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向海淘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这一届618,美国人变抠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16 15:09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就连玛丽这样的老淘客,也不得不停下脚步,在这瞬息万变的迷局中,探探水深水浅。 文|井彦 虽然年纪不到30,但"老"字用在她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从十几岁起,玛丽就熟练掌握了从中国网 购各种好物的"秘笈",开启了一年四季不间断的"买买买"模式。 直到5月下旬,美国的普通小买家才发现,自己才是被特朗普关税政策背刺最惨的人。 你可能想不到,每年"双11"、"618"这些大促,在网线那头与你一起拼手速、抢好货的"竞争对 手"里,就有这个远在大洋彼岸的"歪果仁"。她的家里堆满了从中国淘来的茶叶、盲盒、汽车配 件……像个迷你中国小商品博物馆。 彼时,中美结束了日内瓦谈判,90天对等关税窗口期,直接让企业主们"满血复活",开始报复性囤 货。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看准时机,针对美区投掷了一枚"618大促"重磅炸弹,为这股囤货潮推波助 澜。 可最近收到app推送的"618即将打响"消息时,玛丽的心情却有点复杂——她的购物车,已经空空 荡荡整整一个月了。 而那些习惯从中国扫货的小户散客,就没这么幸运了:先是小额包裹开始收税,紧接着拥挤的囤货 商单推高了海运运费。人倒霉起来,真是处处叠满buff,即使"618"送来血 ...
就这,还得跑来中国买?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30 14:24
"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这个实用小贴士近期在海外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一位美国博主在社交媒体上说,自己会带着空箱子去中国,不只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代购"。热心 网友也纷纷在网上向外国游客支招:只要准备好支付宝和编织袋,来了中国什么都能买。 从"China Travel"(中国游)到"China Shopping"(中国购),外国人来华购物正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 究竟,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剁手党"箱子里,藏着什么让他们甘愿"飞越半个地球"来中国扫货的宝贝 呢? ▲4月17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陶阳里历史街区龙珠阁下,加拿大陶艺家普拉尚特·米兰达(Prashant Miranda)拿着自己画的龙珠阁和记录的文字,展示与中国瓷文化的互动。(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泡泡玛特:年轻人的快乐法宝 吸引境外旅客频频光顾的其中之一,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国货潮玩"。 以泡泡玛特为例,在海外社交媒体上,随手一搜,便能看到不少外国博主分享开箱视频。许多限量款和 新品尚未在海外上市,"反向海淘"逐渐成了潮流。不少外国游客专程来中国"抢先",把盲盒文化玩出了 全球风。 文创小物:潮到想打包带回家 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都会带些什么回去纪念? ...
又多了家全球首店,这个中国顶级潮玩在成都加入“即买即退”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6 14:30
每经记者|丁舟洋 每经编辑|魏官红 一群成年人为了买玩具在周末早晨排队三小时,这一幕又在泡泡玛特的一家新店发生了。 "我9点钟到,拿的号牌是100多号,站在最前面的七八点就来排队了。"排在泡泡玛特门店外的队列中的小夏(化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说。上述场景出现在成都SKP上周星期六(5月24日)上午十点,距离泡泡玛特全球首家臻藏店开业还有半个小时。门店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入场号 码牌,一边说明:"这家店不卖LABUBU(拉布布)毛绒玩偶、不卖盲盒手办,主要是MEGA。" 泡泡玛特全球首家臻藏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丁舟洋 摄 泡泡玛特的MEGA,是一种售价动辄数千元的超大号公仔,定位收藏级潮玩。据泡泡玛特(HK.09992,股价221.2港元,市值2971亿港元)2024年 年报,该公司首次将产品线拆分成四大品类——手办产品营收69.4亿元,同比增长44.7%;毛绒产品营收28.3亿元,同比增长1289%;MEGA(超 大号公仔)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146.1%;衍生品及其他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156.2%。 5月24日来到现场后,小夏了解到,这家泡泡玛特的新店没有售卖100元以内的毛绒挂件,这是 ...
“世界超市”义乌,如何穿越关税风暴?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06 15:32
每经记者 叶晓丹 每经编辑 文多 4月29日早上8点,义乌小商品城的商家聂自勤按时开门迎客。白手起家的她如今在商贸城拥有14平方米、价值千万元的店铺。 30分钟后,主营袜子批发的商户傅江燕准时参加了义乌商城集团举办的小语种培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成为她近期主攻的方向。 在义乌开了两年网约车的苏师傅,每天仍接到不少来去义乌商贸城的订单,"美国客人少,中东和非洲客户多"是苏师傅现在最直观的感受。 115万户商户、210多万 SKU(最小存货单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吸引了全球诸多客商前来采购批发,也串起了义乌丰富的外贸生态。"世界超市"义乌已 成为中国外贸的其中一张晴雨表。自美国在当地时间4月2日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以来,有人在往返的车流中感受不同国家客商群体的微妙变化,也有国 内电商卖家收获了海外"反向海淘"的订单,更多的外贸商家则与所谓"对等关税"短兵相接,正面应对。 "世界超市"如何穿越风暴?义乌成为不少人观察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外贸影响的一个窗口。从"鸡毛换糖"起家,到千百万户商户活跃,义乌的城市内核,在 时间的刷洗中,始终保持着个体的坚韧和不服输的底色。《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实探义乌,近距离走访各行业 ...
“比价大战”硝烟再起,京东又带头卷起来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5-05 04:04
作者|宸汐 编辑|天宇 今年五一小长假,香港终于又火了。 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首日,香港录得超过102万人次出入境,入境人次逾54万,其中内地旅客约22万人次。而节前该机构曾估 算,今年五一黄金周预计约有571万人次(包括香港居民及访客)经各海、陆、空管制站进出香港。 激增的入境游客,大概率将带动香港旅游、餐饮、交通、酒店等行业收入增长,并提升尖沙咀、中环等商圈的营业额。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线下入境消费于五一爆火,香港本地市民的线上消费习惯早已在五一前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今年3月起,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 商巨头不约而同加快在香港特区的落子布局,先后落地"包邮"、"补贴"等政策,京东甚至打出了"全港比价、买贵就赔"的比价口号,有效促进了香港特区电 商业务的发展。 实际上,自内地电商平台相继推出"包邮到港"服务后,一箱箱标着"包邮区"的快递从深圳、广州等集运仓涌入香港,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反向海淘"浪 潮。过去习惯线下购物的中国香港消费者,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向内地电商平台。部分香港自提点随即成为"爆仓重灾区","打蛇饼"排长队提货,在香港街头 已经屡见不鲜。 淘宝自2024年9月便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