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股息资产
icon
Search documents
财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1
Caixin Securities· 2025-07-10 23:55
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07 月 11 日 | 市场数据 | | | | --- | --- | --- | | 指数名称 | 收盘 | 涨跌% | | 上证指数 | 3509.68 | 0.48 | | 深证成指 | 10631.13 | 0.47 | | 创业板指 | 2189.58 | 0.22 | | 科创 50 | 979.99 | -0.32 | | 北证 50 | 1408.17 | -0.16 | | 沪深 300 | 4010.02 | 0.47 | A 股市场概览 | 类别 | 总市值 | 流通市 | 市盈率 | 市净率 | | --- | --- | --- | --- | --- | | | (亿元) | 值(亿元) | PE | PB | | 上证指数 | 681788 | 529616 | 12.56 | 1.30 | | 深证成指 | 232819 | 191695 | 20.73 | 2.19 | | 创业板指 | 61372 | 48797 | 28.72 | 3.98 | | 科创 50 | 34292 | 22774 | 53.23 | 4.13 | | 北证 50 ...
险资增配高股息,可月月分红的红利ETF国企(530880)又要分红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06:26
截至2025年7月9日 13:36盘中,红利ETF国企( 530880)上涨0.54%,成分股 渝农商行(601077)上涨 3.03%, 工商银行(601398)上涨2.06%, 农业银行(601288)上涨1.80%。 今年以来,险资一直在加大对银 行等高股息资产的配置。据统计,上半年险资共有17次举牌,其中9次被举牌标的为银行股。未来,低 估值、高分红的银行股仍有望被险资配置。 历年经验显示,受年报披露及派息制度约束,A股通常会在 5月-7月进入分红高峰期,高股息板块成为资金配置的焦点。 近日,红利ETF国企(530880)发布分红 公告,计划每十份分红0.036元。权益登记日为2025年7月8日,除息日是7月9日,现金红利发放日是7月 14日。根据基金合同,红利ETF国企(530880)的特色之一是"可月月分红",在符合基金分红条件下可 安排收益分配,每年最多分红12次。红利国企ETF每月均会进行月度评估,决定是否将一部分基金的超 额收益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者。 红利ETF国企(530880)跟踪 上证国企红利指数,成分股行业 分布中,银行、 煤炭、 交通运输等低估值、高股息行业占比最高,集合了A ...
2220亿险资入市,大象起舞,蚂蚁寻缝
Hu Xiu· 2025-07-09 00:43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张贝贝 头图 | AI生图 在利率下行、传统险的利差损风险加大情况下,2220亿保险资金通过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方式加速涌入资本市场寻求破局(以下简称"险企长线资金入市")。 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指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目前监管部门已批准三批试点,中国人寿 和新华保险作为首批试点机构,规模合计500亿元;第二批获批试点的保险公司有8家,规模合计1120亿元;第三批600亿元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机构 正在陆续获批,三批总规模预计达到2220亿元。 随着险企长线资金增加并加速入市,险企投资端的权益类资产可能会增加,而受到利率下行扰动较大的国债、银行存款等资产占比降低,有望带来投资回报 率的提升。 同时,险企权益投资收益率提升后,险企更敢推广浮动收益产品,并可能反向驱动负债端保险产品创新与销售增长,带来业绩走强。 然而分析下来,险企长线资金的加速入市对于保险行业的影响并不是"普惠利好",反而可能成为加速行业分化的"催化剂"。 详见下文。 利差损危机下的"自救" 随着利率不断下行,保险公司传统险的利差损压力较大(即资产收益无法覆盖 ...
