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收购上市公司
icon
Search documents
融资新用途:收上市公司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7-10 02:12
以后一级市场融资的时候, bp 里的融资用途可以增加一条:资金用于收购上市公司。 有了这句话,保证融资顺利。投资人自己创造流动性,再也不用担心退出了,再也不用软磨硬泡对 赌回购了。 回购少了,诉讼就少了,就不用占用律师、法院等社会资源了。感谢这个案例为行业创造新范式。 (二)收购上市公司的现状 收购上市公司这件事,在咱们这其实并不是新鲜事。只不过过往主要是地方政府和投资机构收上市公 司。 小宋我大概搜了搜,2024年地方政府收购上市公司的信息整理如下: (一)融资新用途 某机器人企业收了一家上市公司,本周这条信息刷屏了。 以上全部手动查询,全部手敲 这些政府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收购上市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为了优化地方产业结构,为了把地方非上市公司整合并入上市主体,为这些企业的创始 人、股东提供流动性。 但是,小宋我突然有个臆想。 很多 gov ,收了上市公司,信用等级可能就高了,是不是就可以更好的发债了? 完全是臆想,完全不代表真实情况! 除了地方政府,投资机构也在最近一两年成为收购上市公司的一股重要力量。 但是,收购上市公司,和收购一家初创公司,难度复杂度可是差了几个数量级。 增资收?协议转让收?控股还是吸收 ...
吴世春改组ST路通董事会遇阻,第一批吃螃蟹的私募人士碰到难题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9 00:34
智通财经记者 赵阳戈 宁波梅花天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梅花天使)的吴世春,改组ST路通(维权)(300555.SZ)董事会遇阻,备受市场瞩目。 作为"并购六条"政策破冰后,首批走向前台的私募力量代表,吴世春今年上半年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相继布局梦洁股份(维权)(002397.SZ)与ST路 通。 此番在ST路通遭遇的董事会控制权争夺,不仅考验其操盘能力,其如何从财务投资者向产业运营者跃迁、实现从"持股"到"掌舵"的路径演变,更将为市场同 业提供极具价值的实践参考。 ST路通新旧股东矛盾公开化 ST路通在6月4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吸引了市场的注意。这次会议由董事长邱京卫召集和主持,因会议审议事项紧急,召集人在会议上作 出相关说明。 智通财经注意到,此次董事会主要审议的是《关于股东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提议股东为吴世春(持股比例7.46%)、顾纪明(持股比例 2.21%)和尹冠民(持股比例1.05%),三人合计持股10%以上。 该议案包括4个提案,内容为罢免邱京卫、付新悦、王晓芳的第五届董事会董事职务,并选举吴世春、高翔、于涛为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不过,该议案最终录得5票反对,并未获得通过 ...
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热潮涌现 政策红利释放6单案例落地
Sou Hu Cai Jing· 2025-06-11 01:17
从市场层面观察,部分上市公司面临转型压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也希望通过并购重组解决退出难题,交易双方均存在强烈需求。上述6单案例中,5家上市 公司为传统企业。当前上市公司整体估值处于低位,为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提供了低成本收购的窗口期。部分上市公司面临业务转型压力,亟需引入专业资本 优化治理结构。 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可为自己提供一个新平台,有利于盘活其拥有的存量资产,解决私募基金的退出难题,优化"募投管退"循环。部分上市公司出于寻找 变现渠道、寻找赋能方和融资方等诉求,希望有新的伙伴加入。私募基金在产业链上下游往往有众多被投企业,若能入主上市公司,可借助上市公司主体发 挥产业协同效应,实现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资源整合优势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热潮正在A股市场加速涌现。6月10日晚间,鸿合科技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合肥瑞丞私募基金 管理有限公司拟以15.75亿元收购该公司25%股份并取得控制权。这标志着《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发布后,首单产业资本CVC发起 的上市公司收购案正式落地。自"并购六条"出台至6月10日,A股市场已累计披露6单私募股权创投基 ...
政策红利激活市场需求 CVC等私募踊跃收购上市公司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0 17:08
本报记者 吴晓璐 A股市场又一起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案例诞生。 6月10日晚间,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合科技")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披露了此次筹划实控人变更的 详细情况。合肥瑞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瑞丞")拟作为普通合伙人暨执行事务合伙人设立基金,以15.75亿 元收购鸿合科技25%股份并取得公司控制权。这也是《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 发布后首单产业资本CVC(企业风险投资)发起的上市公司收购案。 据统计,自"并购六条"出台以来截至6月10日,A股市场已累计披露6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背景下,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有望逐渐增多。这一并购行为有 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助力新兴产业整合与经济转型升级。 政策"礼包"落地 提振私募积极性 "并购六条"提出,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依法收购上市公司。5月16日,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 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 ...
