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区域协同
icon
Search documents
深珠科创协同再落一子!助力珠海成为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10 03:28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成果超市珠海中心" 同步启动。该中心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 键平台,首批精选300余项优质成果上架,覆盖医疗设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 7 大领域。 通过 "扫码识成果" 的创新形式,实现技术参数、应用场景、合作需求等信息的可视化呈现,精准打通 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对接通道,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与此同时,2025年珠海市 "科创杯" 创新创业大赛 "云上智城""生物医药" 行业赛正式启动,吸引数十项企业组及团队组项目参赛,为科创 人才与优质项目搭建起展示与孵化的重要舞台。 此次签约的11个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集中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签约落地。其中,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将扎根园区,主攻基因编辑工 具国产化、病毒载体规模化制备等 "卡脖子" 技术突破;中科艾深医药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已进入临床 Ⅱ 期,有望填补国内跨心、肝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空白;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微生物组技术 实验室和生产研发基地,凭借三大药物级人源性活菌筛选技术及 12 万株人源菌株库,为活体生物药研 发提供坚实支撑。这些项目将 ...
跨区域协同让援疆成果惠及新疆更广地域和群众
Xin Hua Wang· 2025-07-08 10:50
新疆纱纤亿股份和田经纶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浩铭介绍,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可提供3000多个就业 岗位,服务200多家服装企业,预计每年带动地区工业产值30多亿元。 为不断提升对口援疆工作综合效益,近年来,各援疆省市打破对口支援结对关系界限,跨区域协同全方 位推动援疆经验、信息、资源等共享共建,让援疆成果惠及新疆更广地域和群众,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针对新疆儿科基础薄弱的情况,2024年8月6日,在上海援疆指挥部的启发和支持下,19个对口援疆省市 的56名援疆儿科医生在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成立援疆儿科医生联盟。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3岁的古丽, 反复咳血一年多,到当地多家医院就诊都未找到原因。在援疆儿科医生联盟浙江、湖南援疆儿科专家的 帮助下,查出病因是支气管动脉畸形。手术后第二天,古丽的咳血症状就消失了,如今已恢复了正常的 学习生活。 走进和田市新疆纱纤亿股份和田经纶服饰有限公司,在缝纫机的嗡鸣声中,36岁的热依汗·依明双手麻 利地将一件件工作服的边角缝合得平整细密。8个月前,她还是一位普通农民,如今已成为一名车间组 长。她说:"现在我每个月能挣2800元到3500元,我挺喜欢这份工作的。" ...
投资3亿元!六安市、上海市松江区合作项目正式投产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00:58
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将建设2条生产线及研发生产基地,用于为显示领域客户设计并制造mLED芯片 和微显示模组。一期租赁金安银峰智能产业园16#厂房,产线投产后可实现年产R系列量子点mLED芯片 15000kk,可用于制备商用显示屏约2万平方米,快速响应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在未来,产品将广泛应用 在各场景中的直显大屏领域、Micro-LED微显示屏等领域,给消费者带来更清晰的显示色彩体验和全彩 的AR显示效果。 项目的正式投产,不仅赋能老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助力构建更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更对六安市、 松江区两地深化对口合作、加强产业协作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沪皖协作,山海情深。三年来,从"对口帮扶"到"利益共享",松江金安探索跨区域协同发展新路。2024 年11月,松江区政府与六安市政府正式签订《六松现代产业园利益共享机制协议》;2025年2月,安徽 省与上海市统计、发改部门联合出台《六松现代产业园统计数据分算使用办法(试行)》。根据机制约 定,由松江区政府、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推荐落地六松现代产业园的企业,其产生的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等财税收入地方留存部分,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 ...
