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治理

Search documents
小红书算法又变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5-29 15:00
之前的"清朗·算法治理专项行动" ,直接给小红书这类平台上了紧箍咒。以前平台可以闭眼推流量,现 在必须公开算法逻辑、破除信息茧房、严控低俗内容。 "昨晚发的笔记突然限流","上周还能蹭的热点今天直接违规"…… 最近刷小红书,满屏都是创作者的哀嚎。 算法一变,有人一夜爆单,有人瞬间归零。这年头在小红书混口饭吃,简直比高考押题还难。 以前,小红书的新笔记哪怕数据一般,也会因为"新鲜度"获得一定曝光。但现在,算法开始考核"贡献 力"——点击、停留、点赞、收藏、评论、转发,每项指标都影响流量分发,而且权重不同,比如评论 就比单纯点击更"值钱"。 单纯靠搬运或低质量内容已经很难生存,必须真正懂用户、提供价值,才能获得推荐。听起来是好事, 但实际操作中,生手也难突围了。 一、政策高压下的算法变形记 但明面上,上线"内容偏好调节",让你自己选想看美妆还是数码。暗地里,把流量偷偷倾斜给能赚钱的 内容——带货笔记权重暴涨30%,纯分享类内容曝光量腰斩。 更狠的是"600字生死线",低于600字的笔记直接扔进流量垃圾场,逼着创作者写小作文。嗯,为了凑字 数,袜子颜色都得写200字心理活动! 二、曝光延迟缩短,商家利好 举个栗子: ...
全球四分之一岗位可能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南财合规周报(第191期)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5 13:46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章驰 北京报道 1、算法治理阶段性成果发布 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优化多项功能 据网信办官网,"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中央网信办督促指导重点平台 针对性优化信息推荐算法功能、调整信息推荐算法规则。重点平台积极响应,重点平台开发上线"茧房 评估""一键破茧"等创新功能。 2、个人信息防泄露!我国将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5月23日,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自7月15日 起施行。与去年7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管理办法》有多处重要改动,包括更强调网号网证 使用的自愿性,注重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群体的保护等。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移动 端版本"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已对接400余款App,但不同App使用相关服务的业务场景有差异。 3、《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5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平台要合理制 定收费标准,健全收费规则、收费公示等制度机制,严格履行减收、免收费用承诺,审慎评估收取保证 金必要性,按照平等自 ...
走好算法治理“平衡木”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22 21:17
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有效监管必须要坚守底线。算法滥用的根源,在于平台对用户数据的过度收集和利 用。平台掌握了海量用户数据,就能精准投放广告、制造热点。因此,必须建立更完善的监管机制,加 强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升算法透明度。此外,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确保其在合法合规的环境中运 作。 算法治理现在已成为全球性挑战,不仅关系网络生态,更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对算法的挑 战,我们既不能谈虎色变,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提升数字素养,学会独立思考,打 造属于自己的信息护城河。另一方面,提升算法监管水平,让算法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只有在确保算 法技术创新的同时,妥善应对潜在的社会风险,才能实现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共进。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算法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推动算法治理的常态化进程,须在促进技术创新与有效监管之间 找准平衡点。 算法是技术创新的产物,算法的迅速迭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其创新速度远远超出现有监管手段和法 律法规的更新速度。这也导致许多新兴技术形态和风险尚未纳入监管范围。但是,过度干预或过早设立 过于严格的限制,可能会束缚创新,阻碍技术发展。因此,建立一个与时俱进、适度监管的 ...
推送算法破茧:愿你在手机上刷到更大的世界,而非自己的影子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2 12:14
文/张传文 超级平台用户规模扩大,商业属性不断强化,同时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角色和功能更加明显,算法治理 正在面临新的挑战。有一些专家甚至断言,未来平台将在其内部发挥着"准立法权"、"准司法权"和"准 行政权",政府、研究机构或媒体难以全面掌握平台企业的用户状况和实际运行情况,其相关行动需要 平台企业给予积极配合才可能完成,实现"穿透式监管"或实质性监督方面存在现实困难。 信息茧房、观点极化……如何解决"困在算法里",做到"算法向善"?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算法推荐加热低俗信息、 加剧"信息茧房"、加重观点极化等问题风险,中央网信办督促指导重点平台对信息推荐算法功能进行持 续性和针对性优化,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公开算法规则原理,开发"茧房评估""一键破茧"等功能。但算 法治理仍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常态化巡查监督和持续优化,中央网信办正在努力探索多样 化"破茧"路径,做到切实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技术在创新,监管创新步伐亦未停止。境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信息公开发布,是监管部门在算法 治理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公布数量已达数百条。平台 ...
