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Search documents
“在鄂投资发展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7-10 22:45
不只是人工智能,本届台湾周结合湖北诸多优势产业,邀请两岸嘉宾开展前沿科技方面的研讨交 流。在海峡两岸(武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上,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知名企 业代表、专家学者围绕自动驾驶、新能源、车联网及配套系统等汽车产业领域,开展产品、技术、人才 等方面交流合作;在海峡两岸(襄阳)新一代光芯屏技术产业合作交流会上,两岸专业人士围绕车载显 示、半导体制造、光电技术研究及产业链整合等方面进行深度探讨。 本届台湾周以"融合发展 共建支点"为主题,涵盖主体活动、鄂台经贸产业对接、青年交流交往三 大板块共14项活动,在武汉设主会场,在襄阳、宜昌、黄石设分会场。 聚焦前沿科技 人工智能是此次台湾周的热门话题。在海峡两岸(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交流会上,武汉市副市 长孟晖介绍,截至2024年,武汉全市的人工智能企业有1300多家,产业规模已经突破了700亿元,累计 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92家,上市企业29家。希望通过活动能够让两岸进一步加深对人工智能发 展趋势的认识,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这是我第一次因台湾周活动来到武汉,重点考察这里的人工智能项目。"台企富思人工智能 ...
郭元强调研创新型企业培育: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7-03 01:35
7月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专题调研瞪羚、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工 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 精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力有效支持发展 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电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旗下云计算品牌,主要为政府及能源、金融等关键 行业提供安全算力基础设施和数据产品,服务其信息化建设。郭元强来到这里,听取企业技 术创新和经营情况介绍,了解企业产品和服务应用情况。他希望企业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优 势,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以更加安全、智能的服务,赋能金融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为 武汉智慧城市建设作出贡献。 郭元强在调研中指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都是创新型企业的突出代表,是发展新质 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要加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力度,围绕金融、人才、应用场景等 要素资源,构建全链条培育服务体系,厚植企业成长沃土,推动创新能力强、发展模式新、 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加快发展,为武汉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提供有力支撑。要 健全发现机制,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 ...
自觉担起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Jing Ji Ri Bao· 2025-06-25 21:58
作为全国举足轻重的科教大省,湖北以高度的战略自觉,肩负起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战 略责任,为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贡献更多力量。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聚焦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技术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拓展应用,推动优 势产业发展壮大。 融合的目标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产出和提升产业质效,关键是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途径是科技成果 的转化。深度融合,双向奔赴,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培育新的经营主体,产出高质量新产品、培育新 的市场需求,从而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更多新动能、新优势。 要想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就必须具备国家级的科技创新能力、战略地位和突出贡献。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智力密集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区和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大省。"十四五"期间,湖北强 化"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一批战略必争领域屡有重大突破,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领跑全球,一 大批"国之重器"挺起大国脊梁,一系列行业领航产品不断涌现。湖北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电子芯片研发生 产基地、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商业航天基地 ...
武汉支持科技创新,政府投资基金允许100%亏损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20 02:23
"容忍正常投资风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祝丽华介绍,根据推动科 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相关行动方案,政府投资基金如因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投资未达预期的, 予以免责。允许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分别出现最高不超过投资总额80%、60%的亏损,根据 尽责评估情况,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祝丽华称,我市将打造创投基金矩阵,在创投领域 设立主控型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科创项目的挖掘和支持;联合省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 金,围绕高校、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领域在汉设立直投种子基金群;联合头部天使投资机 构,共同设立基金,支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创型企业发展壮大。 编辑:熊展平 6月19日,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武汉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系 列新闻发布会获悉,为推动我市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我市实施耐心资 本培育行动,建立健全容错机制,根据尽责评估情况,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 许100%亏损。 据悉,去年7月,围绕"965"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市设立武汉基金和江城基金两只政府产 业基金,主要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 ...
