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市场

Search documents
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 目前约200家企业申请在港IPO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7:08
本报记者 毛艺融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港交所官网数据显示,2025年前6个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04 亿港元上升118%。 港股IPO储备队伍也持续扩大。"事实上,申请在港IPO的个案正在快速增加,至今已收到约200宗申请,较年初时的数字倍 增,当中包括来自中东和东南亚的企业。"陈茂波介绍,这反映港股升势正吸引更多企业加快推进上市计划。 摩根大通香港上市及企业融资部门主管白思佳表示:"今年以来香港IPO市场的火爆,一方面得益于去年中国证监会及港交 所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一些标志性项目的上市得到了市场的正面反馈,尤其科技、医 疗、消费、绿色经济等板块表现突出,这些都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 ETP市场不断创新 细看港股的交易数据,不难发现创新带来增量、增量促进发展。陈茂波介绍,目前在香港上市的ETP,其锚定的资产包括 股票、固定收益产品、大宗商品、货币以至数字资产(DigitalAsset)等等。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7月6日表示,交易所买卖产品(ExchangeTradedProducts,ETP)是便利产品创新的其中一个模式, 成为近年支持港 ...
今天,港交所被挤爆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6-26 08:30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资界 ,作者杨继云 投资界 . 清科创业旗下创业与投资资讯平台 这是许久未见的一幕。 今天(6月26日), 港交所迎来3家公司集体鸣锣 —— 周六福、圣贝拉、以及颖通控股 ,缔造了港股近年来最热闹的一幕。 其中,周六福此次香港IPO获 超700倍认购,发行市值超101亿港元,开盘涨超18%,收盘涨25%,收盘市值为 113.61亿 港元 ;颖通控股发行市值约 37亿港元,收盘市值为 32亿港元 ;圣贝拉发行市值近40亿港元,开盘后一度涨超44%,收盘涨 4.14 %,收盘市值为 53.66 亿港元。 "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 。"如此一幕,堪称今年港股IPO市场火爆的最佳写照。 一天三个IPO,港交所人气回来了 周六福率先成功赴港上市。 始于2002年,深圳罗湖区水贝村,广东汕头人李伟柱从银行辞职开了一家珠宝镶嵌工厂,赚到第一桶金。随后,"深圳市周天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创办, 后来周天福改名周六福。 2004年,第一家周六福珠宝直营店开在深圳。此后凭借"轻资产加盟"模式,周六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开设门店——截至2024年12月31日门店总数 4129家,其中自营店91家。过去三年,周六福营业收入 ...
港股火爆、券商眼热?西部证券筹划10亿设立香港子公司“出海”抢业务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15:05
Core Viewpoint - The expansion of Chinese securities firms into international markets is gaining momentum, with Western Securities planning to invest 1 billion RMB to establish a subsidiary in Hong Kong, reflecting a strategic shift in response to the recovering Hong Kong stock market [1][2][3]. Group 1: Company Actions - Western Securities' board approv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Western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Holdings Limited," with a registered capital of up to 1 billion RMB [2]. - The decision to set up the Hong Kong subsidiary is aimed at meeting strategic development needs and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apabilities to serve cross-border financing demands [3]. - The move comes after a previous decision to dissolve it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epartment, indicating a more focused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3]. Group 2: Market Context - The Hong Kong IPO market is experiencing a significant surge, with an expected average fundraising amount increasing over five times year-on-year, driven by multiple A-share companies listing in Hong Kong [5]. - As of June 11, approximately 40 companies are anticipated to go public in Hong Kong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raising around 1,087 billion HKD, with IPO numbers and fundraising amounts up by 33% and 711% respectively [5]. - The growth in the Hong Kong IPO market is attributed to factors such as the return of Chinese concept stocks, financing needs from Southeast Asian companies, and increased capital flow from the mainland [5]. Group 3: Industry Challenges - Despite the optimistic market outlook, the competition in the Hong Kong IPO space is intense, with many firms adopting low-price strategies to capture market share, leading to limited profit margins for individual firms [1][8]. - The market is characterized by a "Matthew effect," where larger firms dominat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ofits, while smaller firms struggle to find sustainable paths [8]. - Industry experts suggest that smaller firms need to focus on niche markets and enhance risk control capabilities to survive in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9].
