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物保护
icon
Search documents
机场施工挖出文物,建博物馆就地展示(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21:56
图为西部机场博物馆外景。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供图 "考古队与施工方共享定位,确保区域发掘与工程施工进度实时匹配,精密协作实现了工期与文物抢救 同步推进。"齐全海说。这种"基建让路考古、考古反哺基建"的模式,最终让三期工程得以按计划推 进,同时还发掘出"载物骆驼俑"等珍贵文物。 现代工程向厚重文化致敬 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内的西部机场博物馆,是全球首家机场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自2月26 日以来,西部机场博物馆共接待旅客近10万人次,志愿讲解1300余场。联合高校,组织留学生"沉浸 式"参观;开展直播活动,与网友展开"云端对话";打造3D数字实习生"裴芙舟",与游客进行语音互 动……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走进安静的博物馆,在与文物的对话中回溯历史、触摸时光。 一座机场里的博物馆是如何诞生的?伴随飞机起降,开启文明探索之旅,在机场逛博物馆是什么感受? 记者进行了探访。 ——编 者 机场工地"秒变"考古现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所在地,埋藏着4000余座古墓葬。在此进行扩建,涉及机场工程、空管工程和供油 工程,预计远期航站楼规模将达到160万平方米,计划建成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等于一体的 超级交通枢纽。 2 ...
“最忆是杭州”背后,是他们的岁岁年年——解码西湖“护景人”
Hang Zhou Ri Bao· 2025-06-04 03:03
凌晨4点多,城市仍在酣甜的梦乡中沉醉。微风悠悠拂过,催动梧桐枝叶沙沙作响。范明军迅速起 身,简单洗漱用餐后,骑着电动车疾驰在空荡的街道上。半个多小时后,他准时抵达太子湾公园,熟练 地套上工装、拿起扫帚和簸箕,身影很快隐入朦胧的清晨里。今年是范明军在西湖边从事环卫工作的第 5年,"提前把路面扫干净,游客看着舒心,我们也开心。" 西湖四季风光各异,常年游人如织。当人们流连于苏堤春晓的潋滟湖光、沉醉于曲院风荷的暗香浮 动时,有一群像范明军这样的景区工作者,他们从事不同岗位,但目光都始终聚焦于游客的每一次体 验、西湖的每一处细节上。他们所做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实实在在关乎着西湖的温度与秩序——正是 这份用责任织就的安全网、以匠心浸润的人文画卷,让这片千年胜景始终焕发灼灼光华。 暖心服务,传递西湖温度 "西湖的美不仅在于自然景观,也在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于我们一线工作者每天的点点滴 滴。有一种真诚叫作'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在游人如织的太子湾公园,陈敏娟的身影宛若春风。这位扎根基层二十载,保安、交警、保洁员眼 中的"美女队长",以创新思维重构着服务格局。从普通执法队员成长为景区凤凰山管理处太子湾管理中 心主任 ...
当城市更新“牵手”文物保护 跨界融合打造消费“新磁场”
Yang Shi Wang· 2025-06-03 06:30
央视网消息: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近日,随着《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 新行动的意见》正式印发,将"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那么,如何在更新过程中加强保护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 个老街区变身的故事。 近日,坐落在北京西城区陶然亭街道的中海大吉巷正式亮相。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标志性城市更新工程,这个项目凭借独具一格 的合院式街区形态,开业第一天就吸引了近20万客流,四合院与现代商业结合让不少曾经居住在这里的老住户耳目一新。 中海大吉巷项目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保存着大量明清至近代的历史建筑群,包括康有为故居以及米市胡同29号院等文保建筑。因此,最 初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历史建筑恢复原貌。中海大吉巷城市更新项目设计总负责人王璞介绍,针对不可移动 文物、历史建筑等保护对象,他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屋一策"的改造方案。同时,为了更好地修复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建筑,项目团队采用 了数字化手段,对历史文物建筑的构件进行精细化评估并做了编码分类,还参考历史资料进行还原修复。此外,在修复的过程中,还全部采用 了传统工艺进行施 ...
