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

Search documents
(走进中国乡村)辽宁盘锦稻香蟹肥迎丰收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22 09:07
中新社辽宁盘锦10月22日电 题:辽宁盘锦稻香蟹肥迎丰收 作者 姜月恒 王翕瞳 金秋时节,辽宁盘锦正值水稻收割之际。在大洼区王家街道的高标准农田水稻种植区,6台联合收割机 穿梭于金灿灿的稻田中。"今年是个丰收年,亩产量比往年会增加不少。"盘锦中尧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生 产部部长赵云鹏指着不远处的稻田说。 金秋时节,辽宁盘锦正值水稻收割之际。图为10月16日拍摄的辽宁盘锦大洼区水稻田。韩浩天 摄 据赵云鹏介绍,这里于10月中上旬开始收割,全面实施机械化作业,预计10月底收割完毕。 随着收割的全面开始,2025年盘锦新米也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在大洼区田庄台镇,盘锦运通农 场将直播间安排在田间地头,一款新米刚刚上市一周多时间,直播间显示销量就达到了800余万斤。 70多年前,盘锦还因土壤含盐量在8‰左右而寸草不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结合化学和生物改良,不 断降低土壤中盐分含量,如今盘锦已经成为"中国生态稻米之乡"。全市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 上,盘锦大米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红海滩1号"大米被评为首批"辽宁优品"。 在盘锦,像张爽这样的养蟹户还有很多。当地通过推广种养结合、稻蟹双赢的"盘锦模式",形成 ...
2025越南旅游推介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22 08:21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喻亮、周红芝)2025年越南旅游推介会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越南国家旅游局局长阮重庆、越南 驻华大使馆公使宁成功、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郑芳、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朱义海以及中越两国旅行社、航空公 司、新闻媒体代表出席活动。 阮重庆在会上致开幕辞,他表示越中两国在旅游合作方面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广阔前景。越南国家旅游局希望同中方合 作伙伴一道充分挖掘两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潜力,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 当天举行的两国旅游企业对接洽谈会上,中越两国旅行社代表就双方旅游资源,客源互送及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 流,积极寻求合作机遇。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人民网 喻亮摄 推介环节中,越南国家旅游局、旅行社及航空公司代表,共同对越南重要旅游资源进行了生动推介。现场穿插的文艺表 演,充分展现了浓郁的越南文化特色。 活动现场的文艺表演。人民网 喻亮摄 宁成功在发言时指出,旅游交往是两国关系的亮点,为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搭建了重要桥梁。此外,旅游有助于加深两 国民众相互认知、凝聚友好共识,进一步筑牢两国关系的民意根基。 郑芳表示,中方愿与越方相关机构加强沟通,共同探索文旅合作新路径、新模式。这不仅 ...
红叶铺画卷 秋韵醉游人 辽宁推动秋季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Ren Min Ri Bao· 2025-10-22 07:43
当晨霜为辽东大地披上轻纱,鸭绿江的涛声与长白山的风声交织回荡,辽宁千里红叶走廊正次第展开绚 烂画卷。沈阳浑河岸的都市枫景,大连山海间的红蓝相映,本溪群山里的层林尽染,丹东鸭绿江畔的红 枫摇曳,抚顺高铁旁的红叶新生……每年9月至11月,辽宁以"生态+文化+体验"的融合之力,将散落各 地的枫叶资源串成线、织成面,书写秋季文旅的精彩答卷。2025年入秋以来,辽宁省红叶主题景区游客 接待量同比增长67%,高铁旅游订单占比提升至42%,"辽宁红叶季"成为全国游客感受秋韵的热门之 选。 10月中旬,沈阳植物园举行"彩叶节"等主题活动。秋花、秋叶五彩斑斓。寒露过后,层林尽染,白桦、 银杏树等树种共绘秋日美景。皇姑区鸭绿江北街70号红叶苗圃占地1500亩,种植美国红枫10万余棵,火 红枫叶与蓝天白云相互辉映,光影斑驳,如诗如画。 城景相融 人文与自然的秋之交响 作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沈阳将红叶景观嵌入城市肌理,让市民游客在街头巷尾就能邂逅秋日浪 漫。深秋的沈阳呈现出艳丽多姿的景象,树叶五彩缤纷,与美轮美奂的古建筑群相映成趣,吸引游人前 来观赏。金秋10月,北陵公园、东陵公园进入枫叶最佳观赏期。棋盘山风景区内,2000余亩 ...