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都出手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5-22 10:36
去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行动开展以来, 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 算法推荐加热低俗信息 、 加剧"信息茧房" 、 加重观点极化等问题风险 ,中 央网信办督促指导重点平台 针对性优化信息推荐算法功能、调整信息推荐算法规则 。 · 微博 提升热搜算法透明度,公示上榜规则、数据规则,上线热搜热度标签,标示热度背后的推动因 素。 · 微信视频号 通过通俗易懂的图文、视频方式向用户公示,发布《一图读懂微信视频号算法推荐》《算 法破茧系列》。 破除"信息茧房"方面 创新推出"茧房评估""一键破茧"等功能,帮助用户防范"信息茧房"风险。 · 抖音 全面升级"使用管理助手",创新内容偏好评估功能,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用户近期浏览内容。 · 小红书 设置"内容偏好评估与调节""探索更多"功能,方便用户一键操作,浏览更多元丰富的推荐内 容。 · 快手 依托正能量算法增加对"正向""有用""温暖""信任"等内容挖掘,在算法推荐中充分呈现。 重点平台积极响应,签署"算法向善"南宁宣言,完善算法推荐内容审核, 开设专门网站 、 频道或账号 集中公开算法规则原理 , 开发上线"茧房评估""一键 ...
算法推荐乱象凸显,中央网信办督导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优化调整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5-22 09:36
资料图。本文来源: 中央网信办持续加强信息推荐算法治理 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网信部门将开展常态化巡查,督导信息推荐算法平台持续优化算法运 行机制和管理规则,不断提升推荐内容质量,探索多样化"破茧"路径,创新用户赋权功能,切实维 护网民合法权益。 ■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算法推荐加热低俗信 息、加剧"信息茧房"、加重观点极化等问题风险,中央网信办督促指导重点平台针对性优化信息推 荐算法功能、调整信息推荐算法规则。重点平台积极响应,签署"算法向善"南宁宣言,完善算法推 荐内容审核,开设专门网站、频道或账号集中公开算法规则原理,开发上线"茧房评估""一键破 茧"等创新功能,完善用户兴趣偏好管理服务,提升算法推荐内容多样性。 近日,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平台围绕正能量内容加权推荐、用户 自主选择权保障、推荐内容多样性优化、提升算法透明度等核心环节,系统性优化完善多项功能。 在提升算法透明度方面。 公开算法运行规则,推进透明展示工作,保障用户知情权。抖音通过开 设"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举办开放日活动等方式,向公众阐释推荐逻辑、干预机制及 ...
针对算法推荐乱象,中央网信办督导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优化调整
证券时报· 2025-05-22 04:11
中央网信办持续加强信息推荐算法治理。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算法推荐加热低俗信息、加剧"信 息茧房"、加重观点极化等问题风险,中央网信办督促指导重点平台针对性优化信息推荐算法功能、调整信息 推荐算法规则。重点平台积极响应,签署"算法向善"南宁宣言,完善算法推荐内容审核,开设专门网站、频道 或账号集中公开算法规则原理,开发上线"茧房评估""一键破茧"等创新功能,完善用户兴趣偏好管理服务,提 升算法推荐内容多样性。 近日,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平台围绕正能量内容加权推荐、用户自主选择权 保障、推荐内容多样性优化、提升算法透明度等核心环节,系统性优化完善多项功能。 在提升算法透明度方面。公开算法运行规则,推进透明展示工作,保障用户知情权。抖音通过开设"安全与信 任中心"网站、举办开放日活动等方式,向公众阐释推荐逻辑、干预机制及治理成效。微博提升热搜算法透明 度,公示上榜规则、数据规则,上线热搜热度标签,标示热度背后的推动因素。微信视频号通过通俗易懂的图 文、视频方式向用户公示,发布《一图读懂微信视频号算法推荐》《算法破茧系列》。 在破除"信息 ...
