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金融工具

Search documents
冠通期货早盘速递-20250428
Guan Tong Qi Huo· 2025-04-28 05:53
2、 当地时间4月27日,位于伊朗南部霍尔木兹甘省首府阿巴斯港市的沙希德拉贾伊港口火势蔓延,部分集装箱再次发生爆炸。 4月26日,沙希德拉贾伊港口发生爆炸,并造成25人死亡。伊朗国防部发言人今日表示,发生爆炸的港口未存有军事物资。 3、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目前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推进,各地试点申报积极性很高。今年初,商务部 等8部门部署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地方在破除汽车购买使用限制性措施、发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等汽车后 市场等方面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延伸汽车消费链条。 早盘速递 2025/4/28 热点资讯 1、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 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 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 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 | | | 大类资产表现 | | | | --- | --- | --- | --- ...
国家发改委: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
news flash· 2025-04-28 03:29
据中国网,4月28日,国新办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表示,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 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
国家发改委: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
news flash· 2025-04-28 03:22
国新办今日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辰昕表示,扩大投资方面,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 会领域投资,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和I型大城市建设停车位。力争6月底前 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 资本金不足问题。 ...
从“四稳”看货币政策新探索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4-27 17:24
会议提出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设立服务 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在上述重点支持领域,部分已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覆盖,有些领域尚需创设新工 具。已有的科技创新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均属于阶段性工具,预 计央行会通过展期、扩大额度、降低利率、优化再贷款发放条件等方式加大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力 度。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正向激励的市场化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 环节。相比之下,政策性金融工具既属于货币金融政策的组成,也兼具财政政策特征。此次会议强调要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而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发挥逆周期调节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财政、货币政策在 科技创新、稳定外贸等领域的协调配合。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 聚焦高质量发展,通过逆周期调节与深化改革"组合拳",共同稳定经济大盘。货币政策将在其中做出新 探索更好支持实体经济转型。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孙璐璐 在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 ...
银河宏观|离降准降息还有多远?
2025-04-27 15:11
银河宏观|离降准降息还有多远?20250126 Q&A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基准判断是什么? 我们认为在内外兼顾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将在二季度从宽松的序曲渐进走 向实质性宽松,并将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会逐步过渡到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呈现结构和总量工具双重发力的状态。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是如何运作的?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是一个内外兼顾下的相机抉择体系,实行多目标制,包括经 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金融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在不同阶段,这 些目标可能会有优先排序,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例如,2024 年 7 月至 12 月期间,货币政策主要聚焦于经济增长,而进入 2025 年 1 月后 则切换至金融稳定和汇率稳定。 • 政治局会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聚 焦科技、消费和外贸领域,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方向,解决重大项目资 本金缺口问题,推动信用扩张。 • 预计全面降息大概率在二季度落地,具体时间窗口可能在美联储 6 月再次 开启降息后进一步确认时,或保持政策利率不变,单独引导 LPR 下行。 为什么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在二季度会转向实质性宽松? 摘要 •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