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自主培养

Search documents
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专题深思)
Ren Min Ri Bao· 2025-07-09 22:32
Group 1 -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alent are foundational and strategic supports for China's modernization,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a virtuous cycle among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alent [1] -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crucial for developing technology and nurturing talent,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driving innovation and support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efforts [1] Group 2 - Talent is recognized as the primary resource for innov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must integrate moral education with talent cultivation to produce innovative talents [2] -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highlighted as a means to instill values and enhance students' capabilities, ensuring a comprehensive talent development system [2] - The ro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ersonalizing and optimizing talent training is emphasized, alongside the need for a global perspective in nurturing innovative talents [2] Group 3 - There is a call for collaboration between bas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 to cultivate composite talents needed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3] - Higher education must innovate its discipline systems to activate innovation potential and support high-level technological self-reliance [3] - The focus is on long-term support strategies for foundational disciplin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entities to dr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3] Group 4 -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is essential for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lead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4] -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urged to enhance their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s and collaborate with industries to address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4] -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technology transfer institutions and a differentiat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is necessary to align talent supply with regional industrial upgrades [4]
格力市场总监朱磊:过去说董明珠走过的路寸草不生,但如今她领导的行业枝繁叶茂
凤凰网财经· 2025-07-03 12:32
凤凰网财经讯 6月28-29日,"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 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以"为开放的世界"为主题,旨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 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 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朱磊指出,有些企业现在把规模做得很大,但利润非常脆弱,来一点风吹草动就扛不住了。他还表示, 靠这种低端产业链铺盘子、做规模,对消费者也不好,消费者得消费层次并没有上去。 他认为,制造业要给消费者更好的生活享受,所以行业里一定要有先行者、有领导者,为这个行业撑起 一片天。他表示,格力在海外做到超过13%的净利润,所以才会有别的空调企业能够把它的净利润做到 接近10%。空调行业能有这个净利润,就是因为有格力撑着,在国外、在国内逻辑是一样的。 点击在 看 持续关注↓↓↓ 在交流现场,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向凤凰网财经表示,全球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中国都 是最大的生产制造国,但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冰箱品牌,不一定是中国品牌;全世界排名第一的洗衣机 品牌,但不一定是中国品牌。"但是全世界最好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贺信精神 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防汛工作
Hang Zhou Ri Bao· 2025-06-05 02:10
4日上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的重要贺信精 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交流研讨座谈会精神,听取关于全市防御 应对汛期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 会议听取关于全市防御应对汛期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 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一个目标、四个宁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始终坚 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压 实各级责任,严格兑现、严格执行、严格落实防汛防台各项举措,切实强化预报预警和响应,加强风险 排查管控,完善应急预案,坚决守牢"三条底线",确保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 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交流研讨座谈会部署要求和省委工作要求,一体推 进"学、查、改、促",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深 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传承好守护好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强化理 ...
树立报国之志 锐意创新进取——习近平总书记致复旦大学的贺信激发挺膺担当的奋进力量
Xin Hua Wang· 2025-05-26 15:23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树立报国之志 锐意创新进取——习近平总书记致复旦大学的贺信激发挺 膺担当的奋进力量 新华社记者 "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 力"……5月26日,在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 以热烈的祝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创新"一词,这让复旦大学校友、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创始人赵勇有了新的思考。 "在校学习期间,母校崇尚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赵勇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关于推动科 技自主创新的要求,持之以恒开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应用,把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 术应用到未来农业等领域,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次 贺信中总书记又强调'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这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方向。"四川 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头颈肿瘤外科主任医师朱桂全说,"未来,我要在深耕头颈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科研 工作同时,更 ...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
Jing Ji Ri Bao· 2025-05-22 22:08
第一,建强院校人才自主培养主阵地。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支 持高校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鼓励布局交叉学科专业、建设交叉学科中 心。以产业行业需求为核心,完善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深化工科硕博培养改革,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 重心前移。全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以世界一流原始创新为引导,建立形成国际一流人才主 导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体系。深化"大共享+小学院"运行模式,促进学分制和书院制改革,实施拔尖 人才培养计划和基础研究人才专项。推广清华"姚班"和深圳零一学院经验,实施"天才少年"书院制培养 试点,建立"大师带徒"人才定制培养机制。完善青年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项目有机结合的人才开发体 系,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际一流院校合作或独立办学,打造国际化、开放式高等教育资源集 聚高地。 第二,重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人才开发新体系。建立政府部门、产业企业、行业院校联动机制,搭 建产业人才开发基础工作协作平台,在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 设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建立行业院校师资开放式交流机制,加快打通校企"旋转门",吸引产业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