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体系

Search documents
中欧金融合作空间广阔 业内建议携手制定全球统一且可操作的绿色标准体系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20 14:19
6月19日下午,在"2025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CLF50夏季会议"上,与会人士 表示,中欧金融合作潜力巨大,比如,可携手制定全球统一且可操作的绿色标准体系。据悉,此次研讨 会由2025陆家嘴论坛学术支持单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市银行 同业公会、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 人民币与欧元具备广阔的深化合作空间 近年来,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经济金融稳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不确定性日益凸显。在与会 人士看来,三方面的变化值得关注:一是风险演进从单点爆发向链式传导转变;二是各国政策的应对由 协同呼应向分化博弈转变;三是技术革命从效率驱动向安全驱动转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CLF50)联席 主席汪泓表示,今年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中欧合作从最初的"互通有无",以商品、资本、技术与人力 的双向流动为起点,建立起深厚的互信基础与互利机制。到今天,合作的内涵已逐步升级为"共塑未 来",不仅共享发展机遇,更共担全球责任、共议制度规则、共谋演进路径。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中 欧关系的成熟 ...
中国高铁成功的密码是什么?高铁先锋回应每经:是自主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是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9 14:30
6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围绕"新征程上的高铁先锋力量"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高铁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在"高铁人"的印象 中,中国高铁又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动车组司机孔祥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认为高铁最大的变化就是路网 和速度。 "我所在的齐鲁大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铁通车里程已经超过3000公里,济南到青岛实现高铁公交化开行,最短发车时 间间隔15分钟,最快只需要1小时21分钟就可以到达。山东省内高铁成环,坐着高铁畅游山东更加便捷。"他说。 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每经记者张蕊摄 中国高铁更高速、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 谈及中国高铁最显著的变化和发展,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北站"迎春花"服务队队长李元对《每日经济新闻》记 者表示,深圳北站刚开通时,日均发送旅客还不超过2万人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铁网不断加密,开行的列车数量成倍增 长。现在单日旅客发送量已经突破35万人次,接近一座中等城市人口规模。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工程师夏健是一名铁路设计者。 ...
“轻微违法免除处罚”不能“一免了之”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17 03:04
完善监管衔接体系。建立免罚案件"双随机"复查机制,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年按一定比例开展案卷评 查,重点检查程序合规性和整改落实情况。推行"免罚不免责"监管模式,对免罚企业实施"三必查":污 染防治设施运行必查、自行监测数据必查、环境管理台账必查。将免罚信息纳入全国环境信用平台,设 置 1个月—6个月的信用观察期,期间再次违法的取消免罚资格并从重处罚。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在政 府网站设立免罚案件公示专栏,公开案由、处理依据、整改要求等信息,接受公众和企业查询监督。 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将免罚程序规范纳入每年执法大练兵重点内容,开展"情景模拟+案例复盘"实战培 训,建立省级执法专家库,通过远程会诊解决复杂案件适用难题。 规范免罚程序的本质,是对执法力度与温度的再平衡。免罚不是简单的处罚豁免,而是"教育引导+精 准监管+长效治理"的有机整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治理效 果。 鉴于此,笔者认为,完善免罚制度既需要顶层设计的制度创新,又依赖基层执法的精细落实。唯有构建 起"标准清晰、程序严密、监管到位、保障有力"的免罚治理体系,才能让免罚制度成为优化营商环境 的"助推器"和守护生态安全的" ...
中国正以“材料创新+工艺革新+标准引领”参与全球固态电池竞赛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6-13 03:02
卫蓝新能源作为这一技术的产业化载体,已实现1.0代(液态含量10-25%)和2.0代(液态含量5-10%)产品的量产,配套车型续航突破1000公里。3.0代 准固态电池(液态含量<5%)正在江苏溧阳量产线上调试,预计2026年实现装车应用。值得关注的是,其硅碳负极技术已将克容量提升至2300mAh/g,预锂 化工艺通过卷对卷蒸发法实现700mm幅宽连续生产,良率突破92%。 南方科技大学许晓雄教授则以金属锂负极为切入点,展示了全固态电池的极限能量密度潜力。其团队开发的聚合物-硫化物复合电解质膜,在450Wh/kg 能量密度下实现10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85%,-30℃低温放电效率达78%。特别在热失控防护方面,通过卤化物复合电解质改性,将热失控最高温度从2000℃ 降至1200℃,距离车规级800℃目标仅一步之遥。 标准体系构建:全固态电池的"中国定义"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管理部部长丁彦辞详细解读了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CSAE标准:在120℃真空环境加热6小时,失重率≤1%成为 核心判定指标。该标准通过28家单位联合验证,覆盖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大技术路线,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概念混淆问题 ...
绿氢消纳现状:化工领域领跑,电力储能迎来积极信号
势银能链· 2025-06-12 03:25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势银研究: 势银产业研究服务 重要会议: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7月2日-3日,宁夏·银川) 点此报名 添加文末微信,加 绿氢 群 据势银(TrendBank)预测,到2030年, 国内的绿下游消纳仍集中在化工、交通电力及钢铁四大领 域,潜在消纳规模将超980万吨 。不同领域的应用内容及潜在空间有所差别,其中化工行业由于其 规模化的氢气需求及迫切的减排任务将是最大的绿氢消纳场景。 在化工领域, 绿氢作为传统化工生产的化石燃料替代或新增新型化工生产的低碳原料参与合成 氨、合成甲醇及石油炼化等大规模用氢过程。到2030 年,该领域的绿消纳增量将集中在合成氨、 合成甲醇项目, 其消纳规模受碳市场影响下的绿色溢价空间、认证标准及项目审批流程完善程 度、全球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 2024年8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 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的通知》,该文件明确绿色液体燃料包括可持续航煤、可再生甲醇、可再生氨 等,并提出积极推动将其纳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机制。 在交通领域, 用氢需求主要来 ...
