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一体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Xin Hua She· 2025-07-11 02:52
记者看到此次开放的展馆位于旧址窑洞内,分三个单元展示了自然科学院的创办、创建者生平和党在延 安时期领导科技事业的情况。 展示的资料显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边区开展自力更生的大生产运动中,创办自然科学 院,用科学技术有力地解决了战争和生产中的一系列问题。 自然科学院副院长陈康白带领专家结合地质调查并改进制盐技术,把边区盐产量提高五到六倍,不仅解 决军民食盐问题,还使之成为边区一项支柱产业和财政来源。生物系师生野外考察发现南泥湾,经科学 论证认为适合屯兵农垦并向中央提出建议,为开发陕北"好江南"奠定基础。 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旧址展馆80多年后于10日在延安对公众开 放,展示了当时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服务根据地经济发展应用的各种科技。 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 与研究的专门机构。近年来,延安市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对旧址开展了修缮和展馆建设,于抗战胜利80 周年和北理工建校85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 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发明"马兰草纸",缓解纸张短缺,使得根据地的报刊、书籍和钞票得以印刷发行,保 障了文化 ...
郑州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聚力打造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
教育是基石,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实现创新发展,教育、科技、人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持续强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依托深厚的科教 资源建强平台载体,源源不断激发科技创新动力,一系列科创成果在郑州落地开花—— 仅以今年一季度数据为例,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呈强劲增长态势,创新主体培育工作稳步推进,技术合同 成交额达309.9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全省的44.9%,超额完成2025年一季度目标任务,实现"开门 红"。 非一木所能支,少一力则业难成。亮眼的科技成果,是郑州加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成绩 单,更是我市聚力打造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的生动实践。 站在新起点,刚刚落幕的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全市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突出创 新引领,加速汇聚高端人才,深度融合产业需求,加快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 融合,建设科创强市。 厚植科创人才沃土 人才是第一资源,更是创新的源泉。 带着对人才的渴望与尊重,省会以"郑聚英才计划"为牵引,瞄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培育新质生产力需 求,在引、育、用、留人才上发力,全力打造让人才向往、融入、扎根的" ...
传达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Zheng Zhou Ri Bao· 2025-07-04 01:15
会议强调,要把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 于河南及郑州工作重要论述贯通起来,与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聚焦"两高四着 力"重大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在郑州转化为美好现实。要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 目标任务要求,在抓经济、稳增长、稳运行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积极融入和服务全 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8个方面重点工作,高 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十五五"发展,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 章中"挑大梁、走在前"。要坚持学思想、讲协同、抓落实,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学习 教育走深走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过硬作风推动全会部署落地见效。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从严 从实抓好隐患排查整治,抓紧抓好各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落细落 实安全生产、防汛备汛各项措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党组成员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意 义,坚持从 ...
靶向攻坚十项重点工作 精准施策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He Nan Ri Bao· 2025-07-01 23:47
河南日报社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联合课题组 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河南考察,提 出"两高四着力"的重大要求,为河南指明了前进方向,成为统领全省各项工作的"纲"与"魂"。为将"两 高四着力"重大要求转化为生动实践,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好融入服 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抓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抓好乡村全面振兴,抓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抓好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抓好民生实 事,抓好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抓好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抓好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这十项重点工作是河南立足省情、顺应大势、响应国需的战略谋划,精准靶向发展痛点,成为驱动高质 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核心动能。十项工作环环相扣、协同发力,既聚焦当前破局攻坚,又着眼长 远蓄势赋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支撑体系,是推动"两高四着力"要求落地、谱写中原更加出 彩篇章的必由之路。 抓好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全面落实"五统一、一开放"重点任务,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改革 先行地,着力建 ...
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子
Xin Hua Ri Bao· 2025-06-30 20:33
作者简介于波,江苏省生产力学会秘书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江苏省"六大 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荣获"2020年度中国生产力学会优秀成果奖""第十三届江苏省高校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 于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 局作贡献,并指明其中一个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科技创新是产业创 新的核心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飞跃,两者相辅相成、互促共进。探寻科产创新融合发展新 路子,扎实推进科产创新深度融合,也是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的着力点 和"必答题"。 切实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体系。推动企业共建或 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推进协同创新合作。简化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手续,加大企 业创新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促 进企业创新的金融产品。推进实施职务成果赋权、科技人才特殊薪酬管理和中长期股权激励等政策,破 解科技创新激励体制机制难题 ...