太湖水之变磨砺三十年,水质从Ⅴ类提升到全湖Ⅲ类,恢复到良好标准
浩渺太湖,碧波万顷。30年攻坚、30年谋变。 太湖水质从Ⅴ类提升到全湖Ⅲ类,恢复到良好标准用了30年。从"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启动到蓝藻围 城,再到如今破圈成为国际大型湖泊营养化治理的标杆,太湖治理之路从来不是坦途。 浅与深:浅水型湖泊自净能力弱,污染成因复杂,需系统性深度治理 1.9米是太湖的平均水深。相较于鄱阳湖、洞庭湖等其他大型湖泊,太湖属于浅水型湖泊,最深处不足4 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与太湖已经打了半辈子交道。"就像水缸比较深,上下 两层水交换会受阻,沉到湖底的污染物很难再翻上来。反之,盆浅,一经搅动,底层的污染物就翻上来 了,环境容量小,污染物浓度高,自净能力也弱。" 太湖难治,难在水浅。因为水浅,阳光可射到湖底,给蓝藻提供了生长环境。"冬天太湖的温度基本在 5℃—7℃,蓝藻停止分裂细胞和增殖的下限温度在5℃—6℃,正好处于临界值。有时候暖冬也对蓝藻造 成影响。春天,生物量累积,呈指数型增长,最后在夏天暴发。"秦伯强告诉记者。 太湖难治,难在产业。依托水资源优势,结合城市集中、劳动力密集等特点,给太湖流域周边纺织、印 染、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提供了有利条件。经 ...
上海普陀区举办创新创业分论坛,携手沿沪宁城市共谋发展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23 05:30
由普陀区创新创业专业服务团副团长单位彬复资本联合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相关城市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阿特斯等共同发起设立的彬复沿沪宁产业基 金,现场与四家沿沪宁地区科技创新企业代表进行投资签约。 现场启动了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海归人才协同创新合作项目和商会合作项目。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普陀分会携手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相关城市欧美同学会,充 分发挥归国留学人才智力资源优势,搭建海归人才协同创新、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平台。普陀区工商联(总商会)也将牵头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相关城市工商联(总商会)及上海市江苏商会启动合作,充分发挥商会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整合资源、赋能发展的平台作用,推动区域 协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普陀区以"创新创业沿沪宁 青年逐梦向未来"为主题,举办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普陀分论坛。本次分论坛是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 论坛年度第18个矩阵项目。 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霄汉表示,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自2020年起连续举办,形成"1+365"全年活动和"1+N"品牌矩阵。 普陀分论坛有助于推动沿沪宁创新创业要素跨区域配置和精准对接 ...
普陀区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创“金牛”深耕“创新田”
Jie Fang Ri Bao· 2025-06-18 01:40
近日,2025科创金牛奖颁奖典礼在普陀区举行。作为资本市场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顶级评价标 杆,扎根普陀的欧普泰、友车科技、睿创微纳三家企业位列新一代技术领域获奖榜单。成绩单的背后, 是普陀区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精心培育高含金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 记者 周楠 通讯员 钱佳莹 激活协同动能 今年,上海市与苏浙皖共同签署《深化科技金融合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 议》,普陀区积极响应,与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七市率先发起沿沪宁产业创新 带建设合作倡议,致力于将沪宁线上的"创新孤岛"串联成"发展集群",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引力 场、智汇源、创芯孵化器和服务中心"。 事实上,立足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起点的区位优势、集聚优势、先发优势,普陀区聚焦跨区域间的差 异特色,既积极承接资源,又不断反哺产业带建设,已创造了许多协同发展新机遇。比如,受邀参加此 次颁奖典礼的上海热芯视觉科技于2020年落户普陀,主要从事红外热成像为基础的光电传感、AI智能 等前沿研发业务,在普陀的引导下,将生产基地布局在江苏泰州,为产品产业化速度按下了加速键。 目前,16家部属、市属科研院所,华师大、同济等高 ...
