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马克装置

Search documents
合锻智能20250707
2025-07-07 16:32
合锻智能 20250707 摘要 河北建投因资金需求计划减持禾川智能股份,属正常投资回报行为,不 影响禾川智能核心业务和发展战略。首次减持将通过二级市场操作,若 价格未达预期可能放弃。 禾川智能董事长严总虽已请辞巨变新能董事长职务,但因无合适人选替 代,且股东希望由独立第三方担任,目前仍继续担任该职务,不领取工 资,不接受行政任职和考核。 巨变新能下半年预计进入密集招标阶段,订单规模预计约 70 亿元,加 上环流 3 号改造等项目,总招标规模或达百亿级别,产业链蓄势待发。 国外核聚变技术进展超预期,如 Google 锁定 CFA/CFS 托卡马克装置部 分发电功率,欧美已实现第七代装置,中国需加速追赶,商业巨头入场 概率增加。 禾川智能与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联合成立实验室,在激光聚变惯性约 束领域取得突破,未来混合堆技术依赖激光聚变,公司价值量有望提升。 禾川智能参与偏滤器联合研制,下半年偏滤器招标启动,此举将显著提 升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Q&A 严总确实递交了辞呈,但目前省政府和能源院尚未同意,主要原因是尚未找到 合适接替人选。严总担任巨变新能董事长时不领取工资,也不接受行政任职 ...
(活力中国调研行)合肥有望点亮全球首盏“核聚变灯”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7 13: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合肥7月7日电 题:合肥有望点亮全球首盏"核聚变灯" 中新社记者 张强 贾亦夫 合肥北部,"未来大科学城"建设如火如荼。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 (BEST)、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于此。安徽合肥已成 为全球核聚变领域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 7月1日,合肥聚变创新展览馆内展示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中新社记者 张强 摄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装配部件总重量约6000吨的BEST装置正加速组装,有望点亮全球首盏"核聚 变灯"。 核聚变反应即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在高温、高密度条件下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的能 量。太阳之所以发光放热,正是源于其内部不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 严建文说,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它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在完全核聚变反应中,1升海水中的氘释放 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与核裂变不同,核聚变反应不会产生核废料和辐射 尘埃等,也不会产生碳排放。核聚变一旦条件失效,反应会瞬间停止,就像关掉水龙头一样安全。这些 特性让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类终极能源"。 "可以 ...
可控核聚变专家交流
2025-07-02 15:49
可控核聚变专家交流 20250402 摘要 Q&A 请介绍一下您的背景以及在核聚变领域的工作经历。 我从事核聚变研究已有 14 年时间。2011 年,我在中国读研时师从万元熙院士, 正值中国开始 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设计。我参与了 CFETR 总体设 计组的建立,并与国内各研究所、大学及国家队合作,完成了整个项目的概念 设计。2015 年,我前往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担任访问学者,主要负 责数据模拟工作。该实验室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激光核聚变装置——美国国家点 火装置,并在过去两年分别实现了 Q=1 和 Q=2 的重要里程碑目标。回国后,我 • 中国可控核聚变研发领域涌现多家公司,包括能量起点、中国国际电能等, 并获得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等投资,预示着该领域正加速发展,可能带来相 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 国内核聚变技术取得突破,如环流器三号的高温超导和东方超环的一天秒 H 模,国外则关注 Q 值提升,春日塔装置目标今年实现 Q1,中国在核聚变 领域进展或超国外,相关技术突破值得关注。 • 国内 BEST、Corraft 等多个核聚变项目预计今年进行大规模招标,总预算 达数十亿元,能量起点洪荒 1 ...
