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生保障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一轮金融支持政策下的重点投资方向与项目谋划
Sou Hu Cai Jing· 2025-05-23 10:12
01 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文章来源:JIC投资观察 作者:吴赟、曾庆平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尚存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在持续回升向好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巩固基础。在这一 关键时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系列旨在 稳定市场、提振信心的重要金融政策。 本轮政策的核心目标明确:一是通过提供充裕的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支持实体 经济的稳定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二是针对特定领域如房地产、中小微企业等精准施策,化解潜在风险, 激发内生动力;三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特别是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和民生保障等。 这些政策为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此背景下,投融资项目的 谋划及资金支持策略也在最新政策导向下进行着调整与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改善项目仍将是国家资金投放的重点领域。为有力推动我 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现经济结构的深度转型与升级,2025年中央财政、地方政府与社会资 本将进一步合力扩大社会融资规模,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 重点投资方向 新一轮金 ...
“一老一小”都是“宝”
Liao Ning Ri Bao· 2025-05-18 00:35
失能老人照护是养老的难点。为解决这个难题,省民政厅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 作,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内的中度失能以上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纳入集中照护保障范围。 养老院里,伴着轻松舒缓的音乐,00后的养老护理员带着老人们跳起健身舞;乡村中心幼儿园的操 场上,孩子们在新添置的运动器材上攀爬嬉戏……立夏时节,生机盎然的辽沈大地上,一个个民生镜 头,传递出融融暖意;一张张笑脸,写满了幸福。 "一老一小",事关千家万户,也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大事"。在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我省在保障 和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老有所养"夕阳"更红 每到中午,盘锦市双台子区育红社区便民食堂就开始热闹起来。"我来份土豆丝,再来份血豆腐, 你俩看看来点啥?咱几个一起聚个餐。"居民张阿姨和同伴来便民食堂就餐,大家聚在一起边吃边聊。 社区内的小食堂,让老人吃上软烂可口的饭菜,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和特殊困难群体等还有五到 八折的优惠。 目前,全省这样的社区食堂、长者食堂、老年助餐点等服务机构已发展到776家,日均服务约1.5万 名老年人,解决了不少高龄、独居老人的吃饭难问题。 "让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吃上热 ...
理论视野 | 统筹增进民生福祉与有效扩大内需
"五一"假期期间,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供给,加强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 品质,带动旅游消费欣欣向荣。图为游客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风古灶旅游休闲街区观看醒狮表演。 新华社发(黄继明 摄) 回答共同富裕的时代之问亟需民生改善与消费提振协同增效。统筹增进民生福祉与有效扩大内需,是实 现共享发展、迈向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 裕。强化民生保障,本身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推动成果共享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 障体系,还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都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共 享发展成果。在此基础上促进消费,特别是鼓励绿色、健康、文化等类型的消费,不仅能够提升人民的 生活品质,也能引导经济结构向更可持续、更符合人民福祉的方向转型。将扎实的民生保障与有效的消 费提振措施有机结合,形成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更为 坚实的制度基础。 多措并举保障民生促进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维护经济安全的关键路径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经贸关系复杂演变的环境下,增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
沈阳苏家屯区:聚焦惠民政策落实 织密数据监督网
沈阳市苏家屯区纪委监委以特殊困难群体低保金被截留、侵占问题为切入点,创新应用大数据,构建城 乡低保金违规代领问题的监督模型,以案件查办为突破,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 问题。 为了更好的保障特殊困难群体权益,办好民生实事,苏家屯区纪委监委督促区民政局细化完善《困难群 众救助补助资金代领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代领的范围、流程和监督机制。区纪委监委还督促区民政 局组织全区12个街道自查,揪出冒领人员并追回骗领资金,确保救助款项流向,提升社会救助资源分配 的公正性,推动苏家屯区社会救助工作更加规范、严谨。(沈阳市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赵宇航) 为进一步提升案件查办综合效果,扎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该区纪委监委跟踪问效,向民政局 和街道办事处了解整改落实情况,让监察建议书成为整改的督办书。近日,该区纪委监委对沈水街道大 淑堡村进行回访,核实得知郑某某的低保金终于被退了回来。 在大数据监督模型帮助下,沈水街道大淑堡村村委委员张某某代领郑某某低保金的疑似问题浮出水面。 经查,大淑堡村财报账员张某某保管了因病住院的郑某某的低保金,并支取其低保金用于个人消费。 苏家屯区纪委监委对低保违纪违法案件全 ...
