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融合

Search documents
李强在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证监会发布· 2025-05-15 14:34
李强指出,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独有优势。要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做强 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经济循环 的质量和层次,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高效联通,以国内大循环更好牵引国际循环。结合现阶段我国 发展实际,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进一步消除地方保护和 市场分割,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 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打造一批新产业新赛道。三是产 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完备,发挥各地优势加强专业化分工、地区间协作,持续补链强链拓链,增强产业发 展韧性。四是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加快补齐消费短板,推动经济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 费,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优质供给更好满足需求。 李强指出,要聚焦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在促进经济持续向好中夯实做强国内大循 环的基础。要精准有效帮扶外贸企业,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有效应对外部冲击。要千方百计稳定就 业,支持企业稳岗,扩大各领域特别是服务业就业,突出解决高校 ...
经济大省挑大梁·韧性中国|双翼齐飞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
Yang Guang Wang· 2025-05-15 00:55
央广网南京5月14日消息数以万计的精密孔位串联起国产大飞机的"骨骼"与"筋脉";人形机器人挥动机械臂,用"有温度的交互"叩开未来之门……在江苏这 片创新热土上,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正编织出崭新的产业变革图景。 2024年,江苏产业科技创新工作交出漂亮答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突破50%,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 3.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5件。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是江苏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的着力点之一。 编者按:经济大省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经济大省以怎样的姿态奔跑、如何勇立潮 头挑大梁?央广网策划推出"经济大省挑大梁·韧性中国"系列报道,记者深入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最前线,以生动故事和一线观察,展现经济大省落实国家 重大发展战略的担当作为以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积极探索。 如今,国产装备已在国内各大主机厂完成应用测试,杨浩骏的目光也投向更远:让设备"看懂"材料厚度毫厘之变,自主调节转速进给;持续提升装备的轻量 化水平,让工人操作"举重若轻"。 在江苏,丰富的科创资源 ...
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会见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news flash· 2025-05-13 07:47
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会见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智通财经5月13日电,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5月13日在武汉会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一行。 吴清表示,湖北区位优势突出、科教资源富集,近年来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上取 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中国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 体系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优化和完善制度供给,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在助力科技创新、推动上 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加强与湖北沟通协作,推动湖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发展,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更大支持。 ...
刘宁会见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
He Nan Ri Bao· 2025-05-10 10:45
5月10日,省委书记刘宁在郑州会见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一行。 刘宁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刘永行一行来豫共商合作表示欢迎,感谢东方希望集团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 出的积极贡献,对企业多元化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他说,河南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 和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当前,全省上下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 锚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目标任务,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科技 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材料、先进装备、现代食品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智能终端、新能 源汽车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链,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 了广阔舞台。今天是第九个中国品牌日,东方希望集团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优秀民营企业,希望 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和综合品牌效应,持续加大在豫投资力度,在电解铝及氧化铝产业、清洁能源、 低空经济、现代农业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 展。河南将以大诚意、实举措为企业在豫投资兴业创造良好条件。 刘永行感谢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东方希望集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介绍了 ...
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举行 三大创新平台揭牌,多校企签约
Zhen Jiang Ri Bao· 2025-05-09 23:35
5月9日,镇江高新区与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共同举办"镇江市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 会",通过深化校地合作、强化产业链协同、优化创新生态,为镇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船舶与海洋 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会上,市科技局介绍了镇江市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情况,镇江高新区进行了产业推介。针对镇江市、 镇江高新区船舶海工产业在技术转移转化、企业技术、投资合作等各方面的需求,江苏科技大学、澳门 城市大学等高校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科技创新情况与合作愿景。 会议现场为"先进船舶海工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船舶海工装置智能制造技术产学研联合创新平 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数字化创新中心"揭牌。镇江高新区与江苏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的"先进船舶海工 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将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助力镇江打造国内领先 的船舶海工技术转化平台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会上进行了密集的签约仪式。江苏科技大学与澳门城市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识,发挥各自的学科、 区位和资源优势,携手促进澳门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繁荣。镇江市船舶海工企业产学研合作协议签约 仪式上,江苏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理工学院、镇江市高等专科 ...
形成科技驱动全面绿色转型的新范式
Jing Ji Ri Bao· 2025-05-09 23:33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主要路径。科技创新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新工具、升级空间,产业创 新能为新技术广泛深度应用提供场景和载体,通过技术产业化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推动 绿色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通"技术—产业—市场"全链条,既有利于构建绿色产业生态的技 术共生网络,又有助于催生"技术—产业—制度"协同演化的复杂系统。通过政府政策工具包、产业场景 实验室、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协同的创新联盟,构建"政府搭台、企业主导、高校助力、金 融支持、社会评价"的协同创新体系,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广度;通过从国家实验室孵 化到风险投资支持的"创新接力",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深度;通过搭建"概念验证平台 —中试基地—产业化园区"三级链条,不断缩短成果转化周期,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强 度。 原标题:科技创新引领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场涉及技术攻关路径、应用场景以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 深刻变革。需更好地顺应关键绿色技术创新、重点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等趋 势,形成以绿色技术突破驱动绿色增长、以绿色产业创新支撑绿色转 ...
