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技术与工程

Search documents
9月首开“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 瞄准新经济赛道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4:00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记者 果君)近年来,"低空经济"逐渐进入大众视野。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 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发展通用航空 和低空经济"。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我国低空经济迎来了历史性发 展机遇。 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 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随着 低空产业爆发增长,也催生了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2024年12月23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示,6所高校申请增 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北京邮电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低空技术不是单一学科,而是覆盖通信、计算、控制、机械的完整技术生态。"顾仁涛强调,北邮之所以将 专业设立在未来学院,正是基于该领域的特殊性。他表示,专业将利用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结合信 息通信技术特色,培养学生在低空信息传输、无人机远程监控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各学科交叉融合,通过不 同的手段,共同搭建一个以信息和计算为核心,支撑各个方 ...
高校专业十年变迁, 大“换血”时代来了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5 14:34
每经记者|淡忠奎 每经编辑|刘艳美 "AI+机器人的时代,站在激动人心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技术爆发点前,如果大家想投身具身智能行业,我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一些小建议。"这两天,宇树科技 创始人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有关大学专业选择的讨论也再度升温。 不久前,教育部发布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增列低空技术与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等29种本科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并首次建立战略急 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 高校专业调整背后,是对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快速变化,调整步伐也有加快之势。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 2023年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到2025年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高校专业发展的"小逻辑",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眼下,各地即将进入高考志愿填报阶段,我们回溯过去十年高校专业变迁,试图呈现专业调 整与产业发展、宏观经济的互动轨迹。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新增 专业更迭,往往映射出社会需求、产业结构的变化。过去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上大学要上"热门"专业, ...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北京理工大学2025招生亮点:新增低空技术/智能医工,全员AI教育打造“千人总师”摇篮”
Yang Shi Wang· 2025-06-24 07:41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张瑞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 谈,详细介绍北京理工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并深度解读这所知名学府的现代化高质量人才培养体 系等内容,助力广大考生读懂大学,了解专业。 红色底蕴 创新引领:北京理工大学的强国担当与跨越式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 校。学校创办于1940年,前身是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学校于1949年随党中央迁入北京,是首批进 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 部。 学科高峰:特色专业与国家战略深度链接 北京理工大学遵循"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逐步形成了"工理管 文医"协同发展格局。学校现有10个学科门类,35个一级学科。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 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4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 程等新兴交叉学科进入国家第一梯队。在2024年软科最好中国学科排名中,6个学科进入中国顶尖学 科,20个学科进入中 ...
一觉醒来,专业没了
36氪· 2025-06-20 09:05
以下文章来源于惊蛰研究所 ,作者惊蛰研究所科技组 惊蛰研究所 . 探索发现新经济。 准职场人的"调架构"体验卡。 文 | 娅沁 来源| 惊蛰研究所(ID:jingzheyanjiusuo) 封面来源 | Unsplash ChatGPT,特别是DeepSeek国产AI大模型的问世后,"哪些工作会被AI取代"持续刺痛和冲击着打工人。而在这场AI革命重塑就业市场的同时,高等教育 领域也正在经历一场专业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专业成为增设热门,部分传统专业陆续在高校消失。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全国高校共撤销专业点1428个,停招专业2220个,调整规模远超新增 专业数量。这样的变化不仅关乎千万高考考生的专业选择,也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而在这样的变革之下,有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推动这场专业调整的深层因素是什么?被撤销的专业是否意味着相关领域人才需求的消失?还是说,这 仅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转型升级? 淘汰的专业和尴尬的在校生 高绩 数据 发布的《中国高校本科专业新增与撤销分析报告》 显示, 2024年度撤销的学科门类中,工学占比32.8 ...
新专业新在哪?新赛道新机遇在哪?解锁蓄势起飞的未来科技“显眼包”
Yang Shi Wang· 2025-06-12 04:03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刚刚结束,家长和考生的注意力将转向志愿填报以及专业选择上。教育部最近公布,2025年高校招生将新增29种新专 业,其中,多学科交叉融合,人工智能的加入都是大势所趋。 专业新在哪儿? 一句话,它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像开了外挂一样,是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六边形战士+未来科技显眼包"的组合体。 大学四年学什么? 低空技术与工程是今年开设院校最多的新专业。6所高校总体开设低空飞行器设计、低空飞行器控制技术 、低空通感遥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 能、移动机器人开发、低空交通管理等课程。 核心竞争力是啥? 多领域的交叉知识体系,不断拓展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大量参与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在科技前沿保驾护航,早早体验当"科技大佬"的快乐。 职业方向在哪里? 低空技术与工程,是教育部首次建立的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下的"绿色通道"专业,妥妥的未来潜力股。 瞄准低空万亿新蓝海 学界产业界"双向奔赴" 未来,可以选择去航空航天系统当"飞天造梦师",搞飞行器研发、设计、测试及维护,也可以在智慧城市"丝滑调度"空中交通,还有物流、农 业、环境等领域,更多的新职业正等待解锁。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 ...