核聚变专家交流
2025-07-02 01:24
核聚变专家交流 20250701 摘要 谷歌投资 CFS 表明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可行性,尽管存在磁体 烧毁等技术难题,但据称已被解决,发电原理与传统托卡马克相似,通 过加热水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 Helian 公司采用长版微型 FRC 技术,类似于国内诺瓦和成都汉海聚能, 具有模块化、直线型、易升级改造和维修等特点,无需低温系统和烧开 水环节,直接利用等离子体发电,更适合分散式能源供应,如数据中心。 互联网公司投资核聚变项目看重其在分散式能源供应中的潜力,长版微 型路线的模块化设计、快速迭代能力以及无需低温系统等优势,使其在 数据中心等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能源效率。 BEST 项目预算持续上涨,从最初的 85 亿元增至超过 160 亿元,原因 包括设备更换、材料差异以及初期概算不够详细等因素,反映了核聚变 项目成本控制的挑战。 BEST 项目各环节招标金额分配:杜瓦底座约 1 亿元,波纹管约 3,000 万元,冷屏约五六千万元,磁体系统约 50 亿元,真空室约 5 亿元,偏 滤器和屏蔽块预计数亿元,低温系统制冷剂约 5 亿元,加热系统约十多 亿元,电源系统约 10 亿元。 Q& ...
可控核聚变系列报告(1):核聚变产业化加速,关注电源系统
CMS· 2025-06-30 07:49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报告 2025 年 06 月 30 日 可控核聚变系列报告(1) 核聚变产业化加速,关注电源系统 中游制造/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可控核聚变是理论上最理想的终极能源形式之一,国内外都高度重视,近几年 资本纷纷入局,加速了技术进步和迭代,全球可控核聚变的产业化进度明显加 速。本报告简单梳理了海外和国内可控核聚变的发展近况,并重点分析电源系 统的重要性、壁垒和相应机会。 重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 公司简称 | 公司代码 | 市值 | 24EPS | 25EPS | 25PE | PB | 投资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禾望电气 | 603063.SH | 15.4 | 0.99 | 1.54 | 22.0 | 3.3 | 强烈推荐 | | 爱科赛博 | 688719.SH | 4.9 | 0.63 | 0.83 | 51.4 | 2.9 | 未予评级 | | 旭光电子 | 600353.SH | 10.4 | 0.12 | 0.2 | 62.7 | 5.8 | 未予评级 | | 弘讯科技 | 603015 ...
中信证券:中美核聚变投资加速 从实验堆向商业化前进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01:59
核心结论:中美核聚变投资加速,磁体和堆内构件是核心环节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该行认为,核聚变技术是能源领域重大技术革命,中美等核能强国均重点发力可控核聚变。根据 Sightline Climate统计,全球共13家聚变企业设定了2030年前反应堆Q>1的目标。根据F4E Fusion Observatory统计,2020年以来,全球聚变公司累计投资加速提升,可控核聚变迎来新一轮加速发展期。 从投资规模来看,聚变实验堆堆投资规模百亿量级,反应堆投资占比约40%。根据Neil Mitchell对ITER 成本测算,磁体、堆内构件占反应堆成本分别为28%/17%,是聚变堆资本开支的核心环节。 核聚变清洁高效,有望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核聚变技术是能源领域重大技术革命,中美等核能强国均重 点发力可控核聚变。其中托卡马克运行稳定性较高,制造难度相对较低,成为目前最主流路线。核聚变 当前正处于投资加速的过程中,中美均大力发展聚变研发,核聚变将迎来新一轮加速发展期。从投资逻 辑看,磁体、堆内构件占反应堆成本分别为28%/17%,属于资本开支的核心环节。该行认为当前处于聚 变产业链密 ...
可控核聚变行业深度
2025-06-18 00:54
可控核聚变行业深度 20250617 摘要 全球核聚变技术发展迅速,各国加大资本和政策支持,创新型国企融资 增加,中美涌现创新公司。托卡马克、仿星器及 FRC 装置技术路线均有 进展,超导材料和 AI 赋能加速核聚变发展,预计 2040 年成本或与风电 看齐。 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重要进展,EAST 装置和中国环流器 3 号刷 新记录,托卡马克装置取得重大突破。中科院等离子所加快项目招标, 上海聚变科学研究中心启动大装置招标,规模不亚于国际先进水平。 可控核聚变核心挑战在于实现足够高的温度、密度和时间积累。需利用 磁场约束等离子体,规避外壁腐蚀,但磁约束控制难以避免湍流现象, 需要构造足够耐腐蚀、高温高压材料。 全球主要国家加大对可控核聚变投资,截至 2024 年 7 月,投资额同比 增长 57.2%,达 71 亿美元。私营公司如 Helion Energy 获重要融资, 其 FRC 路线发展到第七代 Polaris,具有较大潜力。 核裂变与核聚变是相反过程。裂变是重原子分裂释放能量,聚变是轻元 素合成,需极端条件。中国 EAST 装置和环流器 3 号在托卡马克装置上 取得重要进展。 Q&A 可控核聚变行 ...