太火了!A股赴港上市热度攀升,高盛最新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6-13 07:09
"在2024年股票融资规模已较2023年近乎翻倍的前提下,今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市场股票融资总额应会超过 去年全年,相当于前6个月完成了去年一年做的事情。"6月11日,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 主管王亚军在接受证券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港股市场的大型IPO项目取得不错的表现,这在一定程 度上也得益于国际长线资金的持续回归。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的强劲复苏劲头令人瞩目,融资规模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一。在王亚军看来,这可归 因于三点:一是中国持续推出经济利好政策,以及中国科技的发展让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升温;二 是监管对内地企业赴港IPO备案的审批速度大幅提升;三是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普遍质量较高。 王亚军预测,如果2025年全年港股市场IPO规模最终在200亿美元-—250亿美元,那来自A股的公司大概能贡献 80%左右。 其实,早在2024年5月下旬与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交流时,王亚军就提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 在转变,由观望走向行动。彼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实际已有回温趋势。如今时隔一年,王亚军提到,2023年 时,一些IPO项目的国际长线投资者可能只有3—5个,但现在在港 ...
2024年香港IPO市场及二级市场白皮书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05:30
《2024年香港IP0市场及二级市场白皮书》是我们连续第三年精心出品的关于港股的年度白皮书,希望它不仅是时光的印记,记录过去一年真实客观发生的 事情,也能是智慧的灯塔,帮助大家更好地洞悉市场的变化与趋势。 回顾2024年,香港IP0市场已经显著复苏,港交所迎来多宗中大型IP0,推动香港重回全球第四大募资地。中小投资者打新仍然有利可图,60%的新股上市首 日录得上涨,仅36%的新股破发,热门新股的涌现带动一些休眠的账户逐渐苏醒。 二级市场方面,恒生指数也终止了四连跌,并一度站上23000点,年末有所回落但仍录得17.67%的年涨幅。内地资金持续流入香港股票,南下争夺定价权, 港股通成交占大市的比重已经超过三分之一,成为不容忽视的流动性来源。2024年,港股回购规模再创新高,281家港股公司全年累计回购超过2650亿港 元,同比翻番。 香港,正在用实力证明它仍然是那个历久弥坚的"国际金融中心"! 展望2025年,随着越来越多A股龙头企业筹备赴港上市,A+H队伍不断扩大,香港IPO市场有望持续繁荣。相较估值高企的美股市场,港股估值仍处于相对 低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未来国内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资金或从高估 ...
太火了!A股赴港上市热度攀升,高盛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6-12 22:50
"在2024年股票融资规模已较2023年近乎翻倍的前提下,今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市场股票融资总额应会超过 去年全年,相当于前6个月完成了去年一年做的事情。"6月11日,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 主管王亚军在接受证券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港股市场的大型IPO项目取得不错的表现,这在一定程 度上也得益于国际长线资金的持续回归。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的强劲复苏劲头令人瞩目,融资规模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一。在王亚军看来,这可归 因于三点:一是中国持续推出经济利好政策,以及中国科技的发展让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升温;二 是监管对内地企业赴港IPO备案的审批速度大幅提升;三是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普遍质量较高。 王亚军预测,如果2025年全年港股市场IPO规模最终在200亿美元-—250亿美元,那来自A股的公司大概能贡献 80%左右。 其实,早在2024年5月下旬与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交流时,王亚军就提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 在转变,由观望走向行动。彼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实际已有回温趋势。如今时隔一年,王亚军提到,2023年 时,一些IPO项目的国际长线投资者可能只有3—5个,但现在在港 ...
