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定力

Search documents
Kimi还能找到月之亮面吗?
3 6 Ke· 2025-06-25 08:08
现在很少有人提Kimi了。 取而代之的是夸克、腾讯元宝、阿里的Qwen……朋友圈也不再刷屏"Kimi能一次性输出20万字",而是 讨论谁家模型能生成视频、效果够不够好,谁的Agent能自动写代码、准确率高不高。 挺有意思。一年多前,Kimi还站在聚光灯下,仿佛在向世界宣誓:我们,才是下一波颠覆者。如今这 颗明星,已经不再那么耀眼。 01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当初资本会疯狂追捧它?其实答案一直摆在明面上:技术稀缺性。 要知道,那时整个AI圈还在为几千字的文档处理发愁,Kimi却突然宣布能处理百万级文本,对行业来 说几乎是颠覆性。 这背后技术挑战非常高。不仅要保证信息无损压缩,还要解决多轮对话中的记忆连贯性和衰减问题。再 加上中文数据本身就很抽象,比如古籍、专业文献,都是模型难以复制的内容。 所以从资本角度看,Kimi早期的技术优势,某种程度上就像一种"非对称竞争力"。 你想,当时OpenAI也没做到一次性输出这么多字,结果被Kimi卷了一把。"长文本"成了它的技术标 签,也一下子撑起了30亿美元的估值。 当然,除技术之外,杨植麟的光环效应也非常明显。他的履历几乎为资本量身定制的"完美男大主"。 清华出身,卡内基梅 ...
学有所悟 | 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Zhong Yang Ji Wei Guo Jia Jian Wei Wang Zhan· 2025-06-19 00:56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 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系统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 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领 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把握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改革精神和 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 神,把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向深入。 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集 中统一领导。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 风雨来袭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坚实依托,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的可靠保证,是不 断取得胜利的核心关键。一方面,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化 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汲取其中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等思想养 分。另一方面,强化对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领导。全面完整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 ...
阿里离职员工发万字长文:我的5点思考
3 6 Ke· 2025-06-13 06:25
这几天,阿里内网一篇万字左右的离职信火爆朋友圈,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发帖人元安是一位产研负责人,在离职时花这么多精力为公司建言,且写得如此客观、清醒。可见,对 公司爱得深刻。 其实,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公司。这篇万字长文,也可以帮助我们照镜子。 而看完这篇离职长文,我也有一些启发,今天与你一起探讨。 将价值观悬在头顶,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 元安在文章中提到,他看到公司内部核心价值观慢慢在变差,价值观在弱化。以前大家谈论的都是梦 想,现在谈的都是KPI、工资、股票,收割客户等等。 的确,每个创始人在创办一家公司的时候,都有美好的愿景,都有为社会带来美好改变的梦想。在创业 初期,公司所有人想的也都是一样的。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心态会变化,在做事情的时候,动作也可能会变形。 不再以客户第一,而是以业绩第一。以前强调诚信,慢慢地,诚信不复存在。原来每一个人都有激情, 激情也在慢慢退却,等等。 如果价值观正在逐步变质,公司就容易走下坡路。因为价值观弱化了,战略也就不清晰了,制度就失灵 了,人心就散了,各种问题都将接踵而至。 这就像元安说的:"文化没了,人就乱了;人假如坏了,业绩也就没有了。" 怎么办?每一家公司的老板、 ...
安徽时评:任正非“干就完了”的三重启示
Sou Hu Cai Jing· 2025-06-11 23:58
"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近日,在深圳华为总部,围绕大众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 人民日报记者与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面对面交流。这篇专访文章在全网刷屏,任正非的话,引发广泛 共鸣。 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新华社资料图) 当任正非面对"封锁打压怎么办"的追问,平静道出"干就完了",这绝非一句轻描淡写的回应,而是华为 历经风雨淬炼出的制胜"钥匙"。这朴素的"干"字背后,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带给我们三重启示。 启示一:"不空想、认现实、解难题"的务实行动力。 任正非深知"想也没有用",过度思虑只会徒增消耗。面对昇腾芯片被"警告",华为坦然承认"单芯片落 后美国一代"的现实差距,但旋即亮出解决方案: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群计算补单芯片"。 这不是回避困难,而是基于精准认知的实干突围。他们洞悉中国芯片产业的集体力量——"数十、上百 家芯片公司都很努力",尤其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机遇广阔。困难恒在,关键在于不被困难吓倒,把精 力聚焦于"干"——在行动中寻找破局之道。 启示二:穿透短视的"长干"与战略定力。 启示三:这把制胜"钥匙"能自如转动,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锁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 度 ...
