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颠覆性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锦标赛完成初筛
深圳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秦英介绍,本次大赛报名企业呈现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参赛范围广,非深 圳企业占比近50%,体现了大赛的全国影响力;二是参赛项目质量高,吸引了多家上市公司及知名机器 人企业参与,充分展现了大赛广泛的行业号召力。 自大赛报名通道开启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项目团队踊跃报名。截至6月25日,大赛共收到报名项目253 个。从项目的赛道分布来看,执行器及材料赛道报名项目73个,AI及软件赛道76个,应用系统赛道68 个,智能传感器赛道36个。按照"需求强烈、技术颠覆、生产可行、方案合理、能力匹配、收益满意、 风险适当"七个维度的评审要求,大赛裁判对报名项目进行了初筛阶段的分组评议和表决,最终,近九 成项目顺利进入预赛。 作为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首个落地的锦标赛,本次大赛也获得了全国百余个生态链合作伙伴的鼎力 相助。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市科学技术局、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珠 海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等政府部门,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研究院等高校,以及建设银行、平安 银行、北京银行等金融 ...
上海外国语大学忻华:彼此认知存落差,美欧关系如何重构?
美欧贸易谈判久拖未决。据央视新闻报道,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7日表示,欧盟仍在争取于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一项原 则性的双边贸易协议,目前欧盟与美国仍在继续接触。欧盟始终致力于达成一项有利于欧盟企业、消费者和全球经济的协议。 此外,欧盟也已准备好应对所有结果的选项,包括反制清单,但暂不打算启动该程序。 目前,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对汽车领域征收25%关税,对几乎所有其他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特朗普还曾威胁 称,如果7月9日前美欧贸易谈判没有取得突破,他将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作为回应,欧盟曾决定对总额210亿欧元的进口 美国产品加征最高50%的关税。但为给贸易谈判留出时间,这一报复措施将推迟至7月14日生效。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与上海欧洲学会近日联合举办"美欧关系2025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暨"特朗普2.0时代美欧关系 新态势"研讨会,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欧难以达成真正的协议,这 在情理之中。 他指出,当前美国政治领导层对欧盟和欧洲的战略认知和定位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而欧洲政治精英还没来得及转换观念,仍然 对美国心存幻想,觉 ...
如何在颠覆性技术中“掘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划重点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26 14:24
浦江创新论坛——科学学上海论坛·2025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6月26日至6月27日在沪举行。 "创新曲线驱动市值曲线即持续高强度的技术投入带来技术创新,技术成果商业化带来超额收益,超额 收益推升资产价值,共同推动股价持续上涨。反过来,公司股价上涨,融资能力增强,带来更多的研发 资本,进而推动技术创新。如此,技术曲线与市值曲线实现正反馈。"魏凡杰说。 而在中国,高质量专利、高水平论文数量快速增加,为颠覆式技术创新深度孵化打造了坚实的基础。然 而,颠覆式技术创新面临着更深更宽"死亡谷"的挑战,Gartner曲线变得更陡峭。 魏凡杰举例称,在互联网创业时代,Instagram启动融资为50万美元,回报周期约30个月;而在当下的硬 科技公司创业时期,代表性的制药公司、核聚变公司启动资金约为数10亿美元,回报周期也更长。 "近年来,Gartner曲线变得更加陡峭,曲线的五个阶段(技术萌芽期、期望膨胀期、泡沫破裂低谷期、 稳步爬升复苏期、生产成熟期)更为紧凑,显示颠覆性技术创新产生了更快的发展、验证和迭代。"魏凡 杰表示。 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技术创新的机构化孵化模式形成。魏凡杰说,以 Flags ...
如何在颠覆性技术中“掘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划重点
证券时报· 2025-06-26 14:15
在2024年9月举办的浦江创新论坛上,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宣告成立。基金定位于搭建推动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前沿平台性技术方向孵 化和早期投资的开放赋能平台,关注科学属性强、转化风险大、现有产业化条件缺乏,但迭代迅速、有机会产生巨大变革的技术,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战 略。 浦江创新论坛——科学学上海论坛·2025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6月26日至6月27日在沪举行。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魏凡杰在研讨会上表示,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重点关注未来产业中的颠覆性技术及交叉科学的融合运用。颠覆性技术之间的融合,将定义未 来十年,影响力远超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基金围绕六大未来产业(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进行投资布局,加速进口 替代或更新换代的产业化应用场景。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力争构建中国版的机构化创业新模式。魏凡杰表示,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将联动各方资源,通过"上海市科委+母基金+子基金项目经理人"的深度融 合,秉承创新导向原则,提供高度灵活的系统性赋能。其中,上海市科委扮演统筹角色,指导团队围绕上海市需求探索新技术、卡脖子技术解决方案;未来产业基 金发挥桥梁作用 ...
