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构投资者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重磅!“白名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12 07:23
【导读】中证协公示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拟定名单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机构打新"白名单"来了! 7月1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公布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拟定名单。 具体而言,此次共有21家机构拟入选"白名单",分别是:博时基金、大成基金、富国基金、 广发基金、国泰基金、华安基金、华泰资产管理、汇添富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景顺长城 基金、南方基金、平安资管、睿远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泰康资产、银华基金、招商基 金、中金公司、国寿养老、中欧基金、中信证券。 中证协称,为促进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规范参与网下询价和申购业务,提升网下投 资者价值发现能力,引导专业机构投资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 态,协会组织开展了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分类管理工作,评价期为2024年1 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中证协同时强调,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是协会对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过往参与首发 证券网下询价和申购业务情况进行分类管理的声誉管理机制,并非对金融机构的综合业务评 价,也不代表协会对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未来经营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的综合判断。网下 ...
首次!中证协发布“白名单”,21家机构入选!
券商中国· 2025-07-11 13:10
为促进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规范参与网下询价和申购业务,提升网下投资者价值发现能力,引导专业 机构投资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根据《管理指引》等有关规定,中证协组织开 展了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分类管理工作,评价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7月11日,中证协发布了《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拟定名单的公示》。有公募、保险、券商等 21家机构投资者入选。这份名单目前还只是公示阶段。 据悉,今年1月,中证协发布实施《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管理指引(试行)》(下称《管理指 引》)。这是新规实施后的首份白名单,此举旨在将具有示范作用的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列入"白名单",并实 施动态调整,建设高质量网下投资者队伍。 21家机构入围 今年1月3日,中证协发布实施《管理指引》,文件的发布有一定的背景原因。 按照证监会的行政授权,中证协建立了网下投资者精选名单评价机制,并于2022年发布了首份网下投资者精选 名单,当时有19家机构入选。精选名单评价机制实施以来,在加强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引导网下投资者合理 审慎报价,维护新股网下发行秩序等方面发 ...
网下机构投资者“白名单”公布 14家公募、4家资管、2家券商、1家险企在列
news flash· 2025-07-11 12:12
网下机构投资者"白名单"公布 14家公募、4家资管、2家券商、1家险企在列 智通财经7月11日电,中证协公示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 拟定名单,共有 21 家机构入 围,包括 14 家基金公司、4 家资管公司、2 家券商及 1 家保险公司。具体来看,名单涵盖博时基金、大 成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国泰基金、华安基金、汇添富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景顺长城基金、 南方基金、睿远基金、银华基金、招商基金、中欧基金等 14 家基金公司;华泰资管、平安资管、东方 资管、泰康资管4 家资管公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 2 家券商;以及中国人寿 1 家保险公司。 此次公示期为7月11日至7月24日。开展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分类管理工作,旨在促进首次公开 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规范参与网下询价和申购业务,提升网下投资者价值发现能力,引导专业机构投资 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本次评价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智通财经记者 高艳云) ...
比特币创新高至11.38万,XBIT解析最新流动性趋势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11:30
币界网7月11日讯,近期币圈可谓热闹非凡,比特币(BTC)价格走势如火箭般迅猛,成为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加密货币市场中,比特币价格一路狂 飙,周三刚创下新高,周四更是直接飙升至11.38万美元,一举刷新历史峰值。这一消息瞬间在投资圈掀起惊涛骇浪,无数双眼睛紧盯这疯狂上涨的数字。 而在这风云变幻的币圈,XBIT去中心化交易所平台正凭借自身优势,为投资者提供着重要支持。 从市场数据来看,这波比特币涨势背后有着诸多关键因素。币界网报道,稳定币储备量呈现出激增态势,稳定币作为加密市场里的"硬通货",其储备增加意 味着源源不断的新资本流入比特币市场,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充足动力。与此同时,此前散户投资者频繁抛售导致价格波动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缓解。以前,散 户一有风吹草动就抛售手中比特币,使得价格忽上忽下,如今这种情况减少,比特币价格也少了许多短期波动的干扰。 币界网报道,这次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的"主力军"似乎并非散户。从相关数据能看到,散户投资者的资金流入呈下降趋势,然而币安的市场份额却在此时异 军突起,一下子跃升至49%以上。这一升一降,背后反映出的是机构投资者在这场涨势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机构投资者凭借雄厚的资金 ...
★健全机制 精准识别优质科创企业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精准识别和判断科技型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商业前景,是科创板改革的一项重要命题。 《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对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在市场人士看来,借助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判断 和"真金白银"的投入,可帮助审核机构、中小投资者更好判断企业的科创属性、商业前景。科技与资本 的高效融合,将进一步打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 解决估值难题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科技企业估值难题。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说,从事前沿领域研发创新的未盈利企业,往往具有研发投入大、成果转化 周期长、商业化风险高的特征,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亏损状态,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具有不确定性, 但一旦成功有可能呈现爆发式甚至指数级增长,投资风险与投资价值较难判断。 市场化机制在优质科技型企业识别筛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 投资经验,对于企业的科创属性和未来发展潜力具有一定专业判断能力。"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 究院院长罗志恒说,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助于更好识别优质科创企业。 开源 ...
