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Search documents
学有所悟 | 不断厚植廉洁文化土壤
Zhong Yang Ji Wei Guo Jia Jian Wei Wang Zhan· 2025-06-26 01:18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过程中,贯彻全面 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系统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验提出的重大命题,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 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新征程上,必须把握新时代 廉洁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不断厚植廉洁文化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不想腐",从根本上要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涵养廉洁文化,夯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 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要加强思想引领,坚持 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 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 想贯通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增强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 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动将党的创新 ...
济宁:“文化+”赋能千行百业
Da Zhong Ri Bao· 2025-06-26 00:44
Group 1 - The core idea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modern educ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s, showcasing its relevance and adaptabilit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1][2] - The "Cultural + Youth Education" initiative is highlighted as an innovative solution to enhance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1] -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practices, such as the self-produced play "The Bride Price Incident," reflects a shift towards more modest wedding customs, fostering a new cultural ethos in local communities [3] Group 2 - The "Cultural + Tourism" approach is being implemented in Jining, with various attractions and activities designed to engage visitors and promote cultural heritage [4] -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bases in multiple counties aim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mprove the moral standards of local officials [4] -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branding through cultural elements, such as the "Li Bai" character, is contributing to the enhancement of urban soft power and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4]
文化和旅游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美好生活
Jing Ji Ri Bao· 2025-06-25 21:54
本报北京6月25日讯(记者张雪)国新办25日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文化和 旅游领域的代表围绕"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古越是首批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11年来,他致力于传承红岩精 神,讲述红色故事。2024年古越和同事一起创建了红岩精神宣教劳模和工匠创新人才工作室,一方面推 动团队从"讲解服务型"到"学术引领型"转变,另一方面创新和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讲解路径。"我们是红 色文化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和英雄烈士的故 事,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的作用。" 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25年来始终如一做一件事情——用文化温暖城市的建设者。"文化馆 人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为全民普及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市民能够走近艺术,提升国民的艺 术素养。"现在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更多元、更潮流,更注重场景的体验感,黄晓丽认为这要求文化馆 要顺应时代变化,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馆"。"我们的秘诀是开门办馆,做大家的文化馆,办人民的文 化馆。我们已经构建起市镇村三级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分 ...
把文旅热度转化成文化温度——五位基层文旅工作者讲述奋斗故事
Xin Hua Wang· 2025-06-25 14:47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把文旅热度转化成文化温度——五位基层文旅工作者讲述奋斗故事 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将文化馆比作群众文化的"中央厨房",持续不断为百姓烹饪精神文化食粮。 新华社记者周玮 近年来,"观演热""非遗热""旅游热""文博热"层出不穷,文化和旅游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何将文旅热度转化成文化温度?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5日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五位基层文旅工作者围绕"推动文 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美好生活"分享各自的奋斗故事。 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文化和旅游部推荐的基层代表围绕"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丰 富人民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我们'送菜上门',搭建起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分馆、支馆、文化空间像便利店一样遍布东莞每一个角落;我们还个性化'点菜',通过线上平台提 供1000多种文化产品,群众点单,政府买单;同时注意'营养搭配',提供音乐剧《东莞东》青春版等新大众文艺精品。" "文化馆人是离市民幸福生活最近的文化工作者,每当见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微笑,我们就激情满怀,动力 ...
倾听尼山2025|杨朝明:只有摒弃傲慢与偏见,才能奠定文明交流的基础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11:10
我们曾低估孔子以前的上古文明,而中国文化之根正深植于此 前数千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等理念即体现此渊源。 正因根基深厚,中国文明方能繁茂。 作者:刘绍禹 封图:东方IC 编者按: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今年 7 月 9 日 —10 日在山东曲阜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 "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文明间关系 与全球现代化 " 。日前,《经济观察报》专访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孔子研究院前院长杨朝明。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孔子研究院前院长杨朝明 杨朝明: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深刻揭示了文明发展的本质规律 与全球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各美其 美"是强调每 个文明都有独特价值与绚丽色彩。 世界上众多文明历经岁月沉淀,形成了各自的鲜明特质。如中华文化以其强 大包容性,在历史长河中融合多元文化,发展至今;西方文明在理性思辨与科技创新方面独树一帜。这些文明成果皆是人类智慧结 晶,都应得到尊重与珍视。只有摒弃傲慢与偏见,承认各文明的独特美,才能奠定文明交流的基础。 "美美与共"则倡导文明间相互学习、借鉴与包容。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
倾听尼山2025 | 杨朝明:只有摒弃傲慢与偏见,才能奠定文明交流的基础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5 07:15
(原标题:倾听尼山2025 | 杨朝明:只有摒弃傲慢与偏见,才能奠定文明交流的基础) 编者按: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今年 7 月 9 日 —10 日在山东曲阜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 " 各美其美,美 美与共 —— 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 。日前,《经济观察报》专访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 授、孔子研究院前院长杨朝明。 杨朝明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下,不同文明更应突破隔阂,在平等对话中取长补短。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恰 是这样一个优质平台,它让各文明超越差异,共同探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为世界精神重 建凝聚力量。 在谈到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时,他说,中国历史与现实已证明中国文化的价值,这也让越来越多青年与 外国友人对其产生兴趣。如今我们需讲清中国的历史,以理解当下与未来,让中国文化传播世界,这或 是中华民族给世界的伟大礼物。 以下为访谈: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孔子研究院前院长杨朝明(受访者本人供图) 经济观察报:杨教授您好,非常荣幸能和您就本届"尼山论坛"及儒家文化等话题,和您做一次采访并进 行一些请教。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 化 ...