美国等不及要谈?特朗普主动派人打来电话,中方通告字少事大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04:52
中方态度如此坚决,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其关税政策就反复无常,一会加征高 额关税,一会又承认税率过高;一边威胁动用法案强制美企撤离中国,一边又因国内经济压力在关税问 题上有所松动。在中美日内瓦会谈后,美方也没有完全落实达成的共识,反而把中方的让步当作得寸进 尺的机会,不仅在关税上继续纠缠,还变本加厉地对华进行技术封锁,发布航空发动机和芯片软件的限 制令。这种出尔反尔、毫无诚信的做法,让中方对与美方沟通失去兴趣。 据环球网报道,根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5月22日,中美高层一通电话引发全球瞩目。这短短通话 背后,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外交博弈? 近段时间,中美关系的波澜在国际舞台上不断翻涌。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像六月的天一样说变就变。 一边不断加码对中国的关税,将关税提升至145%,其中包含20%的"芬太尼税"以及125%惩罚性关税, 试图用这种强硬手段迫使中国在经贸问题上低头;另一边,又频频释放想要访华、与中方通话的信号, 宣称中美关系"至关重要",甚至表示"愿意直接飞去北京",急切地希望和中方达成一项包括增加美国对 华出口、打击芬太尼等内容的一揽子"大交易" 。 特朗普(资料图) 可中方对 ...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04)
Yang Shi Wang· 2025-05-03 03:18
天天学习 春深四月,万物竞发。 在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冲击世界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实践,展现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 力—— 出席党中央为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五天出访周边三国,密集出席近30场活动;主持 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并赴上海实地调研,关注人 工智能发展……夙兴夜寐中,既有立足全局的擘画,也有着眼细处的落笔。 费思维导图 方恩同西班牙 打造更有战略定力、 更富发展活力的全面 战略伙伴关系,为两 国人民增进福祉, 为 要保持 70多年来, 中欧关系增添动力, 战略定力, 中国发展始终靠 也为促进世界和平 坚持有所为 稳定、 的是自力更生、 发展作出更大 有所不为, 艰苦奋斗,从不 贡献。 突出国家战 靠谁的恩赐,更 略需求,在 不畏惧任何无理 若干重要领 打压。无论外部 域实施科技 环境如何变化, 战略部署, 小船孤篷经不起 中国都将坚定信 凝练实施一 惊涛骇浪, 同舟共济 心、保持定力, 批新的重大 方能行稳致远。中国 集中精力办好自 科技项目, 和越南都是经济全球 已的事。 形成竞争优 化的受益者, 要增强 ...
特朗普对中俄策略急转直下,美股暴跌,泽连斯基政府宁战败不妥协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04:15
前言 特朗普对中俄策略急转直下,一周内解决俄乌冲突、一个月内解决中美贸易战的承诺成了空谈。强硬姿态下,白宫已悄然释放软化信号,美方陷入了前所未 有的战略困境。 普京则临危不乱,先宣布短暂停火探测各方反应,再加大与中国能源合作。乌克兰代表直言能坚持战斗,泽连斯基政府宁可战败也不愿被指"卖国"。 特朗普为何突然服软?中俄联手会如何改变世局? 特朗普的外交困局 一年前,特朗普还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己是"交易大师",能轻松解决世界难题。如今这位"交易大师"的神话正在崩塌,那些雄心壮志的豪言壮语,如今成了他 的紧箍咒。他曾豪言"上任24小时就能结束俄乌冲突",实际上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就像是一场空中楼阁,华丽的外表下,内里却空洞无物。 对华贸易战更是戳破了特朗普强硬人设的最大气球。当初面对中国,他扬言"贸易战很容易打赢",结果关税一路从54%飙升到245%,反而让美国经济陷入了 自残式的休克状态。美国零售巨头纷纷上书白宫,警告高关税将导致80万零售业岗位流失。连农业大州的农民都坐不住了,那些曾经是特朗普铁杆支持者的 农场主,如今正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大豆,愁眉不展地盯着手机,等待早已三个月没响起的中国订单。 人设就真的彻底崩塌 ...
第一观察|这场会见中,习近平主席两次提及“定力”
Xin Hua She· 2025-04-12 15:25
一个"更"字,凸显当前国际形势之变,对中西关系的战略定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回望历史,自1973年建交以来,中西坚持相互尊重、交流对话,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国 家友好相处树立了典范。 近年来,中西互利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已成为西班牙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西班牙是中国在欧 盟内第五大贸易伙伴。2024年,两国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西班牙对华出口增长4.3%。 这些成绩,都是中西两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持"战略定力"的结果。 这场会见中 习近平主席两次提及"定力"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4月11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时,两次提及"定力":谈中西关 系,指出"中方愿同西班牙打造更有战略定力、更富发展活力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谈中国发展,强 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桑切斯于2023年3月、2024年9月、2025年4月连续三次访华。习近平主席同桑切斯的三次会晤中, 都用"战略定力"希冀中西关系,而表述也从"具有战略定力""富有战略定力"发展为这次的"更有战略定 力"。 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中欧应该履行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