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蛇毒血清

Search documents
全球90%产能垄断,中国厂商“制霸”牛磺酸供应链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20 11:47
而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牛磺酸龙头永安药业(002365.SZ)股价在两个月内上演疯狂行情——从9元一路飙升至28元,累计涨幅超200%。 2025年4月25日,美国FDA一纸新规震动全球食品产业:婴幼儿奶粉和宠物食品必须添加牛磺酸。一夜之间,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氨基酸成为全球供应链的 焦点。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支撑这场资本狂欢的是牛磺酸价格单月暴涨75%的惊人现实,以及中国厂商占据全球产能90%以上的垄断地位。此外,作为全球唯一获得美国FDA医药级认 证和欧盟EFSA安全认证的牛磺酸企业,永安药业成为辉瑞、默克等药企原料药采购的唯一选择。 一边是市场狂热逐渐,一边,另一个更深层的产业命题浮出水面:一条被少数中国企业牢牢掌控的供应链,如何牵动全球产业命脉? 小分子撬动大市场:牛磺酸供需失衡催生涨价狂潮 2025年4月下旬,一则行业报价在化工圈疯传:上海某企业的食品级牛磺酸报价达到25000元/吨。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纵向对比,2025年3月,食品级牛磺 酸的出厂价为13000元/吨,横向对比,山东、湖北等地企业的报价也维持在14000-16000元/吨区间。 短短二十天,部分渠道价格暴涨75%,恐慌情绪 ...
从技术根基到社会价值的战略纵深,江西生物赴港上市的底气在哪?
Ge Long Hui· 2025-06-18 00:53
"港股抗血清第一股"来了。 作为拥有"中国及全球最大人用破伤风抗毒素(TAT)生产商"头衔,江西生物近期递表港交所的上市动作,恰好正值 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对抗血清需求的结构性增长期。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人用抗血清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突破8.21亿美元,并以20.6%的复合增速向2033年的20.95 亿美元攀升。 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疫苗免疫局限性催生的刚性需求。当突发创伤暴露遭遇疫苗保护空窗期及个体差异(部分人群 接种疫苗后无应答或保护不足),许多疾病没有抗血清之外的特效药物,抗血清成为阻断破伤风、蛇毒中毒及狂犬病 等致命疾病的最后防线。 由此笔者认为,江西生物的上市进程不仅关乎企业自身资本化跃迁,或更折射出资本市场对传统生物制品赛道价值重 估的新动向。 在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估值体系重构的当下,这家分别占据中国及全球市场份额65.8%及36.6%的企业,究竟构建了怎 样的技术护城河?身处抗血清这一百年赛道的商业逻辑和价值何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抗血清产品开发的技术壁垒。 不同于化学药物等常规药物能够在实验室里开发,抗血清的开发门槛必须跨越三大核心门槛:(1)抗原的筛选与设 计需要精准匹配病原体特征;( ...
湘雅团队最新研究发现,腺苷有望成为银环蛇咬伤急救新选择
生物世界· 2025-06-15 09:30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银环蛇 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常见的剧毒蛇类之一,其毒液中的神经毒素可在短时间内引发呼吸麻痹,致死率高达 26.9%- 33.3% 。目前临床上主要依赖 抗蛇毒 血清 进行治疗,但该疗法存在价格昂贵、需冷链保存和静脉输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局限性。此外,许多被蛇咬伤的患者因地处偏远而难以及时获得 医疗救治,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2025 年 6 月 9 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 黄兢 副研究员团队与湘雅医院神经外科 刘方琨 副研究员团队合作,在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期刊发 表了题为: Preclinical evidence of adenosine for early intervention in Bungarus multicinctus envenomat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从传统草药 异叶茴芹 中提取的化合物 —— 腺苷 ,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对 银环蛇毒 中毒的显著保护作用。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 传统草药 。 异叶茴芹 在亚洲广泛分布,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称为 " 蛇倒退 " ,长期以来被用于治疗化 ...