“网友反映强烈”!中央网信办发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04:09
今天(5月2 2日)1 0点,微信公众号"网信中国"发文称,中央网信办持续加强信息推荐算法治 理。 全文如下 ↓ ↓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算法推荐加热低 俗信息、加剧"信息茧房"、加重观点极化等问题风险,中央网信办督促指导重点平台针对性 优化信息推荐算法功能、调整信息推荐算法规则。 重点平台积极响应,签署"算法向善"南宁宣言,完善算法推荐内容审核,开设专门网站、频 道或账号集中公开算法规则原理,开发上线"茧房评估" "一键破茧"等创新功能,完善用户兴 趣偏好管理服务,提升算法推荐内容多样性。 近 日 , 抖 音 、 小 红 书 、 微 博 、 快 手 、 微 信 视 频 号 、 哔 哩 哔 哩 等 平 台 围 绕 正 能 量 内 容 加 权 推 荐、用户自主选择权保障、推荐内容多样性优化、提升算法透明度等核心环节,系统性优化 完善多项功能。 来 源 | 微信公众号"网信中国" 在完善推荐内容审核方面。不断健全推荐内容审核机制,加强正能量内容推送,防范算法推 荐低俗不良信息。微信视频号完善"好友推荐"和"算法推荐"双重机制,不断迭代升级识别打 击模型,严禁低俗恶 ...
大数据时代,莫让“算法”变“算计”
Ren Min Wang· 2025-05-14 01:12
让算法回归工具本位,需多方协同构建"共治生态"。一方面,要筑牢法治堤坝,相关部门应健全完 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平台主体责任,对利用算法进行大数据杀熟等行为提高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 创新技术治理,允许企业在可控环境中测试算法,监管部门可通过动态监测及时纠偏,破解算法黑箱。 此外,网络平台应畅通用户投诉渠道,推广"多平台比价"等实用工具,促进消费者理性决策、增强市场 透明度。 莫让"算法"变"算计",当技术戴上法治的"紧箍咒",注入向善的"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社会进步 的助推器。唯有让算法在效率与公平、利益与责任间找到平衡,方能构筑清朗网络生态。 来源:人民法院报 然而,算法却是把双刃剑。近年来,算法推荐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信息茧 房""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这些乱象不仅侵蚀个人权益,更扰乱市场秩序、削弱社会信任,甚至 威胁隐私安全。如何守住算法向善的底线,成为网络治理亟待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针对算法滥用,我国治理步伐明显加快。202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实 施,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用户权益保护要求,禁止过度推荐、操纵榜单等行为。2024年,中央网 信办等四部门联 ...
用户自选内容推荐强度 能破“信息茧房”?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4-29 04:20
可选择三个档位推送强度 能看近七日浏览内容偏好分布 南都记者实测发现,在小红书App内,进入"我-设置"页面,有一个"内容偏好调节"功能,其以饼状图的 形式向用户直观展示了近七日或近一日浏览内容的偏好分布情况,包括时尚穿搭、美食教程、美妆、旅 游记录、日常生活等类别标签,用户可以清晰了解到在算法推送下所浏览内容的分类占比。 平台推荐什么内容,用户可以自己决定了?近期,小红书、微博等App上出现一项新功能,平台以图表 形式向用户直观展示其浏览内容偏好的分布情况,即"信息茧房"的程度,同时支持用户调节不同类别内 容的个性化推荐强度。这一变化被认为是落实优化算法规则透明度,实现算法自主可控要求的一个重要 举措。 实测 不少网友"喊话"大数据对抗算法 希望减少"杀熟""信息茧房" 近年来,算法推荐系统作为平台提高用户黏性的主要手段,已深度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经济生 活中的各种决定。与此同时,是否会造成"杀熟""信息茧房",以及对于算法原理的解释性不足等问题引 发了各方的深切担忧。 为此,去年不少网友试图通过"喊话"大数据对抗算法。比如在网上频繁批评某件商品价格太高、要求平 台提供服务优惠、声称自己喜欢某类内容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