未来产业:可控核聚变新阶段,迈向终极能源第一步(附46页PPT)
材料汇· 2025-06-13 15:14
点击 最 下方 关注《材料汇》 , 点击"❤"和" "并分享 添加 小编微信 ,寻 志同道合 的你 正文 可控核聚变是终极能源解决方案,但实现难度高,当前技术路径多样 可控核聚变因能量密度高、燃料储量丰富、安全性优越,被视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当前主流技术路径包括 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惯性约束(NIF装置)及磁 惯性约束(直线型装置) ,国内外多个装置在建, 处于劳森判据Q>1的验证阶段 。 为什么当下是可控核聚变的新阶段? 一、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产业化。 1)政策上 ,中国通过多项财政支持、央企协同、研发创新及安全监管等政策举措推动核聚变产业发展;海外竞相锁定30-40年代商用时间窗口,通过资金注入、机 制优化和国际合作加速技术转化。 2)投资上 ,24年全球聚变企业达50家,80%为私营,美国占半数, 国内以聚变新能和中国聚变能领衔,分别布局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聚焦25-30年的Q 值验证和30-40年的商业电站落地目标。 二、多种技术路径百花齐放,实验&工程有望突破。 1)高温超导磁体 将托卡马克体积缩小至传统装置的1/40, 成本降低、迭代加速,是未来发展方向 ; 2)直线型磁惯性装置 He ...
可控核聚变新阶段,迈向终极能源第一步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6-13 07:48
证券研究报告 Part1 什么是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新阶段,迈向终极能源第一步 电新首席证券分析师 :曾朵红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16080001 联系邮箱:zengdh@dwzq.com.cn 联系电话:021-60199793 2025年6月13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目录 Part2 为什么当下是可控核聚变的新阶段? Part3 装置架构拆解与产业链成本图谱 Part4 核聚变度电成本具备竞争力 Part5 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2 摘要 备注:全文的"预计"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为东吴证券研究所电新组预测 3 ◆ 可控核聚变是终极能源解决方案,但实现难度高,当前技术路径多样。可控核聚变因能量密度高、燃料储量丰富、安全 性优越,被视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当前主流技术路径包括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惯性约束(NIF装置)及磁惯性 约束(直线型装置),国内外多个装置在建,处于劳森判据Q>1的验证阶段。 ◆ 为什么当下是可控核聚变的新阶段?一、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产业化。1)政策上,中国通过多项财政支持、央企协同 、研发创新及安全监管等政策举措推动核聚变产业发展;海外竞相锁定30-40年代商用 ...
合锻智能20250611
2025-06-11 15:49
合锻智能 20250611 摘要 中国核聚变能源领域投资巨大,预计到 2028 年每年将达到 200 亿元, 若包含潜在示范堆项目,总投资将超过 2000 亿元,年投资额或升至 400 亿元,但相较传统核电投资规模仍相对较小。 合锻智能作为核聚变龙头企业,真空室和堆内构件业务占装置价值量约 10%,预计在 400 亿年度投资中实现 40 亿收入和 10 亿净利润。当前 给予 50 倍估值较为合理,对应市值约 500 亿元,未来市值增长空间巨 大。 托卡马克装置真空室是主体结构,价值量占比约 8%,加上堆内构件达 25%。其核心功能是提供稳定运行环境,为等离子体提供高温高压真空 环境,并作为安全屏障支撑内部重力并抵御复杂电磁力。 核聚变装置包层材料使用多种新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如低活化铁素体 马氏体钢、氧化物弥散强化钢、钛、碳化硅复合材料及高熵合金,以提 高导热能力、熔点和抗热负载能力。 DIB(等离子体内壁)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杂质污染等离子体,并将等离 子体辐射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通常采用铍或钨作为直面材料,特种 316LN 不锈钢作为支撑背板。 Q&A 核聚变行业的投资规模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今年以来,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