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保护

Search documents
中国海洋发展治理成果和努力在联合国海洋大会获高度评价
Xin Hua Wang· 2025-06-12 22:23
Core Viewpoint - The United Nations Ocean Conference in Nice, France, highlighted China's achievements in marin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ceiving high praise from global experts and officials [1][2]. Group 1: China's Initiatives and Achievements - China has established marine protected areas and wetland management zones, invested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implemented effective patrols to enhance marine biodiversity [2]. - The "Blue Partnership" initiative showcases China's commitment to sharing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iming to assist countries in capacity building for marine protection [1][3]. - The COAST toolkit, developed by China's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integrates marine big data, advanced numerical models, and AI technology to provide visu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for marine disaster management, ecological health, and fisheries resources [2]. Group 2: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Recognition - Expert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including Egypt and the United Nations, acknowledged the COAST toolkit's potential to help global southern nations better understand and assess their marine resources [3][4]. - China's efforts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regulations for deep-sea mining were commended, emphasizing its role in multilateralism and adherence to international marine rules [4]. -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s marine expert group highlighted China's leadership in projects under the "UN Decade of Ocean Sci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1-2030), reinforcing its commitment to knowledge sharing and exploration [4].
海洋绿色发展探新路
Jing Ji Ri Bao· 2025-06-12 22:06
刚刚过去的世界海洋日让人们聚焦这片广阔无垠的蓝色世界。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 三分之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利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海和谐共生。 盐碱地里长出新产业 在海南省海口市演丰镇塔市村海边的盐碱地里,种植了一大片海虫草。放眼望去,绿意盎然。 海虫草原产于美洲亚热带地区,学名海蓬子,因花果期形似虫草,故名海虫草,可以在热带、亚热带地 区的沿海滩涂和沙漠盐碱地大规模种植。 海口市休闲渔业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佩福说,小小的海虫草,可以让滩涂盐碱地变为"粮田",不 与粮争田,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淡水,营养价值还很丰富。 盐碱地指的是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正常生长的土地。土壤盐分含量在0.2%至0.4%之间为轻 度盐碱地,0.4%至0.8%之间为中度盐碱地,0.8%至1.6%之间为重度盐碱地,1.6%以上为极重度盐碱 地。一般而言,重度和极重度盐碱地不适合作物生长。 陈佩福说,海水中平均含盐量为3.5%,实际研究证明,海虫草耐盐度最高为6.5%,完全适应在各类盐 碱地生长并且可以使用全海水灌溉。 海南东寨港,以大片红树林闻名。在红树林间的廊桥行走,草长莺飞,鱼蟹跳跃。 这里是我国最 ...
中广核参加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并分享全球实践经验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12 13:38
当地时间6月12日,中国广核(003816)集团(简称"中广核")应邀出席在法国尼斯举办的第三届联合国 海洋大会"通过海洋空间规划推动蓝色经济与可持续海洋发展"主题论坛。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国际海底管理局环境管理与矿产资源办公室主 任何塞.达洛.莫罗斯,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世界经济论坛海洋事务负责人阿 尔弗雷多.希龙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郭新刚作《发展海洋清洁能源,共筑可持续海洋环 境》主旨发言,分享了中广核积极探索海洋清洁能源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努力构建"蓝色能 源+海上粮仓"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企业实践。 《中广核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正式发布 联合国海洋大会举办期间,法国绿色海洋研究院(Green Ocean Institut)正式发布《中广核海洋生物多样性 保护白皮书》,以中广核企业实践为例,系统阐述海上清洁能源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协同共生的创新理 念与实践成果,旨在为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清洁能源协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行动方案。 报告显示,从规划建设第一个核电项目——大亚湾核电站开始,中广核便形成了"共生、互生、再生"的 海 ...
人海和谐 共生共荣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6-12 06:29
编者按 为积极推动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走深走实,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 间生态修复司发布15个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这些案例涵盖河口、海湾、海岛等多种海洋生态单元,涉及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展示了沿海各地区 在推进建设安全、生态、健康、韧性、活力的"蓝色海湾""和美海岛""美丽岸滩"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本版现分两批分享这些生动案例,今天刊登第一批。 辽宁锦州 潮线重塑红滩志,燕鸥齐飞映海滨 大、小凌河口湿地飞鸟云集。 锦州市位于渤海辽东湾的顶部,拥有我国最北海岸线,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大小凌河口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是东北亚 鸟类重要迁徙地,也是国际水鸟迁飞路线重要枢纽之一,拥有独特的红海滩景观。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海养殖、向海索地大开发活动影响了滨海湿地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锦州市考察调研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 ...
广东发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6-11 06:15
日前,《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审议通过,将于7月1日正 式施行。这是广东省首部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打造高水平的"海上新广东"提供了有 力法治保障。 《条例》共七章五十三条,围绕海洋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综合 服务与保障等五个方面,系统总结提升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推动解决存在的堵点卡点 问题。 为保障海洋生态安全,《条例》提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 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科学推进 各类涉海开发保护建设活动。 《条例》明确,加强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引导涉海企业向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集聚发展,探索建设海洋产业园区等。 在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方面,《条例》明确,引导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提升高端 海洋电子装备的研发能力,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海洋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海洋工 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增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和建造能力,鼓励涉海企业在重点领域突破 ...
