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产融合
icon
Search documents
茂名沉香全产业链产值超68亿元 沉香成广东林业产业新增长点
"沉香树的叶子可制成茶叶,香材提取物则可用于制作芳香疗品,枝干可做成木雕摆件,还可以用作生 活用香,以及制药治病救人等。"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党委委员香婷婷介绍,沉香浑身都是宝,围绕沉 香树的种植、加工、流通、收藏、药用、文创、大健康、养生等几大环节,可形成一个完整的"三产融 合"产业链集群。 近日,省林业局开展2025年茂名市电白区沉香产业记者行活动,走进沙垌村,成片的沉香林宛如绿色屏 障,以一抹抹生机盎然的绿意勾勒出绿美生态新画卷。作为全国闻名的沉香交易集散中心,沙垌村是全 国奇楠品种育苗和种植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地区,村民依托沉香产业,不仅守护住了绿水青山,更收 获了"金山银山"。 向年产值百亿元目标迈进 茂名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挺介绍,近年来,茂名不断扩大沉香种植规模,积极拓宽线上线下、 国内国外销售渠道,实现了沉香进出口"零"的突破,同时积极打造集沉香种植示范、产品加工、科技研 发、贸易流通、文化创意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沉香全产业链条。 茂名现有沉香企业(含合作社、个体户等)超8500家,全产业链产值超68.6亿元,从事种植、加工、销 售沉香的群众超15万人。通过种植沉香,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
吉林通化县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锚定富民产业延链提质增效(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Ren Min Ri Bao· 2025-06-08 22:21
种了30多年参,"老把式"杜田军没承想,不出家门也能"巡山"。 "以前巡山,每年得走坏好几双鞋。"杜田军轻点手机,5公里外的人参地情况一目了然,就连人参的茎 秆都清晰可见。 "不光能远程监控,地里配置的集成传感器,还可以分析土壤、空气等情况,便于人参标准化种植管 护。"吉林省通化县人参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猛介绍,去年底,通化县启动人参种植基地电子围 栏建设,完善部分人参地网络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统筹谋划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 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选好种,通化县开展林下山参种质资源"护育繁推"工作,高规格建设林下山参种苗护育及保护基地,推 进人参标准化种植。 "吃干榨净",精深加工释放增值潜力。 粉碎、磨浆、提纯、冷冻……在吉林鑫业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株株林下山参加工成人参 冻干片产品。 "过去做人参切片,技术含量低。转型升级,咱从粗加工迈向'精细活'。"企业负责人张家秋说。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通化县引入科研团队、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人参产业延链增效。目前,全县人参加 工企 ...
湖南祁阳做优“土特产” 做强“大产业”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7 08:49
"现在基础设施已完善,我们有信心打造一流葡萄产业园。"技术员彭春荣说,农技专家还定期入园指导 病虫害防治和各类专业知识。今年,架下套种的西瓜、辣椒等农作物也长势喜人。 "计划三至五年内扩大规模,打造祁阳最大葡萄基地与采摘园,做到集优质水果生产、采摘体验、休闲 观光于一体。"村支书肖峰林说,村里还将引入更多尖端农业技术和设备,探索"互联网+农业"销售新模 式,为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肖家镇汪家坪村黄金百香果基地迎来最佳栽种期,工人们正为160亩黄金百香果抢搭支架引蔓上爬。基 地创新的"家门口就业+技术培训+保底收购"模式,带动村民"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得薪金"。 中新网祁阳6月7日电 时下,湖南祁阳市各大果园生机勃发:葡萄藤蔓攀上新架、百香果新苗舒展、杨 梅枝头红果摇曳。 浯溪街道孙市村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新模式发展现代化葡萄园,引入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优质阳光玫瑰、巨峰葡萄苗等市场前景较好的葡萄苗也全部移栽完毕。 在白水镇恒毅农场,300亩杨梅林进入盛果期。东魁、乌梅等品种如红宝石缀满枝头,预计总产量将突 破200吨。梅园里,不少游客正携家带友体验采摘乐趣。 "整个农场采取生物诱虫、绿色防控,果实个 ...
