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Search documents
让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
Ren Min Ri Bao· 2025-05-29 22:21
以创造性转化为路径,激活少数民族文化生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农耕基础、手工 经济等逐渐式微,若仅仅将少数民族文化陈列在博物馆里,不利于其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 能停留在"守旧"上,而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将其中蕴含的艺术、工艺、音乐、舞蹈等丰富元 素,通过现代设计、科技手段和产业模式,转化为具有时代感的文化产品。只有这样,少数民族文化的 宝贵遗产才能真正走向现代、走向大众。比如,侗族大歌以其多声部合唱的独特形式被誉为"天籁之 音",但过去传播范围有限。现在,通过数字化技术,侗族大歌可以融入现代音乐创作中,让更多人感 受到它的魅力。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片头曲的空灵吟唱令人印象深刻,它是制作团队在保留侗族大 歌原生态音色的基础上创新融入多种现代音乐元素的杰作。实践证明,我们能够在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 的创造性对话里激活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以创新性发展为目标,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时代光彩。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流动与创新。创新不是对传统 的否定,而是对传统的升华,是激活文化基因的有效路径。第一,创新需要科技赋能。科技与文化实现 深度联结,才能架起连通古今的桥梁,让文化基因在数字文明时代找到新的表 ...
少年儿童有志向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5-29 01:12
▲ 冯沐遥 ▲ 旦增珞智(右) s . t ▲ 兰殿格 张振翼摄 本版背景图由AI生成 弘扬汉字的魅力 ▲ 穆斯塔法·帕尔哈提 ▲ 钟浩文 ▲ 和弋惜 ■ 冯沐遥 汉族 我是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今年8岁。5岁那年,我开始在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 中心学习软笔书法。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一张宣纸,就是我最珍贵的记忆。 前不久,在天津三岔河口引滦入津纪念碑前,我和60名哥哥姐姐一起,现场书写《兰亭序》。老师告诉 我们,之所以让这么多学员集体在三岔河口书写,是因为这里是我们天津的发祥地。妈妈说,这个活动 能让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我有点明白,又好像不太懂。 2024年的秋天,我的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叫莉娅,来自摩尔多瓦,一个我之前没有听说过的国 家。她是来天津参加"汉语桥"中文比赛的。那一天,有着红头发的她,和家人走进我家。我们一起弹 琴、跳舞、吃中国菜,还一起在地球仪上寻找莉娅的家。吃过午饭,我拿出笔墨纸砚,开始教莉娅和她 的弟弟学写中国字。 刚开始时,他们在纸上写下的字歪歪扭扭,像正在爬行的小虫子。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最开始学书法时 的样子,为此没少哭鼻子。那 ...
桂风壮韵闪耀文博会
Guang Xi Ri Bao· 2025-05-25 02:46
"真没想到,小小的药浴包竟然有这么多讲究!"听完讲解,观众们由衷赞叹。 管燕妮告诉记者,该公司首次参加文博会就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希望借助这一平台,将广西特色 药浴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让传统养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蓬勃生机,让更多人领略广西少数民族文 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走进乡村振兴文化展田阳展区,香甜的芒果气息扑面而来。金黄的芒果干、清甜的百香果干等特色 农产品整齐陈列,这些来自"中国芒果之乡"核心产区的美味,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百色市田阳区文 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邓阿姗介绍,此次田阳区带来了100余件非遗文创产品、特色农产品,还准 备了原生态民俗表演,为观众呈现一场壮族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精彩盛宴。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广西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为根基,将千年养 生智慧、非遗传统技艺与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体验、创意化表达,打造出一场极具 感染力的文化盛宴,让八桂大地的独特风情在国际化舞台上璀璨绽放。 "瑶浴有什么作用?""这款产品能详细说说吗?"…… 5月23日,广西馆旅游康养展区,观众纷纷驻足在广西金秀瑶翁杏林堂瑶药开发有限公司的展位前 咨询,公司 ...
