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业

Search documents
教育早餐荟 | 教育部鼓励高校围绕人工智能等方向开设“微专业”;昂立教育成立职业技术学院新公司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03 02:17
【1】教育部鼓励高校围绕人工智能等方向开设"微专业" 7月2日,教育部发布消息,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 升"双千"计划,着眼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据统计,在国家智 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区,已遴选上线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 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各高校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 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目前,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 业生7.4万人。 【2】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开启 【5】昂立教育成立职业技术学院新公司 近日,上海徐汇新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永辉,经营范围包含营利性民办职 业技能培训机构。股权数据显示,该公司由昂立教育间接全资持股。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4】学大教育回购217万股 7月2日,学大教育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回购217万股,占总股本的1.78%,回购资金 总额为1.11亿元,最高成交价为54.94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 ...
“微专业”拓宽就业路
Jing Ji Ri Bao· 2025-06-14 21:43
"微专业"打破了学科专业间的壁垒,打通了学校和企业间的人才培养通道,不少高校纷纷开设。与此同 时,也要警惕专业设立追逐热度、一哄而上现象发生。应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设 立"微专业",建立"微专业"动态进入和退出机制,合理控制总量,及时调整或取消不适应行业发展 的"微专业"。此外,一些高校的"微专业"尚未形成明确的收费标准,学生修习"微专业"所获证书能否成 为学历证明,以及在求职中能否获得认可等问题,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破解之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指出,引导高校面 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强化行业企业实践培养,支持高校针对社会急需紧缺 技能开展"微专业"建设,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微专业"是近年来各高校探索出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本专业课程学习之外,由 学校各院系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课程。"微专业"既可面向在 校学生,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也可面向职场人士,助其有针对性地提升能 力。 目前,"微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为学 ...
微专业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吗?
Hu Xiu· 2025-06-10 13:54
近年来,为提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各高校纷纷推出微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微专业是在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之外,将传统学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相结合,设置"小而精"的课程模块,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已有40多所高校和职业院校围绕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等热门领域,创设了近200个特色鲜明的微专业。教育部于2025年启动了"双千 计划",推动1000个微专业建设。 微专业兴起的原因 微专业的兴起绝非偶然,它是高校应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主动回应。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重塑社会生产方式的背景下,传统学科体系已难以满 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例如,上海理工大学 "智能绿色车辆" 微专业将动力电池检测、残值评估等企业实际需求融入课程,学生不仅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更深入安徽芜湖的电 池工厂参与实战项目,这种 "理论+实践" 的教学模式,正是学科知识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典型样本。 | 节次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 | --- | --- | --- | --- | --- | | 第1节 | 分组集中实 | 分组集中实 | 分组集中实 | 分 ...
高考后的重要信号!高中扩容、“双一流”扩招,来了|「教」量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0 11:0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6月9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的意见》(下称《意见》)。6月1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政策情况。 当前全国各学段教育学龄人口在规模和结构上正在发生一些新变化,对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意 见》在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方面有哪些新部署?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在发布会上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基础教育领域,将聚焦扩大总 量、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进一步完善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将从改善 条件、优化结构、产教融合三个方面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紧盯高中学位不足突出问题 2023年7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适应 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调整机制基本建立"。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 程"。 此次《意见》再次强调"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 郭鹏在回答21世纪经 ...
《意见》解析:民生关切下的「上好学」之路
3 6 Ke· 2025-06-10 04:31
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无数家庭正为孩子未来的学业走向而深思。每年六月,这场牵动亿万人心的考 试,都将教育这个话题推向舆论的 C 位。它不仅是学子十年寒窗的终极考验,更是每个家庭对孩子成 才、拥有更好未来的殷切期盼。就在全国上下聚焦高考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适时印发 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重磅文 件聚焦民生关切,其中在教育领域释放出的强烈信号,无疑为无数家长和学子带来了新的期待。 早幼教:普惠托育的春风 对于年轻的父母而言,「幼有所育」是他们最朴素而强烈的愿望。然而,现实中普惠性托育资源的稀 缺,常常让许多双职工家庭陷入两难境地。《意见》的发布,无疑为这一困境带来了曙光。《意见》明 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并「多渠道增加公建托位供给,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 和家庭托育点,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延伸发展托育服务,用 10 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 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 80%以上社区。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用人单位开 展普惠托育服务的有关支出,按规定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用人单位工会经费可以适当补充。 ...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Ke Ji Ri Bao· 2025-04-30 00:52
原标题:"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图为在河北省临西县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学生们在操控车床。新华社记者 王晓摄 人工智能、新能源、短视频等新赛道、新领域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 业注入了新活力,也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使传统专业授课内容匹 配市场需求、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日前,教育部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围绕人才需求迫切的领域,在全国范围内推 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或专业课程群)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这种"短周期、高聚焦、强应用"的 培养模式,正在成为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引擎。 开设创新课程 "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持续深入,人才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 院教育财政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楚晓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前,技术发展驱动人才市场需求发生快速变 化,市场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迭代。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各大高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发展路径。如今,各高校围 绕微专业与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深圳大学则在挖掘专业特色方面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