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风险

Search documents
欧盟推三项供应链提案“去风险”,冯德莱恩就对华关系表态
Huan Qiu Shi Bao· 2025-07-11 22:56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欧盟日前公布3项独立提案,包括化工行业行动计划、医疗对策战略和储备战略,旨在应对所谓关键供应链"武器化"风险, 提升经济自力更生能力。香港《南华早报》10日称,尽管储备战略未直接点名中国,但三项方案均剑指对华供应链依赖,意在推进欧盟对华"去风 险"议程。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欧盟委员会推出的化工行业行动计划声称将针对中国化工产品的"倾销、补贴和产能过剩"强化贸易防御。 拟议中的医疗对策战略则聚焦减少欧盟对中国制造药品、诊断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依赖。 "中国商务部对欧盟提出四少四多。""德国之声"10日报道称,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0日表示,中方希望欧方不带情绪和偏见地看待双方经贸关系, 少指责、多沟通,少保护、多开放,少焦虑、多行动,凡事多商量,少去贴标签。(丁雅栀) 储备战略虽未直接提及中国,但强调欧盟在采购关键商品时要优先选择"可信赖供应商"。欧盟委员会称,此举是对全球供应链脆弱性的系统性回 应。 这些提案公布之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8日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称,就对华关系,欧盟需要"重点关注三个优先事项。首先,重新平衡与 中国的经济关系。其次,去风险。最后,推进包括气候在内的全球议 ...
4国联手围堵中国稀土?特朗普“真正算盘”曝光,中方早有打算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04:45
据智通财经报道,前段时间,美国能源部官方披露,美日澳印四国正联手推进稀土供应链多元化计划,试图围堵中国关键矿物出口。 稀土这东西常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在芯片、新能源电池和国防装备上压根离不开。它是各国尖端科技竞争的命门。中国这块地盘一直握着大权。世界稀土 产出里头,中国贡献了整整九成。换句话说,全球稀土市场几乎每一环都粘着中国印记。 稀土(资料图) 中国掌控这优势,让供应链风吹草动都能影响几十个行业的进展。2023年全球稀土需求冲到了30万吨上下,中国经济研究数据显示其内需就占了超过七成。 数据来看,中国牢牢握紧全球九成稀土资源,许多厂家离了这点资源寸步难行。这种主导地位是实打实的,任何调整都会让产业链连锁反应大起来。 美国拉上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搞合作,说是在搞稀土自主计划。他们的动作不小,澳洲忙着开新矿场,美国投资本土加工厂。去年G7峰会前,白宫文件 提到四国联盟目标是2025年把非中国稀土供应提到三成以上。这个计划挺明白的,就是甩开中国搞"去风险"。但美国媒体挖出了更深的东西,所谓的真正算 盘其实不光是解决依赖,还藏着小九九:保护自家科技霸主位置。 稀土(资料图) 华尔街分析师直接说了,美国担心中国拿 ...
迄今最严厉?冯德莱恩最新涉华表态炒作多项旧议题,同时申明不愿脱钩愿建立更稳定关系
Huan Qiu Wang· 2025-07-09 09:29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等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地时间8 日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就中欧关系发表讲话时就多个涉华议题表态,在老调重弹所谓"去风险""产能 过剩"等旧论调的同时,她也明确表示,欧盟不愿与中国脱钩,并准备与中国建立一种更加"平衡"且"稳 定"的关系。 在香港《南华早报》看来,冯德莱恩对中国提出"迄今为止最严厉抨击"。然而这类措辞强硬、集中叙事 的话题内容如今听来并不新鲜,中方此前已多次就类似说辞逐一分析、作出回击。 冯德莱恩在讲话中没有脱离以往"去风险"的老论调,声称欧盟处理对华关系的方法将是"去风险";在贸 易问题上,冯德莱恩则继续渲染所谓"产能过剩"论,并拿补贴事项制造议题发起指责;在地缘政治问题 上,冯德莱恩则借俄乌冲突说事,渲染所谓"中国对俄支持加剧欧洲不稳定和不安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今年6月在回应冯德莱恩涉华言论也明确表示,建交50年来,中欧合作成果丰 硕,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持续为欧洲企业提供广阔市场和发展 机遇。中方愿同欧方加强沟通协调,妥善处理贸易分歧,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同时,中方坚决反对任 何损害中 ...
