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资产

Search documents
6个月狂买1800亿港元!平安“扫货”银行H股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25 01:35
平安保险及其他内地保险公司大幅增持国内大型银行股票,押注高股息收益率将抵消银行业利润率收窄和盈利承压的不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保险并非唯一大举买入银行股的保险公司。瑞华保险今年3月将其在港股中信银行的持股比例从4.98%提升至5%。新华人寿 保险1月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手中收购杭州银行5.45%的股份。 6月24日,据彭博基于交易所数据计算,平安保险自2024年底以来大幅增持多家大型银行在港上市股份,总持仓规模达1800亿港元(230亿美 元)。此轮买入已将其在工商银行港股的持股比例推高至18%,在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持股比例也升至15%以上。 分析指出,港股银行股以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组合,为保险资金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配置选择。这一趋势也凸显了市场对高收益资产的迫切需 求。 在保险资金的集中流入下,银行板块近期持续大涨,港股中资银行指数创七年新高。中信银行等个股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农业银行周二收盘也创 下2010年上市以来最高水平。 保险资金青睐高股息资产 据证券时报消息,今年1月23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其中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 的30%用于投资 ...
年内创34次新高,规模激增169%,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备受资金热捧
Ge Long Hui· 2025-06-24 09:39
截至6月23日,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年内创34次新高,获资金连续7周净流入,资金流入叠加净值上行,该标的年内规模增长169%,迭创 历史新高。 长江证券陈洁敏表示,今年港股红利资产走强,主要受益于风险偏好相对下调后的防御配置需求。随着成长股持续缩圈,这类防御性强、有稳健 绝对收益能力的资产成内外资共识。 保险资金有配置港股高股息资产的强需求,这与保险OCI账户的定位以及国内资产荒有关。在国内寻找较为稳健的高收益回报资产比较困难,因 此保险资金更倾向于配置港股的高股息资产。随着新会计准则调整过渡期结束,保险OCI账户配置和加仓红利资产的节奏和体量或有进一步提升 机会。 【港股分红总额1.38万亿,同比增13%,红利类资产分红持续增长】 据2024年年报,港股分红总额达1.38万亿,同比增速超10%,当前已有927家公司宣告分红,当前正在迎来分红高潮,7月将有91家公司即将分 红。 跟A股对比,港股平均股息率较高,在房地产、通讯、公用事业、金融等多个板块的股息率相较于A股都有明显优势,可通过南下资金捕捉到更 多优质的高股息标的。 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2023、2024年年度分红表现 | 市场 | 实际 ...
朝闻国盛:中观数据与盈利预测指向哪些行业景气?
GOLDEN SUN SECURITIES· 2025-06-24 00:21
【策略】中观数据与盈利预测指向哪些行业景气?——20250623 【固定收益】高频工业品价格底部反弹——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 20250623 ◼ 研究视点 【环保】监测门槛抬高,科创板专层赋能——20250623 证券研究报告 | 朝闻国盛 gszqdatemark 2025 06 24 年 月 日 朝闻国盛 中观数据与盈利预测指向哪些行业景气? 今日概览 ◼ 重磅研报 作者 | 分析师 杨义韬 | | | | | --- | --- | --- | --- | |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2080002 | | | | | 邮箱:yangyitao@gszq.com | | | | | 行业表现前五名 | | | | | 行业 | 1 月 | 3 月 | 1 年 | | 通信 | 7.9% | 0.3% | 28.0% | | 银行 | 6.0% | 11.2% | 33.4% | | 石油石化 | 4.9% | 2.6% | -2.0% | | 传媒 | 4.6% | 0.2% | 42.6% | | 国防军工 | 3.5% | 0.8% | 25.9% | | 行业表现后五名 | | | | | ...
