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转移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产业西进链动千亿投资 四川将举行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29 07:22
中新网成都4月29日电 (王利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四川省各市(州)累计开展小分队拜访等活动 700余次,组织省外产业推介活动超过40场。"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4月29日在蓉举行2025中国产 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新闻发布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罗文全向媒体表示, 四川通过精准对接转移的重点领域和链主企业,真正把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的"流量"转化为产业 的"增量"。 罗文全介绍,本次对接活动以"共享战略新机遇,同筑圈链新生态"为主题,包含重点企业座谈、重要嘉 宾会见、开幕式等综合活动,以及围绕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和软件产业,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产业,新 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产业,化工新材料及绿色建材产业,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医药健康产 业,食品轻纺产业等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组织8场专题对接活动。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二级巡视员纪云文表示,此次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期间,《四川省招商引资政策和 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机会清单》将发布。目前,已收集机会清单重点项目100余个,总投资额超5000 亿元。(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29日,四川成都,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 ...
没想到现在二线城市,起势这么猛
虎嗅APP· 2025-04-28 13:35
以下文章来源于真叫卢俊 ,作者真叫卢俊团队 真叫卢俊 . 认认真真聊地产,实实在在谈买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 ,作者:余奔雷,题图来自:AI生成 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年初到现在,国内一个最大的变局,就是一二线城市之间的疯狂博弈。 从杭州的超新星式爆发,到提问后迅速做出反应的南京,再到拼命抢人抢产业的深圳...... 可见随着这波二线城市的强势崛起,一线的宝座似乎也不那么稳当了。 之前我们写过杭州已经接近一线水平,但除了杭州,其实有更多强二线城市逐渐露头,评论区更是引发了一波讨论。 而当我们用脚走过这些二线城市,更能深刻感受到它们中有些真的不甘平庸,正努力站到台前聚光灯下。 不夸张地说,此时此刻的它们,也许未来某一天就是彼时彼刻的北上广们。 一、成都:全国楼市一次绝对的异 军突起 这两年我们走过最多的城市就是成都。 某种程度上,成都确实已经是国内楼市第一城了,数据就是最好证明。 3年前商品房成交量取代武汉,从此成为全国第一。去年一二手成交双双拿下全国销冠,超过了上海和北京。而今年一季度月均成交2.9万套,超过了 上海小阳春的2.3万。 无论对比一 ...
能否终结数百年产业转移史,这是人工智能的一场“大考”
Guan Cha Zhe Wang· 2025-04-28 01:19
编者按:回望过去六百年的制造业中心转移历史,由要素价格上升导致的产业转移是每一个 制造立国的国家绕不开的梦魇。但是随着工业用人工智能从当初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 走深向实、稳步推进,人工智能似乎正在为我国践行"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这一论 断提供新的解决手段。 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 研究院)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发展路径》报告。报告提出推进人 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技术路径。 在 人民大学和赛迪集团联合举办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国际治理经验与产业安全"会议上,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教授进一步提出了人工智能终结 制造业转移趋势并推动产业升级的设想,并对人工智能在治理领域的颠覆性潜力提出了一系 列设想。本文根据现场发言整理,经翟东升教授审定。 【文/ 翟东升,整理/ 唐晓甫】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这个话题,让我联想到了全球产业转移。众所周知,狭义上的"全球产业转移"是 指二战以来的产业转移现象,但广义上来看,全球生产与贸易中心的转移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存在,而 且这种产 ...
湖南引力场丨新兴产业“县域深耕”的共生法则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13:13
编者按: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湖南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4×4"现代化产业 体系,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的推动下,各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稳健而有力。 4月24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湖南引力场——产业转移中的湖南"链"接术》系列报道,讲述湖南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企业跃迁升级的故事。本期,关注 新兴产业如何与县域经济共生共荣。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永州、长沙报道 3月29日,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专场对接会在长沙举行。会上,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电动工程车双电机智造基地及绿电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被重点推 介。 这座曾因"四不靠"(不通江达海、无高铁通达、水运航空空白、远离中心城市辐射)而饱受区位之困的县域,曾长期面临工业底子薄、产业配套弱的"先天 不足"。 "江华毗邻大湾区,物流成本低,而且政府的服务非常周到。"陈金龙回忆道,"我们提出机器设备的搬迁和安装需要费用支持,县里很快就给了回复,并帮 助解决了问题。"正是这种贴 ...