“手术”高水准 文物再青春
在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方舱内,考古人员和文保人员正在开展工作。 出土于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的王冠修复后重现光彩。 在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发布会现场展示的河北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的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实 物。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如何让出土王冠的2582颗珠饰一一准确归位?如何将碎成上百块的龙首拼接起来?精细化考古与现场文 物保护协同工作模式如何应用到中亚考古现场……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7项科技考古与文化 遗产保护成果,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上万次精密焊接,王冠重现光彩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刘念在实验室开展工作。(本文配图除 署名外均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提供) 在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一顶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静静陈列于恒温展柜中。冠体上翼龙昂 首、立凤振翅、双狮护佑,珍珠冕旒如星垂落。从王冠造型上看,龙纹、冕旒源自中原文化,立凤、双 狮造型带有中亚风格,印证了青海"高原丝路枢纽"的文明交流融合特质。 时间回到2018年。从这一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海西州民族博物馆、乌兰县文体旅游广电 局联合对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进行发掘。2019年,联合考古队 ...
天天学习|一方隋碑 何以让总书记念念不忘?
Yang Shi Wang· 2025-05-23 01:11
方隋碑 何以让 总书记念念不忘? 天天学习洛阳城南,伊水汤汤。2345个窟龛、近11万尊石刻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以峭壁层阿为依托,在夹岸青山镌刻下沧桑的历史印 记,这就是洛阳龙门石窟。 5月19日,在河南洛阳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调研。伫立于宾阳三洞前,总书记见伊阙佛龛之碑"字里金生,行间玉润",忆起一段他在 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保护隋碑的往事。当年他在隆兴寺调研时看见一块隋碑,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很多地方已经风化,他当即要求采取保护措 施,后被证明是重要的书法文物。 这块隋碑,总书记2019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考察时,也曾忆起。 当时,莫高窟第61窟内一幅《五台山图》吸引了总书记的注意。"这幅壁画描绘了从山西太原经五台山到河北镇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正定 县周围八百里以内的山川景色。"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总书记马上问起了当时从正定出发到五台山沿途的一些情 况"。 "我向总书记介绍敦煌写经时,提到了北魏的写经是从隶书向楷书转化的,总书记立即告诉我,河北正定隆兴寺的龙藏寺碑也是从隶书转向楷 书的一个代表。"赵声良说。 置身莫高窟,总书记回忆当年保护正定历史文物的点点滴滴。 碑里春秋, ...
(文化中国行)越过千年,龙门石窟何以永葆“容颜”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1 10:20
中新社洛阳5月21日电 题:越过千年,龙门石窟何以永葆"容颜"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李贵刚 初夏时节,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内,"文物医生"李心坚手拿专业文物修复工具,正在清理一件文 物残片的历史浮尘。27年来,这位"文物医生"一直致力于让这片千年石窟群"美颜"永驻。 近几年,李心坚带领团队在修复文物、维保石窟之余,还承接了十余个文物保护项目。一丝不苟间,他 们已完成佛龛残片的清理、粘接,在李心坚的指导下,开始填补缝隙。 5月20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的"文物医生"对文物进行修复。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20世纪30年代,《帝后礼佛图》浮雕等文物流失海外。 为此,龙门石窟研究院依托高精度数字资源,开展残损文物虚拟复原及流散文物虚拟复位。如联合西安 交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单位,对散落全球的石窟碎片进行三维数据采集。 张国锋介绍,目前,已将陈列在美国的"皇后礼佛图"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浮雕残壁、文物碎块"数字复 活",让其真实"容颜"显世。 千年前,古人的智慧让龙门石窟惊艳世界。自建成至今,其一直遭受自然侵蚀、裂隙渗水等"病害"侵 扰。 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馆员马朝龙20日告诉记者,20余年来,龙门石窟在石窟 ...
