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

Search documents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Yang Guang Wang· 2025-06-13 02:37
央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 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轴承,被形容为工业的"关节",直接影响着装备制造能力,关系着国家工业水平。在河南洛阳轴承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内,智能机械臂正精细作业,各项参数实时显示。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 记在这里考察时,同企业职工亲切交谈。 习近平:我们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坚持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 大批高素质人才,这样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崔伟:我们将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快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上云用数赋智"步伐,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 数字化转型标杆。 从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样车进行型式试验,到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坞内起浮,再到世界 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掘进里程取得突破……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高 ...
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围绕低空经济、氢能、人工智能三大新赛道产业,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6-13 01:19
Core Insights - Nanchong City is focusing on an "industrial city" strategy, innovatively constructing a "3+2+3"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to promot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a "chain leader system" and direct management by county (city, district) leaders [1][4][15] - The city is upgrading its traditional pillar industries, including automotive parts, chemical textiles, and food medicine, while also fostering high-growth industries lik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1][4][16] - Nanchong is strategically positioning itself in emerging sectors such as low-altitude economy, hydrogen ener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38 key projects signed in 2024 [1][4][16] Industry Overview - The concep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was introduce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 emphasizing innovation a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economic growth, characterized by high technology, efficiency, and quality [2][3][11] - This new productive force is seen as a crucial engine for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key support for building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3][11] Economic Performance - Nanchong's GDP reached 286.17 billion yuan in 2024,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of 5.1%, surpassing the provincial average [4][5] - The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increased by 3.5% to 48.58 billion yuan, contributing 12.4% to GDP growth [7][9] Industrial Structure - The primary industry added value was 47.1 billion yuan (up 2.6%), the secondary industry 77.85 billion yuan (up 3.4%),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161.22 billion yuan (up 6.8%), indicating a more 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5][9] - The city has established eight industrial chain special classes to implement targeted strategies for traditional and emerging industries [7][9] Policy Framework - Nanchong has launch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stabilize growth, including 13 measures for economic stability and 18 for manufacturing [4][11] - The city has received 2.77 billion yuan in project funding, ranking third in the province, to support key 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projects [7][11]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 The "3+2+3"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includes three pillar industries (automotive parts, chemical textiles, food medicine), two growth industrie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three emerging sectors (low-altitude economy, hydrogen ener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5][16] - Nanchong is focusing on high-end, green, and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directions for its pillar industries, with significant investments in projects like the 33 billion yuan Yongying New Materials project [15][16]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 Traditional industries will undergo intelligent upgrades, while emerging industries will expand in scale [26][28] - New sectors will be ecologically cultivated, with a focus on low-altitude economy, hydrogen ener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9][30] - The city aims to promote a green, low-carbon circular economy,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s and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30]
科创板开板六周年!探索资本市场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中国路径
证券时报· 2025-06-13 00:33
2019年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宣告开板。六年来,科创板以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以市场活力反哺科 技创新,成功探索出一条资本市场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中国路径。 截至2025年6月1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88家,总市值超过6.8万亿元。其中,受益于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科创板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8 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1家转板上市企业。 科创板公司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 具体来看,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总数达119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涵盖上游芯片设计、中游晶圆代工及下游封装测试,形成上下游链条完 整、产业功能齐备的发展格局;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总数113家,重点介入癌症、乙肝、丙肝、艾滋病等治疗领域;127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司齐聚科 创板,涵盖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先进工艺装备,下游覆盖轨交、汽车、电力、航空、物流等国计民生重点领域, 构建起协同创新、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 据统计,六年来,科创 ...
科创板开板六周年!探索资本市场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中国路径
证券时报· 2025-06-13 00:32
2019年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宣告开板。六年来,科创板以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以市场活力反哺科 技创新,成功探索出一条资本市场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中国路径。 截至2025年6月1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88家,总市值超过6.8万亿元。其中,受益于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科创板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8 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1家转板上市企业。 科创板公司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 具体来看,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总数达119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涵盖上游芯片设计、中游晶圆代工及下游封装测试,形成上下游链条完 整、产业功能齐备的发展格局;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总数113家,重点介入癌症、乙肝、丙肝、艾滋病等治疗领域;127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司齐聚科 创板,涵盖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先进工艺装备,下游覆盖轨交、汽车、电力、航空、物流等国计民生重点领域, 构建起协同创新、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 据统计,六年来,科创 ...
科创板开板六周年 新质生产力集群协同发展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2 17:51
据统计,六年来,科创板公司IPO募集资金9232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831亿元,合计超万亿元,科创 板成为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排头兵。 2019年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宣告开板。六年来,科创板以 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以市场活力反哺科技创新,成功探索出一条资本市场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中 国路径。 截至2025年6月1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88家,总市值超过6.8万亿元。其中,受益于多元包容 的发行上市条件,科创板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第五套标准 上市企业,1家转板上市企业。 科创板公司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 具体来看,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总数达119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涵盖上游芯片设计、 中游晶圆代工及下游封装测试,形成上下游链条完整、产业功能齐备的发展格局;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 司总数113家,重点介入癌症、乙肝、丙肝、艾滋病等治疗领域;127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司齐聚科创 板,涵盖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激光加 ...
