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裂变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球核裂变与SMR发展趋势与新机遇
2025年7月2日 本研究报告由海通国际分销,海通国际是由海通国际研究有限公司,海通证券印度私人有限公司,海通国际株式会社和海通国际证券集团其他各成员单位的证券 研究团队所组成的全球品牌,海通国际证券集团各成员分别在其许可的司法管辖区内从事证券活动。关于海通国际的分析师证明,重要披露声明和免责声明,请 参阅附录。(Please see appendix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disclaimer) 本研究报告由海通国际分销,海通国际是由海通国际研究有限公司,海通证券印度私人有限公司,海通国际株式会社和海通国际证券集团其他各成员单位的证券 研究团队所组成的全球品牌,海通国际证券集团各成员分别在其许可的司法管辖区内从事证券活动。关于海通国际的分析师证明,重要披露声明和免责声明,请 参阅附录。(Please see appendix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disclaimer) SMR实操图 Equity – Asia Research 海通国际全球核裂变与SMR发展趋势与新机遇 杨斌 Bin Yang, bin.yang@htisec ...
黄仁勋,也投核裂变了
虎嗅APP· 2025-06-26 13:19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资界 ,作者王露 投资界 . 清科创业旗下创业与投资资讯平台 比尔·盖茨带队,干出一个核电独 角兽 将时间拨回到2006年前后,卸任微软CEO的比尔·盖茨意外读到一篇新型核能的论文,随即认定—— 核电,或许就是他下一个愿赌服输的理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投资界 (ID:pedaily2012) ,作者:王露,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一幕极具风向标意味。 投资界获悉,核电公司泰拉能源 (TerraPower) 宣布完成6.5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47亿元) 融资。 令人意外的是,当中出现黄仁勋的身影——英伟达作为新投资方入局,首次涉足核电领域。 泰拉能源,人们可能有些陌生。这是比尔·盖茨离开微软后的核电创业项目,致力于新一代核反应堆 研发。一路走来,融资超过20亿美元,背后挤满一众VC/PE。曾有投资人直言"不考虑如何盈利",因 为一旦成功至少千倍回报。 AI的尽头是能源。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三年国内一级市场也掀起了一场核电投资热潮,涌现了 一批知名核聚变创业项目。也许人类终极能源之梦,正在照进现实。 "如果让我对未来50年许一个愿望,我肯定会选择能源。"比尔·盖茨称能让能源价格减半,并且实现 ...
黄仁勋,也投核裂变了
投资界· 2025-06-25 07:02
投向核电。 作者 I 王露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这一幕极具风向标意味。 投资界获悉,核电公司泰拉能源(Te rr aPowe r)宣布完成6. 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 7亿 元)融资。令人意外的是,当中出现黄仁勋的身影——英伟达作为新投资方入局,首次涉 足核电领域。 泰拉能源,人们可能有些陌生。这是比尔·盖茨离开微软后的核电创业项目,致力于新一 代核反应堆研发。一路走来,融资超过20亿美元,背后挤满一众VC/PE。曾有投资人直 言"不考虑如何盈利",因为一旦成功至少千倍回报。 这里简单解释下核裂变和核聚变。目前成熟商用的核电站均采用核裂变进行发电,是以中 子轰击重原子核后分裂释放能量,核反应堆历经了四次迭代。 而核聚变的原理正好相反,两个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能量。因与太阳 燃烧机制相同,可控核聚变装置常被称为"人造太阳",不过仍处于实验阶段。 泰拉能源研发的行波反应堆,仍属于核裂变,只是不再依赖精加工的浓缩铀原料,而是利 用贫化铀、天然铀等核废料实现反应,进而循环利用使整组反应堆连续运行4 0年以上。 根据泰拉能源估算,可将浓缩铀的使用效率提高约30倍,核废料为原来五分之一。不仅 ...
人工智能引爆核能创业潮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 )依靠批量制造来降低成本,但迄今为止,美国尚未建造过一个。 不过,这并未阻止亚马逊、谷歌、 Meta 和微软参与其中。他们要么签署协议,从核能初创企 业购买电力,要么直接对这些企业进行投资 —— 或两者兼有。 以下是由大型科技企业支持的核裂变初创公司名单。 Kairos Power 导 语:科技巨头押注核能,一场AI算力与核能革新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 人工智能的兴起使美国的电力需求飙升,此前电力需求多年来几乎处于零增长状态。这一趋 势促使大型科技公司争相为其数据中心争取发电能力。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意味着转向核裂变作为能源。经历了数十年的核电站关闭后,这一能源 来源在过去几年中迎来了复兴。(核裂变是所有现有核电站使用的技术,与核聚变不同。核 聚变是一种仍处于实验阶段的技术,尝试从原子中获取能量。尽管该技术吸引了投资者,但 至今尚未实现输出电能超过其消耗。)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核裂变的 吸引力部分在于它能够提供稳定、可预测的全天候能源供应, 使得数据中心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运行计算任务。 然而,核能吸引力的另一部分在于新型反 应堆设计,它们有望克服现有核电站的缺点。传统 核电站通常围绕庞 ...
核电|核电核准如期而至,产业高景气延续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8 00:14
文 | 华鹏伟 王喆 刘海博 付宸硕 李想 孙明新 华夏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共涉及1 0台三大核电机组,自2 0 2 2年以来我国连续四年年均核准1 0台 以上核电机组,核电产业发展高景气延续。我国核能领域持续发展,三四代核裂机组相继落地,核聚变装置加速发展,建议关 注产业链核心价值量环节。 ▍ 国常会核准1 0台自主三代核电机组。 据新闻联播报道,4月2 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据澎湃新闻进一步报道,上述获批项目分 别为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 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合计核准5个工程、1 0台新机组,上述机组均计划采用自主 三代核电技术,其中8台为华龙一号机组。经过本次国常会核准后,我国核电机组建设已经实现自2 0 2 2年以来连续四年年均核 准1 0台以上核电机组,我国核电在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常态化核准建设。 ▍ 本轮核准机组预计总投资规模约2 0 0 0亿元,带动产业链订单向好。 ▍ 核能优势明显,长期发 ...
专家预计:中国5年内将点亮第一盏“核聚变灯”
Guan Cha Zhe Wang· 2025-04-27 09:20
"核聚变能是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将为人类提供绿色、安全、无限利用的能源。" 4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好望角科学沙龙"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大科学工程"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总指挥李建刚 认为,预计可以在2027年建成聚变能实验装置,并在5年内看到"核聚变点亮的第一盏灯"。 在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双重压力下,核能作为低碳可调度基荷能源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好望角科学沙龙"活动以《核能双擎: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为 主题,邀请了学术界、产业界、资本界人士共同研讨裂变(小型堆)与聚变的协同关系,探索如何统筹裂变与聚变资源,形成核能创新合力。 "从实验装置到聚变实验堆、工程示范堆,再到聚变能原型电站,是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发展的技术路线图。 "李建刚在活动中透露,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 计划2027年建成,中国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已启动方案设计,将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电站。"中国聚变工程示范堆将完成从ITER到聚变原型电 站之间的技术过渡和工业实践,演示聚变能持续大功率、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可行性。 " 好望角科学沙龙现场 本期"好望角科学沙龙"同时邀请了核能规划发展、科研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