“大摊牌”,冯德莱恩竟还在对中国大放厥词
Guan Cha Zhe Wang· 2025-07-09 03:28
观察者网消息,当地时间7月8日,在本月中欧峰会即将召开之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演 讲。纵观演讲内容,香港《南华早报》当天报道形容,冯德莱恩在涉及中国对俄立场和贸易政策方面的一番大放 厥词,对中国提出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抨击",并认为她的演讲犹如一次"重大摊牌"(major showdown)。 "我们也知道,中国对俄罗斯的坚定支持正加剧欧洲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我们可以说,中国实际上正为俄罗斯的战 时经济提供支持," 冯德莱恩宣称:"我们不能接受这一点。我一直强调,中国如何继续与普京的战争互动,将是 未来中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在贸易问题上,冯德莱恩则继续无端指责中国向全球市场"倾销补贴过剩产能",她还抨击中方对稀土实施出口许 可证制度这一正当之举,声称这给欧洲制造商带来了冲击。 "我们正同中方接触,以促使其放松出口管制……我们认为战略脱钩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认为,对欧洲而言,这 将是低效且徒劳的,但我们将继续去风险化。"她仍然不忘重复这番陈词滥调。 当地时间7月8日,法国斯特拉斯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大楼内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南华早报》称,三年多以来,中俄关系已成中欧交往中的 ...
上海外国语大学忻华:彼此认知存落差,美欧关系如何重构?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08 14:50
美欧贸易谈判久拖未决。据央视新闻报道,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7日表示,欧盟仍在争取于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一项原 则性的双边贸易协议,目前欧盟与美国仍在继续接触。欧盟始终致力于达成一项有利于欧盟企业、消费者和全球经济的协议。 此外,欧盟也已准备好应对所有结果的选项,包括反制清单,但暂不打算启动该程序。 目前,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对汽车领域征收25%关税,对几乎所有其他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特朗普还曾威胁 称,如果7月9日前美欧贸易谈判没有取得突破,他将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作为回应,欧盟曾决定对总额210亿欧元的进口 美国产品加征最高50%的关税。但为给贸易谈判留出时间,这一报复措施将推迟至7月14日生效。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与上海欧洲学会近日联合举办"美欧关系2025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暨"特朗普2.0时代美欧关系 新态势"研讨会,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欧难以达成真正的协议,这 在情理之中。 他指出,当前美国政治领导层对欧盟和欧洲的战略认知和定位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而欧洲政治精英还没来得及转换观念,仍然 对美国心存幻想,觉 ...
王毅表态之际,70岁的默克尔,送给欧盟一个忠告,美国彻底急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07:58
根据环球网报道,王毅外长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举行战略对话,就中欧关 系发展释放重要信号。70岁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雅典公开喊话欧盟,要求团结应对美国关税威胁。 布鲁塞尔的盛夏热浪中,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会场气氛凝重。王毅外长与欧盟重量级官员的会谈,会谈 内容涉及双边关系定位、全球治理合作等多个层面。这场对话被外界视为观察中欧关系走向的重要风向 标。关键时刻,默克尔在希腊首都雅典出席活动时,向欧盟成员国发出明确警告:面对美国可能实施的 关税制裁,欧洲必须团结一致采取反制措施。 美国关税大棒正在动摇欧美同盟根基。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的关税高达 50%,汽车关税维持在25%的水平。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损害欧洲企业利益,更暴露出欧美利益 分歧。默克尔警告称,若欧盟在关税问题上退让,将助长美国的贸易霸凌行径。 默克尔(资料图) 中欧在全球治理领域存在广泛合作空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世贸组织改革等全球性议题需要 中欧携手应对。王毅外长在会谈中提出,双方应加强在多边框架下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 心的国际体系。这种合作需求成为中欧关系的重要纽带,也为双方化解分 ...