心中有光 愿成为光 散发着光
Ren Min Ri Bao· 2025-06-24 22:01
"我要救人,能从您家窗户过去吗?"广西藤县一名4岁女童被卡在8楼阳台的防盗网上,摇摇欲坠。危急 时刻,95后小伙黄兴杰冲到9楼,徒手攀爬至女童身边,单手托举将其安全送回屋内;居民家中电热毯 突然着火,火势迅速蔓延,正在小区巡逻的保安吴怀军发现后,两度冲入火场,成功救出两位被困老 人,自己的脸被浓烟熏得黢黑;"滑坡了,快停下!"突遇塌方,退伍老兵熊金华穿上反光背心,冒雨站 在高速路中间反复挥舞双手,拦停一辆又一辆汽车,却不顾自己的小货车被泥石掩埋……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险境并非随处可见,需要挺身而出的紧急时刻也非经常上演。但如果你我身 边,就恰好发生了类似的突发情况,相信我们中的很多人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换成是别人,也会这么做的""我是个普通人,只是我恰巧遇到了""其实当时什么也没想"……了解"中 国好人榜"上的"好人"事迹后,你会发现这几句话的出现概率很高。 善举绝非出自偶然。道德的种子早已埋在每个人的心间,只等恰当的时机破土而出。 "好人"是普通人,又不是普通人,区别在于能否将善念转化为行动。关键时刻,是选择留在原地,还是 多走一步?这一念之别,究竟在哪?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这不是危急瞬间的冲动选 ...
文莱、丹南、林梦华人社团联合举办书法比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Xin Hua Wang· 2025-06-24 09:01
新华网斯里巴加湾市6月24日电(记者李萌)文莱、丹南、林梦书法大赛近日举行颁奖典礼,本届 比赛征集了近300件书法作品,成为传承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交流平台。 据介绍,本届比赛颁奖仪式于22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中国驻文莱大使肖建国在致辞中 表示,文莱、丹南、林梦三地华社联合举办书法比赛,以笔会友、以文促信,让更多文莱和马来西亚朋 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人文相亲、民心相通,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 建设的生动实践。 肖建国大使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成为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传承的艺术瑰宝,文化认同的情 感纽带,薪火相传的心灵寄托。" 文莱中华书画文化协会会长杨镇声表示,今年文莱中华书画文化协会将迎来成立五周年,未来协会 将更加积极弘扬书法文化,为更多学生提供免费学习书法的机会,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扎根发展。 据介绍,本届比赛按照年龄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公开组,共颁发了30余个奖项。来自文 莱中华中学九年级的参赛选手陈昌威在发言中说,比赛让我们在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中重新认识了中华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日本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4 08:21
在活动中,日本侨报出版社总编辑段跃中还向山东省出版代表团介绍了出版社创办30年来在日本出版领域的努力与成果,特别是在出版主题图书、讲述 中国故事、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经验。 图为参加《儒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儿童漫读系列》日文版签字仪式的部分嘉宾合影。日本侨报社提供 《儒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儿童漫读系列》是明天出版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代表性成果。该系列由山东大学讲 习教授杜泽逊领衔学术团队,精选《大学》《论语》《孟子》《诗经》等十部儒家经典,以现代漫画语言和儿童视角重构传统经典,实现"童趣化"与"可读 性"的双重创新。 通过漫画叙事将深奥典籍转化为生动故事,让小读者在图像中感受圣贤思想;融合"国风立绘""知识课堂""思维导图"等多样化模块,构建系统启蒙框 架;并在学术支撑下,实现经典内容的现代价值重塑,使千年智慧以孩子"看得懂、爱阅读"的形式焕发新生。 此次《儒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儿童漫读系列》日文版版权的成功输出,是齐鲁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迈出了关键一步。当"杏 坛"文化符号与"富士山樱花"在漫画语言中交汇,便构建起一座以东方伦理共识为基础的文明 ...
佛山魁星书院:无墙书院敞开千家门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24 04:05
佛山魁星书院: 无墙书院敞开千 家门_南方+_南 方plus 沿着青石铺就 的"青云梯"拾级 而上,岗山巅的 七层魁星阁在绿 荫环抱中巍然矗 立。藏书阁里 11400册典籍彰 显千年文脉,讲 学堂时常传出琅 琅书声——这座 2024年3月挂牌 的岭南书院(佛 山魁星书院), 正如其"没有围 墙"的定位,将 千年文脉化作滋 养城市的清泉。 据运营数据显 示,截至今年3 月,魁星书院已 先后举办95场活 动,服务群众超 一万人次。 魁星书院。 千年文脉有新篇 状元堂的玻璃展 柜里,清代佛山 籍状元梁耀枢的 殿试策论复刻本 笔力遒劲,墙上 的西樵山四大书 院复原图重现明 代讲学盛景。史 料记载,佛山历 史上先后建成书 院超120座,数 量曾占全省五分 之一。藏书阁珍 藏的11400册典 籍中,清代岭南 名臣吴荣光手书 《石云山人诗 稿》被列入国家 珍贵古籍名录。 清晨常有长者驻 足方志馆研究碑 帖,黄昏多见学 子在文脉堂誊写 先贤诗句。魁星 书院核心区域围 绕岗山布局, 其中,山下的讲 学堂、悦书房由 原岗公园的市 政用房改建而 成,如今作为书 院的日常讲学和 居民阅读之所。 山顶的魁星阁是 桂城的重要塔式 地标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