青年早新闻|歼-15挂弹起飞高空缠斗驱离外机,影像公布
今天是6月29日,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 几分钟速览最新热点,带你走近"宝藏学校"、触达"青春团讯"、学习"榜样人物"、了解"服务动态"。 中使馆回应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运营 6月27日,加拿大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命令海康威视加拿大有限公司停止在加拿大运营并关闭 其加拿大业务,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正当权益,干扰破坏中加正常经贸合作,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 决反对。 歼-15挂弹起飞高空缠斗驱离外机,影像公布 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将访问香港 据国防部消息,经中央军委批准,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导 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海军舰艇编队将访问香港,期间组织系列开放参观和文化交流活动,让香港同胞 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情况。 今年阅兵式有可能看到哪些新舰载机?专家点评 3所新军校,正式成立 6月28日,陆军兵种大学、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3所新调整组建的军校举行成 立大会。3所新军校均为高等教育院校,面向社会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全文2万余字,共6章144条 ...
郑州大学科创基金启动
FOFWEEKLY· 2025-06-23 09:59
共建环郑大科创圈签约仪式暨郑州大学科创基金启动和科技成果推介大会举办。会上,郑州天健英 才创业投资基金、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郑州大学眉湖科创基金启动,基金总规模5.5亿元。 据悉,建设"环郑大科创圈"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行动。长期以来,郑州大学坚持"四个面向",加强有组织科研,在基础研究、平 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进展。面向未来,学校将聚焦"两高四着力",坚持开放融 合理念,建设"环郑大科创圈",高效能运营科创基金、高质量推进成果转化、高水平营造创新生 态、高标准引育创新人才,构建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生态系 统,促进整合资源、产业对接,打通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链条,推动科技创新与 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在科技成果推介环节,学校发布了科技成果转化"一门式"管理服务体系,革新管理体制,推动机制 耦合,构建郑州大学"1+3+16"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制度保障体系。11项重大成果转化与职务 科技成果赋权项目完成签约,覆盖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合同总额 1.1亿元。14 ...
解码经济特区的创新基因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11:58
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因务院 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资 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意见 )在破解数哲 科技人才领域体制机 制障碍 、强化创新 链产业链资 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等方 面,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 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这 个曾经的边陲农业县,仅用 # 余年时 间,就禁变为全球瞩目的田际创新型域 市。华为、融讯、比亚迪等世界级创新 型企业在这里诞生,平均每平方公里素 集12家围家高新技术企业。PCT 因啊 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 位。 深圳不断为先行示范写下崭新注脚 的背后,是深圳残筹推进教育、科技、 人才一体化发展,不断优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 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铺的探索。在 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 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深圳是如何实现数 育发展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良性互动 的? 是如何以改革创新实践服务国家发 展大局的?记者走进深圳. 寻找答案。 "肥向建校,学科直供"赋 能"深圳创造 走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人工智能 的宣传海报让人目不联接 ...
中央发布《意见》!专家解读: 深圳又一次被委以重任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1 11:46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支持深圳深 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在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上继续进行探索。意见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 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金融、技术、数据等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 制,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意见》指出,按照分批次研究制定授权事项清单的工作机制,再推出一批改革措施、落地一批创新试 验、深化一批开放举措,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 融合、拓展粤港澳合作新途径新场景新载体、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等方面先行先试、开拓创 新、真抓实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 新鲜经验,更好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引擎作用和在全国一盘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提供范例。 樊纲:深圳需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表示,综合改革试点是我国改革开放方法论的创新,顺应当前全球 科技创新和国际国内新形势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圳发挥 ...
科创融合驱动区域协同发展 ——来自陕西西咸新区的调查
Jing Ji Ri Bao· 2025-06-05 22:08
激活创新驱动强内核 在科教大省陕西的创新版图中,地跨西安、咸阳两市的西咸新区可谓是无中生有的一块热土。在多年聚 焦城市空间形态创新之后,2021年启动的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让这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 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找到了"强内核"的着力点。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西咸新区依托 西安交通大学西部创新港的科创策源效应,以"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为创新架构搭建秦创原科技大市 场,先后构建起20余家共性研发平台和30余家创新联合体,汇聚整合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资 源,形成集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链。 截至2024年,西咸新区累计引入高校院所研究机构和领军企业研发中心50余家,吸引高端创新人才超 3500名,构建起"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圈,吸引各类创新要素纷至沓来。 作为秦创原春种基金支持的第001号项目,拓瑞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纳米智能吸能材料项目仅用4个 月就实现了从科研"书架"走向产品"货架"。该公司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彦峰领衔创办,目前已与近 200家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在陕西,像这样由高校科研人员创办的科技企业已逾千家,其中超半数落地 西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