南华早报 | 王辉耀: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04:02
2025年6月26日,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在《南华早报》发表题为《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的文章。他指出,中国企业走向全 球不仅有助于化解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风险,也能够为世界各地创造就业机会并带来经济效益。以下为全文内容: ■ 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不仅有助于化解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风险,也能够为世界各地创造就业机会并带来经济效益。 南华早报 评论 作者 一项全面的全球化战略,不仅有助于缓解贸易壁垒和关税冲突带来的风险,还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和生产模式。以吉利为例,其位于比利时的沃尔 沃工厂雇佣了4000名员工,双方联合开发了整车架构平台,实现了生产集约化,分摊了固定成本,并通过拥抱新质生产力,使高质量产品以更低价格惠及 消费者。 推动全球化红利的再分配,并不只意味着投资发达经济体。中国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落实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以更好地促进 全球化、贸易和发展的均衡惠及。这不仅是为了应对贸易战和全球化失衡所引发的不满,更体现了中国推动经济包容性发展的持续承诺。 一位家具制造商最近告诉我,中美贸易战带来的紧张局势反而成为他的企业加速全球布局的契机——他已经在美国建了 ...
特朗普突然翻脸,石破茂收到直白警告,日本前首相直言:要搞好中日关系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02:39
据智通财经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表示,由于日本不进口美国汽车,日本汽车在美国应该被征收25%的汽车关税。报 道称,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来自许多国家的商品征收三套关税:一是10%的"基准关税",二是目前已暂缓征收的基于贸易逆差规模的所谓"对等关 税",三是基于所谓"国家安全理由"对汽车、钢铁和铝征收的25%特定行业关税。特朗普宣布,对日本商品的"对等关税"为24%(含10%"基准关 税")。 特朗普(资料图)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1日威胁将对日本征收更高关税,日本首相石破茂2日回应称,将竭尽全力维护国家利益。石破茂强调日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 原则是 "与其加征关税,不如通过贸易维护自身利益"。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青木一彦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方希望 以"真诚的方式"推进双边谈判,以达成一项对日本和美国都有利的协议。美国单方面设定的7月9日这一同日本等国谈判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 另外,同是对美汽车出口大国的韩国,也面临着特朗普的巨额关税政策。要知道一旦特朗普的关税镰刀落下,对韩国的经济绝对是重大打击。因为 单单2024年,韩国的汽车出口就带动了约2365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
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方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07:14
美国为了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正式联手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建印太稀土联盟。而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也作出一项29年来的重大决定:正式实施新 版《矿产资源法》,宣示国家层面保护战略资源的决心,标志着中西方围绕稀土资源的较量进入了新阶段。 当地时间7月1日,四方安全对话(QUAD)外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与会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四国外长,在美国强力推动下,达成共识并联 合启动"印太关键矿产倡议"。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合作项目,其实背后有着明确的战略指向——绕开中国,在亚太地区建立起稀土资源的独立供应链体系。 因此,尽管四国之间分歧重重,最终还是在"对华稀土脱钩"这个共同目标上暂时达成一致。但这场合作的复杂性也不容忽视:日本一心想与美国达成零关税 协议,却在谈判中多次受挫,不愿意为美方利益牺牲自家农业;印度对加入遏华联盟有所保留,其红线在于本国的乳制品和农业市场保护;澳大利亚表面跟 随美国,私底下却加紧与中国互动,疑似"脚踏两只船"。这些矛盾,使得这场四方合作虽然顺利启动,但前景却不容乐观。 这并不是美方第一次尝试组建"稀土朋友圈"。早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就曾尝试推动稀土本土开采,但因成本过高、环保压力大,加 ...
鸠山由纪夫:“特朗普式美国”或长期延续,东亚需调整战略共同应对 | 世界观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4 01:55
7月3日,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在北京清华大学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共促世界和平与繁荣:共担、 共享、共赢"。开幕式后,围绕"国际秩序与世界和平"这一主题,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Yukio Hatoyama)作上述发言。发言期间,鸠山还就贸易战、中日韩合作、中美关系等热点话题发表看法。 图为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期间发言中新网记者薛凌桥摄 应对"特朗普式美国",中日韩合作是破局之道 当前,特朗普重返白宫已近半年。鸠山指出,特朗普第二任期仍有三年半,但2028年下一届美国大选 后,"特朗普式的美国"执政风格仍有可能延续,因为近几届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都受到了"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口号的影响。 "当今世界,试图通过单边手段来强行推行所谓正义与价值观的做法,正在威胁全球稳定。尽管全球各 国拥有不同的价值观,但重要的是要实现相互理解和尊重。"鸠山最后说。 他还指出,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将在韩国举办。中日韩三国应当以本次会议为机 遇,携手加强合作。 对于一些日本企业因担心美国制裁而对与中国企业在海外合作持观望态度,鸠山指出,不与中国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