300余匹骏马将聚首香格里拉赛马会 共谱“马背文化盛宴”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0 09:06
中新网昆明5月20日电(白玲)作为迪庆藏族自治州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盛事,2025年迪庆·香格里拉赛 马会"策马逐梦感恩奋进"主题系列活动将于端午节期间5月31日至6月2日在香格里拉市举行。活动邀请 了昆明、怒江等州市的省内马队和西藏、四川、甘肃、内蒙古等省外马队前来参加,预计报名参会马匹 将超过300匹。 香格里拉赛马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吐蕃时期的烟祭节。清雍正年间(1724年),清军演武与端午习俗 逐渐融合,形成延续至今的"五月赛马会"。2013年,该赛事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成为鲜活的民俗文化瑰宝。 赛马比赛汇聚顶级骑手和稀有马种,竞赛项目除1000米、3000米、5000米速度赛,1000米、3000米走马 (步伐)赛,以及跑马拾哈达、跑马射箭两项马技赛外,还设有射箭、射弩两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 6月10日, 参赛选手在开幕式上进行马术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据迪庆州文旅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期间,迪庆州累计接待游客112万人次,同比增长 43.14%;实现旅游总收入10.79亿元,同比增长59.14%。(完) 除此之外,还将举办首届香格里拉越野赛,邀请精 ...
辽博新推敦煌文化展 《圣历碑》等珍贵藏品悉数亮相
Xin Hua Wang· 2025-05-20 02:33
展览分为"敦煌的历史与文化""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在辽宁""保护与传承"四个部分。展出的敦煌研究院藏《莫高窟六字真言碑》出土于莫高 窟第61窟,为元代著名碑刻。碑石已残,但正面文字基本完好,上额自右往左横刻"莫高窟"三字,碑心刻四臂观音坐像,坐像上方及左右两侧 各刻"六字真言"二行,计有梵文、藏文、汉文等六种文字。此碑另刻有功德主、立碑人等82人的题名,均使用汉字,其中有蒙古、汉、党项、 回鹘等族人,反映了元代敦煌地区多民族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敦煌文化特展于5月18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共展出260余件(组)展品,其中包括辽宁地区收 藏的珍贵敦煌文献及相关文物、手稿等共110余件(组)。 此次展览由辽宁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展期3个月。展览从敦煌研究院调集了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文献,如《圣历碑》《莫高 窟六字真言碑》等珍贵藏品。 《莫高窟六字真言碑》。(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恪法师第一抄》。(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展览还展出了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恪法师第一抄》。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研究馆员郭丹说,从内容上看,此抄是针对窥基撰 《法华经玄赞》第一卷论文 ...
柳州博物馆“瓯骆后裔民族特色服饰展”获奖
Guang Xi Ri Bao· 2025-05-19 03:22
"白云深处有人家——瓯骆后裔民族特色服饰展"作为柳州博物馆精心筹备的原创展览,遴选瓯骆后 裔中壮、侗、苗、瑶、彝、布依的民族服饰、织锦、背带和银饰,以及生产生活用具等进行展出,充分 体现多彩的瓯骆民族风情,带领观众了解百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览打破常规,采用开放式陈列,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视角,以原生态陈列手法,采用光影艺术呈 现唯美的民族服饰,让历经岁月洗礼的民族服饰鲜活起来、灵动起来,彰显民族服饰之美。此外,展览 设置了非遗侗绣演示与互动,以及侗族百家宴、苗族芒篙节、农耕生活等场景复原,营造出浓厚的展示 氛围,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民族服饰之美,增强观赏时的沉浸式民俗文化体验,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在传统和现代中实现交流碰撞。展览自正式展出以来,观众量超过83万人次。(陈明桂) 5月18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盛大开幕,第二十二届(2024 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揭晓,柳州博物馆申报的"白云深处有人家——瓯骆 后裔民族特色服饰展"荣获"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据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由国家文 ...
新疆姑娘组多民族“主播团”:博物馆寻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8 06:55
5月15日,迪拉热·阿地力江与同学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拍摄民族服饰。 中新网记者 贺劭清 摄 从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的伏羲女娲图,到龟兹库木吐喇石窟的汉风壁画……在西南民族大学就读期间,迪 拉热·阿地力江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发起成立了校园视频"主播团"——小迪"道中华"工作室。她们通过在 博物馆的"跨时空连麦",在文物中找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 谈及拍摄文博视频的初衷,迪拉热·阿地力江回忆,从小她就因为新疆小河墓纪录片《小河的故事》对 考古产生兴趣。"小河公主的微笑,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疑问的种子,考古是为了什么?" 高中毕业后,迪拉热·阿地力江如愿考入西南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就读。在云南进行植物考古 时,迪拉热·阿地力江分析了上千份植物遗存。她研究当地水稻的"时空旅行故事",并认识到,自己手 中每一粒微不足道的炭化植物种子,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见证。"成千上万年以来,随着人群迁徙 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江南的稻米走到了西北,西亚的小麦来到了中原。考古这面镜子照出我们是 谁,照出我们从哪里来。" "在考古中寻找何以中国、何以共同的答案",带着这样的思考,迪拉热·阿地力江频繁走进博物馆,了 解文物背后的 ...