多彩秋日让游客“留下来赏秋、住下来体验” 带火多样化文旅消费
Yang Shi Wang· 2025-10-22 06:59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巴州尉犁县,塔里木河天然胡杨林绵延铺展。金黄的胡杨叶片与水中倒影完美交融,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赏。 近年来,新疆通过生态补水、防治病虫害、森林抚育等举措,加快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的保护和恢复进程。胡杨林种群更新能力提升、长势向 好,也进一步带动流域生态系统持续改善。 江西崇义:万亩梯田披金装 农旅融合促发展 眼下,上万亩的上堡梯田已经换上了"金装",犹如铺展开来的秋色"锦缎",3000多级梯田从山脚蜿蜒至海拔1200米的山顶,好似金龙盘踞山 间。 央视网消息:新疆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胡杨林。眼下,胡杨林迎来观赏季,连片的胡杨林既是抵御风沙、守护家园的绿色生态屏障,更是新 疆得天独厚的文旅名片。 在和田地区洛浦县洛滨胡杨林景区,近百亩胡杨披上璀璨金甲。景区内游人如织,游客们乘舟观水中金杨倒影、骑骆驼穿行沙海、搭帐篷乐享 野趣,多样玩法让秋游氛围愈发浓厚。 深秋时节,在江西赣州崇义县,层层叠叠的上堡梯田已经披上"金色外衣"。当地通过打造"梯田+文化+体验"的融合业态,吸引游客赏景打卡。 在收割现场,500多名中学生正在体验收割、打谷、脱粒等传统农耕过程,现场学习农耕知识,感受"汗滴禾下土"辛劳 ...
好评中国|人水相依 美美与共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10-22 03:12
10月16日,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杏花村,村民正在杏福小水井旁洗菜。(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 摄) 10月15日,丹江口市汉水文化公园一角。(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且看今日长江两岸,随着一系列保护 措施的实施,曾经濒危的中华鲟水中畅游,"水质检测员"桃花水母翩然再现,乡村产业红红火火,汉水 文化公园绿意盎然……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秀美图景徐徐铺展,让"诗和远方"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 水脉就是文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治水实践及其形成的水利文化,成为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元 素。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伟大的世纪工程,丹江口市作为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数十万移民为了工程建 设,舍小家、为大家,搬迁到新的家园。这种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成为丹江口市宝贵的精神财富。当 地以丹江口大坝和坝区为载体,打造出10余处水文化建设项目,让市民游客在休闲游玩时浸润在文化之 中。水文化与水工程的深度融合,激活了文旅发展新动能。今年上半年,丹江口市接待游客665.9万人 次。 守一脉清流,护百姓安宁。今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为 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绘制了清晰 ...
多地加大文旅产品供给 推动赏秋旅游持续升温
Yang Guang Wang· 2025-10-22 01:40
央广网北京10月2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金秋时节,风 景如画。各地优化服务、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赏秋旅游持续升温。 在新疆轮台县塔里木胡杨林公园里,约100平方公里的原始胡杨林披上"金装",与蓝天、大漠、河 流交相辉映,引得游客连连赞叹。 北京游客龚跃进:新疆很美,一路上风景也很漂亮,有时间必须得来。 四川阿坝州黄龙景区已迎来今年入秋后的第一场雪。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一夜之间银装素裹,眼 前的美景让游客大为震撼。 游客:特别震撼,赶上了下雪天。黄龙的景色更好看了。 游客:本来是冲着五彩池来的,但没想到遇到了第一场大雪,特别惊喜。 在河北石家庄清凉山景区的广场前,伴随铿锵激昂的锣鼓声,井陉矿区红脸社火的表演者们将传统 社火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看完表演,游客们沿着景区的登山步道,尽享秋日美景。景区专门设 置了红叶打卡点、休息驿站,为游客提供便利。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彦霞:后续我们还推出了清凉山滑雪、百年工业 旅游等更多短途赏秋悦冬线路,让大家享受到丰富高品质的文旅体验。 胡杨迎来最佳观赏季,前来赏景的游客不断增多。 塔里木胡杨林公园办公室主 ...