“小透明”出大彩!四川江油趟出改革强村新路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6-06 15:51
白沙村是典型的丘区村,辖11个村民小组,1156户、3686人,耕地面积5379亩。常年以种植水稻、小麦 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产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是一个偏倚一隅、名不见经传的"小透明"。 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改革红利,探索"集体发起、集体合作、集体管理、集体收益"新机制,重构集体 组织、重建收益模式、重塑产业格局,让集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家人",让群众成为集体发展的最 大"受益者",趟出了一条"集体种地、村民得利,人人是股东、年年有分红"的集体化发展之路。 集体经济由2020年的10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17.2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2万元,绘就了"田畴织 锦绣,沃野尽丰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2022年荣获全省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村,"以米产 业为引擎,带动村民驶向致富新航道"成为绵阳市唯一入选2025年四川省宜业宜居和美乡村建设典型案 例。 中国发展网讯 蒋良明 记者王进 "原来我们种水稻卖稻谷,最高1.3元/斤,只能保本。现在我们有了稻米 仓储、加工设备,价格蹭蹭蹭地就上去了,大米销售均价上升至8元/斤,'富锌'大米最高时卖到30元/ 斤,收成也就越来越好啦。"日前,记者在四川绵 ...
沉香迈向百亿产值!南都走访揭开广东林业财富增长新“密码”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5 07:23
来到茂名市电白区的沙垌村,沿着进村大道望去,带有沉香字眼的商铺招牌琳琅满目,连空气中也弥漫 着沉香的香气。 在广东,沉香产业正以蓬勃之势崛起,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作为种植面积位 居全国前列的省份,广东沉香的主要产区分布在茂名、东莞、中山、惠州等地,其中茂名沉香种植面积 超27.72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68.6亿元,沉香产业正加速向未来年产值100亿元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既是绿水青山的一部分,亦为当地带来"金山银山",沉香产业如何成为地方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揭 开这一"谜底",南都记者近日来到茂名当地的沉香产业重点区域观珠镇一探究竟。 "三产融合"的沉香产业链集群已形成 车子刚下高速,出口处即是沙垌村的村口。目之所及,成片的沉香林宛如绿色屏障,近处的苗木场内, 一株株沉香树苗整齐排列。作为全国闻名的沉香交易集散中心,沙垌村是全国奇楠品种育苗和种植面积 最广、数量最多的地区,这里聚集着大量沉香苗木场、沉香企业和作坊,涵盖种苗、种植、生产、加 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沉香树的叶子可制成茶叶,香材提取物则可用于制作芳香疗品,枝干可做成木雕摆件,还可以用作生 活用香,以及制药治病救人等等。"据茂 ...
山东沂南:特色果业串起乡村振兴“甜蜜产业链”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03 05:09
双堠镇的樱桃产业不仅停留在鲜果销售,更通过电商平台拓展了全国市场。每年樱桃成熟季,通过直播 带货、社区团购等方式,黑山安樱桃销往全国各地的数量达百万斤以上。 "我们农场坚持三产融合、多元开发,变传统养蚕产茧为生产蚕丝被,变单一生产蚕茧为多元开发桑蚕 系列产品,变生产性农场为休闲农场,迅速成长为农业'新六产'发展的典范项目。"岸堤镇蚕宝宝农场 负责人李芳霞说。今年开春,该农场就一次预接了300余床蚕丝被订单。 为延长产业链,双堠镇还积极探索"农业+旅游+文化"模式。黑山安村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樱 桃资源,发展起农家乐、民宿等配套产业。 在沂南县西南部的彩蒙山区,另一番丰收盛景正在上演。双堠镇黑山安村的千亩樱桃园里,"红灯""美 早""布鲁克斯"等优质品种缀满枝头,像红宝石般在绿叶间闪烁。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这里都会举 办樱桃节,吸引十余万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桑园叠翠,紫果垂枝。在山东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的陌上柔桑.蚕宝宝家庭农场,紫红饱满的"长镶 玉""无籽大十"等优质桑葚品种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游客穿梭其间,采摘鲜果、打卡拍照;村民们则 忙着养蚕、酿制桑葚酒、酵素。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 ...
普宝堂青梅产业链启动大会圆满举行 政企协联动助力乡村振兴——全国11省代表聚首成都,共启青梅产业三产融合新篇章
2025年5月27日,由美江控股集团全资打造的"普宝堂青梅产业链"项目在成都金牛区向荣中心启动。来 自四川、广东、山东等11省市的500余名政府代表、行业专家及企业领袖参会,通过主旨演讲、产业论 坛、战略签约等环节,共商青梅产业振兴大计。活动聚焦"科技赋能、文化破圈、市场反哺",推动一二 三产融合发展。 【权威发声:锚定产业方向】 政企协同:构建发展生态 美江控股集团董事长温金传在开幕致辞中提出:"以市场驱动反哺生产端,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 科技赋能'的青梅产业闭环,让果农增收与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普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赖基宏:依托"中国青梅之乡"地标优势,深化三产融合; 平武县商务局局长王鑫涛:以千年青梅文化为魂,打造"唐风青梅"文旅IP; 大邑县投商局刘浏:整合梅文化资源,构建"种植-加工-文旅"生态链。 企业实践:链接产销两端 普宁小梅屋陈彬:深耕行业40年,呼吁"以品种优化重塑市场竞争力"; 揭阳中元农业房永洪:展示国家级青梅产业园成果,倡议共建产业带; 【创新亮点:科技与文化共振】 技术赋能:AI工具助力市场突围 普宝堂技术总监胡杰演示AI智慧营销系统,通过大数据精准触达消费端,为青梅企业 ...