苏州嘉兴联建“幸福河湖”
Su Zhou Ri Bao· 2025-06-11 00:21
据悉,小天圩联合河长村级工作站正在筹建中,预计今年底前投入运行。 苏州水系发达,以吴江区为例,吴江与上海、浙江有50多个交界河湖,涉及居民和企业千万家。这 些跨界河湖有的互为上下游,有的互为左右岸,有的犬牙交错。治河难,治界河尤其难。清溪河西起澜 溪塘,穿西雁荡、北雁荡后,东入苏嘉运河,全长9.94公里,是"联合河长制"的发源地。2018年起,吴 江区和嘉兴秀洲区已开始携手治理清溪河,两地共同聘任联合河长,联合开展河道清淤,打破行政区划 壁垒,首创联合河长制工作机制,让跨省治水难点堵点变成制度亮点特点,开创了跨区域协同治水新格 局。 昨天(6月10日),苏州市河长制办公室携手嘉兴市河长制办公室,共同巡查清溪河,并召开跨省 幸福河湖创建工作座谈会。继小天圩获评江浙首个跨省界幸福河湖后,两地将以清溪河为切入点,全域 推进太湖流域片幸福河湖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跨省幸福河湖样板。 小天圩河的生态蝶变,是两地联合治水的又一典范。小天圩是吴江区盛泽镇、秀洲区王江泾镇的跨 省交界河道。20多年前,这里是一条鱼虾绝迹的黑臭河。2024年,小天圩幸福河湖江浙联合创建工程完 成,彻底改变水体浑浊、水质较差的原状。小天 ...
方厅水院“首秀”,迎来这场世界级盛会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09 10:32
示范区执委会供图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地标——方厅水院日前迎来"首秀",2025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在这举办,成为这一跨省域房建项目投运后首 次承接大型的国际性会议。 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代表,聚焦可持续发展前沿议题,共同探讨、交流和分享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的解决方案和实现路径。 水乡客厅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方厅水院是水乡客厅的中心"一点"及核心功能载体,坐落于长三角原点之上。方厅水院总建筑面积约 10.4万平方米,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跨越沪苏浙三地,沿中轴线在太浦河南岸设置长三角馆,四角分别设置沪苏浙皖主题展馆,各馆通过三座跨域步行桥 及连廊无缝衔接,形成跨域一体的长三角共享会客厅。 与传统的会展中心相比,方厅水院突破了空间局限,通过"商务会展+文旅休闲+生态保护"的复合发展模式,以复合功能重构城市公共生活场景,打造 长三角慢行交通跨省域互连、跨域人文交流、国际论坛与专业会展等核心功能,成为集文化交流、产业赋能、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多维空间载体和长三角综合 展示窗口。 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方面透露,接下来,方厅水院还将承接长三角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
又一跨省轨交运营公司成立,长三角轨交一体化运营渐近
Di Yi Cai Jing· 2025-06-05 11:42
依托轨道交通形成的这张超级网络,长三角也在持续打破行政边界对资源要素流动的限制,共同打造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形成 区域创新共同体、产业协同体的深层布局。 "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正从技术标准统一深化至跨省协同运营。 6月3日,苏皖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在南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股东包括南京地铁集团、滁州市滁宁城际铁路开发建设 有限公司、马鞍山跃马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24.5%、24.5%。 加上2024年12月成立的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一体化已渐行渐近。 轨交跨省运营协同 近年来,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长三角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取得积极成效,但跨省协同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 善。 2024年6月6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发改委签订《关于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计划,三省一市将先 期成立环沪轨道交通运营公司、苏皖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后续以两个公司为基础研究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主要运营 长三角地区不承担国铁路网功能的跨省市线路,推动长三角地区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注册地为上海市徐汇区, ...
科创生态融合加速 MTR Lab与启迪之星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
Huan Qiu Wang· 2025-05-08 02:38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区域合作正在向科创生态圈加速。5月6日,港铁公司全资子公司MTR Lab与启迪之星对外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智慧城 市、智慧出行及绿色转型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这也标志着内地科创生态圈与香港企业深化协作、共创战略价值,也标志着双方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技术突破及可持续发展领域迈出 重要一步。据悉,双方将共同努力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助力初创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MTR Lab董事总经理陈定邦表示,MTR Lab计划通过与启迪之星这样的平台合作,引进最新的科技成果到香港,并利用香港作为国际科创中心的地位,帮助 内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发展。 对于此次合作,双方将充分结合各自的资源优势,相互推荐优质企业以促进合作及投资机会,同时探讨联合投资可能,并为对方推荐的企业提供市场拓展支 持,助力企业在区域和行业内的成长。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每年将推荐至少20家高潜力企业,以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支持创新企业的技术升级与市 场拓展。 高玉霞强调:"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启迪之星一直聚焦于产业垂直加速,致力于与世界500强公司及产业龙头进行深度合作,将优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