高股息、高成长“两手抓”险资下半年有望增配权益类资产
今年上半年,险资通过举牌上市公司、成立私募基金等方式积极入市。业内人士认为,险资持续入市有 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优化权益投资风险因子、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等政策为险资入市打开了空间; 另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下,长期债券收益率难以覆盖保险公司负债端成本要求,增配权益类资产成为险 资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和回购力度,对险资长期投资而言也是较好的机会。无论 是从政策支持层面,还是从自身资产负债匹配需求来看,险资下半年都有望增配权益类资产,我们也会 积极寻找投资机会。"一家险资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高股息、高成长"两手抓" 险资下半年有望增配权益类资产 ◎记者 何奎 面对低利率的市场环境,增配权益类资产成为险资普遍共识。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从业内获悉,下半年 险资依旧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主要将聚焦两大方向:一是以低估值、高分红为主的高股息标的; 二是以新质生产力、新消费为代表的高成长标的。 "市场利率处于下行周期,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和回购,权益类资产的性价比更加突出,尤其是PB低于1 的低估值、高分红的高股息核心资产,其估值将迎来提升,银行股就是典型代表。"上海一家险资机构 权益投资 ...
险资加速布局:港股高股息资产成“心头好”
Huan Qiu Wang· 2025-07-08 02:28
据《2024年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及港股通投资情况调研结果》,中国香港市场投资余额占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余额的51%,是险资境外股票和债券投 资首选。63%的机构计划2025年增加港股投资规模,且港股通资金集中于金融、能源、电信等行业。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其中三分之二为H股标的。这些标的估值低、股息率高、分红稳定,H股的折价优势和免税红利等 特点尤为突出。同时,港股市场也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项目的价值发现地。如国丰兴华管理的200亿元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 范围涵盖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泰康稳行管理的基金精选境内外优质上市公司;阳光和远基金将重点配置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 港股通指数成分股及相关ETF。 业内人士认为,H股受险资青睐与其"性价比"优势有关。上半年恒生AH股溢价指数虽下跌近10%,但截至上半年末仍接近130,A股价格比H股高 近30%。H股具备折价优势,且机构投资者通过港股通连续持有满12个月,股息红利所得可免征企业所得税。此外,港股国际化程度高,险资通 过动态平衡持仓可降低投资组合波动。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险资在权益市场动作频频,对港股 ...
港股市场成重要吸金地险资南下寻找“高股息”
险资南下扫货港股 根据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向业内下发的《2024年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及港股通投资情况调研结 果》,从投资区域看,中国香港市场投资余额占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余额的51%,是险资机构进行股票和 债券境外投资的首选市场。其中,险资机构对港股市场的投资主要通过港股通进行;港股通资金高度集 中于金融、能源、电信等行业板块。有63%的机构计划2025年增加港股投资规模。 ● 本报记者 薛瑾 "与往年相比,我们对港股的投资比例和参与度要高很多,资金主要投向高股息资产。"北京一家中型保 险资管公司权益投资部负责人日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调研了解到,今年以来,险资在权益市场加速布局高股息资产,其中港股是重要投 资方向。在今年险资举牌的标的中,H股占据较大比例。同时,在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基金的投资方 向上,港股、H股也常被提及。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保险配置型资金对红利资产的重视和挖掘会不断强化,高股息、低估值、低波动、 高ROE资产将持续受到险资青睐。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险资举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观察被举牌标的,估值较 低、股息率较高、分红稳定特征明显;同时,H股 ...
高股息资产热潮!红利低波ETF(512890)上周累计吸引近7亿资金净流入,基金规模突破197亿元
Xin Lang Ji Jin· 2025-07-07 03:26
近期,受益于银行股等高股息风格个股的持续上涨,红利类资产普遍表现强势。截至上周五收盘 (7/4),红利低波指数创下基日(05/12/30)以来新高,近五年(2020/7/4-2025/7/4)年化涨幅8.43%, 历史长期表现跑赢同期红利低波100指数(6.34%)与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6.14%)。 从近一周(6/30-7/4)资金流向看,红利低波ETF(512890)作为市场首只追踪红利低波指数的ETF,已 成为资金布局高股息资产的焦点之一。Wind数据显示,6月30日至7月4日,红利低波ETF(512890)5个 交易日中4日实现净申购,累计吸引6.99亿元资金,是同期全市场仅有的净流入超6亿元的红利类主题 ETF。 在标的指数"红利+低波"因子强强联合下,红利低波ETF(512890)在过往6个完整年度(2019-2024 年)中均彰显出了较为出色的业绩韧性与抗风险能力,是当前市场仅有的、自成立以来年年实现正收益 的权益类ETF。成份股较高的分红水平或同样进一步赋予红利低波ETF(512890)在低利率+资产荒环 境中对中长期资金的配置吸引力。 没有股票账户的场外投资者,可以关注红利低波ETF(5 ...