抗蛇毒血清储备问题引关注,为何国内仅一家企业生产
Xin Jing Bao· 2025-06-10 09:17
Core Viewpoint - The recent death of a young female tourist in Sanya due to a suspected snake bite has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 availability and adequacy of antivenom supply in hospitals, particularly in regions with high incidences of snake bites [1][2][4]. Antivenom Production and Availability - Currently, there is only one company, Sairun Biotech, that produces antivenom in China, with only four types available: for pit vipers, cobras, five-step snakes, and banded krait [6][7]. - In 2024, Sairun Biotech reported a revenue of 158 million yuan from antivenom sales, a slight increase of 1.17% year-on-year, with a production volume of 172,900 vials, up 46.68% from the previous year [7]. Treatment Protocols and Challenges - The treatment of snake bites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experience of medical professional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timely administration of antivenom based on clinical symptoms rather than waiting for defini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nake species [3][4]. - The guidelines recommend early and adequate use of antivenom, which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patient outcomes [5][4]. Regional Variations in Antivenom Storage - Hospitals in regions with high snake bite incidents, such as Xiangtan, Guangzhou, and Lishui, maintain stocks of the four types of antivenom based on local snake species prevalence [8][9]. - Some hospitals may not stock antivenom due to high costs, short shelf life, and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expired products [10][9]. 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s - Snake bites are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issue in China, with an estimated 250,000 to 280,000 cases annually, predominantly affecting individuals over 50 years old [4]. - The lack of awareness and access to proper treatment can lead to severe complications and fatalities,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better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and resources [13][12]. Future Developments - There is potential for market growth in antivenom production, as current offerings do not cover all snake species, and additional companies are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venoms [13][15]. - Sairun Biotech is currently conducting clinical research on antivenom for viper bites, which could expand treatment options in the future [15][16].
游客在三亚被咬伤身亡,医院“没有经验”太不应该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6 04:46
有不少网友根据视频指出,女子可能是被银环蛇咬伤。但事实上,根据现有的信息和证据很难确认 系银环蛇甚至是蛇类咬伤。不少科普博主对此给出了不同意见,其中也包括医院最初诊断的"虫咬伤"。 不得不承认,因个体差异、过敏反应等因素,医院的初步诊断或许存在一定难度,也让此次事件更偏向 于系一起罕见个例。 然而,海南省有8科44属74种蛇类,其中毒蛇有27种,近年三亚某医院治疗共3336例被蛇咬伤的患 者,其中银环蛇96例、不明蛇咬伤156例。可见,当地的毒蛇咬伤案例并不鲜见,三亚是热门旅游城 市,对当地医院的急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理所应当。死者首诊医院声称"没有经验",说明医院在对蛇虫 咬伤的急救培训上有所欠缺,这发生在虫蛇咬伤多发的地区太不应该。 旅游期间被不明生物咬伤身亡,对死者家属而言难以接受,公众也会对当地医院的应急救治能力产 生质疑,这对一座旅游城市而言是极大的打击。当地卫健委承诺在五日内给出调查结果,不明生物的真 面目总会被揭开,但诸多细节也需要更严谨周密的调查,才能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例如,具体的急救 环节出现了哪些干扰诊断的因素?为何在缺少救治经验的情况下,死者仍在首诊医院停留了三个小时, 其间是得到了规范 ...
27岁女子疑被毒蛇咬伤送医身亡,在很多国家,毒蛇已经成为威胁生命的重大隐患
3 6 Ke· 2025-06-06 00:18
6月1日晚,27岁的付淇(化名)和男友到达海南三亚,准备迎接一个悠闲的假期。办理好入住手续后已经接近凌晨,两人决定到外面散散步。 在距离酒店大概300米的地方,绿化带中忽然窜出一个不明生物,咬了付淇一口。由于光线昏暗,两人都没看清咬人的生物是什么,只注意到 付淇的脚趾上出现了点状伤口。付淇男友立即用水冲洗伤口,但麻木感还是开始从付淇的脚步向腿部蔓延,同时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 6月2日凌晨1点左右,付淇被男友送往医院A,意识也渐渐模糊。医院A的医生怀疑付淇是被毒蛇咬伤,于是建议转院至医院B。尽管付淇男友 用尽全力,付淇还是在凌晨7点20分不幸去世。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对于付淇被何种生物咬伤,还存在众多说法。有人认为它是某种毒虫,但更多观点认为可能是某种毒蛇。 随着城市化进展,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难遇见毒蛇,但是在全球范围看,毒蛇咬伤却是一个巨大的健康威胁。每年,至少有500万人遭遇蛇 咬,其中12万人因此丧命,还有40万人被迫截肢。 "把科学带回家"曾经发布过一篇有关"蛇咬危机"的文章,尽管夺走付淇生命的生物身份还未确认,但我们还是希望借此机会与读者再次分享这 篇文章,希望大家在野外活动时,多加留意! 在 ...