银川至巴彦浩特铁路跨明长城遗址连续梁合龙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0 10:55
为确保此次连续梁顺利完成浇筑,并减少对古迹遗址的影响,项目部不断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保障资源 配置。施工中,项目部通过采用"悬臂浇筑+智能监控"工艺,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和浇筑精度,确保合 龙误差达到最小。同时,项目部还对明长城遗址范围内进行安装防护围挡,禁止人员及机械进入到明长 城遗址保护区内,并在施工过程中对连续梁上的施工垃圾进行集中吊装,避免大风天气进入到明长城遗 址保护区内。 中新网银川5月20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20日从中国铁建大桥局获悉,银川至巴彦浩特铁路(下称"银巴 铁路")跨明长城遗址连续梁顺利完成合龙,标志该项目建设取得又一阶段性进展,为全线贯通奠定坚实 基础。 银巴铁路建成通车后,内蒙古阿拉善盟将结束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不通铁路的历史,并且通过接入银 川高铁站就近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更好满足旅客快速出行。(完) 此次合龙的银巴铁路跨明长城遗址连续梁位于贺兰山东麓洪积倾斜平原区与低中山过渡带,全长177.5 米,是全线施工重点工程之一。该区域地表植被稀疏,砾石广布,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且需上跨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遗址,对施工技术、环保措施及文物保护提出极高要求。 银巴铁路是包银高铁支 ...
宋代古墓成露天厕所,文物保护不能区别对待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9 19:15
并非所有文物都面临如此境遇,从整体来看,全社会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正日益提高。日前,流 失海外79年之久的"子弹库帛书"回归祖国。这批被誉为"国之瑰宝"的战国帛书,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 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于1942年在长沙出土,1946年非法流失美国。经过多年的外交努力和 学术界持续关注,才得以部分回归。寻回国宝的过程,显示了国家层面对珍贵文物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决 心。 文物保护不应是少数珍品的荣耀,更应赋予每一处历史遗存的尊严。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需 要重新思考博物馆和文保机构的角色定位,建立更具包容性、参与性和创新性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唯 有如此,才能确保散落民间的历史碎片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使其在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文明火种 的使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毕竟,今天如何对待文物,就决定了后人如何看待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自觉 与历史担当。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文物保护中如此悬殊的待遇差异?从资金分配来看,虽然中央财政通过国 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支持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且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 目预算占本省一般项目补助总额的比例上限,由15%提高至30%,但经费投入只是文物保 ...
习言道丨在这座纪念馆,习近平曾亲自当讲解员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9 04:57
l E Jillaml and it Jilla INTERNET START PART AND THE RUB m of h DKUL mall 馆 20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于山风景区内,有一座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这里原是革命烈士林觉民的故居,后来也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故居。 34年前,纪念馆开馆当天,这里来了一位特殊的讲解员——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 习近平同志为何会到这来?背后是一段关于文物保护的故事。 当时正是福州城市建设的兴盛期。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准备拆除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建设商品房,习近平同志得知后立即让人核实并要求暂缓拆迁。 1991年3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林觉民故居主持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决定将故居保护下来,进行修缮。 当年11月9日,林觉民故居修缮完成,并辟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开馆当天,习近平同志不仅参加剪彩仪式,还亲自给省外客人当起了讲解员。 开馆一个月内,他又三次来馆了解观众反应。 一则小故事折射出习近平同志对于文物保护利用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建设一以贯之的重视。 博物馆、纪念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 中网 狗 网 網 網 網 網 網 網 網 網 網 網 ...
“琼州鉴宝”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举办 生动科普提升民众文物鉴赏水平
Hai Nan Ri Bao· 2025-05-19 01:21
"琼州鉴宝"活动上,市民游客听取文物知识讲解。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茂金 摄 海南日报嘉积5月18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子仪 刘晓惠)5月18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内 热闹非凡,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联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的"琼州鉴宝——民间收藏文物 公益鉴定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热情参与。活动现场,不仅有资深文物鉴定专家团队提供权威的鉴定服 务,还有丰富多彩的文物知识普及和文物保护法宣传活动,成为了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 文化盛宴。 上午10点,活动正式开始,市民们手持各式各样的藏品在活动展台前排起长龙。专家们不仅对藏品进行 了细致入微的鉴定,还就文物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鉴赏技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每一位参与者都 能在"鉴宝"的同时,学到宝贵的文物知识。 在实物标本展览区,精选的陶瓷、玉器类标本吸引了众多目光。通过实物对比,专家们详细解读了不同 时期、不同地域文物的特点和差异,使市民们对文物鉴赏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来自文昌的"候鸟"老人岳先生带着一个琉璃瓶来到了现场寻求专家鉴定。他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他对自己的藏品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