呼和浩特市颠覆性技术专项基金启动市场化投资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12 02:47
记者6月10日从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获悉,日前,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 局共同发起设立的呼和浩特市颠覆性技术专项基金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正式启动市场化 投资。 该基金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侧重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培育发 展新质生产力。 专项基金总规模2亿元,首期募资5000万元,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项目资源, 精准锚定呼和浩特市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算力芯片、细胞与基因治疗等 未来产业重点赛道,构建"平台+基金+园区+产业"全链条生态体系,有力推动首府科技创新和产业升 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通过构建未来产业投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基金将积极推动形成"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未来产业"良 性闭环,全方位激活首府科技创新活力源泉,助力呼和浩特市在区域创新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 ...
四项覆性技术落地罗湖!中欧医药中心解码“未来医疗”新范式
1、雷晓华:太空里的干细胞 ——太空干细胞、3D"活"材料、新型靶向药等尖端技术集中落地 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浪潮中,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欧医药中心")正以颠覆性技术 重塑"未来医疗"的形态。作为罗湖区重点打造的国际化科创平台,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 究院,构建"创新-转化-产业"三位一体垂直体系,吸引顶尖科学家与前沿技术在此集聚。 近期,三位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颠覆者"——雷晓华、阮长顺、李红昌三位PI正式入驻中欧医药中心, 与中欧医药中心孵化的迅疗科技(深圳)一道,以颠覆式技术,书写未来医疗的新篇章。 一、颠覆性技术改写未来医疗 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胚胎发育、干细胞代谢调控等机制。作为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 者,雷晓华教授团队突破了太空环境下细胞培养与保存的世界级难题。 他主导的"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人多能干细胞3D生长与发育研究"项目,团队通过改造培养盒、筛选保护 剂等措施,成功建立了一套无需液氮、适用于空间站的细胞培养与冻存方案。使干细胞活性在太空极端 环境下仍保持良好状态。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实现了人多能干细胞长达6个月的自动化3D培养与-80℃长期 冷冻保存。 4月 ...
做颠覆性技术“星探”,多地面向未来产业布局引领型孵化器
Di Yi Cai Jing· 2025-05-15 09:46
江苏聚焦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技术、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第三代半导体、智能网联汽车等未来产业领域,布局建设首批32家标杆孵化器,目标是 到2026年建设100家标杆孵化器。 我国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超1.6万家,孵化面积1.78亿平方米,累计毕业企业25万家,其中超5000家登陆资本市场。 5月15日,2025年全球孵化器大会在中国孵化器起源地武汉召开。工信部火炬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孵化器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孵化器要做颠覆性技 术的星探和发现者,最大化整合和释放各类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价值,推动孵化器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1987年6月,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武汉东湖诞生,开启了我国创新孵化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过去38年,我国孵化器历经了综合性孵化器(科技创业 中心)、专业性孵化器、生态性孵化器等三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依赖财政补贴生存,以提供办公空间为主要服务内容,发展到与专业产业园区深度绑定, 全面整合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要素,形成"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实现了"从无至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大"跨越式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 中国特色创业孵化发展道路。 根据工信部火 ...
湖北部署推进六大举措 强化创新策源体系化支撑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28 18:54
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方面,湖北推出"科担快贷""科担人才贷""专精特新担"等科担系列产品和服务模式。 截至2025年3月底,全省科技担保在保业务17266笔,在保余额52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7%、 57.9%。(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冯艳飞表示,将加快支点创新策源攻关突破,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重大任务凝练机制,打 造"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国家量子联合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联合基金"基金群,构建颠覆性 技术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当前,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各项建设任务取得积极进展,"一城一廊"主阵地已基本成型、重大创新平 台加快落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能级大幅提升。据介绍,该省将继续推动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转变。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壮大新能源与智能 网联汽车产业,推进生命健康、北斗等产业快速发展,塑造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新优势,前瞻布局人形机 器人、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在重点产业领域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 中新网武汉4月28日电 (记者梁婷)记者28日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湖北从力量建 设、空间 ...
深圳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成立!
证券时报· 2025-02-28 13:08
此外,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产业赛也同步启动。本次大赛由深担集团旗下深担创投主办,旨在通过竞赛的形式,借力深圳优势产业,集中式选 拔和支持涵盖智能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等核心技术及机器人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的全链条具有颠覆性技术创新潜力的企业和团队,推动智能 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悉,智能机器人产业赛优胜团队将直通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锦标赛。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是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的重要项目发现渠道,2024年大赛 获奖项目已有多个项目成功立项,获得国家或地方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支持。 颠覆性技术创新是重大前沿技术在重大战略领域的开创性转化应用,是大国科技博弈的关键变量,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新动能,如今已是世界各国追逐 的热点。 2月28日,深圳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仪式暨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产业赛启动仪式在深圳市罗湖区举行。据悉,深圳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由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指导,由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担集团")牵头组建。 深圳应该抓住哪些风口?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