有机颜料出口冠军信凯科技成功上市,年营收超14亿,持续拓展高附加值赛道
梧桐树下V· 2025-04-17 12:58
4月15日,浙江信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335 简称:信凯科技)成功登陆深交所主板,首日股 价表现亮眼,公司发行价为12.80元/股,上市首日开盘报51.00元/股,大涨接近300%,总市值达49.50亿元,展现 出投资者对有机颜料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价值认可。 作为全球有机颜料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信凯科技连续九年蝉联国内有机颜料出口冠军,构建起覆盖DIC株式会 社、富林特集团、盛威科集团等国际油墨巨头的客户矩阵。公司本次上市共募得资金2.99亿元,将主要用于研发 中心及总部建设,通过强化技术研发能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机颜料出口冠军,全球化布局年收超14亿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颜料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机颜料作为现代精细化工的结晶,凭借卓越的色彩表现力、 环保安全性和耐候性能,在油墨、涂料、塑料等工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信凯科技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较早从事有机颜料产品开发的企业之一。公司最初以贸易业务为主,逐步发展为 集产品开发、品质管理和供应链整合于一体的全球着色剂解决方案提供商。 依托早期的贸易业务基础,公司聚焦海外市场,在荷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土耳其、印度、英国等 ...
爆款越火,老板越穷,谁「杀死」了中国服装厂?
商业洞察· 2025-04-10 09:28
在中国开服装厂,到底有多难? 这几年,"别碰服装"这几乎成了行内公认的一句忠告。机器不开没钱,开了亏钱;好一点儿的 老板"出去了",差一点儿的老板"进去了"。不断降低的利润、不断升高的成本,正在把服装厂 逼进死胡同。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 ,作者骆若男 方婷 36氪 . 36氪是服务中国新经济参与者的卓越品牌和开创性平台,提供新锐深度的商业报道,强调趋势和价值, 我们的slogan是: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作者: 骆若男 方婷 来源: 36氪(ID: wow36kr) 01 堆积的库存,消失的订单 36氪首先来到了位于浙江的诸暨大唐袜业城,电商平台上出售的袜子,70%都来自这个袜业 城。外贸和电商曾经让这个小镇一度整条街都是年流水百万级别的小型工厂,袜业城也成了全 国乃至全球最繁荣的袜子交易中心。 而如今,在下午最繁忙的时间段,市场里却人头寥寥。 而消费者这端,服装尤其是女装越来越差的质量、越来越等不到的预售期,也让大家怨声载 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双输的局面?现在办厂还有前途吗,出路又在哪? 36氪实地走访了多家工厂,在最真实的生产前线,窥探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兴衰演变。 一位已经做了30年袜子的老板娘,靠着 ...
矽电股份冲刺创业板:探针技术破局者如何锻造半导体测试“新质生产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04:26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rise of domestic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Xidia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referred to as Xidian), which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milestones in the probe testing technology sector, breaking foreign monopolies and positioning itself as a leading player in the Chinese market [2][4]. Group 1: Company Overview - Xidian is primarily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semiconductor-specific equipment, with a focus on probe testing technology [2]. - The company is the first in mainland China to achiev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12-inch wafer probe testing equipment, breaking the long-standing foreign monopoly [2][4]. - As of 2019, Xidian held a 13% market share in the mainland probe testing equipment market, ranking fourth overall and first among domestic manufacturers [2]. Group 2: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Xidian h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nd mass-produced 6-inch wafer probe testing equipment, which has been sold to major domestic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rs [4]. - The company has mastered several core technologies, including high-precision fast-response large-stroke precision stepping technology and automatic needle alignment technology [6]. - Xidian's product range has expanded from manual to fully automatic probe testing equipment, covering sizes from 4 inches to 12 inches [5][6]. Group 3: Financial Performance - Xidian's revenue has shown rapid growth, with figures of 399 million yuan, 442 million yuan, 546 million yuan, and 335 million yuan from 2021 to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2024, driven by increased demand in the downstream industry [6]. - The company's revenue from probe testing equipment has consistently accounted for nearly 95% of its total revenue [5]. - The market share of Xidian in mainland China has increased from 19.98% in 2021 to 25.70% in 2023 [7]. Group 4: Market Opportunities - The global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s undergoing a significant shift, with a notable portion of new semiconductor wafer plants being established in mainland China [8]. - The domestic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market has substantial room for growth, with current localization rates of 16.4% for front-end equipment and 13.2% for back-end equipment [9]. - Xidian plans to raise 545 million yuan through its IPO to invest in R&D and expand its production capacity, aiming to enhance its market presence and product offerings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