湖北出台“30条”全方位提振消费 数字赋能激发消费活力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5-13 00:07
长江商报消息 近日,湖北省正式印发《湖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围绕"促增收、强保障、优体验、提品质、扩开放、稳环境"六大核心领域,推出30条具体措施,旨在激 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战略支撑。 三大路径夯实消费基础 聚焦民生福祉,《方案》首先从收入端发力,通过提升工资性收入增长动力,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 力,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夯实消费基础。提出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行动。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和 五大现代服务业集群,持续推动楚商回乡、校友回归,实施"才聚荆楚""技兴荆楚"工程,2025年城镇新 增就业将突破70万人,技能培训超40万人。同时,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以 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发放规模,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 经营性收入方面,《方案》提出,湖北将加速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 款改革试点,深化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全年计划新增创业担保贷款30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也被 赋予更多想象空间,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养、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新业态,助力农户增收 致富。 此外 ...
苏州市领导在相城区调研
Su Zhou Ri Bao· 2025-05-09 00:22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刘小涛对相城区相关工作给予肯定。围绕做好下一步工作,他指出,要坚 持创新驱动,抓好源头创新、龙头创新,发挥重大科研平台策源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 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加强产业谋划,坚定不移培优育强、招大引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 生产力,打造数智经济发展高地。要发力城市建设,学习借鉴"大密大疏"手法,推动城市更新和产业焕 新融合,进一步强业态、聚人气、增活力。要深化基层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安全 生产"六化"建设,用好"331"机制,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做好民生保障,抓好 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建设全龄友好城市。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 神学习教育,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市领导祁松,相城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5月6日至7日,市委书记刘小涛在相城区开展调研。他强调,相城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坚持实 事求是,深化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 水平安全的良 ...
余杭审计以项目监督守护民生幸福
Hang Zhou Ri Bao· 2025-04-30 03:14
在此基础上,余杭审计还推动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实现"防未病"与"治已病"同步发力。在公共投资 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情况专项审计中,余杭审计推动主管部门建立了工资专户备案动态监测机制,以源头 防范举措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针对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情况的专项审计,余杭审计促使主管部门完善城 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与隐患排查机制,有效提升城市安全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 未来,余杭审计将持续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围绕重要民生项目的资金投入、使用效益等关键环节, 进一步强化监督,切实当好发现问题的"侦察兵"和解决问题的"智囊团",以高质量审计工作护航群众幸 福生活。 对此,余杭审计迅速督促属地政府采取整改措施,并引导相关单位以电话沟通、入户讲解、办讲 座"划重点"等方式,加大养老服务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经过审计跟进与属地落实,使该项惠民政策落 到实处,使得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依托审计监督推动养老服务有效落地,只是余杭审计保障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余杭审计 聚焦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整合监督资源,推动了一批重要民生项目取得实效。比如在余杭区住 建局经责审计监督中,余杭审计关注购租房补贴的审核发放情况,助力保障补贴有序发放; ...
刚刚,财政部重磅发布!
凤凰网财经· 2025-03-24 12:59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何内涵?财政部网站3月24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显示,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三是大力优 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四是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增 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 落实落细一揽子化债政策,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报告明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要点速览: 图:财政部网站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等 加大中央本级科技投入,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统筹用好化债支持政策,支持地方加快偿还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大力提振消费。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推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适当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 ...
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 着力破局结构性就业矛盾丨两会热点前瞻
证券时报· 2025-02-28 00:17
就业、生育、养老、教育、医疗……民生始终是每年全国两会的核心议题,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在全国两会前夕,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多位 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表达了对高质量充分就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等民生热点议题的关注。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今年,我国将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受访专家学者看来,今年民生保障 将聚焦民生痛点堵点,更大力度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扩大养老服务保障覆盖面等。着眼于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等民生难点痛点,今年有必要推进教育体制机 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紧盯民生痛点堵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5年,新一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将首次超过1200万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挑战。 "平台经济的发展与就业民生紧密相关。"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告诉记者,平台需要通过持续的业态创新,优化整合数字生产要 素,通过构建平台生态中枢、特色业务板块和增长点,为促进就业提供更具创新性的生态业态基础保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有待健全。 "老年人法律需求总体呈现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