昆山工研院解锁发展向“新”力
Xin Hua Ri Bao· 2025-05-08 22:06
□ 工研宣 从遥感大模型赋能城市治理到固态电池技术突破量产,从医美抗衰产业集群成势到机器人智造项目加速 落地……开年以来,昆山工研院捷报频传,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在"工研"力量的 加持下紧锣密鼓地推进。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今年3月召开的昆山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昆山提出要持续传 承弘扬祖冲之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作为昆山市科技创新核心平台,今年以 来,昆山工研院聚焦昆山新兴产业布局,持续强化科技招商、释放园区活力、优化创新生态,不仅彰显 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取得诸多与时俱进的新亮点与新突破。 企业向新 走进昆山工研院引育企业中勘迈普(江苏)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正全力以 赴加快新产品调试,力求早日交付。"当前,我们最新研发的遥感大模型已在广州落地见效,正通过数 字化手段赋能当地高质量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夏红自豪地说。 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中勘迈普的快速成长正是当前昆山产业向"新"的生动注脚。围绕昆山市新 兴产业布局,昆山工研院持续推动科技攻"尖",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再到"全球网",实施科技招商"攀 高"计划。数据显示 ...
丹阳眼镜大显身手正当时 ——市委书记马明龙书记署名文章《丹阳有“镜”界》引发各界共鸣
Zhen Jiang Ri Bao· 2025-05-08 00:04
"文章中'丹阳人研究镜片,是为了让更多人不依赖眼镜',这句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丹阳市眼视 光研究学会秘书长朱建强表示,近年来,丹阳企业依托政策红利,将传统镜片从"矫正工具"升级为"视 力干预系统"。要实现"让更多人不依赖眼镜"的愿景,还需要在技术破壁和价值链提升方面下功夫。"丹 阳眼镜大显身手正当时,希望丹阳生产的每一副眼镜,都是在为大众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历经50余年的发展演化,丹阳眼镜已然实现了从生产型集群到创新型集群,再到产业创新集群的 迭代和蜕变,凸显新发展格局下产业空间布局更优、产业配套系统更全、产业创新氛围更浓的典型产业 集群特征。"江苏大学财经学院院长、江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胡绪华认为,未来丹阳眼镜集群发 展将呈现三大趋势。第一,顺应数字时代发展需求,形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公地,发 挥市场先行优势,力促眼镜产业向智能穿戴设备渗透,服务元宇宙产业发展。第二,面向新质生产力发 展任务要求,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创新高地,发挥区位优势,加强高校、研发机构、专 业创新平台合作,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机制,服务转化眼镜产业。第三,立足经济发展中产业 链供应链韧性与 ...
吴清:不管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 我们都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中国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07 01:35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维护市场稳定的坚定决心、有力部署。这不是口号,大家有目共 睹,都是扎扎实实的行动,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1+N"政策体系的落地实施,推动市场内在结构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投融资协调的市场生态 正在加快形成。 A股市场的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实体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将随着经 济高质量发展而进一步显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源头 活水。 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实际上仍处于相对低位。沪深300指数目前市盈率仅为12.3,国内主要指数市 盈率明显低于标普500等国际主要指数。在全球市场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环境下,中国资产的配 置价值和吸引力持续提升。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股市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也关乎亿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经济回 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各有关方面对外部冲击也做了政策应对的充分准备。从刚才潘行长和李局长所 介绍的部分政策来看,我们将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这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 运行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我们对资本市场的底气和信心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简单来说 ...
操之有方 行之有力 ——以奋进姿态拼抢二季度之二
He Nan Ri Bao· 2025-04-30 23:31
进入二季度,全年工作进入抓落实、抓推进、抓突破的重要节点,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攻坚突破的 黄金期。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监管,打通规则障碍,提高运行效率,深 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注重稳、扩、增用招,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 场、稳预期,千方百计扩消费,多策并举增加有效投资。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教 育、科技、人才一起抓,优化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发展科技金融,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提升产业链 群能级。注重抓、扭、提用力,全力以赴抓落实,巧借扭矩放大作用找到最佳支点,提升发展质量效 益。要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加强统筹谋划,深化制度改革,打造吸引力强的投资场景、发展场景。 注重立、改、破用功,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该破的及时破、坚 决破、彻底破。要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挖潜扩容就业空间,倡导大学毕业生、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事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注重准、实、效用心,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精 准落实,做到谋划工作、制定措施、政策落地、解决问题要实,注重效能效果效益。 征途回望千山远,前路放眼万象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