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

Search documents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观察|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发力稳就业 夯实民生之本
Xin Hua She· 2025-06-17 02:55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发力稳就业 夯实民生之本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 "以前在外打工学了电焊手艺,现在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能赚260元。"神林乡辛平村村民杨小彤 说。神林乡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已吸纳12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经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后,村民们实现 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以工代赈在稳就业、增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这项政策,低收入群体有活干、有钱赚, 许多乡村基础设施旧貌换新颜。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政策,2024年,我国累计吸纳带动332万名低收入群 众务工就业,同比增长31%;发放劳务报酬478亿元,同比增长32%。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 元,支持地方实施1008个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吸纳12.3万名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项 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超过17.1亿元。 据介绍,本批投资计划聚焦困难地区重点群体,强化"雪中送炭""赈灾救急"。资金主要投向832个 脱贫县等欠发达地区,并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较重以及受自 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优先吸纳低收入群众特别是农村 ...
“三北”生态行:“以工代赈”让农牧民由治沙“看客”变“主角”
Xin Hua Wang· 2025-06-12 13:40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2日电(记者李云平)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自"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展以来,内蒙古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推 广"以工代赈"模式,累计带动10.4万农牧民参与,发放劳务报酬10.2亿元,让农牧民由治沙"看客"变"主角"。 连日来,地处黄河"几字弯"北岸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林场光伏治沙项目区机器轰鸣,新华镇隆光村村民吴瑞喜和其他村民利用夯土机打地 基。"现在,我们种的小麦刚抽穗、玉米已浇水,村民们趁着农闲到这里打工,一天能挣300元,大家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都很高。"吴瑞喜说。 据介绍,该项目预计于6月底具备并网发电条件,投产运行后年发电量达3.6亿千瓦时,配套治理沙地2.4万亩。新华林场场长贺鑫说:"在开展'三 北'工程攻坚战以来,我们采取'以工代赈'形式,组织周边村民参与光伏项目建设、林草种植等全流程作业,参与农民的人数超过2000人。" 巴彦淖尔市地处黄河"几字弯"顶端,是我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的重要区域,境内分布有乌兰布和沙漠、河套灌区、沙化草原区等。全市在"三 北"工程建设中实施"以工代赈"模式,支持基层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务工 ...
《意见》解析:民生关切下的「上好学」之路
3 6 Ke· 2025-06-10 04:31
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无数家庭正为孩子未来的学业走向而深思。每年六月,这场牵动亿万人心的考 试,都将教育这个话题推向舆论的 C 位。它不仅是学子十年寒窗的终极考验,更是每个家庭对孩子成 才、拥有更好未来的殷切期盼。就在全国上下聚焦高考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适时印发 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重磅文 件聚焦民生关切,其中在教育领域释放出的强烈信号,无疑为无数家长和学子带来了新的期待。 早幼教:普惠托育的春风 对于年轻的父母而言,「幼有所育」是他们最朴素而强烈的愿望。然而,现实中普惠性托育资源的稀 缺,常常让许多双职工家庭陷入两难境地。《意见》的发布,无疑为这一困境带来了曙光。《意见》明 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并「多渠道增加公建托位供给,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 和家庭托育点,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延伸发展托育服务,用 10 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 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 80%以上社区。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用人单位开 展普惠托育服务的有关支出,按规定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用人单位工会经费可以适当补充。 ...