专业机构投资者引入将发挥专业估值和价格锚定作用 市场资源仍将向“头部”集中
Core Viewpoint - The introduction of seasone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STAR Market) aims to enhance the evaluation of unprofitable companies' technological attribut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addressing issues such as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valuation difficulties [1][2][4]. Group 1: Introduction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nnounced a meeting to review the listing application of Wuhan Heyuan Biotechnology Co., marking the first company to be reviewed under the new fifth set of standards for unprofitable enterprises [1]. - The "1+6" policy measures introduced by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emphasize the role of seasone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providing market validation for companie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business prospects [2][3]. Group 2: Impact on Market Dynamics - Experts believe that while the introduction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may not reverse the trend of resource concentration towards leading firms, it does provide development space for smaller institutions [4][5]. - The policy aims to mitigate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unprofitable companies by leveraging the expertis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which can help in setting appropriate IPO pricing and reducing irrational market fluctuations [2][3]. Group 3: Regulatory Considerations - Concerns regarding potent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due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cting as both shareholders and endorsers have been raised, prompting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to enhance regulatory measures and establish a "blacklist" system to prevent misconduct [1][7]. -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developing specific legal provisions 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ensuring thorough due diligence to prevent the over-packaging of companies [6][7].
精准识别企业科创属性
Jin Rong Shi Bao· 2025-06-25 03:15
Core Viewpoint - The introduction of a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 system aims to enhanc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high-quality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 China's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assessing the innovation attribut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of tech companies [1][2]. Group 1: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has proposed a pilot program to introduce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for companies meeting the fifth set of listing standards o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2][4]. - This initiativ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new pathway for investors to discover the investment value of enterprises while improving the market mechanism for identifying quality tech firms [2][4]. Group 2: Characteristics of Tech Enterprises - Early-stage, unprofitable tech companies often face high R&D costs, long application cycles, and significant commercialization risks, leading to uncertainty in their ongoing operations and profitability [2][3]. - Successful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companies can lead to exponential growth, making the assessment of investment risks and values challenging [2][3]. Group 3: Advantages of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ossess specialized judgment capabilities regarding the innovation attribut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ech companies,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core technologies [3][5]. - The backing of professional investors can reduce risks and provide market validation for a company's technological strength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5]. Group 4: Market Practices and Statistics -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ha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a similar system since 2018, with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venue and net profit for companies listed under specific rules [4]. - As of the end of 2024, 67 companies were listed under the relevant rules, with an average of 3 professional investors per company, holding an average of 21% of shares collectively [4]. Group 5: Industry Implications -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system may reshape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of the VC/PE industry, favoring capital-rich and technically adept leading institutions [6]. - There is a need for clear standards and regulatory oversight regarding the identification and behavior of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o ensu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6].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提升定价效率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3 16:46
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将迎来新"帮手"。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 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简称《科创板意见》,即科创板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对于适用科创 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在市场人士看来,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助于发挥市场化机构的优势,精准识别优质科 技型企业,提高定价效率,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精准性;同时,有助于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 投长期、投硬科技。 水木资本董事长、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唐劲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制度创新是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步,其成效取决于配套细则的精准落地和配套机制的协同优化。未来需 持续关注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规范、市场定价效率的变化,以及未盈利企业的长期发展,确保政 策既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又能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发挥专业机构独特优势 弥补传统审核机制短板 去年6月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提出, 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 对于如何发挥市场化力量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 ...
健全机制 精准识别优质科创企业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精准识别和判断科技型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商业前景,是科创板改革的一项重要命题。 《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对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在市场人士看来,借助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判断 和"真金白银"的投入,可帮助审核机构、中小投资者更好判断企业的科创属性、商业前景。科技与资本 的高效融合,将进一步打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 解决估值难题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说,从事前沿领域研发创新的未盈利企业,往往具有研发投入大、成果转化 周期长、商业化风险高的特征,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亏损状态,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具有不确定性, 但一旦成功有可能呈现爆发式甚至指数级增长,投资风险与投资价值较难判断。 市场化机制在优质科技型企业识别筛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 投资经验,对于企业的科创属性和未来发展潜力具有一定专业判断能力。"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 究院院长罗志恒说,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助于更好识别优质科创企业。 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认为,基于第五套标准上市的未盈利企业将直 ...
为何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业内:减少信息不对称,发挥机构定价锚定效应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6-20 06:17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硬科技"企业阵地,迎来了新一轮重要改革。 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期间,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提升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举措。其中,科创 板"1+6"政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六项改革措施中,第一项便是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 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据了解,此项改革是借鉴了境外市场有关做法,希望借助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判断、"真金白银"投入,帮 助审核机构、中小投资者更好地判断企业的科创属性、商业前景。 "资深专业投资者具备对研发管线、技术壁垒的深度研判能力,可减少信息不对称。" 东吴证券首席经 济学家芦哲对第一财经表示,一方面包括高端科技研发成功率、专利布局等关键指标的专业评估,可避 免市场因短期盈利缺失导致的低估问题。 芦哲称,另一方面,专业投资者具有定价锚定效应,前期对于同类公司的入股价格和持股比例可作为 IPO定价参考,降低发行估值泡沫或破发风险,此前第五套标准企业上市后投资回报率差异大,专业投 资者的介入有望缩小非理性波动。 探索"硬科技"企业识别的解法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改革始终围绕强化"含科量"在展开,但科技创新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精准识别和 判断科技型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