2025年中国市场全景洞察报告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16:21
2025年,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市场动态持续牵动全球商业脉搏。在经历了2024年的经济调整后,中国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转型,从高速增长 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变。本文旨在全面解析中国市场的最新趋势与变化,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深度洞察。 2024年,中国经济展现韧性,全年GDP增长5%,达到既定目标。与此同时,中国正加速迈入"新质生产力"阶段,通过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推动 经济转型。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都在发生显著变化,为市场参与者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2. 经济概况 2.1 2024年中国经济表现 2024年,中国GDP总量达134.91万亿元(约18.8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6.7%(+2.2%),工业占33.5% (-1.7%),农业占9.8%(-0.4%),反映出中国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型结构转变的趋势。 外贸表现亮眼,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6.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尽管国内消费复苏相对缓慢,但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新能源汽车、电子 产品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表现突出。 | 服务亦早比 | ...
股市特别报道·财经聚焦丨北交所将于月底开启“双指数”时代, 业内称北证市场的影响力将提升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6-12 13:33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拟于6月30日上线,这意味着北京证券交易所(即北交所)即将开启"双指数"时代。 北交所最新总市值已超过8000亿元,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市值过半。业内称北证专精特新指数 的推出有助于提升北证市场的影响力,有助于指数ETF等投资产品的开发,有助于投资者参与北证市场 的投资。 首创证券(601136)分析师邹序元指出,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在样本公司的总市值、经营状况、财务状 况、流动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考量,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指数。"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推出有助于提升北 证市场的影响力,有助于指数ETF等投资产品的开发,有助于投资者参与北证市场的投资。"投资主线 方面,投资者可继续重点关注稳定币、创新药BD模式、科技产业边际变化、并购重组等相关方向的投 资标的。 中泰证券分析师冯胜指出,2025年北交所的高质量发展有望取得显性成果,看好新的一年北交所的整体 表现,建议投资者关注机器人领域的滚针轴承龙头企业苏轴股份、超声波传感器"小巨人"奥迪威等,半 导体领域的半导体第三方测试领军企业华岭股份等,大消费领域的新国货丝绸第一股太湖雪、北交所宠 物食品第一股路斯股份、北交所运动营养第一股康比特等。 同花顺 ...
向海图强,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6-12 11:02
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海南正以"向海洋要生产力"的魄力,开辟"以场带产深海智造"新赛道。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海南瞄 准深海油气矿产、深海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推动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超16%,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34.1%;2025年第一季 度,海洋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到41.7%。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通过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再造一个"海上海 南",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海南方案。 自然资源禀赋 "以场带产深海智造"发展海洋产业 浩瀚而神秘的深远海是有待于人类深度开发的领域,然而,要发展深远海产业却并非易事:深海装备制造技术门槛高、产业链长,需以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为依托。当前,我国深海资源开发、海洋安全等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问题。海南作为南海资源开发前沿,肩负着服务国家深海工程的重任。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具有可为海洋仪器装备提供定点、长期、连续海上试验测试的独特优势,是促进海洋技术原始创新和应用(如海洋仪器设 备和装备研发)、完善海洋观测监测网技术标准体系,促进海洋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基于海洋生态观测监测体系的海洋综 ...
山西晋中:高校“活水”浇灌科技成果生“金”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12 07:07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橘红色的炉火映照着控制屏上的数据,"1150℃恒温达标!"6月11日,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的山西银圣 科技有限公司的氢能退火炉前,技术团队正对硅钢级氧化镁粉进行最后的质量检测。这些采用高温退火 工艺烧结的特种材料即将发往下游的变压器制造企业。 实现了"物理聚合",如何催化"化学反应"?晋中市创新提出"链式思维",引导龙头企业与高校深度合 作。在祁县,玻璃器皿产业通过与28所高校组建产学研联盟,研发出无铅水晶玻璃新材料,并推动全产 业链数字化改造。 "20年前,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只有1.5个展位,如今占据主通道16个黄金展位,"该县一家企业副总经理 梁文胜感慨,"过去单打独斗,如今在政府支持下区域品牌效应提升了三成订单转化率。" 在晋中,类似案例比比皆是。晋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晋中已建成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组 建了"太谷玛钢产业学院""平遥牛肉产业学院""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学院"等5家省级特色产业学院,为区 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搭建成果转化"鹊桥"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生产厂长马世红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近年来山西银圣科技 有限公司不断增强科研实力,与 ...
内拓外延紧盯高精尖强江宁开发区千亿集群映照新质未来
Xin Hua Ri Bao· 2025-06-11 23:51
以南京市5%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市11%的地区生产总值、22%的工业经济、25%的实际使用外 资;1—5月,规模工业产值1447.2亿元、同比增长7.3%,工资投资123.3亿元、同比增长23.1%……即将 迎来"33岁生日"的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朝气蓬勃,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疾驰,挑大梁的劲头十 足。 从名不见经传的县级自费开发区到跻身全国前列的头部国家级经开区,园区始终坚持招商引资、项 目建设、产业培育"三位一体",形成多个产业高原、隆起座座产业地标。江宁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将紧盯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打头阵的目标,树牢"不管东南西北风,紧抓项目不放松"理念,奋 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强招商,内拓外延紧盯"高精尖强" 5月22日,法雷奥动力总成中国区总部项目签约落户江宁开发区,公司将把现有的南京基地升级为 动力总成中国区总部。这是开发区招商版图上漾开的最新涟漪,也是"内拓"的直观展现。 何谓"内拓"?江宁开发区将他们的招商思路形象地比喻为"双截棍",一截内拓,一截外延。内拓方 面,通过不断提升产业生态体系,激发存量项目释放增量;外延则是沿着产业链,往上下游不断延伸。 3月底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