三亚女子疑被蛇咬伤身亡,血清短缺引关注,全国唯一生产商仅能生产4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1:03
作 者丨李佳英 编 辑丨季媛媛 黎雨桐 《Cell》期刊的研究显示,美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可中和19种蛇毒的广谱血清。 国内赛伦生物 也在推进抗蝰蛇毒血清临床试验和快速检测试剂研发。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或许即将迎来新 的转机。 值得一提的是,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被蛇咬伤后通过"吸血"排毒的桥段,多位临床医生 亦提醒,这是无效且危险的做法。 正确急救步骤应是保持冷静并制动患肢、摘除饰品避免肿 胀压迫、尽快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尽量记住蛇的特征以便后续针对性治疗。 黄金两小时,抗蛇毒治疗生死时速 "两小时时间窗是毒蛇咬伤黄金救治期,越早启动抗蛇毒血清治疗越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梁庆指出,绝大多数蛇毒的毒性效应在两小时内都会 表现出来。但要注意的是,除毒性效应外,蛇毒也可能会导致急性过敏反应,甚至诱发过敏 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 据大河报报道,6月1日晚上11点左右,一名女子被不明物咬伤,家属称是在花坛附近被毒蛇 咬伤,经医院初步诊断为虫咬伤、不明物咬伤,后抢救无效身亡。 据封面新闻报道,6月5日,死亡女子李丽(化名)的堂姐付女士通过直播表示, 目前家属住 在卫健委安排的酒店等待结果。目前没提任何 ...
被蛇咬202次,还自己注射毒液,男子不仅没死,科学家还从他身上提炼出超强血清
3 6 Ke· 2025-06-05 01:25
图源网络 一切起源于兴趣 在大多数人眼中,毒蛇是致命的象征。一旦被眼镜蛇这类毒蛇咬伤,如果不能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就会出现生命危险。毒蛇咬伤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 入"被忽视热带病"名单,每年全球有270万人因被蛇咬而入院,其中有8万~13万人丧命于此,40万人因此截肢或是落下终身残疾…… 然而,有一个人却在与毒蛇为伍的二十年间,经历了202次毒蛇咬伤,甚至还自行注射超过800剂毒液至体内,不仅活了下来,还帮助科学家发明出了新型 抗蛇毒血清,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注射蛇毒的实验进展一切顺利,但在2001年9月12日,还是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弗里德在一次采集埃及眼镜蛇(Egyptian Cobra)毒液的时候,不小心 被咬伤左手中指。不过由于之前弗里德注射过眼镜蛇的蛇毒,所以这个咬伤对他来说不痛不痒。 一个小时后,他又被另一条孟加拉眼镜蛇(Monocled cobra)咬穿了肱二头肌,这次导致他暂时瘫痪。他的妻子和邻居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当地动物园 给他注射了抗蛇毒血清,才终于将弗里德救回。 事故发生后,弗里德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如何才能变成"在一夜之间被毒蛇咬伤两次,而不用注射抗毒血清"的超强抗体侠?他开始自 ...
户外小心蛇出没!被毒蛇咬伤怎么办?
Xin Hua Wang· 2025-06-04 08:42
新华社海口6月4日电 题:户外小心蛇出没!被毒蛇咬伤怎么办? 新华社记者赵颖全、陈凯姿 "专业医务人员在救治时一般会仔细观察伤口形态,留取患者血标本备检,并根据情况进行生命体征监 测,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抗感染治疗。"欧阳艳红表示,目前针对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蝮蛇等几 种典型蛇毒,部分医院储备了相应的抗蛇毒血清。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应去储备了血清的 医疗机构,以免耽误病情。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和创伤外科副主任袁伟表示,抗蛇毒血清含有特定蛇毒成分抗体,是目 前最常用的能特异性中和体内游离蛇毒、阻止其继续损害器官的"解药",但不同的毒蛇咬伤一般需选择 不同的血清治疗。例如,抗蝮蛇血清对眼镜蛇毒效果很差甚至无效。而是否使用、使用何种、剂量多 少,需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预防远胜于救治。专家提示,出行时应提前充分了解环境,身处蛇类活跃区域如草丛、树林、溪边、石 堆等环境中时,应仔细观察,时刻保持警惕。进入可能有蛇的区域,最好穿高帮厚实的鞋靴和长裤,行 走时可用长棍或手杖"打草惊蛇"。尽量避免夜间在可能有蛇出没的地方活动。其次,要谨慎选择户外休 息地,不主动招惹蛇类。由于蛇的种类较多且分布差异性较 ...
赛伦生物: 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海赛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5-20 08:19
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上海赛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 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导》《科创板 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方正证券承销保荐 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作为上海赛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赛伦生物"、"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 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并出具 2024 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 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 保荐机构已与赛伦生物签订《持续 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 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 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 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 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 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 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 ...