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度型开放
icon
Search documents
杭州推进标准制度型开放 交出“亮眼答卷”
Hang Zhou Ri Bao· 2025-07-03 03:00
近年来,杭州开放型经济跑出"加速度",标准制度型开放成为重要"引擎"。以智能网联、生物医 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为重点,杭州瞄准国际先进标准,积极开展"百城千 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目前,全市已有5641个企业产品参与对标,数量居全国186个试点城市 首位;主导或参与的1928项国家标准中,超半数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为企业"走出去"筑牢 了标准"地基"。 在抢占国际标准话语权方面,杭州聚焦集成电路、机器人、数字安防、网络通信四大领域,着力构 建产业链标准体系。通过指导宇树科技、五八智能等龙头企业梳理技术长板,明确标准研制方向,形成 一批国际、国家标准提案清单,系统化推进标准研制。截至目前,杭州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149项,主导国家标准1185项、行业标准2552项;承担国际标准组织和国内技术对口单位7个;主导的自 动化系统与集成领域3项国际系列标准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实现了智能制造领域国际标准的 重大突破,被英国、丹麦、俄罗斯等18个国家等同采用。 人才是标准创新的核心支撑。杭州在全国首创"企业标准化总师"制度,通过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企业标准 ...
★五部门推动南沙加快建设跨境资管中心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6
为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意见》明确将探索适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资金结算政策。支 持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积极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支持南沙开 展跨境股权投资便利化试点,简化申办流程。 为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意见》明确将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探索金 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意见》提出,支持在南沙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应用的数据算力中 心、研发认证中心、测评中心以及监管平台等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 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吸纳港澳居民就业、实习。 为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意见》明确将推动跨境支付服务便利化、跨境信用融资便利化和国际 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有序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支持银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清 算机构合作依法合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稳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多边央行数 字货币桥建设。 为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意见》明确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支持符合条 件的优质证券公司通过新设或并购等方式取得公募基金资质。大力发展公募 ...
★中国资本市场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不可替代投资机遇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6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5月19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深交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随着中国 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的进一步彰显,以及改革开放活力的进一步释放,中国资本市场必将成为更多外资 投资兴业的重要平台,为全球投资者共享中国发展红利提供更多机遇。 "投资中国意味着更高的确定性。"李明表示,这种确定性来自于稳健的经济基本面和稳定的政策预期。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取得"开门红",展现出强大韧性。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具有完整的产业 体系、齐备的基础设施、超大的市场规模、不断积聚的发展动能、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在世界经济增 长放缓背景下,中国坚持扩大内需与扩大开放并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一直是全球GDP增长的主要 贡献者。 从资本市场自身来看,去年以来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监管执法和投资者保护力度不 断加强,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等关键举措深入推进,市场生态正加快完善,随着资本市场投 融资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 李明表示,从全球来看,在稳定已经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更加稳健的中国经济和更有韧性的A股市 场,将为全球投资者提 ...
山东出台20条高含金量举措稳外资
Da Zhong Ri Bao· 2025-07-03 01:07
山东出台20条高含金量举措稳外资 对年内拟到资过亿美元重点外资项目库全面跟踪服务 记者7月2日从省商务厅获悉,为深入贯彻国家稳外资决策部署,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 《山东省2025年稳外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出20条高含金量举措。 此外,在增强开放平台效能等方面,我省将实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与利 用外资运行监测,推动综保区发展"保税+"新业态,进一步塑强利用外资主阵地;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 提升战略,围绕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开展全链条集成化改革和更大力度压力测试。 《方案》明确,我省将建立重大外资项目定期调度机制,对年内拟到资过亿美元重点外资项目库全面跟 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落地建设中困难问题。同时,进一步畅通外资企业权益救济渠道,做好外资企业 政府采购领域投诉处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应依法受理投诉并公平处理。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的落地实施,标志着山东利用外资工作进入以"更高水平制度型开 放"和"更优营商环境"为核心驱动的新阶段。(记者 孙源泽) 《方案》在延续国家稳外资核心框架基础上,结合山东特色进行深化与创新。其中,在有序扩大自主开 放方面 ...