智造领航!珠海白蕉海鲈冲刺500亿全产业链生态圈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26 13:06
智造领航!珠海 白蕉海鲈冲刺 500亿全产业链 生态圈_南方+_ 南方plus 一条珠海白蕉海 鲈的想象空间有 多大?5月25 日,集元水产新 基地落成投产暨 产业生态大会 (下称"活动") 在珠海举行。智 创工厂、新产品 亮相、蓝色产业 生态合伙人计 划......活动以"智 领蓝海产业生态 共筑中国鲜味华 章"为主题,通 过技术赋能、模 式创新与生态共 建,着力推动珠 海白蕉海鲈产业 向高端化、集约 化、智能化迈 进。 元水产科技有限 公司董事长沈波 告诉记者。新工 厂投产后,企业 年加工产量可达 2万吨,年产值 超5亿元,产品 涵盖即食海鲈、 预制菜料理包、 深海鱼糜制品等 30余个品类。新 工厂让生产环节 与管理流程之间 形成深度融合, 有效减少对人工 成本的消耗,提 高鲜活水产品加 工转化率。 珠海集元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波 智能生产线加持 年产值超5亿元 "新工厂的落成 对企业在产能布 局上带来了新的 突破。"珠海集 工欲善其事,必 先利其器。集元 水产的新生产线 为一大亮点,这 也是格力首次为 水产行业定制研 发的智能自动化 生产线。新生产 线采用分段式智 能布局,涵盖 "三去"(去鳞、 去 ...
和龙市南坪镇:多措并举促发展 三产融合“兆丰年”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3 08:26
近年来,和龙市南坪镇以"三产融合+基础设施"为总抓手,通过党建引领、资金整合、产业创新,走出 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全镇上下以"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为核心,培育龙头企业,深挖农 业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 新画卷。 三产融合:农文旅联动,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南坪镇以农兴旅、以旅强农,推动三产深度融合,激 活乡村经济活力。一汽综合体:柳洞村2025年投入600万元提升旅游配套,依托一汽主题民宿、房车营 地、LED舞台等设施,打造工业旅游与红色教育结合的特色景区。预计年创收60万元,吸引更多游客体 验边境风情。农文旅精品线路:整合边合区南茂酒店、铭钜宾馆、龙渊驿站、初伏文化节、高岭村边疆 红色教育基地等旅游资源,推出"工业游+生态游+红色游"精品线路。借助G331旅游大通道建设契机, 全镇年游客量有望增长30%,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全链条收益。电商赋能:2025年计划建成乡 村直播间和物流云仓,已注册"南坪不难评""和美龙渊""芦果小白鹅"等6个边境村IP,通过常态化直播 带货,将雪鹅、辣椒、温水地板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2025年 ...
从“一骑红尘”到“一键下单” 岭南荔枝来了
Yang Shi Xin Wen· 2025-05-22 01:03
五月岭南,蝉鸣渐起。 从粤西茂名高州的千年贡园,到广州增城的千年古荔,再到粤东雷岭的漫山荔林,广东超过420万亩荔 枝正循着节气的脉络,渐次成熟。 漫山遍野的荔枝树,缀满沉甸甸的果实。赤红的外壳裹着莹润如玉的果肉,好一幅"万颗红荔压枝头"的 盛景。不仅是自然馈赠的时节信号,更承载着岭南千年的农耕智慧与人文底蕴。 为了这颗荔枝,广东有多拼? 一颗悬浮的"荔枝" 看"流量"变"留量" 就在5月20日,位于"中国荔乡"高州根子镇与分界镇交界处,广东省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开通运 营。 作为广东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开放式特色服务区,柏桥服务区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主题进行 设计,服务区整体造型就像一枝荔枝花。 服务区西区综合体验馆如"破壳荔果",四片舒展的弧形屋面如初绽的荔叶,轻盈托起晶莹的玻璃穹顶; 西区裙楼,亭、廊、轩等仿古建筑组群相互呼应,瀑布、岸石、小桥穿插其中,构成了一座微缩岭南园 林。 柏桥服务区收费站出去300米左右就可以到达荔枝公园,500米就能到达中国荔枝博览馆,实现"服务区 —荔乡—博物馆"的黄金动线,形成一个交通加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区域,无缝衔接服务区与周边景 区。 当人们惊叹于高速公路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