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器械创新
icon
Search documents
首个川渝医疗器械领先用户社区正式上线 成都未来医学城加快构建医疗器械创新生态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5 02:57
据了解,成都未来医学城近年来持续加强双城区域协同交流合作:去年10月,川渝医药产业发展药品注 册技术系列培训班在成都东部新区举行,为川渝地区生物制品相关医药企业和有关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 指导和政策解读;去年11月,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与重庆金凤实验室正式建立战略合作,聚 焦生物芯片等领域协同创新,为成渝地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新动能;园区企业成都万众未来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孔确(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医院、科研机构开展联合研发,推动跨区域成果转化…… 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未来医学城为主阵地,促进川渝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协同,推动"临 床痛点"转化为"创新亮点",推广社区示范应用,助力创新价值落地。 四川省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旨在为临床研究者、技术专家和产品开发者搭建协作平台,通过及 时反馈器械使用问题、发布临床需求、共享研究成果,推动企业精准研发高价值产品,加速临床成果转 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成都未来医学城成功挂牌川渝首个"医疗器械领先用户社区应用示范点",本次 活动也是应用示范点建设打造的具体落实和深化推进,将推动未来医学城加速构建医疗器械创新生态。 园区着 ...
最新!6款医疗器械进入创新通道
思宇MedTech· 2025-06-03 07:07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即将召开: 2025年6月12日,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2025年9月4-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2025年6月3日,NMPA公布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25年第5号),有6款产品进入创新通道。 1. 产品名称: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申 请 人:西安敦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敦博医疗 是一家植入式三类有源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高科技公司,目前在研产品包括: 单腔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双腔无导线心脏起搏器、迷走神经刺激仪治疗 心衰 等产品。公司掌握关键的医疗与半导体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研发的专用数模混合芯片、硬件电路、软件应用系统及结构材料。 2. 产品名称:胸腰椎后路内固定磁控连接棒系统 申 请 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3年,是 爱康医疗核心子公司 ,爱康宜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 京市级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化车间)等国家级、省部级 ...
报名!2025上海交大医工创新转化工作坊
思宇MedTech· 2025-05-30 13:43
一次创新思维的碰撞,一场探索医疗科技创新的合作之旅! 医生 ×CEO ×工程师 ×投资人 强强联合,破解医疗器械创新难题! 如果你对 医疗器械创新、医工结合、技术转化 充满兴趣,那么这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附属医院 × 生物医 学工程学院 联合打造的 「医疗器械医工创新转化工作坊」 ,就是你的绝佳机会! 课程亮点 你将获得 让医学痛点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医疗创新产品,助力成果转化! 是否曾有一个医疗创新的想法,却不知如何落地? 是否苦于医生与工程技术团队难以有效协作? 是否希望掌握医疗器械从概念到市场的完整路径? Biodesign 医工创新方法论: 全球前沿医工创新模式,助力高效转化 顶级医工专家亲授: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权威师资 需求挖掘 × 创意生成: 从临床实际出发,转化医学需求为创新解决方案 跨学科高端人脉圈: 医生、工程师、投资人共创,共享资源 瑞金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参访: 近距离接触医疗器械创新最前沿 ✅ 精准洞察 | 医疗器械产业趋势,抢占市场先机 ✅ 实战赋能 | 设计思维 × 跨学科合作,掌握创新转化路径 ✅ 高端社群 | 结识医生、科研人员、产业专家、投资 ...