启明创投拟入主天迈科技 一级市场基金探索并购新路径
经济观察报· 2025-06-01 05:07
在经济观察报采访的投行以及投资机构人士看来,若天迈科技 此次易主顺利实施,这宗交易将成为监管部门明确表态支持 后,A股首个私募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此案例落地 情况也将成为市场观察监管风向的窗口。 作者:黄一帆 封图:图虫创意 在IPO(首次公开发行)收紧的背景下,一级市场基金开始通过并购整合探索新路径。 2025年5月23日晚间,天迈科技(300807.SZ)发布权益变动及实控人变更等公告,向市场披露 了这场私募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最新进展。 根据披露,知名风险投资机构(下称"VC")启明维创创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启 明创投")旗下基金苏州工业园区启辰衡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苏州启辰")将 合计收购天迈科技26.10%的股份。 结合协议中天迈科技原实际控制人郭建国、田淑芬夫妇放弃表决权等一系列安排,交易完成后,苏 州启辰将成为天迈科技的控股股东,启明创投创始合伙人邝子平将成为天迈科技的实控人。 对于此次围绕控制权变更的交易,天迈科技表示,本次协议转让股份事项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合规 性审核确认、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股份转让过户相关手续以及完成相关 法 ...
笛杨观察·上市并购|第五期·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分析
Sou Hu Cai Jing· 2025-05-31 19:07
实务 指南 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分析 目录 5.1 收购上市公司概览 5.2 收购上市公司的常见方式 5.3 收购上市公司的监管框架及原则 5.4 收购上市公司的交易条款 5.5 A收A案例 一、收购上市公司的基本概念与情形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02年颁布,历经2006、2012、2014、2020年修订,在全面注册制后仍有效)的规定,上市公司收购主 要指的是上市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 简式权益变动 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不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但未达到 20%的,形成上市公司的简式权益变动 详式权益变动 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但未超过30%的,形成上市公司详式权益变动 上市公司收购 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协议收购、间接收购和其他合法方式,在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形 成上市公司收购; 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其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但未达到30%的,且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或者实 际控制人的,形成上 ...
A股首例!邝子平携LP收购一家上市公司
Sou Hu Cai Jing· 2025-05-26 01:41
文:韦亚军 | | | 92.18 | | 6.93 Z | | | | --- | --- | --- | --- | --- | --- | --- | | | 20.26 | 1.24 | 20.25 | 20.26 136.8万 | | | | | 4.45 | 0.39 | 4.45 | 4.46 218.5万 | | | | | 33.35 | 1.57 | 33.35 | 33.36 610545 | | | | 1.71 | 4.16 | 0.07 | 4.16 | 4.17 843.4万 | | | | 4.61 | 37.24 | 1.64 | 37.24 | 37.25 208493 | | | | 2.58 | 13.93 | 0.35 | 13.93 | 13.94 476739 | 2048 | -0.13 | | 3.13 | 6.93 | 0.21 | 6.92 | 6.93 944510 | 10913 | 0.00 | | 3.25 | 25.45 | 0.80 | 25.45 | 25.46 289616 | 4144 | 0.00 | | 2.65 | 12.80 | ...
创造历史!这家私募基金收购了上市公司控股权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5 08:48
监管部门明确表态支持后, A股首例私募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案例浮出水面 。 5月23日晚,天迈科技披露实控人变更的进展公告,苏州工业园区启辰衡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苏州启辰")将合计收购上市公司26.10%的股份。结合协议中公司 原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放弃等一系列安排,苏州启辰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邝子平成为实际 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启辰的LP队列中出现了知名投资机构元禾控股、国资背景的昆山创业控股 集团等。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924新 政")明确提出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依法收购上市公司。若天迈科技本次 易主顺利实施,将成为"924新政"以来,A股市场首个纯投资机构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 一揽子交易锁定控制权 回到本次交易的起点。今年1月,天迈科技发布易主公告,启明创投实控人邝子平控制的苏州 工业园区启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苏州启瀚")拟设立并购基金以4.52 亿元协议收购上市公司26.10%股份,对应公司交易市值为17.32亿元,较停牌前一日收盘市 值(20.62亿元)折价约16%。 ...
Goheal:国企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的5大硬核挑战,如何逆风翻盘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09:3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河中,国有企业从来不是沉默的观众,而是不停翻篇的主角。尤其是在近年 控股权收购成为并购主旋律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队"走向前台,出手收购陷入困境或寻求转型的上市公司控股权。但掌舵控股权,只是这个故事的开 始。如何在惊涛骇浪中不被反噬,才是真正考验国企并购团队的硬实力。 国企不是没钱,而是不能乱花钱;不是没人,而是不能任人唯亲;不是没人监督,而是随时有人盯着。这些"先天属性"让国企在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时,看 似拥有底气,实则每一步都踩在绳索之上。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在2024年底发布的一项并购风险调研中指出:在近三年中国A股市场披露的国资控股权收购案例中,约有62%的交易在收购完 成12个月后出现了协同失效、整合失败、目标公司治理混乱等问题。这不是"手伸出去"的问题,而是"拿回来之后该怎么办"的根本命题。 这场控股权收购的"攻防战",归根结底拼的是五种硬实力——政策穿透力、定价精准度、整合协调力、治理控制权与文化融合度。这五大挑战,就像收购战 中的五大BOSS,不只是要打通,更要打赢。 第一关,是政策迷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