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投资
icon
Search documents
2025全国两会跟踪第二期:大会首日要点总结及后续关注
一瑜中的· 2025-03-05 16:08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开幕。此外,上午还召开了国新办政府工作报告吹风 会、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下午,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与去年目标持平。政策实施上 ,提出"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 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产业层面, 涉及生 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人工智能+"行动;大模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 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 资本市场方面, 提出"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 建设","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 √ 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要点: 报道标题: 今年是"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并对江苏提出在科技、产业、改革开 放、区域发展、民生等若干领域要求; 去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更多细节可能要结合后续 官媒侧记进一步解读。 主要内容: ①高度强调科创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②科技及产业 相关 :绿色低碳;传统产业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内卷 ...
今年两会首场"部长通道",释放了这些重要信息!
券商中国· 2025-03-05 07:01
科技创新受到多位部长的关注,怀进鹏在现场表示,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对社会提出特别重要 的需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 助企纾困也将继续作为多个部门的重点任务。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规范涉企执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关 键。金融监管总局将下大气力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取得更大成效 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 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专项行动。 过去一年,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共同研究制定实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介绍,2024年,全国全社会物流成本共降低大约4000亿元,其中运输成本降低了2800亿元, 占到2/3左右。在工作推进中,重点突出了调结构、强枢纽、促联运三个方面。 刘伟指出,刚刚过去的为期40天的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了90.2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1%,再 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高速公路拥堵路段的数量明显下降,全国没有出现大范围、长时间人员和车辆的滞留现 象,充分展现了"流动中国"的澎湃活力。 ...
涨势之下,投资者选择离场,理性抉择还是盲目恐慌?
券商中国· 2025-03-03 02:45
基金上涨却被投资者冷落的现象,是他们的理性抉择还是盲目恐慌?值得市场各方深入思考。 基金上涨却遭投资者冷落 开年以来,偏股型基金延续2024年涨势,如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创造了2023年9月以来新高。 近一年来看,超1400只偏股型基金净值涨幅超过20%,正收益基金产品数量占比高达85%,基金赚钱效应明显 好转。 此外,一些北交所、科创板、高端装备、机器人等主题基金净值屡创历史新高。数据还显示,2024年成立的偏 股型基金中,有570余只基金的净值在今年2月份创造历史新高。 不过,在基金市场却出现了一种颇为反常的现象:基金上涨却难获投资者芳心。尽管不少基金净值一路攀升, 业绩表现亮眼,投资者却陆续选择离场。 基金市场再度上演越涨越赎一幕。 近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创造了2023年9月以来新高,部分近2年成立的偏股型基金陆续实现净值新高,其间 购入基金的投资者陆续实现盈利。 不过,让基金行业人员纳闷的是,基金涨势之下,不少投资者却选择离场,包括此前被大量认购的股票型ETF 也未能延续"吸金"趋势,开年以来获资金净流出近600亿元。 2024年9月以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开始出现触底反弹迹象。不过,主动权益基金在20 ...
再论:观念总是被用来打破的
( 转 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2016年,我写了一篇《观念总是用来打破的》,开篇第一句是:世界上有很多你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可能 就是谬误。很多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无尽延伸而改变。 在2024-25年除旧迎新之际,DeepSeek横空出世,它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方式惊艳AI世界,其在架构设 计、算法优化方面的创新,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一下子缩短了中美之间在AI方面的距离,且在一定 程度上 打破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 ,导致英伟达等AI类股票大幅下跌。DeepSeek实质上就是思维方 式的创新,或者观念上的颠覆。 近期有些欧美投研机构开始看好中概股和A股,认为应该重估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潜力。春 节之后,A股和港股的走强,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转强。 当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提升一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高端化的趋势或许势不可挡。 西方 国家长期来通过"技术垄断溢价"和"品牌溢价"获取超额利润的模式正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相信只要给予 足够多的时间,技术垄断是可以被打破的;甚至西方奢侈品的"品牌溢价"也可能走弱。 无论是目前最顶尖光刻机还是航 ...
月薪暴击
猫笔刀· 2024-11-29 14:19
周末闲聊,说说这一周夜报零零碎碎的那些话题。 昨晚有不少人追问为什么我说浙江公务员的综合生活质量是天花板,首先肯定是因为收入待遇好,浙江不同地县有差异,但刚毕业的科员平均能到15-20 万这个是没问题的,有工龄有职级的很容易就有25万+,公检法额外有3-5万的津贴。地方政府财政好的还有buff,一个宁波处级的小伙伴和我说过一年到 手接近40万。 很多人一提起浙江就说老板多,土豪多,你要说绝对数量确实不少,但无论如何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还是打工上班族,他们的收入普遍在6-12万这个区间, 明显低于公务员。 另外公务员福利好,身份体面,有社会地位,在相亲市场上处于食物链顶端。一旦夫妻两人都是公务员,或者其中一个在事业编或者银行,这个家庭就妥 妥的跻身本地中产阶级。没有996,没有高强度内卷,没有中年滑坡也没有失业焦虑,本本分分可以干到退休。 我高中同学留在临海本地的有十几个,全部是公务员或者事业编,我每年都会和他们聚一次,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生活质量很幸福。 当然了,因为待遇好,所以每年公务员考试能上岸的也都是年轻一代里的精英,浙江各级地方政府既开明又高效,这个在全国都是有口碑的,算是一个良 性循环吧。 …… 犹豫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