乐普医疗: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5-30 10:37
Core Viewpoint - The credit rating agency maintains the credit rating of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t AA+ with a stable outlook, reflecting the company's strong position in the cardiovascular medical device sector, robust R&D capabilities, and good financial flexibility, despite concerns over declining profitability and operational cash flow [2][30]. Financial Overview - Total assets increased from 244.85 billion in 2022 to 250.22 billion in 2023, with a projected rise to 252.33 billion in 2025 [6]. - Total liabilities decreased from 81.13 billion in 2022 to 75.25 billion in 2023, with a slight increase to 80.74 billion in 2025 [6]. - Net profit dropped significantly from 22.46 billion in 2022 to 12.92 billion in 2023, with a further decline to 3.77 billion in 2025 [6]. - Operating revenue fell from 106.09 billion in 2022 to 79.80 billion in 2023, with a projected decrease to 61.03 billion in 2025 [6]. Business Performance - The company maintains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cardiovascular medical device market, with a market share ranking among the top in China [11]. - Revenue from the medical device segment decreased by 9.47% in 2024, while the in vitro diagnostic business saw a significant decline of 51.31% [12]. - The pharmaceutical segment's revenue was heavily impacted by national pricing policies, leading to a substantial drop in sales [14]. R&D and Innovation - The company continues to invest heavily in R&D, with expenditures amounting to 12.84 billion in 2024, representing 12.10% of total revenue [19]. - The R&D pipeline includes significant innovations i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with several products expected to enter commercialization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16]. Market Environment -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medical device market remains favorable, with substantial growth in downstream demand [7]. - The overall pharmaceutical market is expected to maintain strong demand in 2025, with continued resilience in the industry [10]. Credit Rating and Outlook - The credit rating agency emphasizes that the company's credit quality is supported by its strong market position 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 despite recent declines in revenue and profitability [30]. - The stable outlook indicates that the company is expected to maintain its credit rating unless significant adverse changes occur in its financial or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30].
三个月融两轮,帕母医疗完成新一轮千万美金加轮融资
Sou Hu Cai Jing· 2025-05-21 06:19
投资界5月21日消息,近日,帕母医疗宣布完成新一轮千万美金加轮融资,由欧洲千亿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EQT领投,上轮新晋投资方 启明创投继续支持。这是短短三个月内,帕母医疗继上一轮创下近年来亚洲创新医疗器械领域最大市场化融资纪录之后,全球顶级投资 机构在短时间内对其再次做出的加持。 本轮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帕母医疗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与推进,包括全球临床注册、产品适应证拓展及产业化体系深化等重点方向。 自2013年创立起,帕母医疗始终定位全球创新,构建"研发-临床-市场"全球化闭环。其原创核心技术"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多 次写入国内外权威指南,并成功获得欧盟CE-MDR认证;2023年获得FDA人道主义豁免认定(HUD)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 上市批准;2025年3月第二代PHD360射频消融仪也正式被NMPA批准上市。目前,帕母医疗正在推进多个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在 中国与欧洲,针对慢性心衰合并2型肺高压的大型注册性临床及国际多中心研究均已接近收尾;同时,针对一型肺高压及慢性心衰合并2 型肺高压的两项FDA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亦即将启动。 从产品出海到体系出海,帕母医疗正构建"可验证、可持续、 ...
报名!医工交叉实战工作坊 | 上海
思宇MedTech· 2025-05-16 11:41
一次创新思维的碰撞,一场探索医疗科技创新的合作之旅! 医生 ×CEO ×工程师 ×投资人 强强联合,破解医疗器械创新难题! 如果你对 医疗器械创新、医工结合、技术转化 充满兴趣,那么这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附属医院 × 生物医 学工程学院 联合打造的 「医疗器械医工创新转化工作坊」 ,就是你的绝佳机会! 课程亮点 你将获得 让医学痛点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医疗创新产品,助力成果转化! 是否曾有一个医疗创新的想法,却不知如何落地? 是否苦于医生与工程技术团队难以有效协作? 是否希望掌握医疗器械从概念到市场的完整路径? Biodesign 医工创新方法论: 全球前沿医工创新模式,助力高效转化 顶级医工专家亲授: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权威师资 需求挖掘 × 创意生成: 从临床实际出发,转化医学需求为创新解决方案 跨学科高端人脉圈: 医生、工程师、投资人共创,共享资源 瑞金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参访: 近距离接触医疗器械创新最前沿 ✅ 精准洞察 | 医疗器械产业趋势,抢占市场先机 ✅ 实战赋能 | 设计思维 × 跨学科合作,掌握创新转化路径 ✅ 高端社群 | 结识医生、科研人员、产业专家、投资 ...