共绘人海和谐同心圆——2025 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掠影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6-11 01:14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之所,也是蕴藏无尽奥秘与资源的蓝色宝库。健康的海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基石,保护海洋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6月8日,第17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如约而至。从繁忙的港口到静谧的滩涂,从喧嚣的 都市到偏远的渔村,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将目光投向海洋,重新审视自己与深邃浩瀚海洋的关系。一场场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同散落在祖国海岸上的星火,点亮我们守护蔚蓝家园的共同梦想。 宣传加力,营造海洋保护氛围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自然资源部联合摄制的系列节目《向海而行》于6月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该 节目围绕五大主题,全景式展现我国在海洋能源开发、深海极地科技突破、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生态保 护修复及海洋合作开放共赢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6月8日,第三届新时代海洋文学学术会议在海南大学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海洋文学年度榜,43部海洋 文学著作和研究作品荣登榜单;海洋文学作品《岛屿的肖像》《岛》《装满一本海》在会议现场举行首 发式。 6月7日,由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 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海洋主题图片展在海南省规划展览馆开幕 ...
健全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五省经验交流摘登之浙江篇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6-10 02:21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 示批示精神,积极创新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全力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为基,构建海洋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创新为本,推动海域立体分层利用新融合 深刻领会促进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指示,首创"空间折叠、资源扩容"浙江经验, 推动海域资源从平面二维、单层空间向立体三维、多层复合转变。制定海域立体分层地方标准,实践形 成"海堤+码头""光伏+温排水""管道+排水口"等复合利用模式。累计审批海域立体设权项目180个,实现 企业效益增加、海洋资源增值与海洋生态保护"三赢"。 坚持开放为向,探索海洋资源统一市场建设新路径 深刻领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指示,继在全国率先实行海域、无居民海岛 有偿使用制度后,积极探索省域海洋资源统一市场建设,去年11月起在台州、宁波试点开展海域使用权 统一网上交易,累计成交15宗,面积4320亩。变线下、分散出让为线上、统一出让,形成更活跃更高效 的海域使用权交易市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坚持保护为先,筑牢海洋生态安全新屏障 深刻领会发展海洋经济决不能以牺牲海洋生 ...
自然资源部公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广东3案例入选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08 23:02
复之策——广东 省珠海市三角岛 自然资源部公布 2025年海洋生态 保护修复典型案 例,广东3案例 入选_南方+_南 方plus 6月8日,自然资 源部生态修复司 正式发布15个 2025年海洋生态 保护修复典型案 例。广东省珠海 市《引社会资本 之水 行系统修 湖泊整治及生态 修复案例》、广 州市《城里有片 充满"松弛感"的 海——广东省广 州南沙体育馆南 侧蕉门水道北岸 滨海湿地生态修 复案例》、湛江 市《红树林里养 鱼蟹:解锁人海 和谐新密码—— 广东省湛江市红 树林种植-水产 养殖生态耦合保 护修复案例》等 3个案例入选。 自然资源部定期 组织评选并发布 生态保护修复典 型案例,本次公 湛江市红树林种植-水产养殖生态耦合保护修复案例(图:湛江发布) 布的15个典型案 例涵盖河口、海 湾、海岛等多种 海洋生态单元, 涉及红树林、珊 瑚礁、海草床、 盐沼等典型生态 系统,为海洋生 态保护修复提供 可复制、可推广 的实践样板。 珠海市以"公益 +旅游"为引擎, 积极引入社会力 量参与,开创性 地探索出一条无 居民海岛生态修 复与可持续利用 相结合的新路 径。该模式旨在 实现"生态修复 走新路、高水平 保护出 ...
2024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6毫米
Xin Jing Bao· 2025-06-08 22:50
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海洋观测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集海洋站、雷达、 浮标、船舶、无人机、卫星遥感于一体的"陆海空天"综合观测监测网。监测要素涵盖海洋生物、水文气 象、水体环境、沉积环境,监测区域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重点关注珊瑚礁、海草床 等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以及生态灾害高风险区。 2024年,自然资源部在14条近海标准断面、1621个近海监测站位开展生态趋势性监测,对136个典型生 态系统分布区域和350个典型海岛开展调查监测,对赤潮、浒苔绿潮等生态灾害和海洋低氧等生态问题 开展预警监测。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近日,自然资源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编制发布 《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生态状 况总体稳定,典型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稳中向好。值得注意的是,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 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6毫米。 《公报》指出,去年海岸侵蚀在局部区域较重,夏季近海表层水温较常年偏高1.2℃,处于有观测记录 以来同期最高位。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较近十年平均值有所增加,浒苔绿潮、局地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美丽中国)
Ren Min Ri Bao· 2025-06-08 21:59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等发布,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去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近年来,我国统筹安排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推动海洋事业发 展,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6月8日,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 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 长5.9%。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0%。 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广东发展"海上绿电""海上装备",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同比增长8.3%;浙江推动海域立体 分层利用,累计审批海域立体设权项目180个、面积约16.5万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海洋资源增 值与海洋生态保护"三赢";山东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成立现代海洋产才融合发展创新联盟, 激发海洋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各地加大探索,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部在活动现场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这是对2024年度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 综合量化评估,涵盖发展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