沪指挑战3500点关口 市场有着积极变化
黄智华(野鹤山人) 大盘在逐渐深入历史套牢区情况下,如果仅靠银行股来推动,未来即使上行估计也难免较为反复。当 然,市场有着积极变化,深证成指本周四、周五上破去年10月8日和今年3月18日两重要高点所形成的下 降趋势线,或说明深证成指逐渐扭转弱势,市场不少个股活跃度或有所提高。 本周大盘继续走稳,周五银行股继续走强,不少再创出历史新高,带动沪指回升。银行板块上周五一度 杀跌,但为快速的中途调整,本周不少收复失地,甚至创出新高,说明银行板块上升趋势未改。 市场认为,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6%,1年期国 债收益率跌破1%,市场进入低利率环境,红利资产受到青睐。多家机构表示,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高股 息资产中仍有优秀且便宜的公司,从目前10年期国债利率来看,这些高股息资产仍有相当吸引力。 今年上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市场近7300亿港元。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流动性显著改 善,港股与A股的流动性差距迎来趋势性收窄,而作为南向资金核心增配方向之一的港股银行板块,成 为AH溢价率大幅下降的最大推手。 据报道,在港股银行板块上涨的资金中,保险资金无疑是银行股 ...
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回暖 权益基金占比超七成
权益基金发行回暖,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基民对A股市场的信心。浙商基金认为,6月A股在政策与外部 扰动中呈现震荡分化,科技成长与防御性板块交替领涨,资金博弈特征显著。短期市场需消化技术性调 整压力,但中长期在政策支持和产业趋势驱动下,结构性机会仍存。可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科技细分领 域(如AI、机器人)、高股息资产及消费修复机会,同时警惕地缘风险和业绩验证压力带来的波动。 FOF基金方面,上半年共有31只FOF基金启动募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2.35%。 国盛证券表示,6月以来,市场整体走势强于预期,主要宽基指数更是在月底普遍实现了短期放量突 破,上证指数一度上探年内新高,表明市场依旧具备尝试突破的潜力,背后更多反映出在地缘交易钝化 后,市场更加期待外部降息前移与内部政策发力的协同。尽管关税、降息、政策和半年报四大因素面临 叠加验证,但当资金合力明显倾向于定价乐观叙事时,突破本身依旧有交易的价值,所以月度级别可以 考虑积极参与突破,博取潜在弹性,但需要保持交易思维以应对四大因素的不确定性。 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基金发行同比出现下降。上半年共有131只债券型基金开启募集,占比 为19.26%。其中,中 ...
港股高股息受关注,红利港股ETF(159331)收涨超1.3%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2 10:07
相关机构表示,宏观层面来看,在国内利率进入下行周期、资产配置重心逐步从增长转向回报的背景 下,港股高股息资产受到市场较高关注。尤其是在港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水平、企业派息意愿 持续增强、政策支持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入市的环境中,港股通红利指数逐渐成为投资者配置高现金流、 低波动品种的重要工具。同时,内地红利策略ETF发行热度持续升温,也对指数本身的结构、表现与可 投资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红利港股ETF跟踪的是港股通高股息(港币)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符合港股通条件 的香港上市公司证券中筛选出流动性良好且持续分红的30只高股息率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并采用股息率 加权计算。该指数重点聚焦于具备稳定分红能力的优质企业,行业覆盖范围广泛,但主要集中于地产、 能源等传统优势行业,以反映港股市场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A(022274),国泰中证港股通 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C(022275)。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