连续16周增长,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规模接连攀升,迭创历史新高
Ge Long Hui· 2025-06-23 17:55
港股红利板块再或资金热捧。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获资金连续7周净流入, 资金流入叠加净值上行,该标的年内规模增长169%,迭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以全市场最低费率(综合费率0.2%)降低持有成本,其月度分红机制和 T+0交易特性进一步提升了资金效率;持仓结构上,金融、能源等成熟行业构筑安全垫,同时通过单一个股 5%的权重上限实现风险分散,剔除阶段跌幅过大的股票规避"股息率陷阱"。 长江证券陈洁敏表示,近期港股成长股呈现出缩圈的迹象,年初的机器人AI等现在行情也都告一段落,从 这个角度上面看市场风险偏好或有一定程度的下调,若下半年无大产业机会,成长股难有亮眼表现。所 以,天平利于向港股高股息资产倾斜。其次从资金面上看下半年是保险进行OCI配置和会计准则切换的转折 阶段,我们预计保险增量资金仍然会优选A股和港股的高股息标的,也会对于港股红利行情有所支撑。 相关公告显示,前述ETF的场外基金——招商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联接(A类:024029/C类:024030)于6 月13日至6月26日发行。可谓正逢其时,有望为投资者场外长线布局港股优质红 ...
超8% !这个指数的股息率有这么高 ?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3 09:01
目前,五大国有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已降至0.95%,在低利率背景下,投资者对收益稳定且具有一定增 长潜力的产品需求日益增加,这就促使部分资金开始寻找新的配置方向。从股息率角度,我们盘点了下 市场上的主要指数,截至6月6日,港股通高股息指数(930914.CSI)的股息率达8.08%,凸显其配置价 值。(数据来源:各银行官网、Wind,截至2025.6.13;五大国有行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 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港股高股息资产成份股持续派息的特性,或可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 回报;而作为权益资产,此类资产亦或存在业绩增长和估值提升带来的潜在增值空间。这使其成为低利 率时代兼具防御性与进攻性的稀缺标的。 港股高股息资产有什么核心优势? 综合来看,港股高股息资产之所以受到关注,源于其多方面的核心优势: 盈利能力较强,提供分红基础 持续高分红需要强劲的盈利能力支撑。高股息资产通常具备商业模式成熟、经营基本面相对较好、现金 流稳定等特征,在经济波动或下行期展现较强防御性。 行业特性赋予其相对稳定性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重点覆盖的银行、交通运输、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具备较高行业壁垒,对 ...
年内险资举牌增至16次 举牌标的高股息特征明显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0 16:55
本报记者 杨笑寒 险资举牌步履不停。近日,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人寿")公告举牌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秦港股份")。这意味着年内险资举牌总次数已达到16次,相较去年同期大增。 受访专家表示,今年险资举牌频次增加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权益法核算平滑会计利润波动,降低报表波动。展望未 来,险资举牌行为有望持续增加。 7家险企共举牌13家公司 险资举牌是指保险公司持有或者与其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一家上市公司5%股权,以及之后每增持达到5%时需依 规披露的行为。 长城人寿公告显示,参与本次举牌交易前,长城人寿持有秦港股份股票2.75亿股,占其总股本比例为4.9218%。近日,其 买入秦港股份股票440万股,共计持有秦港股份股票约2.79亿股,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005%,触发举牌线。 具体来看,本次连续交易为长城人寿在二级市场买入上市公司股票,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账户资金和传统账户保险责任准 备金。参与举牌交易后,以2025年6月16日秦港股份H股收盘价2.29港元/股和A股3.21元/股为基准,长城人寿持有秦港股份股票 市值约为6.10亿元人民币(H股持仓市值按交易日参考汇率 ...
