作用人体 ...
从“练兵”到“用兵” 这场人形机器人跑马不一般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4-20 18:36
这场长距离的测试就像是一个"放大镜",会把人形机器人在上述能力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暴露出来,让 企业可以针对性进行技术改进。赛事中暴露出来的每一处不足,都会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指明新的攻 坚方向。 也不乏声音发问,人形机器人参与专门为人类设置的马拉松赛事意义何在?其实这是一场产业发展 的"大练兵",是检验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传感技术、能源续航、环境适应能力的"试金石",是人形机 器人加速"跑进"各个产业进行落地应用的关键一程。 运动控制技术是人形机器人的主要技术攻坚点之一。人的身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生物机器 ", 在跑步的时候会不自知地调整重心、手脚协同、保持平衡,而这些能力对人形机器人来说堪称难题,需 要靠智能的算法、关节力矩的动态调整等复杂技术实现,每一个爬坡、下坡和转弯都需要各个关节部位 的精密配合。马拉松这样的长距离跑步赛事,就是检验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的绝佳"练兵场"和"考 场"。 在20多支人形机器人战队共同参与的马拉松比赛里,3D视觉、距离感知、避障等传感技术是人形机器 人保证身体完好并取得好成绩的关键。21公里的赛道长度,以及频繁更换电池会影响比赛成绩的游戏规 则,都考验着人形机器人的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