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骨质疏松症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疾控:抓住“低骨量”黄金窗口期,强健骨骼三步走
Ren Min Wang· 2025-10-29 06:01
人民网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人体的骨量在青年时期达到峰 值,30-35岁后开始缓慢流失,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将处于"低骨量"(又称骨量减少)的状态,如果不加 以干预,有可能发展为骨质疏松症,面临骨折风险。 据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低骨量的流行率为40.9%,60岁及 以上人群低骨量的流行率达到47.5%。体重过低或过高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而低骨量是逆转骨量 流失、降低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的"黄金窗口期",可通过"强健骨骼三步走"策略,做好体重管理、坚持 有利于骨健康的生活方式,构筑起健康骨骼的第一道防线。 第一步:科学评估 测算自己的BMI:用体重(千克) ÷ 身高(米)²,18岁-64岁成年人应将BMI维持在18.5-23.9的健康范围 内。 关注体重变化:老年人体重不应过轻,65-79岁老年人BMI控制在20.0-26.9,80岁及以上老年人BMI 控制在22.0-26.9,无特殊原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是健康警示信号。 第三步:有效运动 规律进行体育锻炼,减少静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老年人如难以达到,也 应尽可能地增加力 ...
中新健康丨感觉自己变矮了?警惕这种病!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21 12:30
中新健康丨感觉自己变矮了?警惕这种病!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早期信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中心主任刘亮在接受采访时解释,我们的骨头其实一直在"新陈代 谢"——一边在流失(骨吸收),一边在生长(骨形成)。当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时,骨量逐渐流失,就会引发 骨质疏松症。 刘亮表示,骨质疏松早期几乎没有感觉,因此被称为"沉默的疾病"。一旦出现以下表现,往往说明骨量 已严重流失,需要格外警惕: 1.腰背疼痛,尤以久坐、久站后加重,平躺后可缓解; 2.身高较年轻时缩短超过3厘米,或出现驼背; 3.轻微外力下即发生骨折,例如跌倒、弯腰甚至打喷嚏时,常见部位为髋部、脊柱和手腕。 刘亮提醒,如果中老年人经常觉得腰背或关节隐痛,或者发现自己明显变矮了,就要特别留意,可能是 骨骼发出的"隐秘信号",千万别简单当成是"老了,不中用了",应该及时关注和检查。 两大认知误区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 赵方园)日常生活中,如何"补钙"和"护骨",常常让人拿不准。比如,"多 吃肉能补钙""喝咖啡会导致骨质疏松"……这些广为流传的观点,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骨质疏松有哪 些症状?中新健康邀请了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对此,何丽指出,磷同钙 ...
科学与健康|绕开误区,别让骨骼悄悄“变老”!
Xin Hua She· 2025-10-19 04:4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在国际上也被称为一种"静悄悄的疾 病"。 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0%;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 松症患病率为32.0%,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10.7%。 北京医院骨科副主任王强表示,50岁以后低骨量率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增高,主要与年龄增大导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很多骨质疏松症 患者早期可能没有症状,待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驼背等症状。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成为困扰许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但在骨骼保健方面,不少老年人存在认知误区,导致补钙效果不佳,甚至加重骨骼 负担。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多位医学专家提示,中老年人应避开三大误区,调整生活方式,学会科学护骨。 误区一:不骨折,就"没毛病"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高峰值骨量,之后逐渐流失。峰值骨量越高,老年时患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晚、程度越 轻。 "骨质疏松症并非老年人专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
绕开误区,别让骨骼悄悄“变老”!
Xin Hua She· 2025-10-19 03:16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成为困扰许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但在骨骼保健方面,不少老年人存在 认知误区,导致补钙效果不佳,甚至加重骨骼负担。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多位医学专家提示, 中老年人应避开三大误区,调整生活方式,学会科学护骨。 误区一:不骨折,就"没毛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 性骨病,在国际上也被称为一种"静悄悄的疾病"。 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其中女 性为32.1%,男性为6.0%;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0%,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 10.7%。 北京医院骨科副主任 王强 表示,50岁以后低骨量率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增高,主要与年龄增大导 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很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可能没有症状,待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 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驼背等症状。 "我每天喝骨头汤、吃钙片,怎么还是骨质疏松?"68岁的王女士体检时发现骨密度偏低,十分困 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骨科常务副主任孙浩林介绍,骨头汤补钙是常见误区,即使长时间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