湖北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6-17 10:06
日前, 湖北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发布拟参股基金申报指南及管理机构遴选办法的通知:为了更加 有力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创业,全链条、全覆盖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湖 北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湖北省引导基金公开发布了《湖北省政府投资引导基 金拟参股基金申报指南及管理机构遴选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公开了申报参股基金的类型: 1.重点领域基金 (7)其他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联合省内外优质投资机构及产业资本等潜在出资方,重点围绕新 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量子科技、低空经济、新材料等领域设立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 来产业前瞻布局。 2.区域基金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部署,指导武汉都市圈母基金围绕科技创新领域 及产业主赛道设立基金或开展项目投资,推动襄阳、宜昌、咸宁等市州设立区域母基金,立足地方 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展股权投资,重点支持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3.其他市场化基金 (1)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计划设立1支母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重点投向AI芯片、智能 安全计算、智能软件、大数据等智能核心,执行器、锂电池等硬件集成 ...
金融活水融通荆楚科创链 打造策源、聚群、“软资产”变现的创新金融生态
Jin Rong Shi Bao· 2025-06-11 06:24
"从0到1" 聚力打造创新策源地 夜幕垂落江城,光谷广场的"星河"雕塑以流线型钢骨织就科技"银河",环形穹顶如海浪翻腾,最高处的 拱顶遥指黄鹤楼方向。霓虹流转间,将楚天文脉与现代科技融成一幅流畅的光影长卷。不远处,一座形 似"马蹄莲"的建筑拔地而起,姿态优美仿若凌空摇曳的花朵,其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绿色仿生建筑, 以"科技之花"的意象传递着创新力量茁壮成长的美好寓意。 这些充满科技美学的地标,正是"中国光谷"创新精神的生动写照。作为我国首根光纤诞生地,武汉东湖 高新(600133)区已形成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创新体系。2024年, 该区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正加速建设"世界光谷"创新策源地。 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创新沃土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正加速铺开、成效涌现。这不仅是湖北 省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的关键一跃,更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 的战略支撑"重要论断的生动实践。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湖北武汉时,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深切期望——主动融 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 ...
赋能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 中新天津生态城布局绿创产业版图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8 15:49
据了解,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 2035年)》,强调在绿色产业的基础上导入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 根据《绿创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城将着力构筑"3+3+N"绿色创新产业体系。即:文化旅游、新能源与 智能网联汽车、生物药械等三大优势绿创产业;绿色总部服务、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等三大新兴绿创产 业;智能科技、高端装备、冷链物流、电商直播、数字经济等N个特色绿创产业。 中新网天津5月28日电(记者周亚强)记者从中新天津生态城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生态城近 期联合国家级咨询团队,编制形成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创新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下称 《绿创产业规划》),以支撑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建设。 《绿创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生态城将形成"一核两心、一带多点"的绿创产业空间布局。"一核"即绿创 总部服务核;"两心"是绿创生产智造中心和绿创技术创新中心;"一带"为绿创产业发展带;"多点"则为 多个产业园区。 为支撑"3+3+N"绿创产业体系建设,生态城将重点实施科技创新强基、人才服务筑巢、场景应用领航、 中新合作典范、绿创金融赋能 ...
湖北推动支点能级跨越 力争2027年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5-06 00:56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脉相承的战略任务,是湖北必须一 抓到底的战略机遇。 近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发布会第六场,解读 《关于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的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湖北经济一路顶压前行、一路回升向好,经济总量先后站稳4万亿、跨越5万亿、迈上6万亿, 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25%以上,在 全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更加突出,在中部崛起区域重大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地位更加突 出。 金融创新建设高能级金融中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湖北金融系统着力服务经济社 会发展,有力推动全省支点建设成势见效。金融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24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 2736.2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12.79万亿元;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提升,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 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分别增长20.9%、18.3%、27.7%,远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 《方案》在充分考虑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
湖北部署推进六大举措 强化创新策源体系化支撑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28 18:54
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方面,湖北推出"科担快贷""科担人才贷""专精特新担"等科担系列产品和服务模式。 截至2025年3月底,全省科技担保在保业务17266笔,在保余额52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7%、 57.9%。(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冯艳飞表示,将加快支点创新策源攻关突破,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重大任务凝练机制,打 造"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国家量子联合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联合基金"基金群,构建颠覆性 技术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当前,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各项建设任务取得积极进展,"一城一廊"主阵地已基本成型、重大创新平 台加快落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能级大幅提升。据介绍,该省将继续推动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转变。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壮大新能源与智能 网联汽车产业,推进生命健康、北斗等产业快速发展,塑造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新优势,前瞻布局人形机 器人、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在重点产业领域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 中新网武汉4月28日电 (记者梁婷)记者28日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湖北从力量建 设、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