“能源马兰花”在鄂托克前旗草原绽放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09 14:14
现场施工负责人李晋原指着远处的光伏区域介绍:"我们采用螺旋桩工艺,对草场几乎零破坏。现在板 下植被覆盖率反而提高了40%。" 这片曾经沙化退化严重的草原,如今已成了光伏治理的典型样板。光伏板的铺设不仅减小了风对植被的 影响,清洗面板的水还会下渗到草地里,加上光伏本身的遮蔽性,水分蒸发量下降,空气湿度增加,草 地涵水量大增,遏制了草场荒漠化进一步扩大。 转自:草原云 六月,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草原万亩马兰花迎来盛花期,蓝紫色的花瓣在阳光下鲜艳夺目。 同时,在鄂托克前旗的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GW新能源大基地,光伏矩阵如蓝色的潮汐凝固成 海,留白的土地上,一株巨型马兰花正以大地为绢布悄然绽放。 很难想象,这里原来是荒漠化草原和采煤沉陷区。如今,通过防沙治沙与新能源产业的有机结合,为这 片荒漠化草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GW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落地,当地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蒙西鄂尔 多斯采煤沉陷区4GW新能源大基地。(资料图) 6月9日,上海庙农牧民贡格尔感慨地说:"自从这里建了光伏基地后,发现草反而长得越来越旺盛了, 光饲草料开支就节省了不少。"目前,贡格尔家靠养羊和土 ...
“三北”生态行:从“黄沙蔽日”到“绿毯铺野”——浑善达克沙地的“绿色重生”
Xin Hua She· 2025-06-06 07:42
蒙古语意为"黄色野马"的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为"驯服"这匹狂躁的"野马",2023年,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全面打响。 "三北"生态行 从"黄沙蔽日" 到"绿毯铺野" 浑善达克沙地的 "绿色重生" 1 1 1 1 1 1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6日电(记者勿日汗、贺书琛)夏天的风掠过浑善达克沙地,春季播撒的草种在沙粒间悄然萌发。这片曾因风沙肆虐而被称 为"京津风沙源"的土地,如今正经历一场"绿色重生"。 农牧民参与治沙的新模式已让6000余名沙区居民受益。占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83%的锡林郭勒盟,2024年有137个农牧民合作组织参与沙地治 理。他们承担的建设任务占工程总任务的70%以上,人均增收约1.2万元。 在治沙方式上,科技融入沙地治理中,过去众人背苗扛水的"人海战术",如今已变成"机械会战"。 在苏尼特右旗乌日根塔拉镇治沙现场,牵引式沙障车在沙丘之上大显身手,所过之处草帘整齐扎进沙土,形成道道沙障。这台牵引式沙障车根 据当地气候和地形特点研发,能够在复杂的沙地环境中快速铺设草沙障。 "牵引式沙障车每小时铺设10至25亩方格草帘沙障,相对于人工治沙,效率提升50倍。"内蒙古嘉利节水灌溉有限责任公司车 ...
陕西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
Shan Xi Ri Bao· 2025-05-21 22:42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开展"春暖农民工""春风行动"等活动,脱贫人口务工规 模达213.22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608.2万人。 近日,记者从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暨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调度会上获 悉: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助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加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力度,截至4月底,已下达 以工代赈项目资金9.26亿元,实施的251个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吸纳农村群众就业7500人,开展技能培训 6200余人次。 以工代赈指政府通过投资工程项目,向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务工岗位、发放劳务报酬,促进其就近就 业增收。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吸纳更多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 近就业增收。 近年来,江苏和陕西不断深化劳务协作,通过共同打造劳务品牌、技能培训、人社工作进园区等方 式,帮助陕西群众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化苏陕劳务协作,指导各地主动联系东部结对地区,进一步向非结对县 (区)拓展延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省通过苏陕劳务协作渠道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45万人。 帮助农村 ...
中美关税进展积极,股指走势分化
Dong Zheng Qi Huo· 2025-05-18 07:45
周度报告——股指期货 中美关税进展积极,股指走势分化 [T走ab势le_评R级an:k] 股指:震荡 报告日期: 2025 年 05 月 18 日 [★Ta一bl周e_复Su盘mm:a中ry]美关税形势缓和,股市走势分化 股 指 期 货 本周(05.12-05.16)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股市普涨。MSCI 全球指 数涨 3.97%,其中发达市场(+4.08%)>新兴市场(+2.98%)> 前沿市场(+1.72%)。中国台湾股指涨 5.37%领跑全球,日本股 市跌 0.48%全球表现最差。中国权益分市场看,中概股>A 股> 港股。A 股沪深京三市日均成交额 12664 亿元,环比上周(13536 亿元)缩量 872 亿元。A 股指数分化,北证 50、上证 50 等蓝筹指 数涨幅超过 1%,而中证 500、中证 1000、科创 50 指数收跌。本 周 A 股中信一级行业共 21 个上涨(上周 30 个),9 个下跌(上 周 0 个)。领涨行业为汽车(+2.71%),跌幅最大的行业为国 防军工(-1.61%)。利率方面,本周 10Y 国债收益率上行,1Y 上行,利差扩大。ETF 资金流向方面,跟踪沪深 300 指数的 ...