山水为幕、生活作展的奇妙“无墙”博物馆
Xin Hua Wang· 2025-05-18 03:00
新华社南宁5月17日电(记者黄凯莹)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六巷村下古陈屯,蜿蜒的石板路通向一扇饱经沧桑的木门,嵌于黄泥墙与青石 基之中,门上檐角微微上翘,古朴而庄严。 "这扇古寨门是我们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的一件'百年馆藏'。"博物馆管理员盘义勇说。 生态博物馆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它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空间限制,将博物馆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区、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坳瑶是瑶族 的一个支系,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涵盖六巷乡上古陈和下古陈两个坳瑶村寨,其展示与信息资料中心设在下古陈屯,于2011年5月正式建 成并对外开放。 每逢节庆活动,婉转动人的独弦琴声随海风飘扬,高跷捕鱼的绝技引得游人啧啧称奇。类似的场景,在京族生态博物馆内以模型、影像等形式展 出,并配上详细的背景介绍。 "京族独弦琴、高跷捕鱼都是京族人民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海洋文化特色鲜明。"京族生态博物馆馆长赵霞说,为保护和传承好京族的传统文 化,生态博物馆不仅提供了静态展出的空间,同时还常态化地打造日常展示的舞台,以此鼓励当地居民投身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中。 "在发展中保护民族文化是生态博物馆的重要议题。"麦西说,许多生态博物馆藏于村寨,它们的建 ...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追记词作家、音乐制作人陈哲
Xin Hua Wang· 2025-05-15 16:33
新华社昆明5月15日电 题: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追记词作家、音乐制作人陈哲 新华社记者胡了然 多年前和陈哲共事的一位普洱基层文化工作者听闻他逝世的消息,缅怀之余,从箱子底下翻出了一本光 碟《澜沧之声》,版权页上的"制作人:陈哲"格外醒目。她说,回想起十多年前那个高高瘦瘦的陈哲, 他总是扎着脏兮兮的小辫,一身土黄色的越野装,讲话像机关枪似的噼里啪啦。 "很多想说的话,好像一下子说不出来。这一路的文化坚守,是陈哲启迪了我,让我深深热爱这片土 地,爱这里的山、这里的河、这里的人、这里的文字、这里的歌……并愿意为它献上我所有的青 春。"她说。 "温良随然,自性尊严"8字是陈哲写下的座右铭,也是陈哲性格中的"尺度"。即便在生命最后时光,他 仍奔走于滇西茶马古道、怒江峡谷,为古歌音律保存、民族文化传承殚精竭虑。 陈哲走了,他的歌还在时光里生长。从黄土高坡到彩云之南,从工体舞台到民族村寨,这位用生命丈量 文化长度的艺术家,最终将自己化作山河大地上生生不息的唱词和旋律。 1986年,已有15年工龄的陈哲毅然辞去国企"铁饭碗"。那年北京工人体育馆的夜晚,成为他艺术人生的 分水岭。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当128位歌手在" ...
凭啥“韩国的泡菜缸”能卖几千万啊?
虎嗅APP· 2025-05-15 13:03
以下文章来源于那个NG ,作者渣渣郡 那个NG . 用关注决定视界|复杂世界的策展人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看过电影《北风》的朋友,肯定对韩国特工"黑金星"以商人身份潜入朝鲜,参与古董交易的桥段印象深刻。 如今,他在电影里走进的那座神秘宝库中的一类藏品——李朝白瓷,这两年正在成为国际收藏市场的新宠。 李朝白瓷,在国内被简称为李朝白,它是对朝鲜李氏王朝时期(1392年–1910年)烧制白釉瓷器的统称。按官方的说法,它以独特的釉色、朴素的造型 和审美被视为朝鲜美学的代表。 "我的感受是,大概从2023年底开始,大家对李朝白开始好奇;2024年大家开始比较关注,现在大多数玩家已经开始往更深层次研究了。" @Lente从事古美术行业4年,在中国所谓古美术指的更多是从日本回来的中古品,其中包含大量泡沫经济时代日本人收藏的各种古董,韩国瓷器大量 夹杂其中。他认为,之所以玩家对李朝白瓷感兴趣,是因为受国际拍卖市场高涨的价格影响。 但也可能是争议最大的。在国际拍卖行里,它们频频被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