低空专业成高校新宠,专访华科大宋建涛:万亿产业缺这几类人才
3 6 Ke· 2025-06-11 11:24
随着高考落下帷幕,志愿填报也正式提上日程。对于准大学生来说,填报志愿或关乎着未来的就业方向。 6月10日,西南民族大学官宣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培养适应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实际上,在今年新增的本科专业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作为伴随低空经济兴起而产生的"风口专业"备受关注,不少学校正扎堆开设此专 业。 去年,在低空经济人才需求增长的情况下,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南 理工大学在内的6所"双一流"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今年,该本科新专业进入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即将于9月 招收第一批学生。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催生了庞大的人才需求和一 个全新的本科专业。 作为一个全新的本科专业,"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市场需求究竟如何?人才培养要怎么做?毕业后工作好找吗?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红星教育传媒·橡 树实验室专访了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武汉市低空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宋建涛。 华中科技大学航 ...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在京开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08 08:47
6月7日,2025低空技术与 工程大会在北京市延庆区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电子学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关村延庆园投资公司、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主 办。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 ,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 长许心超,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王文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企业财务管 理协会会长张连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绿色产业链联盟理事长金书波,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 书记张峰,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樊邦 奎 ,北京市延庆区委书记于波,北京市延庆区委副书记、区长叶大 华,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中心副主任刘法旺,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邹美帅,北京市延庆区委常委、副区长 苏礼华,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王天虹,中国移动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宇红,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院 长王玉涛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 成果丰硕 合作签约促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电子学会共同发布《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和《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报 告》以国家战略视野,解析低空技术与工程如何构建空天地 ...
懂AI会“飞行”,这个专业要培育低空“全能战士”
Ke Ji Ri Bao· 2025-05-20 21:51
编者按 日前,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低空技术与工程、时空信 息工程等29种新专业。为此,本报推出"关注新增专业"系列报道,聚焦此次增设的新专业,解析其与科 技发展前沿、产业发展趋势之间的联系,探讨如何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②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试验。受访单位供图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形成较为完备的低空产业链,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尤其是 深圳、广州、珠海等地,聚集了一批无人机、航空电子等领域企业,如大疆、亿航、小鹏汇天等。低空 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相关领域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是培养工科人才的基地。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设立,正是为了积极响应广 东省构建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该专业与广东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需求高度契 合。"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罗家祥说。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一门融合了低空运动体优化设计与综合运用、低空通信与交互智联、复合导航与 自主感知、协同决策与智能控制、低空运行与安全管理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的新兴专业。该专业聚焦低 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 ...
新增本科专业怎么选 院长手把手带你看懂新专业
Huan Qiu Wang· 2025-05-14 03: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增本科专业怎么选系列之一 院长来了!手把手带你看懂新专业 如果说高考是青春的试炼,那么专业选择便是理想的第一次真正着陆。在即将到来的盛夏,万千高考生 不但要以笔为刃,劈开未来的光,还要以心为舵,为自己的人生选定航道。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同步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 业目录(2025年)》(以下简称"新目录")。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 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 在全国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力度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个人的专业选择,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浩瀚江 海,既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也是对时代浪潮的呼应。如何才能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专业新蓝海"中找 准航向?从本期开始,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推出系列报道,以权威视角深入解读新目录增列的本科专 业,为广大考生及家庭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新专业航海图",助力青春的选择与国家、社会发展 同频共振,让个人理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绽放光芒。——编者 海洋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健康与医疗保障、低空技术与工程……当 ...
高校专业调整,学生选择应更理性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2 12:42
Core Viewpoint - The recent adjust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ettings reflect a strong alignment with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and market demands, indicating a proactive response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to the evolving economic landscape [1][2]. Group 1: Professional Adjustments - A total of 3,424 professional points were newly added, revoked, or adjusted in the 2024 academic year, with 29 new majors introduced, marking an unprecedented level of adjustment [1]. -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established a "green channel" for the setting of "strategically needed majors," facilitating the rapid establishment of programs in key areas [1][2]. Group 2: Strategic and Market Orientation - New majors such as Low Altitud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directly respond to national strategies like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aviation and low-altitude economy, while others like Carbon Neutra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lign with the dual carbon goals [2]. -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related majors, with 41 new programs added in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highlights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settings and job market demands, as evidenced by a 33.4% year-on-year increase in job seekers in the AI sector for spring 2025 [2]. Group 3: Impact on Traditional Majors - Some traditional liberal arts majors have been revoked due to a disconnect with market demand, but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is being pursued, as see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programs like "Computational Finance" and "Big Data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s" [3]. - The wave of professional adjustments is expected to blur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leading to a demand for a more inclusive and flexibl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3]. Group 4: Adaptation Challenges -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need to clarify their educational positioning and avoid blindly following trends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focusing instead on their strengths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4]. -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should establish a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prioritizing personal interests, abilities, and career planning over the pursuit of currently popular major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