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看好下半年结构性机会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6:47
2025年6月15-17日,第八届亚太区贵金属峰会(APPMC)在新加坡举办。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出 席峰会,并在会议上发表精彩观点: 我们对2025年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尤其看好下半年的结构性机会,中国股市有机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领先 海外市场表现。目前,虽然全球宏观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自 2024年以来A股市场融资属性明显弱化,长期以来因股东回报稀释,造成股价表现不如预期的制约因素不 复存在,为下一阶段估值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引导下,2024年A股上市公司净融资规模大幅收缩,从2023年的1万亿元降至2024 年的1249亿元。上市公司回购规模扩大与净融资规模收缩双管齐下,不仅展现了企业对自身发展前景的 坚定信心,更重要的是,由于回购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将有效提振股价,改善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活跃 度。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0月,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 具,通过优惠利率支持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进行回购增持。该政策在自有资金比例要求、贷款期限及信 用贷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大幅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与此相辅相成的是, ...
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看好下半年结构性机会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06:38
2025年6月15-17日,第八届亚太区贵金属峰会(APPMC)在新加坡举办。国投瑞银基金总 经理王彦杰出席峰会,并在会议上发表精彩观点: 图: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 我们对2025年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尤其看好下半年的结构性机会,中国股市有机会在未来 一段时间领先海外市场表现。目前,虽然全球宏观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贸易摩擦带来的不 确定性仍然存在,但自2024年以来A股市场融资属性明显弱化,长期以来因股东回报稀释, 造成股价表现不如预期的制约因素不复存在,为下一阶段估值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引导下,2024年A股上市公司净融资规模大幅收缩,从2023年的1万 亿元降至2024年的1249亿元。上市公司回购规模扩大与净融资规模收缩双管齐下,不仅展现 了企业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更重要的是,由于回购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将有效提振 股价,改善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0月,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 金融监管总局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通过优惠利率支持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进 行回购增持。该政策在自有资金比例要求、贷款期限及信用贷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大幅 降低了 ...
E目了然 | 多利好因素共振,红利低波资产迎来黄金配置期!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3:53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面临的核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波动加剧的市场中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尤其是在利率中枢持续 下行、市场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的大背景下,寻找既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又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的资产配置方案,已成为各类投资者共同关 注的重点。 在此背景下,红利低波策略凭借其"高股息打底+低波动护航"的双重优势,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低利率环境、政策导向、资 金流向以及策略特性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红利低波资产的配置价值,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并把握这一投资机遇。 ●利率持续下行,高股息资产价值凸显 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进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 2025年5月20日,六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关口,中长期定存利率降 幅最高达25个基点。随后,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股份制银行也相继跟进调整,个别期限定存产品降幅高达25个基点(数据来源:央视 财经《大消息!国有六大行宣布:下调》;发布时间:2025.05.20)。这一轮利率调整不仅覆盖范围广,且整体降幅显著,进一步强化了当 前低利率格局的持续性。 在这样的利率环境下,传统固 ...
覆盖14家折价银行H股,银行AH指数年内累涨超20%,银行AH优选ETF(517900)份额增近240%
Jin Rong Jie· 2025-06-20 03:24
港股分红潮持续上演,年初以来,银行股以2386亿元现金分红总额领跑全行业,建设银行单家派息969 亿元冠绝市场。 低利率环境下,资金涌入高股息资产,南向资金近三月狂扫729亿港元银行股,同样高居各行业第一。 剖析AH银行股基本面数据,总体呈现"H股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现象,使用月度AH优选策略的银行 AH全收益指数年内涨超20%,相对中证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超6%。 银行股领跑分红榜,高股息标的持续吸金 进入二季度,港股分红潮持续上演。 银行股仍是分红主力,年内现金分红总额达2386亿元,在30个中信港股通行业中高居第一。 来源:Wind,截至2025.6.19,行业为中信(CS港股通)分类。 个股来看,建设银行以969亿元现金分红总额登顶榜首,此外,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现金分 红均超百亿。 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标的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以南向资金为例,截至6月19日,近3月合计净流入超2900亿元,其中,净流入银行板块729亿港元,位 居中信港股通行业第一。 来源:Wind,截至2025.6.19 拆解AH银行股:股息、估值有差异 估值层面,截至6月18日,15家AH银行H股平均估值为0.54倍P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