赣鄱碧波长
Jin Rong Shi Bao· 2025-10-22 01:37
如今,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统领的赣鄱大地,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与发展优 势?金融与绿色发展在共生中迎来了怎样的新机? 从滩涂到绿岸:细致守护长江生态 秋日阳光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翠绿色的草地与远处湛蓝色的天空、赭红色的浔阳楼 相互映衬。滨江步道上,不时有居民与游客往来穿行、拍照留念。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近水难亲 水"的另一番模样——滩涂杂乱、地块闲置。 改变,始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进,更源于对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的坚定落实。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沿江堤步行察看沿岸风貌时指出,长江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无论未 来长江经济带怎么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可能离开长江的哺育。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 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从长江岸线规划到技术升级,这里沿线生态的"进化"从未停止:在规划治理 上,裸露江滩变身连片绿地、旧岸焕新筑起景观带、滨江步道变长变宽。在护岸材料的选择上,也更契 合生态安全与实际需求:自主创新的专利石笼网箱技术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上,让一级护坡更加牢 固;聚氨酯碎石则让下层牢固护坡、上层长出 ...
河南入境游热度持续飙升 黄河游成国际新宠
He Nan Ri Bao· 2025-10-21 23:33
黄河岸边成为境外游客的打卡焦点。赤道几内亚游客艾米莉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大禹山观景台用镜头记 录黄河的波澜壮阔:"黄河太美了,太震撼了,我要分享给我的朋友们。"越南游客选择来到三桥汇近距 离观赏黄河,并且对导游讲解的三桥汇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 随着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积极推动黄河主题线路融入国际旅游产品,不断增加活动及丰富产品内容,入境 游市场持续向好。"黄河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热门纽带,预计到年底还将有更多境外团队陆续抵 达。"赵奕鼎说。 入境旅游是反映城市魅力指数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衡量旅游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尺。 金秋时节,虽阴雨绵绵,河南却迎来入境游高潮,来自全球的游客在此沉浸式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成为国际友人感知黄河文化的重要窗口。据郑州黄河文化公园营销总监赵奕鼎介绍, 进入10月份以来入境游火热,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仅1周时间接受预订的入境团队已有20余个,涉及新加 坡、越南、马来西亚、美国、荷兰、印尼等多个国家。 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炎黄二帝巨塑凭借其庄严巍峨的形象,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赞叹。到此游览 的一名印尼游客表示:"太壮观了,导游给我们讲解了背后的历史故事,中国的文化很令人惊 ...
前三季度国内出游人次增长18% 花费4.85万亿元
Jing Ji Ri Bao· 2025-10-21 22:00
本报北京10月21日讯(记者张雪)10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市场数据情 况。根据国内居民出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49.98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61 亿,同比增长18%。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37.89亿,同比增长15.9%;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 12.09亿,同比增长25%。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出游花费方面,国内居民出游花费4.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50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 城镇居民出游花费4.05万亿元,同比增长9.3%;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80万亿元,同比增长24%。 ...
泰国因与柬埔寨的争端可能面临1000亿泰铢的损失
Shang Wu Bu Wang Zhan· 2025-10-21 20:52
(原标题:泰国因与柬埔寨的争端可能面临1000亿泰铢的损失) 政府发言人西里蓬在会议上表示,虽然当前的旅游业低迷并非这场争端的直接 后果,但持续的冲突可能会引发外国游客的安全担忧。他呼吁政府开展公关活 动,向外界证明泰国仍然是一个安全的旅游目的地。 这些紧张局势也导致一些柬埔寨移民工人选择返回家乡,这使得泰国这个人口 迅速老龄化的国家失去了重要的劳动力来源。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问 题,泰国劳工部已要求相关部门开始对那些没有合法工作证的外来工人进行登 记,将其作为"临时替代措施"。 据曼谷邮报10月21日报道,由于今年早些时候长期存在的领土争端升级为 武装冲突,总理阿努廷政府预计,与柬埔寨的跨境贸易中断将导致该国经济损 失高达1000亿泰铢。 在10月15日举行的经济部长会议上,阿努廷先生呼吁与美国的谈判应"谨慎进 行",并强调这场边界争端可能会影响泰国的关税谈判。 特朗普政府已对泰国出口商品征收19%的关税,但泰国政府希望与美方协商降 低这一税率。经济学家警告称,出口放缓以及游客数量减少可能会阻碍泰国在 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 据彭博新闻获得的上周经济委员会会议记录显示,由于两国边境口岸的关 闭,泰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