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构性就业矛盾
icon
Search documents
特稿|蔡昉:从菲利普斯曲线到贝弗里奇曲线——应对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政策框架
Di Yi Cai Jing· 2025-06-18 01:33
最后,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内卷化。随着农业劳动力人数减少和年龄老化,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放 慢。由于户籍制度仍然妨碍农民工永久性在就业城镇落户,养老保险制度的分割性使得大龄农民工无法选择在城 镇养老,因此,劳动力流动方向已经发生逆转,在外出农民工增长速度明显减速的同时,他们中跨省、跨市、跨 县的比重均有所降低。众所周知,就生产率水平而言,非农产业高于农业、城镇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 和镇。因此,这种劳动力流动方向变化就意味着内卷化,在整体上降低了生产率,削弱了劳动者报酬提高和就业 质量改善的基础。 结构性就业矛盾的产生原因 在经济史上,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为技术性失业,即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导致自动化, 进而替代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不过,现阶段中国遭遇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却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形成 的。充分了解这些因素,是确保应对措施能够对症、精准和有效的必要智力前提。 在人工智能时代,就业面临冲击的挑战与生产率预期提高的机会并存,为了抓住机会、迎接挑战,相关的能力建 设和制度创新应该更富前瞻性、力度更大。 中国就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性、周期性转变为结构性,这要求政策理念、 ...
海南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Hai Nan Ri Bao· 2025-05-24 01:26
《通知》提出六措并举:面向产业一线征集项目化培训需求;及时发布培训项目,提供方便快捷服 务;优化培训资源供给;支持开展项目化培训;支持劳动者培训结束后参与职业技能评价;支持培训品 牌建设。 其中,在支持培训品牌建设上,我省将培育打造有地方优势特色、培训数量大、就业效果好的培训 品牌,以"地名(企业名)+职业(工种)名称+培训"等通俗易传播的方式命名。各市县应至少培育1个 优质培训品牌,确保形成"一县一品牌"项目化培训格局。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宗平)怎样有效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省人社厅、省财政厅 近日发出《关于深化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开展大规模职业 技能培训,推动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 根据《通知》,我省"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任务目标为:到2027年底,面向有就业和培训意愿 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积极开展 职业技能培训;广泛调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社会化培训机构等积极性,积极发挥有效市场作用,大 力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评价资源,动态发布培训指导目录;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 ...
山东“出招”破解高技能人才短缺难题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20 14:32
为更好地破题"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财政厅等12个部门制定了《山东省支持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若干措 施》。5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技能山东"建设,打造技能人才集聚新 高地等相关情况。 建设高技能人才发展高地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介绍,近年来,山东聚焦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 价、激励、服务等全链条,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大军。截至目 前,山东高技能人才总量达460万人;现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能人 才70人,全国技术能手771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总量均居全国前列。 (原标题:山东"出招"破解高技能人才短缺难题) 当今,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力量。中国各省份纷纷出台相 关政策,展开激烈的高技能人才争夺战。 作为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山东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以及31个制造业大类,产业体系完备、规模庞 大,这使得山东更加需要一支规模宏大且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来作为有力 ...
稳就业,抓好存量、增量、质量(评论员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5-18 22:02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 市场、稳预期,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这一重要要求,是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 移办好自己的事的重要着力点。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探讨如何更好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为增强高 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凝心聚力。 ——编 者 我国是个大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就业潜力很大、政策工具箱充足 怎么看待当前就业形势? 先看一组数据。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快于时序进度;而城镇调查失业 率均值则是5.3%,低于预期控制目标。一增一减,体现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再看一组对比。福建公布一季度职业供求状况分析,"快递员""营销员"的需求缺口较大;而像"会计专 业人员"等工种,市场登记缺口为负数,出现"供大于求"。一正一负,折射出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存 在。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脉动,一头连着万家灯火。在不久前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 要要求。"稳就业"居首,意味着经济发展越是承压前 ...
完善政策工具箱精准稳就业
Jing Ji Ri Bao· 2025-05-01 22:03
在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时,企业有可能更害怕亏损,对风险更加敏感,容易导致提前缩减招聘规模, 进而加剧就业市场波动。因此,要通过前瞻性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及时明确政 策导向,有效锚定市场预期,缓解情绪波动对就业市场的冲击。通过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完善 阶段性就业补贴,建立稳定预期的引导机制,帮助企业消除顾虑,稳定用工信心,保证就业市场稳定 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万家灯火。就业稳则民生稳、发展稳、社会稳。国新 办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 责人表示,近期,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了做好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 施,与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任务形成接续,是应对外部环境变 化的重要举措。当前,如何更好地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段时间以来,在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国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各地区 各部门积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通过及时调整优化稳就业政策,稳岗返还政策持续实施,吸纳就业 ...
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 着力破局结构性就业矛盾丨两会热点前瞻
证券时报· 2025-02-28 00:17
就业、生育、养老、教育、医疗……民生始终是每年全国两会的核心议题,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在全国两会前夕,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多位 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表达了对高质量充分就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等民生热点议题的关注。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今年,我国将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受访专家学者看来,今年民生保障 将聚焦民生痛点堵点,更大力度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扩大养老服务保障覆盖面等。着眼于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等民生难点痛点,今年有必要推进教育体制机 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紧盯民生痛点堵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5年,新一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将首次超过1200万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挑战。 "平台经济的发展与就业民生紧密相关。"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告诉记者,平台需要通过持续的业态创新,优化整合数字生产要 素,通过构建平台生态中枢、特色业务板块和增长点,为促进就业提供更具创新性的生态业态基础保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有待健全。 "老年人法律需求总体呈现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