制造业锚定产能高地 金融业抢滩开放红利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1 19:14
证券时报记者张淑贤 走进特斯拉储能工厂总装车间,工人们正在总装线上有条不紊地组装着一台台储能系统Megapack。每 台Megapack储能规模超过3.9兆瓦时(约3900度电),约可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用电需求。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作为特斯拉在全球的第二个储能工厂,目前正根据订单情况有序实施生产。"特斯拉 中国能源业务总经理董鲲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产4个多月以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 生产的储能系统Megapack除供应中国市场外,还出口了数百台至欧洲、大洋洲的多个国家及地区"。 董鲲表示,按照规划,项目储能规模达吉瓦时级别,完全投运后可满足上海每年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一 半以上电力调节需求。其中,一期预计今年建成投运,储能规模为300兆瓦时。 锚定产能高地,越来越多的外资制造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今年3月,德国汉高位于江苏太仓的消 费品牌中国工厂正式启动。此前,德国汉高美发产品生产总部项目已完成对苏州博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博克")工厂的收购,并将进一步优化产线、提高产能,自主生产施华蔻等知名品牌洗 护产品,打造汉高消费品牌核心工厂。 汉高消费品牌亚洲区生产运营及供应链负责 ...
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子
Xin Hua Ri Bao· 2025-06-30 20:33
作者简介于波,江苏省生产力学会秘书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江苏省"六大 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荣获"2020年度中国生产力学会优秀成果奖""第十三届江苏省高校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 于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 局作贡献,并指明其中一个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科技创新是产业创 新的核心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飞跃,两者相辅相成、互促共进。探寻科产创新融合发展新 路子,扎实推进科产创新深度融合,也是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的着力点 和"必答题"。 切实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体系。推动企业共建或 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推进协同创新合作。简化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手续,加大企 业创新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促 进企业创新的金融产品。推进实施职务成果赋权、科技人才特殊薪酬管理和中长期股权激励等政策,破 解科技创新激励体制机制难题 ...
对外开放蓝皮书:强化“两区”平台效应 北京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其次,应在《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引领下,积极探索电信、 金融、文化、健康医疗等限制性服务业规则对接,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助力服务业扩大开放。 再次,应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和对市场主体的司法保护力度,激发市场主体 创新意愿,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最后,应继续强化"两区"在对接高标准区域性经贸协定中的"试验田"作用,如围绕《全面与进步跨太平 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的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国有企业条款等内容,开展符合我国发展实际 情况的规则探索,助力我国融入高标准世界经济体系。 在国际规则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北京市立足"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合规治理、促进金 融业等关键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深化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 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取得重要成就,对全国对外开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 撑。 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 (2024)》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我国首部聚焦对外开放领域的系列蓝皮书,该书自 2021年 ...
打造现代化先行示范引领区
Jing Ji Ri Bao· 2025-06-28 21:59
Core Viewpoint - Promoting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a key measure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1] Group 1: Strategic Initiatives - The "14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2035 vision outline support for Shenzhen, Pudong, and Zhejiang to drive significant national regional strategies [1] - Shenzhen aims to implement an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build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becoming a global benchmark city [1] - Pudong focuses on establishing a high-standar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rule system, enhancing its role in global resource allocation [1] - Zhejiang is working on a framework for common prosperity, providing a provincial model for nationwide implementation [1] Group 2: Achievements and Progress - Shenzhen's GDP increased from 2.78 trillion yuan in 2020 to 3.68 trillion yuan in 2024, maintaining the top position in industrial output and patent applications [2] - Pudong has expanded its high-level institutional openness, enhancing its global resource allocation capabilities and launching new financial products [2] - Zhejiang's income dispar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decreased from 1.96 in 2020 to 1.83 in 2024, with urban and rural income levels reaching 78,000 yuan and 43,000 yuan respectively [2] Group 3: Future Directions - Emphasis on deepening reforms to create a market-oriented, legal,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ensuring fair competition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3] - Focus on building globally influential innovation hubs, enhancing strategic scientific capabilities, and fostering a robust innovation ecosystem [4] -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rough high-level institutional openness and expanding service industry access [4]
释放服务贸易更大潜能
Jing Ji Ri Bao· 2025-06-25 21:57
不过,尽管服务贸易总体表现势头强劲,但也应正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北京、 上海、广东等东部地区,而中西部省份因产业基础薄弱、开放平台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参与度相对较 低,导致全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提升存在结构性掣肘。另外,我国在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领域 拥有一定竞争力,但在法律、金融、研发、品牌咨询等知识密集型高端服务方面,仍缺乏具有国际影响 力的本土企业和服务品牌,服务出口结构仍需优化。未来,要想更高质量地发展服务贸易,就需更好地 发挥稳外贸、促转型、强产业的作用,多方面发力。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3706亿 元,同比增长6%。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1010亿元,进口16546亿元,顺差4464亿元;服务贸易出口 2505亿元,进口3644亿元,逆差1138亿元。随着我国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其在稳增 长、促转型、拓市场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从传统服务板块稳步回升,到数字、绿色等新兴服务加快拓 展,服务贸易正在成为外贸体系中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延续良好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