中泰证券:政策扰动下医疗器械短期承压 长期持续看好创新+出海机会
Zhi Tong Cai Jing· 2025-05-12 23:40
结合当前政策环境、竞争格局等,虽然行业短期承压,但依然看好2条投资方向:1)出海,建议重点关 注出海布局早、持续海外中高端客户突破的头部企业。2)创新特色项目,如自身免疫、阿尔茨海默、 IgA肾病等有望带动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建议重点关注深度布局创新特色项目的领先企业。 中泰证券(600918)发布研报称,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短期医保控费在医疗器械 领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但依然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预计多重负面正在充分释 放,未来趋势有望边际向好。该行持续看好国产企业在政策扶持以及技术驱动下,竞争力不断提升,加 速进口替代;另一方面建议结合国际化、行业竞争、公司经营节奏、主题投资等,积极布局具有边际向 好趋势、长期增长确定的优质个股逻辑标的。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新冠影响逐步出清,多重政策扰动致院内诊疗短期承压,国际化有望带来新增长点。2024年医疗器械上 市公司收入2542.67亿元,同比增长0.19%,扣非净利润272.49亿元,同比下降13.82%,不同子板块分化 明显:2024年收入增速从高到底排序为低值耗材(+12.86%)、高值耗材(+3.58%)、医疗设备 ...
报名!医工交叉实战工作坊 | 上海
思宇MedTech· 2025-05-09 10:43
医生 ×CEO ×工程师 ×投资人 强强联合,破解医疗器械创新难题! 一次创新思维的碰撞,一场探索医疗科技创新的合作之旅! 如果你对 医疗器械创新、医工结合、技术转化 充满兴趣,那么这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附属医院 × 生物医 学工程学院 联合打造的 「医疗器械医工创新转化工作坊」 ,就是你的绝佳机会! 课程亮点 你将获得 培训信息 让医学痛点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医疗创新产品,助力成果转化! 是否曾有一个医疗创新的想法,却不知如何落地? 是否苦于医生与工程技术团队难以有效协作? 是否希望掌握医疗器械从概念到市场的完整路径? Biodesign 医工创新方法论: 全球前沿医工创新模式,助力高效转化 顶级医工专家亲授: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权威师资 需求挖掘 × 创意生成: 从临床实际出发,转化医学需求为创新解决方案 跨学科高端人脉圈: 医生、工程师、投资人共创,共享资源 瑞金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参访: 近距离接触医疗器械创新最前沿 ✅ 精准洞察 | 医疗器械产业趋势,抢占市场先机 ✅ 实战赋能 | 设计思维 × 跨学科合作,掌握创新转化路径 ✅ 高端社群 | 结识医生、科研人员、产业 ...
高视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获注册证
news flash· 2025-05-09 08:38
高视医疗公告,全资附属公司高视泰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获得广东省药品监督 管理局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该系统适用于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与2024年 获批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相比,将手术切口优化至1.8mm以内,能最大限度减少角膜创伤及加速术后 恢复。产品为高视泰靓原创设计,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
双创新成果落地!太仓医疗器械产业迈向“新”赛道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05-08 07:40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创新医疗(002173)器械特别审查名单——苏州云合景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表面多孔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成功 入选。继3月卓阮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生物疝修补补片通过审查后,太仓又一企业产品跻身国家创新赛道。至此,太仓已有6个产品进入国家及省级创 新通道2个通道内产品斩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创新矩阵初具规模。 搭建平台,赋能发展通过承接各类培训、会议,构建多元化的政企交流新平台。今年已承办新形式下的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与审评核查监管论坛及多个上 级部门组织的面对面服务活动,为辖区企业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有效桥梁。 据了解,太仓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以更高标准建设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核查太仓工作站,通过高效运作"一站式"服务窗口,灵活运用市场监管"工 具箱",主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共同推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助推全市生物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对接,护航全程创新推出"专班对接+定制服务"机制,聚焦企业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生物医药产业服务70余 次,让企业在发展道路上少走弯路,轻装上阵。 专家指导,破解难题积极联动省级审评核查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