浑善达克沙地:治沙富民两相宜
Xin Hua She· 2025-05-17 14:07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6日电 题:浑善达克沙地:治沙富民两相宜 苏尼特右旗有沙区牧民4600多人,长期以来,当地积极探索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两不误"。 新华社记者贺书琛 去年9月,苏尼特右旗敖伦淖尔嘎查牧民高娃将闲置牛棚改造成了生产车间,配备10台自动化草帘编织 设备,至今已完成700万米稻草帘订单,实现净利润24万元,吸纳50余名农牧民就业,共计带动牧民增 收105万元。 气温回暖,夏意渐浓。眼下浑善达克沙地上有许多忙碌的身影,防沙治沙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苏尼特右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任志忠介绍,今年全旗预计治沙约110万亩,其中以项目合作方式吸纳牧 民参与治沙面积约占70%,预计向牧民支付的管护费和务工费约占工程款总额的30%,全旗近2000名牧 民将因此获益。 在浑善达克沙地西缘,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罕锡力嘎查的牧民毕力格图比过去放羊牧牛还要 忙碌,他新购进的3台设备不停运转,将干稻草加工成一捆捆稻草帘。这些稻草帘将被运往沙地深处, 用来制作防沙固沙的草方格。 "家里的牛羊差不多都卖了,买了生产治沙物料的设备。"毕力格图说,他主动申请参与围封禁牧,联合 5户牧民成立了合作社,投资30多万元购进设备 ...
发改委:加力扩围实施以工代赈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13 18:01
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13日消息显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日前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召开视频会议, 部署推进加力扩围实施以工代赈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工作。 会议强调,各地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要求,充分 认识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在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发挥以工代赈促进返乡农民工和 农村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的政策功能,切实增强做好以工代赈工作的责 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加强部门协同联动,聚焦相关重点群体就业增收需求,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和 农业农村领域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项目谋划储备力度,深入挖掘工程建设、服务 保障、项目管理和建后管护等各环节务工岗位,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以工代赈项目组织实施,尽最大可能 吸纳带动相关重点群体就地就近就业,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并通过岗前培训、以工代训等方 式,同步提升务工群众就业技能。 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的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包括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等 五方面具体内容。其中,在支持就业方面,就包括了扩大以工代赈支持等具体举措。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 ...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1+4”生态治理模式让农牧民“出力”又“获利”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5-13 04:30
转自:草原云 5月9日,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沙日召嘎查的"三北"工程库布其沙漠中南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项目(一期)区,杭锦旗郭二后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50多名农牧民正在585亩沙地上,铺设网格沙 障、栽植沙柳苗。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地处黄河"几字弯"南岸,位于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占 全旗总面积的52.2%,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鄂尔多斯主战场、主阵地。这些年,杭锦旗贯彻落实国 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部署,统筹推进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和产业培育,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治 沙过程中探索出的"1+4"模式,将以工代赈联农带农机制融入其中,在生态治理中共建共享,让农牧民 既能"出力"也能"获利",为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和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所谓'1+4'模式指的是,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鼓励农牧民以合作社或村集体经济形式参与生态工 程建设。首先,农牧民与合作社签订实施协议(农牧民也可以自己成立合作社参与到"三北"六期工程 中);其次,杭锦旗林草局联合苏木镇、嘎查村、合作社签订四方协议,协议签订完成后开始实施生态 工程项目。"杭锦旗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