长城汽车“越野技能分级标准”首发,用户有望成为预备车手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6 00:50
Group 1 - The "Huan Ta Happy Week" event organized by Great Wall Motors in Kashgar, Xinjiang, marks a continuation of activities following the 2025 Huan Ta Rally, showcasing the company's strong performance in the rally with multiple awards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1] - Great Wall Motors' Vice General Manager Wang Chao announced China's first "Off-Road Skills Grading Standard," which, along with previously released standards, forms a comprehensive grading system assessing off-roaders' capabilities and safety across four dimensions: experience, equipment, theory, and driving [3] - The off-road skills will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levels, from beginner to professional, with each level unlocking new skills and capabilities, and the system will also include training opportunities through an upcoming off-road route book app [3] Group 2 - Chairman Wei Jianjun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in off-road activities and the company's goal to guide enthusiasts in enjoying off-roading safely through the newly released grading system [3] - Great Wall Motors plans to introduce more models like the V6 Cannon, which require only minor modific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competitions, aiming to lower the barriers for more people to engage in off-road activities and professional events [4]
“以赛验车”,长城在电动化时代再战环塔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05 10:41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当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长城汽车却正用另一种方式展现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实 力。 文中图片均来自长城汽车 时隔十年,在5月20日开启的2025年环塔拉力赛上,长城汽车再度现身。据悉,本次长城汽车参赛车辆 覆盖哈弗、坦克、长城炮三大品牌,以涵盖汽油、柴油、新能源三大T2原厂量产组别的十辆赛车参 赛,并最终斩获燃油组与新能源组两个组别的总赛段冠军。 尽管在赛事全长与难度上不及更具世界影响力的"达喀尔拉力赛",但作为国内难度最大的拉力赛事,环 塔拉力赛不仅是一场由复杂多变的地形、极端恶劣的气候组成的赛程,同样也是一个检验汽车性能与可 靠性的"试炼场"。 尽管十年来市场环境不断变革,汽车行业也经历了诞生以来最关键的动力系统转折时刻,但长城却并没 有在市场销量的变革中,改变对于"赛事验证技术"的决心。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通过在极限环境下对车型进行实战检验,从而积累宝贵经验和数据,持续 优化技术,最终将赛事经验转化为量产车型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提升,为消费者带来更出色的产品体验, 这是长城汽车参赛的核心价值。 更进一步来看,参加环塔的"以赛验车 ...
长城发布中国首个“越野技能分级标准”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3 05:24
6月2日,长城汽车"环塔欢乐周"活动启幕。在今年的环塔赛场上,长城坦克Hi4车队斩获厂商队杯T2.E 量产新能源组冠军,长城哈弗车队二代H9柴油版、猛龙燃油版,长城炮车队V6火炮,分别斩获厂商队 杯T2.1量产燃油组前三名。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未来长城汽车将推出更多类似于V6火炮这种只需轻度改装,即可上赛场 体验的车型,以降低大家体验越野活动甚至是专业赛事的门槛。 越野从来不是盲目冒险,而是建立在敬畏自然与掌控能力之上的系统挑战。此次长城汽车制订"越野技 能分级标准",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与车主之间的黏性,而且也对促进国内越野文化健康发展起到助 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次环塔欢乐周上,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王超发布了中国首个"越野技能分级标准",该标准与此 前发布的"越野车辆分级标准""越野场景分级标准"共同构建起"人-车-场"三位一体越野分级标准体系。 该分级体系涵盖"经验、装备、理论、驾驶"四大维度,全面评估越野者的操作能力与安全水平。根据标 准,越野技能将分为四个等级:从初学车手,到中级车手,到高级车手,再到专业车手,逐级进阶,逐 层解锁。而且,越野技能分级还将与"雪、泥、山、沙"四 ...
我国15部门发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1 01:41
原标题:中国15部门发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电 中国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 案》(简称《建设方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30日表示,该方案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基础 能力支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需求,构建符合国情、基本完善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明 确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该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部牵头起草并联合14个部门印发《建设方案》,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标 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体系框架、主要任务和落实措施,旨在加强中国应对气 候变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标准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基础性、规范性和引领性作用,加快 构建科学实用、系统规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 《建设方案》明确,坚持"急用先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分期分批制修订一批涵盖各领域、各要 素、各环节的关键标准,增强标准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标准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支撑 和规范引领作用。强化部门协同,推动各级各类标准协调衔接,形成标准合力。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 制定,提升标准国际影响力,推动标准国际衔接互认 ...
15部门联合印发方案建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
news flash· 2025-05-30 09:54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30日对外公布,加快构建科学 实用、系统规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介绍,方案明确国家 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目标为:一是坚持"急用先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分期分批制修订一批涵盖 各领域、各要素、各环节的关键标准,增强标准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标准对应对气候变化工 作的基础支撑和规范引领作用;二是强化部门协同,推动各级各类标准协调衔接,形成标准合力;三是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标准国际影响力,推动标准国际衔接互认。(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