高盛点睛:国际“长钱”重返港股,消费、科技企业和行业龙头受青睐
Huan Qiu Wang· 2025-06-12 02:44
谈及港股IPO市场复苏的原因,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将其归结为三方面:一是中国经济政策与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宏观利好,让 国际投资者重新关注中国资产;二是监管效率提升,特别是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提速,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三是企业质量整体提升,增强了香港IPO市场的 投资吸引力。"A+H"公司上市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反映了中国企业出海需求增加和监管审批效率提升的双重驱动。 在投资偏好上,国际长线资金正经历转变。"经历了前几年的市场调整后,他们更加关注企业基本面,"王亚军表示,"现在更青睐两类企业:一是盈利模式 清晰的消费类企业、科技企业;二是行业龙头企业。" 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也关注到A股与H股的估值价差现象,认为这是正常的市场供需关系差异。对于港股再融资市场的活跃,他 认为主要由国际资本推动,显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持续增强。他提醒,中国企业赴港上市需结合自身国际化需求和市值规模审慎决策。(文 馨)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6月11日,在2025年高盛中国股票资本市场最新动态媒体交流圆桌会上,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向外界传 递了一个积极信号: ...
高盛:三大因素推动港股IPO市场融资额持续强势反弹
news flash· 2025-06-11 12:09
高盛:三大因素推动港股IPO市场融资额持续强势反弹 金十数据6月11日讯,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6月11日在2025年高盛中国股票资 本市场最新动态媒体交流圆桌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融资额持续强势反弹。参与中国项目 的长线资金正在回归。国际"长钱"更为关注企业基本面情况,更加青睐盈利模式清晰的消费类企业、行 业龙头企业等。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融资额持续强势反弹由多方面关键因素共同推动,包括政策制度 激励、科技股引领中国资产重估、标的质量提升等。 (中证金牛座) ...
打新"暴利"致投资者人数激增,港股散户中签率锐减
Di Yi Cai Jing· 2025-06-03 09:39
"叮!"——一声信息提示声音后,95后程序员大力(化名)看了看手机收到的通知,知道这次港股打新又没中签。 这种个体体验正折射出市场整体变化。 "今年打了5次新股,就中过1签,中签率简直像在抢演唱会门票。"大力告诉第一财经,自己从去年入场,偶尔"吃口 肉",现在连"汤"都难喝到。 这种情况折射的正式港股打新市场的变化。近一年来,港股超六成新股首日上涨,老铺黄金等个股上市后收益率甚至 突破2000%,赚钱效应持续引爆市场热情。然而,随着打新人数激增,散户中签率明显下滑,热门新股中签率普遍低 于10%,部分甚至不足5%。 除了打新人数增加,港股正在进行的逐步向机构投资者倾斜、降低散户配售比例,以稳定股价波动的改革,也是影响 打新中签率的一大因素。 港股打新赚钱效应十足 近一年,港股市场打新的"赚钱效应"持续显著。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近一年,港股共有77只新股上市,46只 首日上涨,占比达到6成。 这些新股中,涨势最猛的是映恩生物-B,首日收盘涨幅高达116.7%,宜搜科技首日涨幅也达到91.72%。毛戈平、老铺 黄金则紧随其后,上市首日分别收涨76.51%、72.84%。 近一个月来,港股打新更是"赚多 ...
港股开盘 | 恒生指数高开0.01% 快手(01024)涨超6%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01:35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卖方机构提出了"港股迎来价值重估"的观点,他们判断,后续,港股市场有 望迎来海内外增量资金。 恒生指数高开0.01%,恒生科技指数涨0.52%。快手涨超6%,小米集团涨超2%。 关于港股后市 据国泰君安国际策略团队统计,近一段时间,南向资金最主要净流入银行行业,大金融板块获得南向资 金的净流入规模超过165亿港元,而资讯科技行业则遭遇南向资金的净流出,规模超过205亿港元。 该策略团队进一步分析,资金在科技股获利了结,一方面是因为资本市场习惯性"买预期、卖现实",另 一方面,关税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从估值角度看,财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指出,2024年以来,南下资金涌入带动港股估值持续修 复,恒生指数PE从7.5倍左右震荡上行至当前10.5倍,与近十年均值水平相当,仍称不上贵,相较2018 年初、2021年初高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港股的估值修复仍在路上。 此外,2025年也是港股IPO市场的大复苏之年,香港将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募集外资的重要窗口,正在 2025年加速兑现,香港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将在我国未来的资本市场发展中起到重要的 角色,今天的香港处在一个转型和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